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岛农场主-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慢条斯理地打理着台子上的货品。

    强子不在这里,刚才只是给他打电话通报情况,自是大表了一番自己聪明机智,劳苦功高,当然在最后也顺便提了一下,行动结尾处美中不足,出了点儿小小的瑕疵。

    这小子,干点儿活儿还是毛手毛脚的,办事不牢靠啊。胡老板暗暗摇头。

    不过事情没有人证、物证,他也不怵。

    “你胡大老板不是很牛嘛,那煎饼果子做的,号称是整条街上的独一份儿啊,掺和我们这小本儿买卖干啥啊。岁数也不小了,该想着积点儿德啊。”孙素珍见对方不承认,更是气愤不已。

    胡老板打算不予理睬,由着她嚷嚷。

    “我说老板,还卖不卖了,我们都排队等着哪。”

    “是啊,你们两家有啥矛盾,卖完货自己再底下解决去。别耽误大家伙儿的时间。”

    “我们还要上班呢,都快迟到了。”

    这时,那些排队的顾客不耐烦了,他们可没兴趣听这些狗皮倒灶的事情。有些xìng子急的还开始吹口哨、起哄。

    孙素珍见状,只得强压怒火,暂且将这事儿搁下,转身进亭子开始卖货。现场这才消停下来。

    “这娘们儿,还真是头母老虎,他男人娶了她可算是倒八辈子霉了。咱不跟她一般见识。”胡老板摇摇脑袋,鄙夷地说道。

    “我说老头子,你还真沉得住气。”胡妻见人家骂上门,自己终究理亏,又不好回嘴,感到很是憋屈。

    “这有啥啊,连这点儿事儿都经受不了,还做啥买卖啊。对了,中午的时候你盯着店里吧,我让强子带着找那家谈谈去。”胡老板并不以为意,继续交代下面的事情。

    “要不等等再说吧,你瞧孙老板那样儿。”胡妻有点儿犯怵。

    “怕她个啥,还能把咱们给吃了不成?这年头儿,有好东西就得赶紧下手,可不能耽误了。”胡老板说着,掏出手机给侄儿子打电话。

    身为见习客服专员的江逸晨,此时正在坐在电脑屏幕前,双手不断打着字,答复网购顾客提出的问题。

    今天不大顺利,碰上了一位刺头儿,为了购物网站上的产品介绍与实际产品说明书上的一点儿参数差异纠缠不清,还时时口出不逊。

    看得江逸晨直窝火,真想狠狠回敬几句,再把对方打入黑名单。

    但身处实习期间,与顾客争吵可是大忌。

    他只得尽量压制心里的冲动,反复耐心地解释,到后面干脆把车轱辘话来回复制粘贴应付。

    最后估计把对方也整烦了,这才退出离线。

    江逸晨松了一口气,拿过搁在桌面的水杯喝上一口。看来干哪行哪业都不容易啊。

    就在这时,手机铃声响起。他从兜里掏出一瞧,是鼎香园张凤兰打来的。

    张凤兰在电话中说,中午有位自称姓胡的男子,找上门来,要求批发店里的千层饼。问起具体情况,说也是在宏光大街上的棚亭卖早点的。

    她当时没敢马上答应下来,只是说需要向上面请示,让胡老板回去等信儿。

    谁知没过多一会儿,孙素珍就给她打了个电话过来,大讲了一通儿邻居胡老板的坏话,什么做生意不讲信用,品行低劣,做人没底线等等,还说千万不要相信他。

    放下手机,江逸晨的嘴角不由泛起一丝苦笑。

    这个事情不难分析,明摆着,既然是邻居商贩,那肯定就是没处好关系,成为同行冤家了呗。

    至于其中具体的细节,他倒是没兴趣去了解。但两家如此针锋相对,肯定不妥当。

    近期,随着千层饼产量的提高,每天批发给孙素珍的货达到了八十张,本店门外的销售量也相应增加了一些。

    目前只是试水,从长远来看,千层饼做成品牌快餐,肯定不会只批给一两家零售商。他们互相之间还是有点儿竞争为好,这样自己也容易控制。

    那个什么胡老板既然做为孙素珍的邻居加同行,以千层饼的味道口感,估计对他的生意影响不小。如果不答应他的要求,搞不好还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看来最稳妥的办法还是有钱大家赚,一起分享市场吧。

