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修福积德造命法-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佛法界;我今天念菩萨,我今天修六度万行,就是菩萨法界;我今天念仁义道德,就是人天法界;我今天想尽方法想去赚钱,贪这个世间的物质享受,这是饿鬼法界;见到一切人、一切事都不顺眼,是地狱法界;糊里糊涂、迷惑颠倒、一天混一天是畜生法界。虽然现在都是人身,已经可以给我们分成十个不同的样子了。诸佛菩萨、天地鬼神看到我们的样子,他就知道是佛,还是菩萨,或是其他,他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每一界里都有十界。我们自己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就晓得该如何去选择,这个权的确操在自己手上。

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

人家成佛、成菩萨,我们还在搞三恶道、搞六道轮回,这是太可耻了!世间‘可羞可耻者’,没有比这个更大了。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耻’这字与人的关系太大了,为什么?“知耻”,这个人可以成圣成贤;“不知耻”,必定沦落三途。你看这个字与一个人的前途关系多么重大!
‘以其得之则圣贤’,‘得之’就是知耻;知道羞辱就发愤雪耻图强,能振奋起来。
‘失之则禽兽耳’,‘失’就是不知耻;不知耻就是小人,胡作妄为。在佛法讲,不知耻才会搞贪、瞋、痴、慢;知耻的人绝对没有贪、瞋、痴、慢,他晓得贪心堕饿鬼,瞋恚心堕地狱,愚痴堕畜生,有什么值得傲慢的?跟佛菩萨比差太远了!所以这些烦恼心自然就消失了。
‘此改过之要机也’,‘要’是重要,非常重要的枢机,也就是关键。把它摆在第一——要知耻。说得粗俗一点,就是善行善果不如人是羞耻,知耻一定奋发自强。希望发最上乘者,一齐来组成一个“知耻学社”,提倡知耻运动,唤醒大众,共创人类和平福祉。

⑵畏惧心——知畏能生诚敬

第二。要发畏心。

‘畏’是畏惧。人常怀有畏惧之心,那是一种很大的控制力量,使自己不敢作恶。他有所恐惧,他怕什么?

天地在上。鬼神难欺。

‘天地’是指天神与鬼神。在我们上面的诸天天神有天眼通,我们一切动作他们皆看得很清楚;地下则有鬼神,鬼也有五通,能力虽然比不上天神,他们的感触比我们一般人还要强。鬼的智慧比不上我们,但是他能见、能听,这些能力比我们强。(也许你不相信,而认为鬼神有五通,应该是他们的聪明智慧比我们强才对。)现在科学家已经测验出来,很多动物它们的器官很特殊,譬如说狗——它的鼻子比人灵,我们觉察不出来的味道,它可以觉察得出来;狗的耳朵也比我们灵。它是畜生,它没有我们聪明。畜生里尚且有许多种能力超过我们,何况鬼神呢?所以鬼有五通是可以相信的。他为什么还受苦难?他智慧不如我们,福德多数不如我们。所以地上地下有鬼神,我们一举一动他们都清楚。

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

我们纵然在很隐密的地方,也就是说没有人看到的地方,做一点小小的过失,天地鬼神有天眼——我们的墙壁障碍不住,他们看得清清楚楚。真正可怕!这些众生的神通还是小的,因为距离我们很近,他们实在都看到。‘鉴’就是看到,‘临’就在我们面前。我们看不到他,他实在就在我们面前,他看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佛菩萨则更不必说了。佛菩萨是大慈大悲,看到我们做什么坏事,他心清净,他不会找我们麻烦;可是鬼神不一样,鬼神是凡夫,看到我们作恶,他生气,有时要找我们麻烦。佛菩萨无所谓,但护法神是众生,他看不顺眼,也要找你麻烦。因为护法神是凡夫,他没有成佛、成菩萨。鬼神更是凡夫,所以‘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我们有重大的罪恶,这些鬼神就要来惩罚我们,这就遇到一些灾难灾殃了。轻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折福。要是真正明白这个事实,怎么能不怕!
所以《无量寿经》里有好几段经文,读了真正叫人敬畏。西方极乐世界人数无量无边,个个“天眼洞视”(洞视就是没障碍,一点障碍都没有),“天耳彻听”,能力是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一切诸佛刹土,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他看得见;我们耳朵听不见的,他听得见。所以想想我们还有什么地方能隐瞒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连那些人都不能隐瞒,又如何能瞒过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呢?没有法子隐瞒!
我们真正明白这一桩事实,深知念佛求生净土,形式上的回向不回向是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的心愿他们都知道,不必嘴里讲:“我要求生净土!”他们早就知道,起心动念时他们就晓得了。好好的念阿弥陀佛,这是真话,其他的废话可以不必讲了——求一心不乱、求上品上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才是第一等大智、大福德人。

