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返人途-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小道士一口答应下来。
他们将信守老道反锁在了上头观的院中,而后几人出门而去。
小道士带着温深他们四人出门后,绕过一条小道,走到道观背后,沿着一条羊肠小径,七拐八拐的走了一程,就到了一片林子里,这林子枝叶繁密,地上不见阳光,十分潮湿阴暗,人一进去,就觉着有一股阴寒之气。
赵大亮一进林子,忍不住就打了个喷嚏,于是骂道,“这鬼地方,不是个好去处。”
几人进了林子,小道士带着他们走到一棵老槐树前,指着树下道,“我们找到师傅的时候,他就躺在这棵树下,人事不知。幸好我们来得及时,这才能从阎王殿里又将我师傅的性命给救了回来。要是再晚来一两日,他定然是没命了。”
按故老**,槐树,名中有“鬼”,不是吉祥树木,老槐树更是容易聚阴惹祸。信守老道昏死在这树下还能不丢了性命,也真算是命大了。
温深、李思广和宋伟仁听了小道士的述说,立刻就相当专业的围着槐树探查起来,这似乎是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职业习惯。他们可不是探查什么鬼怪,而是探查老道士可能留下的蛛丝马迹。
赵大亮和小道士见状,也帮着往四处查看,但是却并不知道要查看什么,只是做个样子,聊表相助之意。
温深等三人以那棵槐树为中心,探查半径越来越大,逐渐走到了林子的外围,几人之间的距离也拉得远了些,各人相互都看不清了。
赵大亮和小道士一开始还分散查探,显得挺有兴致,但是人一走散,在这昏暗的密林里分开后,他们两的心里就开始打起鼓来,有些发怵,生怕下一刻拨开一片树叶,就能从后头蹦出个僵尸来。
所以两人越走越近,原本的冤家对头,慢慢走到一处,相互壮起胆来。
五人在林中转悠了约么半个钟头,忽然就听见李思广叫到,“有了。”
温深和宋伟仁异口同声的问道,“有什么了?”
“线索,有线索了。老道士八成是从大山里走出来到这儿的。”李思广揣测道。
其他四人赶紧循着声音往李思广处聚拢,等他们走到李思广跟前,只见李思广手里捏着一张泛潮的百元大钞,正在那研究呢。
赵大亮见了,十分诧异,“老先生你财运不错啊,这荒山老林的,居然还能捡着钱?这不会是撞见鬼了吧?别是烧给死人的纸钱,被鬼怪做了法,叫咱看见以为是真钱。”说完,他抬头看看密林顶上,光线暗弱,再看看四周,怎么看怎么觉得诡异。
“真是愚蠢,这不就是你自己一心念叨着想找老道士要回来的钱么?”一直没怎么张嘴的宋伟仁,终于正经说话了,但是一开口就是教训人。
赵大亮听了这话,猛然反应过来,这钱八成是老道士带在身上,掉在这里的。
想明白了这一节,赵大亮忍不住伸手从李思广手里一把将百元纸钞抢了过来,仿佛生怕李思广霸占他的钞票似的。
好在李思广捏着钱币的手指没怎么用力,也好在钱币纸张不错,不然赵大亮这么急吼吼的抢钱,八成要将纸钱给撕成两半。
赵大亮将百元大钞就着暗林中依稀的光线,放到眼前,仔细查看,只见钱币上头的老人头的右下方,用钱币写了些字。字迹歪歪扭扭,很不好看,但是赵大亮却十分熟悉,正是他自己的亲笔所书。
他作为下头村村长,有个习惯,喜欢在经手的钱币,特别是百元面额的钞票上注明日期并编号。通过这些日期编号,他能知道那些钱是谁交来的,或从哪儿取来的,然后支出又是往哪处用了去。这些信息,都拿了个本子一一有所记载。
他看着手里这张钞票上的日期,仔细回想,正是当日他请道士做法事的时候,交的定钱。
“这果然是我给老道士的钱,我认得。”赵大亮有些欣喜的说到。
李思广听了,玩笑道:“是你的钱你就拿着,没人会抢你的,想不想找回其他的钱?”