    至于胡老板人品究竟是好是坏问题却也不大,不说孙素珍的一面之辞,即便确实不怎么样,但自己这边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概不赊欠,基本上也闹不出什么幺蛾子。

    但是在答应之前,必须把他们双方叫到一起开个碰头会,否则要是闹来闹去互相下绊子,自己也很烦心不是。

    主意拿定,他抓过手机,又给张凤兰拨了个电话,让她把两位老板请来,自己要亲自见上一见。

    于是当天晚上,孙素珍、胡老板都应邀来到了鼎香园麻辣烫店,由江逸晨主持,张凤兰协助,在库房里召开了一个临时协调会。

    会议之初,孙、胡两位老板见面自然免不了横眉立目,互相攻击嘲讽。

    直到江逸晨提出jǐng告,要是双方都持这种态度的话,自己的货就一张也不批了。

    两位闻言,顿时蔫了下来,不再言语。

    会议正式隆重召开,端坐主位的小江老板敲了敲桌子,语重心长地指出,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共建和谐社会,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友好,是社会主义jīng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和气生财,更是本民族流传千年的优良传统,在这个新时代,更需要发扬光大。

    并高瞻远瞩地讲道,千层饼做为传统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不远的将来会打造成民族品牌快餐。做为协同开创事业的分销零售商,要感到光荣和自豪。当前更应该把主要jīng力用到发现不足、提高服务质量上去,同心协力,一块儿将市场蛋糕做大做好,在达到共同富裕目的的同时,也为弘扬中华美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rì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然,此时无论他说什么,这两位心里耐不耐烦,也必须得做出洗耳恭听、认真学习领会状。
第一百零二章 跟踪
    ()    午后,宏光大街中部四号棚亭内,下巴上长着鼠须的胡老板眉头紧蹙,心不在焉地打理着生意。

    原因无他,还是关于五号孙老板千层饼的事情,让他烦心不已。

    本来,自从前几天试制千层饼失败之后,他就不想再掺和这档子事儿了。做生意讲究个和气生财,眼红嫉妒别人,甚至暗地里下绊子,实际上最后往往是得不到什么好处的。这也是他这些年来总结出来的心得体会。

    根据观察,可能是因为货源不足的关系,孙老板那儿每天早上拉一簸箩饼子来卖,前后就半个多钟头的事儿,也不可能将顾客都拉走。避开这段时间,各做各的买卖倒也无妨。

    可就是在今天早上,情况却出现了变化,孙老板的男人拉来的饼子比昨天多了不少,足足卖了一个小时,顾客们还挺高兴。

    这可是个不详的预兆,说明供货货源在增加。要照这么发展下去,以后说不准连中午都开卖千层饼,那自己这边可就有些麻烦了。

    “叔,我把鸡蛋拉来了,搁哪儿啊?”孙老板正想着事情,一位剃着寸头、外形jīng干的小伙子拉开侧门,抬着箱鸡蛋走进屋。孙妻连忙上前接应。

    “放那角上吧。”他回应道,并伸手示意。

    这是他的侄子,有空的时候帮他送送鸡蛋、面粉什么的。

    “那我走了啊。”侄子搁下鸡蛋箱,就要出门。

    “哎,等等。”胡老板突然想起了什么,喝止住对方。又从售货窗口伸出头去往邻居那边望了望,似乎无人注意这里。

    “强子,那个,旁边的五号应该不认识你,你从这儿出去,帮叔打听点儿事儿。”他继续说道。

    强子望着他,一头雾水。孙老板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

    强子点点头,推开门走出去。

    不一会儿,他便返了回来。

    “叔,我问了,那个女老板说现在没有了,想吃得等到明天早上。我又问是从哪儿进的货,那个胖娘们儿翻了我一个大白眼,说是他们家自个儿做的。态度还挺不耐烦,真够拽的。”强子说着,语气很是不忿。