不惟是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

前面所讲是在一般时处,这里是讲我们一个人在私室独居时。一个人在自己房间里关起门来,有时就不检点了,可以马虎随便一点了,不知“慎独”功夫要紧。因为有人在,自己总会约束一点,没有人在就放逸了。
李老师讲过,古时候,好像是郑康成(郑玄)跟一些同学们在一起,有一次大家自我反省,提出自己有什么过失,把过失说出来。每位同学反省时都能把自己的缺点说出很多,唯独郑玄想不出来。最后大家问他:“你再想想!”他说:“我在想!”想了很久,想出来了——有一次上厕所时没有戴帽子,这就是我的过失。可见古人慎独的功夫,在自己房间关着门,衣服都整齐,像见宾客一样的慎重。现在人会说何必这样做作?古人他就是这样做法,这叫“慎独”。在他们的观念中,纵然是掩盖得很严密,天地鬼神也见到,如果马虎一点、随便一点就是失礼。隐密之处也如临天地鬼神,所以态度是恭恭敬敬,不敢有一点放逸,就是讲这桩事情。
‘闲居’是指私人的卧房,在里面也是‘指视昭然’。虽在私室中,亦如十目之所监视、十手所指——就像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的检点、一样的谨慎,不敢随便。
‘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文’是文饰,就是掩盖自己的过失,还用花言巧语去掩饰,其实是掩饰不住的。‘掩’就是骗人、自欺欺人。实在是‘肺肝早露’,‘肺肝’是内脏,一般人看不到,可是天地鬼神都看得清清楚楚,是用这个来比喻。比喻我们在暗室,在卧室里面,一举一动、起心动念,天地鬼神没有不知道的。我们以为掩藏得很密,那不过是自欺欺人——其实早就被人看破了,看破了就一文不值。想到这里,怎么不害怕!