“想,当然想。”赵大亮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
李思广指着身前的地上说道,“钱币就掉在这里,我刚才看了下,这里到那槐树之间的直线上,有些杂乱的脚印,我认为是老道的脚印。然后我以槐树为起始,以钱币掉落的地方为中点循着这条直线往回看,依稀仿佛看见这条线上,隐约有一条人踩出来的道路。”说完,李思广朝那方向指去。
众人都向李思广所指方向望去,果然看见那个方向上,杂草丛中,隐隐有一条小道,道上杂草或被踩踏得伏在地上,或者往两边弯了去。
小道士往那边仔细看了看,确认道,“这是进山的一条小道,多年没人走动,被杂草遮住了看不出来。你的意思是说我师傅就是从山里,由此处出山的?”
李思广点头,“应该是这样。赵村长,你若是想要找回你的钱,或者要从这条路上寻去。”
赵大亮听了心情十分矛盾,他很想找回自己曾经交给老道的那些钱,但是想着这条路走进去,可就进入山里了,那又似乎十分的危险。他不知该如何是好。
小道士也心情忐忑,虽然他性情憨厚傻愣,但是也是知道怕的。他不知道是不是还需要继续陪着这四个人进山,故而脸上也显出为难之色。
温深看着两人笑了笑,“我们需要小师傅帮忙的事情,都做完了,没什么其他事儿了,你就请回吧。我们趁着天色还早,想进山看看,等后头有事儿,我们再去观里麻烦你。”
小道士一听这话,如释重负,“这样啊,那好,我师傅也要人照料,不能老把他关在道观里,那我可就先回了,只是,你们,认得回去的路么?”
宋伟仁在一边冷冷的说道,“这么点弯弯绕的小路,有什么认不得?当年我在神农架科考的时候,没有指南针和gps那些定位工具,也能从原始森林中的野人窝里找到出山的路。”
宋伟仁的话十分僵硬,透着一股子不把小道士带路的贡献放在眼里的意味。但是此时此刻,却是彻底给小道士卸了包袱,他再不觉得有什么过意不去了,“照这么说,那我可就先回了。几位如果还有什么事儿,尽管来观里找我,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帮忙。我先回去看看你们给的红色纸钱儿管不管用。。。。。。”他话说了半句,后头的没说出来,其实心里对温深给他的百元大钞还有些不放心,想着,“这种钱居然在荒郊野外也能捡着,别真是没用的东西,他们不是在糊弄我吧?我得先回去弄明白咯!”
41 草纸笔记与短剑
小道士听了,眉开眼笑,平时师傅顶多给他一张十块的钱钞,叫他到下头村小卖部买个酱油啥的。这回拿了一把钱币,发了一笔横财似的高兴。
“行,行,行,我带你去找书看。现在师傅疯了,其他人都走了,那些经书我也看不懂,都给你吧。”说完,招招手,转身叫温深等人跟上,往道殿边的一个小书房而去。
温深和李思广相视一笑,跟了上去。在这个过程中,宋伟仁什么也没做,连拜三清祖师都没拜,双手负在身后,高昂着头,目光不时的在充满古意的横梁立柱上扫视,满身透着一股骄傲冷漠。
温深和李思广进到小书房里,那书房乱七八糟的,到处乱扔着许多书籍,书上还铺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可见许久没有人来过。
温深略略扫了一眼,就知道这小书房的藏书还颇丰,道家的常见典籍不少。不过作为省内民俗研究专家,温深对道家的研究也极为精深,这些书籍,他都读过,或者至少读过某些不同版本的书。所以温深略看了一眼,知道并无什么特别珍贵的好书,于是就打算转身。
李思广却蹲下身子,饶有兴致的拿起地上的一本书来,翻看了几页,也不怕那灰尘脏乱。长期和动物打交道,给动物清扫粪便,让李思广对“脏”这个字已经没有了什么概念。
温深见了,道:“老李,你有兴趣,先看看,我出去转转。”
李思广手里不停的在书堆里寻找着什么,口里答道,“嗯,嗯,好好,你先去。”
温深出去以后,李思广翻箱倒柜的开始找书,但是实际上似乎也并不是漫无目的的乱找。他虽然是学生物出身,但似乎对道教十分熟悉,这房里的书,八成他也都看过,所以并不十分感兴趣。他很有目的的专门挑选那些古旧破烂的老书,特别是写满了注解的那种,拿出来放到一边。而后一一翻看,但是看一本丢一本,没有一本是他想要的东西。最后很是失望,从书房里走了出来。
温深正在外头等他,看他一无所获的走了出来,笑道,“老李,看样子没你感兴趣的书啊。”
李思广拍了拍满是灰尘的双手,耸耸肩,“没有。我原本想找找看有没有当年他们道观降服僵尸的记载,结果却没找到。我觉得若是有那种份资料,到是十分的有用。通常道观寺庙里,这类重要事件,该当有记载的。这道观在十年动乱的时候也没动过啊,怎么就没了那东西呢?”