    “呸,就凭那两口子,能做出那么好吃的千层饼,我这个胡字倒着写。”胡老板啐了一口,不屑地说道。

    “行了,行了,这明摆着,是人家的财路,换你能随便告诉别人吗?”胡妻不以为然地提醒。

    胡老板没有搭腔,背着手来回踱了两步。

    “强子,叔对你好不好?”他突然问道。

    “嘿嘿,叔,你咋问这个,肯定没得说呗。”强子摸摸后脑勺,有点儿迷惑。

    “我说,老头子,你可别让强子干啥违法的事儿。”胡妻闻言不由紧张起来。

    “你个娘们儿家家的,懂个啥。我是干那种事儿的人嘛?”胡老板瞪了老婆一眼。

    他转过头,继续给侄儿子交代事情。

    其实计划很简单,就是让强子下午在这附近待着别走远了,一直等到五号打烊。再骑自行车在后面跟着,瞧瞧他们住哪儿。

    搞清楚后,明天一大早到他们家的楼门外等着,然后跟踪孙老板男人的那辆三轮车,直到探清他们到底在哪儿进的货。回来报给自己知晓。

    “叔,真有你的,这是让我当间谍啊。”强子感到很好笑,最近电视剧里面谍战片很多,容易引发联想。

    “啥间谍,别瞎说。就是帮叔查点儿事儿。事情办成喽,叔给你买个新款的智能手机。”

    “哎,那敢情好。叔,我干这个有天赋,你就瞧好吧。”强子听了这个,很是高兴,马上答应下来。

    “老头子,这合适吗?”胡妻觉得有些不妥。

    “有啥不合适的?你又不是没瞧见,就冲今天的势头儿,咱们这摊子以后的生意肯定越来越难做。”胡老板斥责道。

    胡妻只好闷头不吭气儿了。

    重赏之下,强子积极xìng甚高。按照叔叔的要求,当天下午就骑自行车执行任务,远远缀在孙老板男人三轮车的后面,找到了他们家的住址。

    次rì清晨五点半钟左右,强子就抵达孙老板家的楼外,在一棵大槐树下张望等待。那辆绿sè的三轮车尚锁在车棚里,说明人还没有出发。

    此时天sè才刚刚开始蒙蒙亮,晨风吹来阵阵寒意,强子缩了缩脖子,将棉衣衣领又紧了紧。靠在自行车边,掏出打火机,点上一支烟暖和一下。

    六点钟,目标人终于出现。

    他手中端着两只大簸箩,径直走到停放在车棚内的三轮车旁,将簸箩放到车厢里,开锁推车,随着叮铃铃的铃铛声,车子往外面驶去。

    强子赶紧掐掉香烟,跨上自行车,跟在后面。

    大约二十分钟后,三轮车来到了合林路,然后顺着一条小巷往北拐。

    强子探了探脑袋,赶紧跟进去,距离也比刚才拉近了。因为巷子里可不比大街上,七拐八拐地,一不留神就能跟丢。

    好在孙老板的男人没有注意后面,只是弓着腰,踏车前行。

    来到一个后院大门处,他停下车,走近门口,伸手拍打铁门。

    小门吱呀一声开了,孙老板男人和里面打了个招呼,然后卸下三轮车上的簸箩,往院子内走去。

    原来老窝就在这儿啊,刚才看前面临街好像是个小饭馆,强子内心一阵狂喜。

    呵呵,俺强子一出手,马到成功,新款手机搞定。以后要是能多有几个这样的美差就更爽了。

    强子记住了地方特征和门牌号,准备离开找叔叔去。

    正要走,思衬了片刻又停下来。

    最好还是再瞧仔细些,多获取一些情报,向叔叔报功的时候也更有说头儿。

    强子想到这里,将自行车靠墙支上,然后溜到院门口,探头探脑朝里面张望。

    谁知刚瞅了几眼,孙老板的男人就从侧面拐过来,抬着一个覆盖棉被的大簸箩往外走,两人猝不及防,脸蛋瞧个正着。

    “呵呵,那啥,大哥,我走错门了。”强子尴尬地笑笑,赶紧退开,快步走到自行车旁,骑上就走。

    孙老板的男人望向强子的背影,一脸愠sè。

    强子的举动显然太过明显,就算连傻子也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第一百零一章 海鲜养殖的未来规划
    ()    胡老板尝了一口五号亭子贩卖的千层饼,这才明白自己犯了糊涂。

