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悦农门-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她这么一说,周正这才想到人工费用的问题。张家二房人包了糖蒜,只怕人手不够。

    周正还想再往下压价,“人工的话,其实大郎他们也可以帮着一起做。终归是一家人,也不用分彼此,这次签合约,是与老爷子签还是?”

    他瞧了瞧大郎,却见大郎摇头,眉头紧锁长叹一声,却不知为何。

    张四娘淡笑,“周掌柜的,你还不信我吗?我说要雇工就一定雇的。这次合约就由我自己来签。”

    周正仔细打量了下张四娘,脸上一副平淡无波,实在看不出什么端倪。他纳道:这张家人真是奇怪,明明没有分家,签合约的时候却是轮着签的。这次到了三房张四娘这里了。

    周正见大郎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略略沉吟片刻,“好,就按四文钱订这合约。”

    “还有,周掌柜的,我想把这合约改一改。”

    “改合约?”

    “对,我准备与得月楼签区域合约。所谓区域合约,就是在一个区域范围之内,我只供货给得月楼,别人家一概不送。但出了这个区域,我给谁家供货都与你得月楼无关。当然,这个区域不会很小,自然不会影响到得月楼的生意。”

    周正有些不快,“你如何会知不影响到我们酒楼生意?从前我们不是合作得很好吗?怎么又……”

    “掌柜的,你是多虑了。是这样的,在小屯镇上,我只与你一家签这合约。并不会影响你什么。这做生意的没有人嫌钱多咬手的。谁都想扩大经营,我说我雇工的原因也在于此。实不相瞒,如果可以,我打算将辣白菜卖到县里或府城去。除非你得月楼也开到那里,否则,这真不影响你什么?兴许还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益也是可能的。”

    周正听她如此说,却也不能放下心来。只道,这份合约先按区域签,但以后有了好的食方子到时要怎么签,还得两方相商后再订。

    张四娘知他谨慎,大有拿这辣白菜的区域合约探水深浅的意思。当下就这样商定下来,

    周正与帐房合了菜方子的银子,又依合同付了订钱。

    张四娘收好钱,就要告辞。被周正劝留下来,这寒冬天气。怎么也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回去。

    “大郎,你带我去瞧瞧你们的爬犁。”周正唤大郎一起去了后院。

    ……

    镇西多是些民宅,知县大人的宅院就在其中一条幽静的小巷子里。这是一个四进的院子,是当年知县大人上任时购买的一处宅邸。

    院子里除了住着家眷外。知县大人一般都留住在县城的县衙里。

    张三娘脱了那半旧的斗篷,仔细叠好收在箱笼里,拎了食盒往小姐黄英娘的房里去。刚出了角门,就见黄英娘身边的大丫鬟明秋匆匆忙忙往外走。

    “明秋姐姐,你这是要去哪儿?”张三娘忙走几步追了上去。

    明秋一见是她,当下更急,催促道:“哎呀,你怎么才回来。小姐才刚发了好一阵子脾气,喊了你好几次了。我去叫厨房的婆子给小姐蒸碗鸡蛋糕去。”

    张三娘还要再问,明秋却是丢下她不顾地滑一路小跑着出去了。

    张三娘看了看手里的食盒。这一大早上的。真够折腾的。一睁眼就要酸梅汤。她这刚买回来了,那边就要吃鸡蛋糕。这两种东西吃下去,也不对路子啊!

    屋子里传来啪地一声脆响。张三娘不禁打了一个哆嗦。

    不敢再多停,忙拎了食盒子进去,“小姐,我回来了。”

    屋子里笼了两个炭盆,暖烘烘的。与外面寒冷的空气反差实在是大,三娘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

    见黄英娘用眼睛瞪着她,不禁讪笑道:“这外面太冷了。小姐,你现在就要喝这汤吗?我先倒上一碗。”

    大丫鬟明春暗道一声不好,先躲了,“小姐快别动。仔细别扎到脚。奴婢这就让小丫头进来打扫。”

    明春的脚一跨出房门,黄英娘就摔了第二个茶杯,“呸,你存的什么心思,想害死我不成?”

