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活之圆梦人生-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名上去的时候,掌声几乎就没有了,前三甲才是所有人关注的对象,尤其是第一名,剩下的都只是鸡肋时间了。

    待第四名机械式地读完获奖感言走下台的时候,杨天在李刚的指引下慢步上台,这个时候别说是掌声了,礼堂四处已经渐起阵阵交头接耳的声音。

    杨天也懒得理会这些,当他站到舞台的灯光下,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后直接看向电视台的摄像机,说到:“这次我能在大赛中获得名次,先要感谢的就是我爷爷,自我五岁那年,他老人家便开始教我书法,先是练基本功,然后开始临摹颜体……那个时候的我很不懂事,从不认真去跟着他老人家学习,现在回想起来,才明白他老人家为什么会不疼爱我……尽管在参赛之前做了很多努力,但最终还是没能把爷爷的杨氏颜体扬光大,没能拿到很好的名次,但我想对爷爷说的是,请您放心,我会继续努力,明年的今天,我还会站到这里!谢谢大家!”

    杨天只想对他爷爷说这些话,市文化台正在直播这次颁奖典礼,所以他相信他爷爷会看到,就算他爷爷平时不喜欢看电视,但这次颁奖典礼是关于书法方面的,而且有他的得意孙子杨阳在。

    但让杨天没想到的是,等他的获奖感言说完之后,全场已是一片寂静,台上台下的人皆是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因为就连他自己都没现,他说着说着,眼泪都掉下来了。

    很快,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在言之前,组委会的一位领导已经将证书和奖金递到了他手里,但此时,那位领导又再次走上舞台,亲切地和杨天握了握手,尽管什么话都没说,但却是冲着他点了三四下头,一脸的鼓励神情。

    杨天被惊到了,他再次走到舞台中央,对着全场深鞠一躬,然后才慢步走下来。

    “你这小鬼!……刚开始的时候吓死我了,为啥不对着稿子念啊?我还以为你在说胡话呢!原来你小子心中有这样一股苦水啊,真不容易!”接到杨天,李刚先是一阵笑骂,随即擦了擦眼角的浊泪,他和杨天的爷爷差不多是一个年纪,听到一个孩子在台上说出这样的话,他岂能不被感动?

    杨天仍是咧嘴一笑,一言不,四周的掌声经久方息!

    回到学校的时候,学校还给杨天搞了一个欢迎仪式,和走的时候搞的欢送仪式一样浓重,彩旗飘飘,大红横幅漫天,鞭炮声阵阵。

    但这并不能换来杨天的欢心,他只是像走马观花一样一带而过,然后便静悄悄地走回教室了。

    可学校还是把他的名字写上了学校大门口的光荣榜,让进进出出的人都能看到。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每当杨天走在校园里,都会有人主动和他搭讪,他知道这是书法大赛给他带来的荣耀和影响,他每次都会很礼貌地回礼,但他心中并不开心,因为这不是他参加书法大赛的目的。

    周末回家,他仍是无精打采,一路上都是黄娟在主动找他说话,而他却是有一句没一句地应和着,黄娟明白他心中的感受,所以并没有放弃,仍是不断想办法逗他开心。

    这一切杨天都能感受到,心中很感动,也不想让黄娟担心,可他就是笑不出来。

    不是他经不起圆梦失败的打击,而是他真的很想让杨老爷子开心。

    “哥哥,小娟姐姐,你们回来了!哥哥,快跟我回家!”回到大柳树村,刚到村口,只见早早等在那里的杨雪玲已经快跑过来,一把拉起杨天的手,急声说到。

    “怎么了?”杨天和黄娟皆是一惊。

    “爷爷来了!”杨雪玲转身一笑,杨天当即来了精神,丢下自行车,便和杨雪玲一起朝家里奔去。

    见状,黄娟心中一松,脸上显露出甜甜的微笑,然后扶起自行车,跟了过去。



………【第036章 圆梦成功】………

    【今天第四更了,冲榜求推荐票,求收藏!】

    当杨天和杨雪玲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家中,只见杨老爷子正背手在杨天家的大棚蔬菜园旁踱步,一边咳嗽,一边仔细观看。

    杨老爷子个子很大,但很瘦,身穿古朴中山装,前面的口袋上还插着一支黑色的新农村钢笔。

    将杨天和杨雪玲快步跑过来,杨老爷子微笑驻足,然后低头对杨天喊到:“小天,你回来啦!”

