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烽火-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要是满清真的移兵向了两广之地,能大败永历**这是必然的事。
    因为南明陈兵于湖广之地确实危险,这是不智之举,清军主力大多是已经移往南方了,似此情况下,就会对永历**造成极大的不利了。永历**没有能将,兵力也不多,真让满清打了一记重拳的话,那是喘不过气来的。
    张必武一方面要给永历**以去信,希望永历帝能提高警惕,不至于会被满清有可乘之机。张必武还向郑成功、史可法等去信,希望他们能提防清军的出袭。
    张必武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有一点,他要大大地失望了,因为路途遥远,他的信根本就来不及送到永历帝和郑成功等的手里,就算是送到了,**环绕的永历帝也未必会听信张必武的话。
    张必武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清军聚集在了广东一带,广州的李成栋虽然反水效忠于永历,可是实际上,他还是三心二意的,在他看来清军势大,不能撄其锋,作为一名军阀,深知保住势力才是自己荣华富贵的保证,手里有兵权,一切都在,不要拼没了这些人马。
    李成栋的人马不会枉动,这是满清铁骑所知晓的,除了一部分人看住李成栋军之外,一支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桂林。李成栋的人根本就来不及报告,就让清军得手了,
    通过梧州的时候,梧州守军一点提防也没有,还以为清军要是来的话,那么会有李成栋等首当其冲,他们根本就不用担心。
    当清军大队而过的时候,一个两个全惊了,守军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以作抵抗的时候,他们就全都做了俘虏,
    清军只是留下一部分的人马扼守梧州以求能有退路,主力人马是风驰电掣般地冲向了桂林。
    梧州城破,有人是快速地跑去通知永历帝。永历帝一听整个人都傻了,清军有如天降啊!广州的李成栋吃粪的不成?他一没有阻止,二更没有急报!不是不急报,而是李成栋的人不够清军快!
    如今要想守城已来不及了,这位落难皇帝只好是仓惶地逃出了桂林城。永历帝下诏李成栋、何腾蛟、大顺军等迅速地前来相援救驾。
    永历帝逃啊逃的,先是经横州到南宁,然后他听到了湖广的何腾蛟大军已然南下了。
    永历帝为此,才敢安心地在南宁呆着,同时让人马在横州、宾阳等地布防,以求保障南宁的安全。
    为此,永历帝又抽调了不少的人马,却不知道清军突袭,认为能擒拿永历帝最好,不能的话,就是要消灭湖广南下的明军,那也是好事一桩。
    这不,湖广之军直插向了柳州、桂林一带,就是想要解围,自然是遭受到了清军的打击,损失惨重,只好是北返。
    幸好何腾蛟挺聪明的,他就是怕会受到清军的伏击,他没有派出大量的兵力,派出的还是小部分兵力,哪怕是败,也没有伤到明军的筋骨。只是明军的军力并不强,要想抵抗信清军,然后收复失地那可就不行了。
    永历帝一听说南下桂林和柳州的明军战败了,他害怕了,因为知道大顺军已北上在太原支持张必武作战,远水救不了近火。而火烧眉毛了,他又怎么能不怕呢?
    于是永历帝不敢再在南宁呆下去了,他是逃往了百色,似这样的话,他自认为安全了。
    孙可望、李定国等大西军残部原先在蜀地是风生水起的,可是因为张必武等不攻襄阳,反而移师北上,蜀地的清军骤然间增大了,增多了。
    似此,孙可望和李定国的压力就备增了。他们在与清军的作战之中,是节节败退的,地盘越缩越小。
    偏偏孙可望还不能与李定国团结一致,相反还在背后不断地捅李定国的刀子,致使李定国更是痛苦子。
    李定国不想彼此之间自相残杀,他听闻了永历帝遭受到了清军的攻击,他便从云南挥师直入广西来护驾。
    永历帝得此生力军自是非常高兴的,他也安心了。
    这时的广州已成了一座孤城,李成栋要想再住可就难了!李成栋这人,并不会真的是要保护广州人。他只有先想到自己,保住自己的姓命才是最为重要的。
    李成栋做好了准备撤退的情况,却将整个广州城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张必武听说到了清军突袭永历皇帝,明军不堪一击,迅速地败退,永历先是从横州到南宁,随后又逃到了百色。一点也不敢与明军作战,更没想到要收复失地,真是让人失望啊!