    这罪名扣得可真够大,三娘哪里担得起,她心里有火,却不能往外撒,硬挤出笑容,“小姐说笑了,我心疼小姐还不及,哪里会害你呢。”

    “呸,你还敢与我顶嘴,你刚才是不是打喷嚏了?啊?你说,是不是?”

    “是,小姐。我在外面跑了一大圈儿了才进的屋子,就忍不住打了一个。这也不能说我害你啊?”三娘也有些激动。

    “你,你还好意思说。你打喷嚏时吐沫就在食盒上了,你还用那脏手去摸,还要给我倒汤!你,你就压根没安好心!”黄英娘索性把桌子上的茶具全部都划拉到地上,碎得满地都是。

    “我擦,我现在就擦!”张三娘用衣袖开始擦试食盒,半晌,才讨好地笑道,“小姐,你瞧,这食盒干净了。我现在就去净手,然后服侍你喝汤如何?”

    “谁要你服侍啊?脏死了,乡下人到底就是乡下人,从里到外都脏死了。滚,别让我看着你,滚!”

    张三娘鼻子发酸,想哭却极力忍着,“小姐息怒啊,我下次再也不敢了。我……”

    “滚!”

    张三娘忙将话咽下,对着黄英娘福了福,退了下去。黄英娘的骂声不绝于耳,走到大门口时还能听到她不干不净地骂着。

    三娘回到房里一头扑倒在冰冷的床上哭了好一会儿,将心中的郁闷发泄掉一些后,才慢慢地爬起身,打了冷水洗净了脸。望着镜中红肿的双眼,张三娘恨意难消,她暗自发誓,总有一天,她定要过那人上人的生活,到时,看谁还敢小瞧了她。

    黄夫人静静地听完婆子的禀告,挥了挥手让她退下,对身边的沈婆子苦笑道:“英娘这脾气是越发的大了。本以为找个伶俐地陪陪她,没想到却是招来个窝囊废。”

    沈婆子笑道:“这都挺了三个月了,比起之前的两个,已经算是不错了。”

    黄夫人笑了笑,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这丫头倒是能忍。如今,我也不敢太深说她,毕竟她还有一个考功名的哥哥。待看看吧,若是能考中,那件事我就着手给办了。”

    “夫人慧眼如炬,我看那二郎是个有出息的,不是连赵先生都夸赞他吗?”

    “若要真是那般就好了。”黄夫人起身走到妆匣前,随意翻了翻。将一枝半旧的赤金流云钗递给沈婆子,“你亲自走一趟,怎么说,不用我教你了吧?”

    沈婆子忙接过揣进怀里。“夫人放心,老奴自是知道如何去说。我这就去给她送去。”

    “慢着,”黄夫人说道,“二门上的那个婆子是不是她的亲戚?”

    沈婆子点头称是。

    “这个月起给加五十文钱。”黄夫人手指轻敲着桌面,又摇头,“算了,待以后再说。你先去吧。”

    ********

    晌午的时候,天气稍稍暖和了一些。周正不放心他们坐爬犁回去,便派了得月楼的马车送张四娘与大郎。临行前,张四娘低声与快刀刘嘀嘀咕咕好一阵子。听得那快刀刘眼冒精光。一脸的兴奋。

    陈掌事重重地拍了下快刀刘。“你小子又得了四娘什么好了?”

    “你就等着瞧好吧!”快刀刘脸上的肉一颤,迈着方步摇摇晃晃地进了后厨。

    “嘿,这小子还跟我还这一套。”

    周正瞟了陈掌事一眼。“你还怕他私藏吗?等着吧,不出今晚,你准能知道。”

    陈掌事嘿嘿一笑,“掌柜的,你说这四娘年纪不大,怎么点子那么多呢?她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高人呐?要不要我去打听一下,只要找他,咱得月楼不愁比不过知味居。”

    “她倒是提起过一个人,叫石头。不过这人不在这儿,说是出了趟远门。”周正紧抿了嘴唇。想到在后院从大郎嘴中得到的消息。

    不由长叹一声,没想到她会有这样的身世,更没想到她如今的处境会这么难。但让周正感慨颇多是张四娘的能力。还是个不到十岁的孩子,竟有这等眼光,做起生意来比他这个世代经商的人还要老辣。若是十年后,又会怎生了得!