    “爷爷!”杨天诚然一笑,心中极为快慰,杨老爷子居然来到了杨宝家,他敢肯定,是杨老爷子看到了书法大赛的颁奖典礼,否则他老人家不会来。

    “嗯,不错,你写的字我看过了,长进很大!”杨老爷子果然是一个书法迷,爷孙俩见面刚说完第一句话,他便提到了书法。

    “谢谢爷爷夸奖!”杨天心知自己所料不差,既然杨老爷子来了,那说明他的这次圆梦并没有以失败告终,圆梦成功了。

    “哟,小天回来了,走,回家吃饭去,今天爷爷来了,妈妈烧了很多好菜!”这时,杨宝和李秀英从大棚里走出来,李秀英拉起杨天的手,径直向家走去,并悄悄低下头对杨天说到,“你爷爷这次很奇怪,居然连行礼都一起带来了,看来是准备住咱们家了!”

    见李秀英笑得一脸快慰,杨天心中一暖,爷爷准备住这里了?那这次圆梦这算是圆满成功了。

    回到家中,杨天果然现杨清堂带来了大批的行礼,多是一些字画,还有墨宝,衣服之类的东西倒不是很多。

    他二话没说,直接将杨清堂的行礼搬到了堂屋后面的一间空房间,这是杨宝夫妇特地为杨清堂腾出来的,只可惜他老人家一直不肯搬过来住,所以每当杨宝夫妇路过那间房门口的时候,脸色都不是很好看,这下他们也该高兴了吧?

    后来杨天才知道,杨清堂之所以愿意来,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他的获奖感言,二是杨宝悄悄把他分赛区一等奖的荣誉证书送到了杨清堂那里,让杨清堂现了杨天对杨氏颜体的热诚,这一点是他堂哥杨阳所不能比的,尽管杨阳这次拿了全市第三,但杨清堂觉得,杨阳只能达到这种高度了。

    最重要的是,杨清堂看到了杨天那颗奋向上的心,否则杨天不可能单凭一次中学生书法大赛就彻底改善了和杨清堂的关系,那他爷爷也太肤浅了。

    杨清堂一来,杨天家变得更加热闹,三世同堂,欢声笑语,这是农家小户最美的风景,虽然乡下普遍存在婆媳纠纷、父子不睦,可在杨天家没有这种事,杨宝夫妇都是本分的老好人。

    杨天重生后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了,周一到周五,他都在学校,白天上课,体育课的时候陪黄娟锻炼身体,傍晚给张馨雨做家教,到了深夜则是练习格斗术的时间。

    周末回家就更热闹了,除了要吃杨宝夫妇和黄彪夫妇做的一大桌子好菜,还要陪杨雪玲玩、陪黄彪练拳、陪杨老爷子练字,还有便是照看大棚蔬菜。

    有很多次都会出现很尴尬的场面,那就是黄彪要求杨天陪他练拳,而杨老爷子要求他陪他练字,害得他只得说自己肚子疼,然后躲到白浪河畔,和黄娟、杨雪玲一起钓鱼玩。

    这天周末,阳光明媚,杨天正和黄娟、杨雪玲在村口打羽毛球,杨清堂坐在不远处的大树根上,眯眼欢笑,来杨天家之后他才现,多年没来,杨天家已经大变样,这里有很多欢乐是杨阳家所不能比的。

    少许,村口传来阵阵马达声,乡亲们都争相看过去,只见一辆崭新的绿色江淮卡车缓缓而来。

    乡亲们都很惊讶,大柳树村还是第一次来这么漂亮、大气的大卡车,于是纷纷围了过去。

    “哇,好漂亮的卡车!”杨雪玲惊呼,黄娟也是停止了打羽毛球,欢喜地看向那边,而杨天则是静静地立在一旁。

    这时,令杨天吃惊不已的事情现了,那便是张馨雨从卡车驾驶室里蹦了下来,然后欢喜地冲向人群,走在张馨雨后面的正是张强和方丽。

    杨天这才想到,原来这是张强纺织厂新买的江淮大卡车!