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

人知耻,就有敬畏之心,就能改过,就能灭罪。我们讲“忏除业障”,学佛的人天天去拜忏,拜一辈子不但业障没消除,愈拜愈多,原因在那里?他不晓得从那里去忏悔。今天在寺院拜忏,就是此地讲的‘文之甚巧’;他不是真忏悔,而是在掩饰他的罪恶,罪恶愈积愈重,所以愈拜忏罪愈多。真正修行是知耻、畏敬,我们能够在念头上转就好了。
‘一息尚存’,只要一口气没有断。‘弥天之恶’,‘弥天’就是大恶,佛经里所说的五逆十恶——必堕地狱。这样的人在一口气没断时,有没有救呢?还有救——‘犹可悔改’,他还能改过自新。他要是真正的知耻,真正的生敬畏之心,悔过发愿求生西方,一念、十念决定往生。
我们在《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读到。在印度、在中国,在过去有这种实例。譬如唐朝时的张善和,他是屠夫,临终十念往生。在古印度有阿阇世王,我们在《观无量寿经》里读过,他杀父亲、害母亲、破和合僧,也是无恶不作(《大藏经》里面有一部《阿阇世王经》,释迦牟尼佛专讲这个人的因缘果报),他在临命终时,一口气还没断,他真正忏悔了,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他往生的品位是“上品中生”,实在不可思议!
所以我们才晓得往生极乐世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们平常积功累德,平常修行往生的;另外一种是作大恶的人,临终忏悔往生的。所以我们不可轻慢造作罪业的人,说不定他在临终时忏悔的力量强,往生的品位比我们还要高,这是很可能的。我们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浪子一回头比一般好人还要好,平常一般好人比不上他,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对于恶人不可以存轻慢之心。
知道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决定不能存侥幸的心——造恶临终忏悔还可以往生,我现在多造一点恶不要紧,临终时还来得及。我们要是存这个心就坏了,存这个心可以说决定堕三途。诸位要知道,临终忏悔往生是很不简单的事情!表面上看是一生,其实他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不知道有多么厚!在这一生当中他迷了,临终时他又醒过来了,这才行!过去生中没有深厚的善根(大家可以去参观病院,你就晓得了),几个人在临命终时头脑清醒?这是第一个条件。如果临命终时昏迷了,求忏悔的念头忘掉了,那不就往恶道去了!我们明了事实真相,决定不敢存这个念头。为什么?太难!太难了!真是千万人中,难得有一个临终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是第一个条件,没有这一个条件就办不到。我们能保证自己临终时头脑清楚吗?第二要遇善知识。第三要立刻回头,一心忏悔,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能保证临终时这些条件都能具足吗?若不能,还是老老实实,平常积功累德,这才稳当可靠。净宗是万人修万人去的法门,但是尤注说得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苟有悔罪之心,便开自新之路。”这要愈早愈好,愈早觉悟愈好。赶紧回头,不要再造恶业了!

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

这种例子很多,世俗、佛门中都有,如前所说。近代我们见得到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周广大往生。他虽然不是一个作恶的人,但给我们证明,临终遇到佛法,一念十念是可以往生的。周广大是一个经商的好人,不是个恶人。他一生没有遇到佛法,临终前三天才听到善友说西方净土。他听了很欢喜,没有丝毫怀疑就接受了,就发愿求生净土,一心念阿弥陀佛,这是他过去生中的善根现前。一发愿求生,他病痛就没有了,这是佛法讲的华报。真心一发,三宝就加持,虽然有病,没有痛苦;虽然病重,精神提得起来。从本身上来讲是自己的愿力、法喜——人逢喜事精神爽,特别有精神,这是本身的力量;另外是阿弥陀佛威神加持,所以他能提得起精神来念佛。念了三天佛,他看到西方三圣从云端下来,接引他往生。这是最近发生的事,如何不信?
诸位要晓得修行重实质,不重形式。周先生没有听过经,也没有读过经,没有受过三归,也没有受过五戒,不过是善友劝他念一声阿弥陀佛。真的!阿弥陀佛西方三圣接引他往生。修行重实质、重心地、重真心。
尤注说:“修不嫌早,悔不嫌迟。临终安详,超拔之征。”临终悔过还是来得及的。凡是临终死得好,他来生去处一定好,这是可以断定的——好死好生,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人“好死”在我们中国是五福之一,五福最后一条是“考终”,这是讲安详——死得安详,没有痛苦,他来生决定是生三善道,决定不会堕三恶道。