    大郎与张四娘回到了宋家,待取出银子与合约时,竟把宋王氏生生惹哭了。这辈子,她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这还在其次,想她活了一大把年纪了,如今女儿的福还没享到,就先享受到了外孙女了。她怎能不感动,不流泪。

    “大郎先别忙着回去,姥娘给你们做好吃的。”宋王氏感动过后,马上就付诸于行动,宋氏也要过去帮忙。

    大郎怪不好意思的,直说这都是四娘的功劳,他不过是帮着跑跑腿。哪里敢劳动长辈给他做饭。直说要回家。

    四娘笑着拦下,“大郎这又是何必。姥娘与娘都高兴着,想做什么就让他们去做。你让她停也是停不下来的。何不留下来,大家一起高兴高兴的。你这么一走,他们的兴致反而淡了。”

    大郎本就不善言辞,经她这么一劝,就留了下来,想到临行她与快刀刘之间神神秘秘地,不禁问道:“……那时人多我也没问你。你们说什么呢?”

    四娘对他神秘的一笑,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大郎不再追问,与她商量腌辣白菜的事情来。

    这一千斤的辣白菜要腌起来,可算是不大不小的工程。一个坛子只能腌二十斤的辣白菜。所以,还要邻村买大缸,一个半人高的缸就可以腌一百斤左右,这种缸就得备上至少二十个。总要再多腌出一批来,备等零售或下次订购。这宋家的小院子里根本就不够大,再加上外面下得大雪,缸不能放在外面,只得找个房子当作坊才行。

    “准备租房子啊?”大郎沉吟起来。

    这辣白菜虽说赚的银子多,但花费也不少。

    张大郎与张老家人一样,都是老实的庄户人,并有什么经济观念,虽说最近半年被张四娘引导得差不多了。那还是因为那买卖小,风险也小。可一旦接触点稍大的买卖,从心里就开始打怵了。生怕投出的钱太多,赚不回来。

    这不是信不信张四娘的问题。而是从手里往外拿银子,真的好肉疼。

    这时,宋氏进了屋子,摆了饭桌。

    两碗热气腾腾的辣白菜炒米饭就摆上了桌子。

    “四娘,你不会是与快刀刘说的这个吧?”大郎咽了下口水。

    张四娘抿唇一笑,“可不正是这个嘛!我姥娘一早就特意为你做了米饭,想留你在这儿吃这炒饭的。你快尝尝吧。”

    这辣白菜炒饭香喷喷的。又有饭,又有菜的,里面宋王氏还扔了几片肉,嚼在嘴里那个香啊。大郎三两下就吃光了一碗。

    四娘把她面前的碗往他那里推了推。“好吃不?我这还有一碗,没动筷呢。你吃了吧。”

    大郎不舍得吃,推了回去,“这炒饭也好吃啊,四娘,你怎么没拿这个换钱呢?”

    是指也当个菜方子卖了,四娘摇头,“大郎哥,这越是身份讲究的人,越不喜欢把饭菜混在一起吃。咱们乡下人图个省事儿。就经常用菜拌饭。炒饭的。可酒楼里的人会这么吃吗?好在。这炒饭好吃,私下里吃吃也无妨。我把这个说给快刀刘听,其实也是变相的卖了周掌柜的一个人情。你难道没瞧出今天我说改签合约内容时。他的不快吗?”

    大郎点头,这个他当然瞧得出来。可做买卖就是这样,哪能总一边沉呢,总要求个公平吧。

    “我倒不是怕他什么,但这小来小去的东西与其烂在手里,不如卖他个人情。让他心里好过,咱们以后见面也好说话不是?”