    看得出,满清的打算是哪怕放弃山西和陕西,也可将广东和广西攻下,把永历**逼入绝地。
    东进燕京?难啊!燕京城早就布置好了一切的防务措施,多尔衮本人都在燕京坐镇了,可以说,他不怕你来攻,就怕你不攻。
    现在能做的就是多扩张地盘,多攻拔一地算一地。张必武能做的就是分兵以攻取山西各地,从而让太原城变成一座孤岛。
    张必武总在想着,该有什么法子才好过现在的危局呢?虽说永历皇帝的圣旨来,想要让张必武退出,以南下。
    简直是开玩笑!在太原再驰援到广西的话,张必武与大顺军都会成一支疲老之师了,那时再与清军作战,可就难了,会有被消灭的可能!(未完待续。)


第二十一章 猛攻太原
    张必武自然是不会同意的,他就算是背上了逆臣之名,让永历君臣再怎么骂,怎么讨伐也没有法子了!
    他唯有一头走到底,先占据山西,让自己拥有山西和河南二省之地,多少是能牵制着满清。张必武有一点真想不通,按说清军应该是保有山西而不是夺取两广之地啊!对此,清军又能有什么好处呢?多尔衮的用意何在啊?
    在这时,张必武将面临一场危机,因为那些见到大同姜瓖起事而跟着一同起事的投机分子全都露出了他们的本来面目,
    曾经是斥侯,现在是张必武亲兵的练同知晓了这一件事,投机分子要举行叛乱了,他们准备对张必武不利。
    练同在犹豫着,因为他想要是这些人能成功的话,对于张必武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说不定就能报仇呢!可是如此一来,整个抗清局势就会大变,满清入主中原就将变成现实了!告诉张必武吗?
    可是自己家人的死与张必武有关,你让练同又如何说得出口啊?这不是在帮张必武吗?
    真让对方准备好了,那可就惨了!练同看着张必武,张必武还一心想着如何攻破太原城。他看着攻城图,在苦苦地思索着,还是没有能想出一个好的法子来。
    练同一次次地想张嘴说话了,可是他却又像有什么东西噎在喉咙里,说不出来啊!
    张必武抬起头来看了一眼练同,觉得练同像有什么话要说的样子便问:“有什么事吗?”其他的人则是警惕地看着练同,因为练同说过想杀害张必武的。
    练同叹气了,说:“没,没什么事!”张必武便是一笑,说:“练同,有什么事就和我说吧!只要我能办到的,我一定会帮你办到!好了!我现在得先去制定一下作战计划了,我得想想如何攻破太原城!”
    张必武也就不理练同了,潜心地研究战事了。练同看了一眼张必武,他也弄不清自己为什么会叹气,随之他便离开了。
    “练同!来!我家人给我捎了好吃的东西!分些给你吃啊!”一个和练同熟悉的人立即把家乡中所得的物产分些给练同,
    练同看着他,心中涌起了一股悲伤。他在张必武的军中感受到阿胶大的温暖,就连张必武也从未因身份的差距而对他不好,相反对他是极其友善的,有如好朋友,虽然说可以是因为内疚,那也是非常难得的。
    再反观这么多人,他们哪个不是把练同当成好兄弟好朋友的?万一有什么大难发生,他们都将死的!似此,你又让自己的良心如何能安呢?
    练同走在大路上,虽然他看起来很是正常地,人人见他都向他打招呼,可是练同的心总觉得是堵得慌,总觉得对不起这些人。他就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练同心中烦燥啊,一个老的伙头夫见到练同独自坐着,似乎心事重重。伙头军便坐到了他的身边向练同递了一个饭团,说:“刚刚用汁来浸好的,非常棒的!你吃吃看吧!不过要小心烫手哟!”
    练同接过,吃了起来,好好吃啊,有娘亲当初做的味道,真是美味啊!可惜娘亲不在啊!“真好吃!”练同由衷地感叹着。
    伙头军笑了,说:“好吃就多吃点!反正我们主公人好,对谁都是一样的!难找到一个像这么好的主公!在这里就好像是在一个大家庭一样!”