    胡妻也凑过来分食了一块儿,然后轻叹了口气。

    因为自家店里准备了不少做饼子的材料,这些东西可不能浪费。

    于是两口子商议几句,决定等五号亭子那儿卖完东西,自己这边再开始。不过价格得降低,一份儿四块钱甚至三块五能出手就不错了。

    当然,明天恢复做煎饼果子,毕竟那才是己方的长项。

    整个上午,胡妻都是闷闷不乐的。她不断琢磨那千层饼的滋味儿,究竟馅里面放了什么特别的配料,弄得那葱姜混合肉馅的香气竟然如此馥郁诱人。但左思右想,仍不得其解,最后连脑袋都痛起来。

    **********************************

    二月二十号,来顺儿和喜子从乡下返回粼江市,与江逸晨取得联系。

    三人于中午碰面后,江逸晨带着他俩来到鼎香园,在后院摆上一张餐桌,招待了一顿麻辣烫。

    来顺儿和喜子吃得酣畅淋漓,连呼过瘾。说这辈子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串子。

    吃得差不多了,三人谈起正事儿。

    来顺儿告诉江逸晨,老家的事情都处理完了。现在他俩唯一牵挂的,就是建筑工地那儿还欠着他们一半的工钱。

    年前市住建委派专人做了协调工作,工程甲方支付了部分工程进度款,建筑公司只是按照进度款比例派了工钱,还说自己手头紧张,无力垫付全部。

    所以工友们串联了一番,由工头儿带领,近期还得继续讨要,给建筑公司施加压力。

    当然,工友们都表明这个工地上的活儿是不会再干了,从上到下没信用,太坑人。

    除此之外,他俩倒是一身轻,没有别的事情了。

    江逸晨微微颌首,说既然有人带头,活动的时候去参与一下就是了。但主要jīng力应该放到学习水产养殖技术这边上来。

    然后他向来顺儿和喜子介绍他了解到了相关方面情况。

    海鲜市场历来是个长盛不衰的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喜欢吃海鲜的消费群体呈逐年增长趋势。这也导致海鲜产品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粼江市郊的沿海地区,有不少渔村,由于近海渔业资源rì趋匮乏,近年来纷纷改行搞起了滩涂养殖,在海产品供应市场上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滩涂养殖,是指利用cháo间带和低cháo线以内的水域,直接或经整治、改造后从事海水养殖。

    大致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利用滩涂进行养殖的,以贝类为主,比如贻贝、扇贝、蛤、牡蛎、泥蚶、缢蛏等,另外还有如海带、紫菜。

    另外还有一种,是指将滩涂经整治或改造后建成cháo差式、半封闭式或封闭式的鱼塭,进行海水鱼养殖。

    在粼江沿海海域,通常海水鱼品种有鲻鱼、梭鱼、鲷鱼、石斑鱼、鲳鱼、鳗鱼等等,此外还有虾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粼江对虾。

    相对出海打渔的无保障而言,滩涂养殖则要稳定得多,除了闹台风和赤cháo之类自然灾害之外,每年的收益相当可观。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渔民参与其中。

    适合滩涂养殖的地带因此越发炙手可热,矛盾冲突、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也纷至沓来。为此有关部门还专门进行了调控规划,所有参与者必须向地方zhèng ;fǔ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办理《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后方可进行生产活动。

    来顺儿二人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到那些渔村去打工,学习这方面的技术。

    养殖区需要的劳动力不少,工作机会应该不成问题。为了学得全面一些,中途可以换换打工场所。当然,工资水平就不要太计较了。

    另外,当前的这些事情就他们三个知道就行,不要对其他人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