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岛农场主-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同时开启电喇叭对外宣传,说口福多新品绿芥末千层肉饼少量到货,由于味道比较特殊,不习惯的、对绿芥末过敏不适的请勿尝试。

    须臾,他拍拍脑门儿,想起自己提前准备了告示牌,一忙起来就给忘了。

    他赶紧将那块长方形的塑料牌子找出来,上面用醒目彩色笔写着几行广告词。不过依旧是那如同爬虫般的个性化字体,令小赵都不忍直视。

    没法子,当今社会电脑打字普及。年轻人中没几个喜欢练字的。凑合着瞧吧。

    牌子挂出去,顿时引起一片议论声。

    “啥,芥末的,这倒新鲜。”

    “我家拌凉菜放过那玩意儿,哦,不对,好像不是绿芥末。我也搞不清楚。”

    “芥末那玩意儿可冲,呛鼻子。算了,走喽。”

    听了强子的声明,队伍中一些人随即离开。不过更多的顾客却没有挪窝。毕竟口福多不轻易出新产品。既然来了怎么也得见识一下再说。

    “小伙子,瞧不起我老头儿,芥末又能咋地,来两块。”

    窗口前那位花白胡子老头儿却犯起了倔脾气。非要买两块尝尝。

    强子无奈。只能照办。切了两块装袋,递给对方。

    老头儿离开窗口几步,将黄色纸袋子拿到嘴边就咬。

    “阿嚏。阿嚏,阿嚏!”他一连打了三个喷嚏,手中的拐棍也哆哆嗦嗦抖起来。

    “老爷子,呛着了吧?悠着点儿啊。”旁边一位好心的小伙子连忙上前扶住他,生怕他摔倒。

    强子将脑袋探出窗口,瞧瞧情况。

    “老爷子,没事儿吧?”他问。虽说这是意料之中的反应,但终究有点儿不大放心。

    老头儿取出一张纸巾在鼻子、眼角和额头擦拭了一会儿,这才说道:

    “呼,呼,俺身子骨硬朗着呢,还挺得住。好嘛,就是这劲儿还真不小。怪了,咋跟俺以前吃过的芥末不一样呢?”

    “你家里吃的肯定是黄芥末,这馅儿里面添的可是进口绿芥末,高级货。”强子解释道。

    “我说哪,怪不得。嗯,这味儿冲是冲了点儿,倒也不难吃,打几个喷嚏也还挺舒服的。”老头儿说着,又缓缓深吸了几口气,感觉呼吸道比之前畅快了许多。

    这时,千层饼的味道在四周弥漫开来,在原先大家都熟悉的肉菜香之中,混合着一股奇异的清鲜香气,但界限分明,卓尔不群,如同弹力十足的泥鳅般一个劲儿地往人们的鼻孔里钻。

    “给我来一份儿。”

    “我要俩。”

    后面的顾客开始购买。接过黄色纸袋后,也走到一旁先尝为快。

    一时间,喷嚏、咳嗽声此起彼伏,还有擦眼泪的,成为一幕奇怪的街景,引得旁边骑自行车经过的人们纷纷侧目。

    人行道上走过一对青年男女,见此情景颇为惊讶。

    “呦,这是怎么啦?”年轻女子问。

    “怕是集体感冒了吧,报上说最近有新型变异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听说还闹得挺厉害的。”男的自作聪明地回答。

    “呦,那咱们赶紧走,传染上可就麻烦了。对了,包里有新买的口罩。”