    练同一听浑身一震,他想起了很多的往事,这份情谊真难割舍,在这里有如一个大家庭一般,非常地快乐和高兴、开心。
    在这个大家庭里,练同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他真不想离开,不想从这大环境中离去。
    伙头军又说了:“其实主公也很难的!他身在这个位置就得去做很多,他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比如说为了能抗清大局的继续保持,主公不是也不得不把公子送到李自成那里做人质吗?他当时可是非常痛苦和难受的,就算如此,又能有什么法子啊?”
    说到这,练同能明白了,张必武就连自己的亲生儿子,独子都得拿出来做人质,他在这个高位上真的是有太多的无奈了!
    张必武深爱儿子,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一件事,他把儿子献出做人质,该是要承受多大的痛苦和煎熬!
    练同再联想到圈地运动的兴起是利所当然的,就算是张必武没有去推一把,这火还是要燃起来的!又怎么能怪张必武呢?要怪就怪满清鞑子!
    伙头军说的一句:“当主公一心为公的时候,他是因为公事做了一件大坏事,天下人也不会说他的不是,原因是知道他是为了公事而为!又能有什么好责备的呢?”
    伙头军的这一句话来得多么及时啊!正当练同想开的时候,你却说出这一番话来!及时!
    练同便站了起来,说:“对!天下为公!只要你为公而做的事,哪怕是一件坏事,天下人也不会责备你!因为知道你是为公!那好,我现在就去找主公!”
    练同在心中想的是:“我的仇人只有鞑子!对!只有鞑子!因为他们的圈地运动在以前就有过了,而我的家乡遭受到圈地运动的毒害也是迟早的事!我一定全力助主公以把鞑子给驱遂出去!”
    练同一想到这,他甭提有多兴奋了。练同直入了张必武的帐中,张必武看着他,便问:“哦!练同,你来了?有什么事啊?”
    练同便实话实说:“主公,我探得最新消息——虞胤、韩昭宣、李企晟、封汝宦包括高鼎等人正在密谋叛乱呢!他们要奉韩王以夺取主公的兵权啊!要是不成功的话,他们会一并投降了满清!”
    “哈哈!”张必武大笑出声了,说:“好!好极!”他看着练同,说:“练同,你真的是忠于我啊!你是忠于为我们汉人驱遂鞑虏啊!你放心好了!像虞胤等人,我是看在眼里的,我能不把他们给全部消灭吗?我只是在等,看能不能把太原的贼军给引出城来!只要把他们引出城来的话,我就能攻克太原了!”
    当然想法是这样,张必武也得做好不好的想法,那就是无法把虞胤等人给引出城来,那么张必武就只有是强攻太原城了!
    张必武一直在监视着虞胤等人的动态,把网给撒好了,只待时机一到就收网捕鱼。
    虞胤和韩昭宣等人还真的派人去到太原城向祝世昌和艾大人与满达海和瓦克达,他们一听,不由是十分地高兴呢!
    不过瓦克达可不傻,他只要再一想,就害怕万一张必武是识破了虞胤等人,他们一旦举兵以应的话,那么可能就死定了!
    可是万一张必武真的不能识破虞胤等人,令得这一次白白错失了良机呢?那又如何是好啊?想来想去,满达海和瓦克达兄弟二人达成了协议,那就是让游击将军高国盛出击,以求能击败对手!
    高国盛领命之后,一看准时机,便是开始了出击。因为现在张必武军中大乱。
    瓦克达在上面看着,他在心中不断地祈祷着:“一定要成功啊!要成功!”满达海也是殷切地盼望着。
    高国盛的人马也冲入了张必武的营中,大大地搅乱了一番,看来形势是要对张必武不利,满清有利了。
    “好!”满达海不由是一拳就击在了箭垛上,随之说:“四哥,出兵吧!我们一起摧毁张必武全军!为阿玛争面子!”
    瓦克达还是紧望着,他没有出声,他觉得现在出兵很不合时宜,虽然看形势是张必武不利,可是他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祝世昌出声了:“两位王爷绝对不能出兵!要是出兵的话,不利的是我军啊!张必武不可能被虞胤等叛徒所骗的!说不定,他早料到虞胤的诈骗,要乘机引我们出来啊!”