    “请问,你们知不知道杨天哥哥的家在哪里?”张馨雨甜甜地问围在卡车四周的人。

    “杨天?!”说到杨天,乡亲们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纷纷转身看向站在大柳树下的杨天。

    “杨天哥哥!”张馨雨马上现了站在远处的杨天,顿时飞奔过来,张强和方丽也是笑着走了过来。

    “馨雨!干爹,干娘!”杨天先前有些吃惊,但此刻还是礼貌相迎。

    “馨雨一直都想来你家玩,我们被她闹得没办法,就带她来了,她想给你惊喜,所以我们事先也就没跟你商量,你不要太介意啊!”方丽爽快一笑。

    “干娘说笑了,你们能来,我很开心!”杨天诚然一笑,这一家子人都不坏,他愿意和他们深交。

    “哥哥,他们是谁啊?”杨雪玲快跑到杨天身旁,一把推开张馨雨,嘟着小嘴问到。

    “我先前跟你说过的,我在镇里认的干爹和干娘啊!”杨天笑着摸了摸杨雪玲的小脑袋。

    “你好,我叫张馨雨!”张馨雨开始主动和杨雪玲打招呼,只可惜,杨雪玲没理她。

    “张叔叔好,方阿姨好!”见气氛有些尴尬,黄娟急忙站出来,笑言。

    “哟,这就是黄娟吧?你和小天的事情,小天跟我们说过,挺不错的女孩啊!”张强夫妇皆是将黄娟上下打量一番,然后惊喜感慨。

    听到这话,黄娟不禁脸色一红,抬头看了看杨天,然后立马低下脑袋,双手拘束得不知放到哪里。

    “小天,他们是……”这时,杨清堂背手走过来,一脸疑惑地问到。

    “哦,杨老先生对吧?小天经常在我们面前提到您,说您的毛笔字写得是一绝,我们一直想来拜访您老人家,可惜纺织厂太忙,一直没得空,今天正好是周末,我们就来了!……哦,对了,我们在很早以前收了杨天做干儿子!”张强先是一阵崇拜,见杨老爷子仍是一面迷惑,他急忙说出自己的身份。

    “哦,这样啊,那赶紧屋里坐吧!”杨清堂引张强夫妇回家,而杨天和黄娟则是留在后面照顾两个小不点,张馨雨倒还好,初来乡下,到处都是新鲜,但杨雪玲就不一样了,平日里她很温顺,但一见到张馨雨也叫杨天哥哥,她的小脾气就立马上来了。

    ps小陌的话:《圆梦人生》小陌写的很认真,相信从更新上大伙都能看得出来,也有很多书友大大在支持小陌,小陌很感动!可是今天下午《圆梦人生》猛然间被人砸了五块板砖,这让小陌很失落,倒不是小陌很看重这个东西,只是在想,是不是大伙不喜欢这本书了?

    所以小陌恳请大伙出手,让鲜花盖过板砖,《圆梦人生》写得好不好咱先不说,但请看在小陌勤恳的份上,出手吧!



………【第037章 塑料大棚】………

    【收到很多鲜花,很开心,谢谢大家,小陌会努力的!】

    杨清堂见张强对书法也很有兴趣,于是一进门便引他到自己房里参观。

    尽管是身在乡村,但杨清堂的房间不亚于一个大书法家的书房,里面除了一张木床之外,剩下的全是字画,尤其是书法作品。

    不过杨清堂向张强夫妇介绍的并不是他自己的作品,而都是杨天的作品,经过他一阵子的辅导,杨天的进步很大,这也正是杨老爷子整天喜笑颜开的原因。

    “有您老的栽培,想必杨天明年一定能拿第一!”张强夫妇对杨天参加书法大赛的事情也是知晓,笑言不止。

    “能不能拿第一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有一颗传承国粹的心!”杨清堂说着,咳嗽了几声。

    “对对对!不过您老也要注意身体,杨天常常跟我们说,他很担心您老的身体状况,他还说,等他有钱了,他一定要带您去市里的大医院做一个全身检查,然后好好调养您老的身子!……瞪我干嘛,我又没说谎!”张强和杨清堂很谈得来,说着说着,他忽然现方丽在瞪着他。

    “杨天说过了,这事要保密!”方丽轻声说到。

    “哦,对,我忘了!……呵呵,不过没关心,让杨老先生知道杨天这份孝心也好!”张强先是一阵吃惊,随即尴尬一笑。

    随即,三人一同欢笑,见张强夫妇如此看重杨天,杨清堂心中很是欣慰,由此可见杨天这孩子品行很端正。

    杨宝夫妇听说张强夫妇来了,也很开心,从地里赶回来烧饭,本来杨宝想去附近的集市上买点新鲜鱼肉回来,但被张强夫妇阻拦了。

    张强夫妇一再要求,要吃顿农家饭,倒不是他们矫情,他们以前也是乡下人,搬到镇上住还不足十年,他们很回味农家菜肴的那份淳朴和够味。

    在杨天的劝说下,杨宝夫妇就依了张强夫妇,开始做农家饭菜,黄彪夫妇也过来帮忙,毕竟张强夫妇对杨家帮助很多,大棚蔬菜要不是有张强纺织厂的直销,杨家赚钱也不会赚得这么轻松。