    年轻女子听罢顿时大为紧张,一边快步离开一边拉开包包从里面翻腾出两个厚厚大口罩,每人一只分别戴上。

    口福多的顾客们自然不会理睬闲杂人等的反应,最初的不适过后,他们发现这新品芥末千层饼,口感滋味儿奇特,虽然呛辣冲,但并没有逾越人的耐受力,显然是经过专门调配的。

    而且对于舌尖味蕾的刺激较以往都来得强烈,令额头发汗,身体循环加速,真是一次非常过瘾的体验。

    许多品尝过的人们又转身返回队伍,想再买一些带回去给家人、朋友尝尝。

    不过,也有少部分顾客接受不了绿芥末的气味儿,摇摇头离开,准备明天早上再过来购买老品种。

    没多大会儿功夫,四十张共计一百六十份儿带三角印记的千层饼销售一空,与往常一样,店铺前很快冷清下来。

    强子接过伙计小赵递来的湿毛巾,在脸上擦拭了几下。这时突然想起光瞧着别人吃得痛快,自己还没尝过这芥末饼子究竟是个啥滋味儿呢。

    算了,只能等明天再说了。他活动活动有点儿发酸的脖颈,交代小赵把房间收拾一下,自己脱下工作服,上楼歇息去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三章 马得韬的工作进展、巡视海底牧场
    距离上回焦老大带着他的表兄前来捕鱼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至今未再现踪迹,看来忌惮甚深。

    不过江逸晨并不认为这种事情能够就此了结,毕竟人性贪婪,能做到及时收手的不多。估计对方目前只是没有琢磨出较为妥善的应对方式而已,尚不可掉以轻心。

    城里那边,马得韬和晴晴的公关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经过数次的接触、聚会、外出游玩,方旭的女朋友周咏馨已经顺利融入了小圈子。而且看得出来,她每回都表现得很开心。大家也远离了最初的拘谨,自然而然地变得熟络起来。

    马得韬感觉火候差不多了,于是在一次聚餐聊天时跟周咏馨提起了云沙岛,说那里是鼎香园的农场基地,店里的美食原料大多出自岛上。

    海岛风光如画,拥有优质的海水、沙滩、椰树等等。其周边海域放养了很多水产,品质卓越。

    听了马得韬绘声绘色的描述,小周不由心生向往,并问粼江附近有这么好的地方,自己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晴晴解释说这是私人承包的海岛农场,又不是旅游景点,自然不会对外做宣传。

    马得韬叹了口气,接着讲云沙岛现在遇上了麻烦,就是那些放养的水产引发附近渔民眼红,进而接连前来盗捕,导致双方冲突不断,非常棘手。

    小周不太明白,问既然是放养水产。为什么不圈定范围,禁止外人进入?

    马得韬这才将申请海域使用权所碰到的钉子等事情详细解释了一番,并请她看看能不能帮个忙。

    小周听到这里,仿佛明白了什么。顿时面露难色,说父亲不允许她借着自己的名头找人办事。

    马得韬与晴晴对此早有准备,于是连忙讲没关系,只是随便聊聊天而已,不方便的话就算了。海岛那边会想其它办法解决。

    方旭也在一旁劝慰,说大家都不是外人,不会让她为难的。随即用其它话题将这件事岔开。

    不过小周似乎有点儿过意不去。待饭局临近结束。迟疑片刻之后,她告诉晴晴与马得韬,说回头儿找自己的叔叔问问,看看能不能跟海洋渔业局那边的人搭上话。

    马得韬听罢。心中顿时乐开了花。不过脸上仍显得相当镇静。轻描淡写地说不用太着急,什么时候有空问问即可。

    当然,也没有去追问她的叔叔是谁。

    不管怎么样。事情总算有了进展。江逸晨听完汇报之后,对马得韬进行了一番鼓励,并再次声明接下来的工作都由他全权负责,届时如果能与海洋渔业局的人接触上,该有什么开销自行掌握,跟财务把账目搞清楚就行。

    江逸晨并没有催促进度,因为他深知这种事情是急不得的,只能顺势而为。

    另外,这段时间他一步都不能离开云沙岛,防范盗捕渔船仍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而且也只有他具备对抗的手段。

    否则以那些渔船捕捞作业的胃口,稍有疏漏,将会给小渔场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弥补。

    **********************************************

    这天午后,江逸晨独自来到海岛东面的银沙滩,脱去外衣裤,将潜水镜戴在头顶。接着做了几个简单的热身运动之后,套上脚蹼,然后沿着沙滩步入海中。

    今天他要做的工作,一件是播撒紫色冰,这东西虽然溶解缓慢,但终究是消耗品。要想保持海水的净化效果,每隔一段时间都必须补充新货。

    另一件,则是潜水观察上回底播水产苗的生长状况。

    当前的云沙岛,海产资源已经颇为丰富。除了滩涂养殖池以及天然小渔场之外,小码头和银沙滩区域的两处海底,还有两个小型的海底实验牧场。

    两个多月前,他借鉴我国南海一家海产品养殖上市公司的经验,采购了一批水产苗,品种有扇贝、海胆、鲍鱼、海参等等,投放到上述两处地方,做为海底牧场。

    这些品种,普遍的特征就是缓慢爬行,以海底岩礁为家,食谱主要包括海藻及浮游生物等,相对灵活游动的鱼类来说显得更加安分守己,让人省心省力。

    不过前两天突然爆出新闻,南海那家养殖公司出事了。负责人称其海底播种的大批虾夷扇贝苗死亡,造成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原因是遭遇“冷水团”,造成水温急剧波动所致。