    瓦克达还是没有出声,就在这时,在城下有一人高喊着:“两位王爷快快开门啊!在下是李企晟!请与我们一起攻击张贼,把张贼给消灭掉!”
    瓦克达笑了,说:“好!这就开门放他们进来!”祝世昌急了,说:“不行!王爷,求求你们千万不能出兵啊!不可以出兵啊!不然,太原城就不能保了!”
    满达海看看祝世昌,知道他是皇上所委任的山西巡抚,虽然以他们王爷之尊,要命令他是可以的,不过多少也得给祝世昌留下面子啊!
    满达海一想到对方居然是能腾出手来派李企晟来喊阵,说不定还真有问题呢!
    于是满达海在瓦克达举起手来的时候,他一步向前,说:“四哥,我认为还是再看看吧!”瓦克达不由看着七弟,说:“七弟,你刚刚还兴奋地叫着要出兵以为阿玛报仇,可是现在怎么说变就变了呢?”
    满达海回答:“此一时彼一时啊!情况不同,那就得有区分地对待了!我真的怀疑!”
    七弟都这么说了,瓦克达也不好再坚持下去,他也只好是再看看形势如何才做计较。
    一阵搔乱之后,很快地**就没有了,能这么快地平定**就证实了张必武是没有受到影响,他是在引瓦克达和满达海一同出来的,以此袭取太原城。
    “哈!”瓦克达不由笑了,对着满达海说:“七弟啊,你料的没有错!幸好四哥没有出兵!不然我们都得被张必武给骗了!”
    满达海却是忧心如焚,他不由想起了以前代善对他们说过的话:“你们可要小心啊!别看摄政王现在对我们代善家挺不错的!可是他一直惦记着他额娘被阿玛逼死的事,现在你们随他一同出征大同姜瓖,万一他让你们守卫太原等地以防御张必武的话,我就怕你们回不来!唉!”
    代善在眼前哭泣的样子还一一地浮现于眼前,代善最后只能说:“好了!既然你俩已经是出征了,那么就只能是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希望你们好好地杀敌,就算是死,也要死出爱新觉罗家的样子来!”
    满达海便说:“哥,你还记得我们出征之前,阿玛说过的话吗?”
    瓦克达也是想到了这一点,他知道了,明天将会承受到张必武的猛攻啊!他一咬牙,坚定地说:“来吧!我们的太原城怎么说也有十门红衣大炮,他们全军才有七门红衣大炮,与我们比,火力比我们差!他们攻不破太原城的!”
    祝世昌则是一脸地担忧之色,说:“太原城很多人都愿意为张必武效力啊!我就怕城中的百姓会有什么举动!唉!如今我们守城的兵力不足,折了大将高国盛和一些军兵就更是捉襟见肘了!”
    瓦克达和满达海都不出声了,他们知道太原城更加难守了。
    正在说话的时候,但见城下已是搔动,虞胤、韩昭宣、封汝宦、高鼎包括被派出城去的高国盛等人都被押到了太原城下。
    黄起对着城上大叫:“你们在上面看着,早些投降,早些好!要是再抗拒天兵的话,就是这样的下场!杀!”
    “卟卟”地,一颗颗的头颅全被砍落了,虞胤能只能是在大叫着,可是再怎么叫也是无济于事了。
    李建泰看到这,他不由是把头扭到了另一边,他明白张必武让他们也来观看,一是威慑城上的清军,二是也警告他们不要生起背叛之心,不然的话,他们就得和虞胤等人一样的下场。
    就这样到了第二天,张必武让将士们乘着昨天把内歼除掉之势,立即向城发起了如波澜般的攻势,要不惜一切代价攻下太原城。
    七门红夷大炮对着一处城墙不断地轰炸着。“轰!轰轰!”炮声不绝于耳,但见城墙,砖块是一块块地落下了,炮弹还飞到了城上,有时落到民居中,虽然这并不是张必武所看到的结果,可是炮弹无眼,谁也不能控制。
    “放!”这是绑有纸条的响箭,要把响箭射入太原城中,告诉城中的居民,不要帮鞑子守城,明军将会全力攻城,克期将破城,到时还会一如既往地视太原百姓为大明赤子。(未完待续。)


第二十二章 攻破太原城
    响箭是呼啸着一支支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