    李秀英和钟荷花两人掌厨,很快做出了一大桌农家菜肴,青椒茄丝、青葱炒腊肉、烧咸鱼、烧小虾米、西红柿鸡蛋汤、白菜豆腐汤……无不是让张强一家三口吃得眉飞色舞。

    “腊肉好吃!……这晒干的鱼很好吃……晒干的小虾比大龙虾好吃多了!”张馨雨一边吃一边念叨,逗得满桌人都是哈哈大笑,唯有杨雪玲不是很开心,因为这些腊肉、晒干的咸鱼和虾米都是家里常年收藏的好东西,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吃一些,这下倒好,全给张馨雨他们家人吃了。

    杨宝夫妇倒不觉得有什么,既然张强夫妇认杨天做干儿子了,那杨家就要真拿张家当贵客,当一家人。

    “宝哥,大棚我去看啊,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里面的蔬菜块头都不是很大,辣椒偏小,西红柿偏小……还有,你的地也有点小了,下半年我可能把纺织厂展到滨海市去,到那个时候厂里会新招很多工人,菜不够吃啊!”张强比杨宝小,所以尊称杨宝为宝哥。

    “我也现了,可是无论我怎么增肥,种出来的东西都大不了!至于菜地大小,这个你放心,我决定下半年再圈出几亩地来,都种上菜,保证不会饿到你的工人!”杨宝先是一阵迷茫,随即开怀一笑。

    “应该是你的栽培技术有问题,建议你找一个农业专家咨询一下!”方丽一边喝着美味的冬瓜汤,一边说到,“咦,我记得大棚蔬菜的主意是小天想出来的,小天,你倒是说说,这是为什么?”

    “光照问题!我们家的大棚采用玻璃和芦苇席之间的缝隙来借用阳光,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这样的采光方式,光照很弱,而且还影响大棚里的温度,所以蔬菜不可能长得很大!”杨天放下碗筷,正声说到,其实这种大棚栽培很不正规,和乡下拿稻草覆盖洒有种子的菜地育苗的原理差不多。

    这样的大棚不仅种不出上好的蔬菜,蔬菜的成熟周期也很长,所以从正月到现在,蔬菜才成熟了两季,杨宝夫妇也才挣了一千块钱,尽管这份收入对乡下人来说已经很可观了,但这远远不是杨天想要的效果。

    不过俗语说的好,万丈高楼平地起,杨天也是准备一步一步地来,他也一直在想着改良大棚栽培,眼下三家人聚在一起,说到这个问题,他决定见缝插针,彻底解决一下。

    “那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方丽是爽快人,快人快语。

    “去掉芦苇席子,改用塑料薄膜,这样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杨天笑着说到。

    “塑料薄膜?是不是塑料布?”杨宝一下子来了精神,要是塑料布的话,那好办,门口集市上到处是卖塑料布的。

    “不是,塑料布还不如芦苇席子呢,我们需要的是农用塑料薄膜,最好是棚膜,这样的东西需要特制,既能很好地保温、保湿、防寒,还能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杨天翻阅过很多这方面的资料,但他不敢说得太深,怕杨宝他们不明白,说重点就行了。

    “那哪里可以买到呢?”黄彪这个旁观也来了兴趣,急声问到。

    “市里有,但太贵,如果能从山东买一批回来就好了!”杨天胸有成竹地说到,他查过资料了,与滨海最近的便是山东,而山东的农用塑料薄膜是从80年代起步的,历经十年,想必那里的塑料薄膜生产商已经多如牛毛,薄膜的价格通过竞争会变得比较合理。

    “哎呀,还要去山东买啊,那这个塑料大棚恐怕是搞不起来了!”李秀英面露苦涩。

    “是啊!不知道干爹有没有办法从山东帮我们买一些?”杨天顺水推舟,笑问张强,张强纺织厂的产品都是销往山东、江苏一带,这事找他,还能办不成?

    先前不找他,是因为两家的关系还没有更进一步,而且张强已经帮杨家解决了蔬菜的销路问题,什么都找他有些难为情。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既然张强都带着老婆孩子来杨家了,可见他是真拿杨家当自家,让他去山东一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