    消息传开,舆论顿时哗然,各方的指责纷至沓来。尤其是权益受到损害的众多小股东们,情绪激动,愤怒不已,其中不少人怀疑公司搞手脚弥补账目亏空,声称要述诸法律。

    但由于此行业的特殊性,主管部门缺乏相应的调研、鉴定手段,暂时无法做出最后的结论。一时间各路媒体上嘴仗不断,闹得沸沸扬扬。

    江逸晨对于纠纷本身并不大感兴趣,我国的市场经济架构不完善,信用体系无法建立,很多企业及个人都缺乏诚信,为了牟利不择手段,发生任何乱七八糟的事件都不足为奇。

    不过,他对于“冷水团”这种自然灾害则更为关心。底播水产苗之后,由于采取的是自生自灭的方式,至今还没有去查看过。

    如今发生了上述事件,他的心里多少也有点儿忐忑起来,于是决定潜水去检查一番。

    江逸晨一边往海里走,一边手搭凉棚往四处观望,没有发现乐球的踪迹。他又从空间中取出铁哨子吹响,但依然无果。

    这家伙。不知跑到哪里玩耍去了。江逸晨摇了摇头,没了代步坐骑,看来只能自己慢慢游了。将头顶的潜水镜捋下来戴好,身体往前一探,随即没入水中。

    这人的身体素质跟动物就是没法比啊,又慢又笨拙,江逸晨一边划着水,一边心中感慨。

    突然,前方出现一道大黑影。

    乐球总算来了,江逸晨顿时喜出望外。但仔细一瞧。却发现那个影子呈抛物线形状。头吻尖尖,估计整体长度得有个五米多。乐球的个头儿可没有这么大。

    不过他并没有丝毫的惊慌,因为那实乃另一位水族老朋友——蓝鲨大钻头是也。

    近期大钻头现身的次数很少,有阵子人们还以为它外出旅游去了。原来实际上并没有离开。

    盗捕的渔船来了几回。大钻头都没有在现场出现。看来它还颇具灵性,知道规避危险,否则还真会增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那些渔民都不傻。这年头儿谁不知道鱼翅的价值。

    由于在水下无法出声,江逸晨冲蓝鲨连连摆手,然后朝它游了过去。

    大钻头也认出了他,于是调转身体,缓缓向他接近。

    人鲨见面,大钻头依旧是那副冷冰冰的模样,瞪着两只几乎不会动、显得呆滞的圆眼睛。只是尖头配合着胸鳍尾鳍上下晃动了几下,算是跟江逸晨打个招呼。

    还不错,挺懂礼貌的。江逸晨喜滋滋地想道。对鲨鱼这种大家伙要求不能太高。

    他探长手臂,用手掌抚摸蓝鲨的鼻尖。

    大钻头原地悬浮静止,双眼瞳孔缩小成一条竖线,任其行为,看起来很享受的样子。

    现在的大钻头,除了他之外,跟岛上其他人也已经混熟了。尤其是喜子,对这海中凶兽的雄姿喜欢得不得了。并虚心求教,从江逸晨这儿学到了鲨鱼专用抚摸按摩手法,再加上特制大窝头的作用,两者关系日益亲近,有空就经常在一起厮混玩耍,成为海岛生活的一项特别娱乐活动。

    一开始江逸晨还很担心蓝鲨突然哪天凶性大发,因而禁止喜子等人与它单独进行接触。可后来时间长了,发现大钻头对待岛民们的态度一直很温顺,性情也很稳定,这才慢慢放松了管制。