温深道:“那种老东西,可能确实不易保管,待会问问小师傅吧。”
他刚说完,就听见宋伟仁骄傲的说道,“你找的东西,说不定在那儿。”他指着梁上说道。
李思广转头望向宋伟仁,宋伟仁并没有看他,眼睛盯着三清祖师头顶上的房梁,用手指着不动。
李思广侧过两步,仔细一看,果然横梁上放着一只黄布包着的盒子,不知里头是什么东西。他这才想起来,通常道观寺庙里最宝贝的东西,都是悬梁而置,便于收藏。看来宋伟仁居然也知道这个。想到这里,李思广对宋伟仁到又添加了几分好感。
温深问小道士:“小师傅,那上头是什么宝贝啊?”
小道士抬头看了看,“不知道,打我进道观以来,那东西就放那了,不知道是什么。你们想看,就自己爬上去看吧,院子里有楼梯。”他指了指门外说道。
小道士自己觉得手里拿了温深不少钱,人家一本书都没看上,十分过意不去,故而打算他们要什么,就让他们拿走。
赵大亮赶紧到外头院子里把楼梯取了进来,小心翼翼的往横梁上搭好,就要上去。却被李思广拦住,“我来,我来,你不懂这个,我怕有什么禁忌,我来拿。”
赵大亮听了,赶紧退到一边,心想,“你这个老头又不是牛鼻子老道,还懂什么禁忌,看来相由心生。这老头长得跟信守老道有几分相似,性情保不住也差不多的猥琐。”
他心里想着,口里却不敢说。
李思广小心的爬了上去,仔细查看了一翻。横梁方正,上头正好能摆放这黄布包着的盒子。盒子外头用绳子固定在横梁上,仔细一看,有些年头了,那麻绳快要烂了的样子,却并没有被蛇冲鼠蚁给弄断。
李思广轻手轻脚的要将麻绳解开,才动了两下,那麻绳便碎了,碎屑掉了一地。可见这些东西放在此处的时间不短。
他再去拿那黄布盒子,手一用力,黄布也便破了,现出里头的木盒。
木盒十分朴素,材质也十分不错,闻着还有一股奇异木香。
李思广将这盒子小心拿了下来,手感坚硬,并没有适才麻绳和黄布的破败感觉。
温深对小道士道:“我们看看这里头是什么,若是金银,就全归小师傅你,若是小师傅不敢兴趣的物事,又正好对我们有用,还请小师傅就卖给了我们,可好?”