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这个事实儒、佛都说,可见得它是真的,绝对不是假的。改过要勇猛,真正勇猛的去改过,纵然是大恶,纵然是久恶,都能忏除。‘一念猛厉’,就是真实的忏除业障,所以‘足以涤百年之恶也’,‘涤’是洗刷干净,‘百年’是讲长久累积的恶业,都可以忏除洗净。
‘譬如千年幽谷’,千年的黑洞,我们点一盏灯,黑暗就没有了,就照明了。‘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这就把灯、光明比喻你勇猛改过的这一念心,就能够把长时间的积恶都洗刷掉。所以过失不论大小、不论久近,是‘以改为贵’,我们一定要改过。
佛法里常讲:“法器难得。”如果不是法器,决定不能续佛慧命。器是器皿,譬如这个杯子一定要干干净净,我们盛水才能饮用。如果这个茶杯不干净,里面有一点毒药,你盛满一杯水喝了,是要中毒的,毒就是恶业;要成法器,就是先要把我们的恶业淘汰尽,我们接受的佛法才能自利利他。
前面讲修福,为什么先要改过?这就是先使自己成为一个法器。诸佛菩萨、天地鬼神赐福,我们才能接受——真正是福,不会变质。如果自己接受的器皿不干净,烦恼重重,恶业很多,佛菩萨给我们的福会变成更毒的药,怎么能受得了!这就是先要改过自新,然后才能修福的道理。过要是不改,我们修的福是弥增大恶。为什么?没有福报,造的恶小,没有能力造;福报大,造的恶就更重更大,将来堕地狱堕得更深!堕得更苦!世间贫穷人,纵然想造罪恶,造不大;富贵人造的恶就比平常人造的都大,这也是一定的道理。明了修福先要改过,就是先要消灾。先不要求福,先消灾,然后修的那个福才能真正得到受用。如果自己积习不消除,我们要去修福,福来了往往造更大的罪业。真正善知识,真正好老师,传不传这种学生?不传!为什么不传?害他!这就是佛门讲的,他不是法器——不是法器不能传法。不是说这个人很聪明、很有智慧,举一反三就是法器,不是的。若这个人心地清净、善良,没有贪、瞋、痴、慢,这是法器,再笨都不怕。我们看倓虚法师《影尘回忆录》后面有个晒蜡烛的出家人,他真是笨头笨脑,一点智慧都没有。但是他心地清净,他老实,他没有坏心眼。老和尚看中他了,他是法器,叫他去拜佛,去拜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的舍利,一天拜三千拜。他拜了三年,开悟了,悟了以后能作诗、作偈,辩才无碍,后来讲经说法,广受人欢迎。虽然自己有成就,生活很节俭,对人非常谦虚有礼。这就是法器,是真实的福报!所以传法能成就人,也会害人。自古以来,世出世间的善师、好老师,传法是要选择人才的。选人的标准,是德行第一,其他的不考虑,因为其他可以培养。所以我们自己如果想真正成就,在这一生真正往生,能够自利利他,一定要从改过下手,这是‘惟以改为贵’。

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

这四句是劝勉我们要把握时间及时改过。世间无常,佛经上讲:“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是隔世,想改也来不及了。知道这确实是人生第一桩大事,就要认真的去做,把握机会、把握时间、天天反省、天天改过,才是真正的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行为,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都修正过来。现在有许多人,以为修行就是每天念念经、拜拜佛、念念佛,就叫做修行。这样做与自己的恶习气毫不相关,完全流于形式,不起作用。我们念经是修行,念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没有妄想,精神集中在经文上,甚至连经文的意思都不要去想,因为想还是打妄想。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修“清净心”,把妄想止住而已。念经、念咒、念佛都是这个目的,这是“修心”。心清净了,身就清净。
我们这些年来,真正体会到心清净、身清净就不会生病(平时饮食起居要谨慎)。身清净,境界清净,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所以年岁虽长,不会有疾病,不会衰老。李炳南老居士是最好的榜样,他天天讲经说法,还有很多应酬,这就是说明能这么大的年岁,还保持健康长寿而不生病,六根聪明不输给年轻人,就是他的心清净、身清净。

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

一个人作恶不知道忏悔,不知道改过,恶名流传到后世,孝子贤孙都没有办法为他洗刷。中国历史上,大家晓得曹操不善,其实秦桧才是真不善;这个恶名,后世子孙再怎么好,也不能从历史上替他洗刷掉。

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

这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恶业必堕地狱,堕地狱是很可怕的事。佛经上讲地狱,时间长短有很多种的讲法。最浅显的,像李老师在《十四讲表》里所列的,那是我们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懂的,也是根据佛经上说的——地狱的一天等于我们人间两千七百年。中国人常自夸有五千年历史,若在地狱才不过两天。你想地狱有多么可怕!地狱的寿命,短命的都有一万岁。也算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地狱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两千七百年,可不得了!这个苦日子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