    松开鼻尖,鲨鱼又重新活跃起来。江逸晨随手从空间中掏出一堆特制大窝头,抛给它做见面礼,后者毫不客气地照单全收。

    江逸晨顺势一攀,爬到了蓝鲨的背上,伸手把住背鳍,双腿夹住两侧。然后拍了拍它的左面颊。

    驾驭大钻头可远不如乐球那般容易、灵便,只见它在原地足足转悠了三圈之后才勉强顺从了人的意愿,摆动尾鳍向深处游去。

    不过无论怎样,有大家伙做代步工具终究舒服多了,而且成就感慢慢。

    几分钟后,他俩便来到了海底牧场区域。

    由于水质洁净,加上午强烈阳光的透射,水中的能见度很高,光影波动,各色鱼类、繁茂的各式水藻、岩礁、砂石等等都是一览无余。

    江逸晨从蓝鲨背上滑下来,划动双臂继续下潜。四周的鱼群纷纷闪开。

    来到近前,目光扫视各处。情况还不错,很快便在一片砂砾上看到了七、八只黄白色的虾夷扇贝,正微张着两片壳子觅食,显然都是活的。

    再仔细搜索,不远处一块岩礁的阴影下,懒洋洋地趴着几条身体呈圆筒形、褐色背部隆起三行圆锥形肉刺的生物。

    这种东东也很熟悉,那就是粼江地区出名的特产——刺参。

    江逸晨没有去打扰它们。随即摆动脚蹼,将身体偏转,游向一片低矮岩礁,缝隙间大量的海藻丛生,千姿百态。

    在这里,他发现了很多龙虾苗、蟹苗,不过小家伙们的警惕性都很高,见有生人出现,立即四散而逃,藏入石头缝隙或者海藻丛浓密处。

    另外还有攀附于岩礁上的鲍鱼,浑身长刺的海胆等等,瞧上去均为健康状态。

    江逸晨见状也放心了,这片海底牧场一切正常,没有出现诸如“冷水团”之类乱七八糟的灾害。

    不过这些外来移民定居此地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个头儿都不大,目前尚缺乏经济价值。

    散养海产与岛上滩涂养殖池中的不一样,后者使用了空间白色、绿色冰混合水滋养,生长速度较快,品质极高。

    而这里只是单纯依靠紫色冰的净化水质功用,使周边环境变得更加优越,但并没有促进生长的能力。所以这些底播的海产苗与它们其它地方的同类一样,尚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生长过程,才能达到捕捞标准。

    当然,等它们长大之后,将与岛屿周边的散养鱼类相仿,都是做为海鲜酒楼中档菜品的储备资源。

    察看完毕,江逸晨仰身上浮,找到正在四处随意游曳的大钻头。重新爬上它的背脊。

    接下来,他将空间三号冰洞中存储的紫色冰取出,分散播撒于附近一带。

    完工后,他指挥大钻头向北方游去,目的地小码头。那儿的水下,是另一片海底牧场。(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二章 绿芥末的用途开发
    云沙岛竹楼堂屋内,岛民们第一次品尝到添加了自产绿芥末的凉菜。

    当前,绿芥末在我国的调料市场上并不常见,尤其是现磨制的新鲜泥末,则更为稀有,只在高档的海鲜酒楼里面才少量配备,而且基本都是花费高价进口的。

    至于城里超市中那种称之为青芥辣的膏状调料,其实大多是欧洲辣根末和山葵干粉末混合,再加上食用色素染成绿色制成,其品质与新鲜绿芥末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上。

    由于老窦是头一回接触到这种调料,份量配比掌握生疏,再加上大伙儿对于绿芥末的味道也并不大习惯,结果在餐桌上洋相百出,反应各异。

    不过经老窦的重新调配,这盘不同寻常的凉拌黄瓜条终于显示出了绿芥末的真正味道。辛辣呛,口感刺激但并不伤粘膜和胃,香气清鲜馥郁,令人在不知不觉间额头微微发汗,精神愉悦振奋。

    “好东西,爽快!”江逸晨夸赞了一句,补了一口白米饭之后又再次将筷子伸向凉拌黄瓜条。

    同桌其他几人经过最初的不适,也渐渐接受了绿芥末所带来的新口味,与辣椒、花椒之类熟悉的香辛辣调料相比,又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全新感受。

    这其中还要数石锁儿的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