小道士听了,连连点头,“只要不是钱,我就给你们。”
他们说话之时,李思广已经开始研究那木盒了,宋伟仁这回也走了过来,盯着那木盒看。赵大亮也觉得好奇,抻出个脑袋,要看看木盒子里头的名堂。
木盒大约有七寸宽,一尺二寸长,五寸高。没有上锁,顶面上的盖子是平推进凹槽关上盒子的。李思广小心翼翼的拉开盖子,盖子一拉开,盒子里就冲出一股子恶臭的味道。
这味儿一出来,就把宋伟仁和赵大亮给熏到了一边。
李思广却并未后退,只是一手捏住了鼻子,另一只手继续拉着盒盖。等彻底拉开了盖子,盒子里的东西也全露出来了。
里头果然放着一本线装的老书。说是书,并不确切。这书是用墨在草纸上书写的,更像是一本笔记或者记录,封面上有端正小楷写着繁体的四个字:《服尸事略》,大概意思可能是降服僵尸的事情。
李思广见了,心中大喜,知道找对东西了。但是盒中似乎还不止这个草纸笔记。
笔记不大,并没有占着木盒子内的全部空间。在笔记旁边,还放着一把黝黑的短剑。短剑无鞘,通身由黑色金属做成,把手也是金属质地,可见并非后来装上去的,而是锻造的时候就已经铸模,整体打造。剑柄上也没有什么纹饰,十分普通。
但是剑身上还有斑驳之色,不知道是不是血迹。
短剑最了不得的地方,在于其剑锋。短剑不知在木盒中过了多少岁月,而今看来依旧寒光闪闪,剑气逼人。行家一看就知道是开过锋的利刃,绝对是个好东西。
李思广松开捏着鼻子的手,空气中的臭味已经没有那么浓了。刚才从盒子里冒出来的,是许多年来憋在盒子里污浊之气,刚打开盒子的时候,一股脑儿冲了出来,自然腐臭无比,但是全都释放出来以后,臭味便淡了许多。
李思广不敢动那本草纸笔记,怕弄碎了纸张,却忍不住伸手去拿起那把短剑。那股淡淡的臭味,就是从短剑上传出来的。
此时温深也好奇的凑了过来,李思广将短剑对着他扬了扬,“这东西肯定要过人命,只是不知道是要了活人的命,还是要了死人的命。上头还留着血迹呢。闻着这味,久久不散,说不定就是当初用来对付那东西的利器。”
温深对这话深以为然。
但是一旁的宋伟仁却满脸的不以为然。他觉得这就是怪力乱神的说法,一柄普通的短剑,充其量是较好的战斗武器,并不能说明什么。
李思广和温深仔细查看了那把短剑后,看着其他人也没有看的意思,于是李思广便把短剑放回了木盒之中。
至于那本草纸笔记,李思广和温深暂时都不敢轻易动弹,生怕一动那笔记就立即化成了齑粉。
李思广将木盒重新关好,温深对傻愣小道士说道:“这本草纸记录和短剑我们有些用处,买走可以么?”
小道士想着那古旧得吹弹可破的草纸笔记和泛出腐臭味的铁剑,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留下也不过是两样垃圾,不如干脆做个好人,送与他们算了。
“不用买,你们拿去就是。”小道士做出一副慷慨的模样。
温深看着木盒,心想,这草纸笔记对这道观确实没有什么意义,但是那把短剑,不知什么来历,说不定是什么上古奇兵,就这么空手沾芝麻的拿走了,终究于心不安。
温深还是坚持再次掏出钱包,取出十张百元大钞,硬要塞给小道士,“小师傅,那把剑可能非同寻常,我们就这么拿走,实在不好意思。我也没小额的纸币了,这些都是大额的钱币,你拿好了,可以用来换那种小额钱币的,千万别弄丢了。”
温深为人和蔼,说话春风化雨,小道士听了他的话,心里到也有几分感激,而且他并不确定这红色纸钱是否真的管用,所以心里还存着个心思,“这老头人虽不错,却挺矫情。非要用你那没用的纸来换我没用的垃圾,这是何苦呢?算了,看他年纪一大把,暂且听他的。改天去试试,看这红纸能不能换钱。”
这么想着,小道士勉强接过钱,说道:“行了,这盒子归你们了,拿走吧,”
温深和李思广口里说着好好好,但是并不动身。
小道士觉得奇怪,“你们香也烧了,东西也买了,怎么还不走?”
李思广笑道:“但是话还没开始说呢!”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40 老道疯了
一个小道士揉着稀松的睡眼,从幽暗的道殿里走了出来,正是跟着信守老道去下头村的傻愣小道士。
赵大亮看见这小道士就有气,“快说,你师傅呢?”
“你们没看见他?”小道士傻不愣登惊讶的问道。
赵大亮摇头。
小道士赶紧往门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