    “你倒是想得明白。”大郎笑笑,在这些方面,他不得不叹服张四娘的精怪。

    宋王氏做好了饭,又给大郎与四娘冲了糖水喝。几个人坐下来继续说开作坊的事情。

    “开作坊啊……”宋王氏坐在炕上做鞋,边听他们说话,这时沉吟道,“这村子里也没听说有空闲的房子。”

    “姥娘,咱现在虽说手里有这些银子但还得去买缸、买苹果、梨啥的,也剩不下什么。所以,能找个一做干活的房子就行。另外,这时间上一定得抓紧了。二十天之后交工,这腌期就得半个月,算下来,也只有五天的工期。”张四娘道。

    “摆那么多的缸,咱屋里和院子里的地方肯定不够了。这样吧,我现在就往里长家里去问问,看看咱村哪里还有闲置的房子。”宋王氏说着就要下地。

    “娘,你等等。”宋氏拦了她,“要去我跟你一起去。不过,要说闲置的房子,我前段时间去九连洞脚下,倒是看到一处闲置的,却不知是谁家搭的,瞧着还算结实。不如,咱们找里长问问那处的房子?”

    这娘俩是个行动派,马上套上了棉鞋,穿戴好就往里家长去了。

    “剩下的就是采买的事情。大郎哥,我就托付给你了。但我只能给你一天的时间,明天天黑之前,这该买的东西都得到拉到那作坊里去。如果你忙不过来,就找梁子柱子都行,不白干活,我给工钱。咱们争取后天一早就开工。”

    大郎听了,屁股也坐不住了,与四娘那处商定好从哪里进货采买的事情后,就忙不迭地回去准备了。

    当天晚上,作坊的事情就落实了下来。那处房子的人家早已经搬走了,因在九连洞附近,村子里的人都不愿意买。时间一久就荒了下来。里长听他们要用那房子,二话不说,就让他们用了,但为了不被人说闲话,每月还得交五文钱的房租钱意思意思。这个价钱就已经很便宜了。

    三人这一夜商谈了好久,兴奋得有些睡不着觉。又说到人工上。宋王氏听了,就推荐了对面的江婶子,“人勤快,也老实。主要是家里比咱还穷,让她来吧,她家也能宽裕宽裕。”

    这辣白菜不是一锤子买卖,准定得长期做。人员上如果能做得利手的话,当然就得长期雇用下来。这工钱给的必须得合得上一个女人在家干活的收入钱。而做一千斤辣白菜,张四娘大概算下来的毛利能达到小五成。但这一千斤也要看得月楼的购货情况,如果一个月要四次的话,就能赚八两左右的银子。

    “娘,这工钱就这样定你看中不?每做十斤辣白菜咱给她一文钱,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做得越多就得的越多。”

    “那做一千斤,那咱给出的钱就得一百文了。打四千斤算就得四百文。再加上雇的采买啥的,一个月就得花销到半两银子……”宋氏心疼钱了,“我和你姥娘都能做得了这活儿,那咱就少雇点人吧。”

    张四娘笑哭不得,“娘。这不是说你想少雇就能少雇的。咱先不说以后,就说这眼下的一千斤白菜,就得至少三个人。那还得是干净,手脚利落的。洗白菜、切萝卜丝、剁果肉。再加上磨辣椒面,还有其他辅料的采买……这些活说起来不多,干起来却是要耽搁功夫的。人多力量大,咱不能因为这点钱就交货的时间给误了。做买卖讲的就是诚信二字。一旦失信于人,咱以后的买卖再干下去就难了。”

    宋王氏赞同张四娘的话,宁可咱花点钱,也不能误了交货的时间。

    第二天一早,大郎带着梁子、柱子,还有何氏都来了。

    昨晚大郎把四娘卖辣白菜的事情一说,何氏就想着过来了。大房如今也没有个进项。一天能赚上一文钱也是好的。一早何氏把这话与张老爷子说了。老爷子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这还是何氏第一次看着老爷子对她提出的事情答复得这么痛快的。当下就咧着大嘴叉笑得合不拢嘴儿。老爷子见了就皱了眉,赶紧打发她出了门。

    家里的活计就交给了元娘与二娘。

    村里雇的人也到齐了,对门的江婶子。还有江婶子的外甥女容儿、里长的孙媳妇,再加上何氏。

    宋氏就领着大郎等人去作坊认认路,女人们留下打扫房子,这些半大小子兵分各路,去采买。

    到了下晌的时候,大多数东西都归到了位,大家一起忙到天黑,才算完。

    这时,问题又来了。这作坊离宋家太远,总要留下一个人来守作坊。虽说西山村一带民风淳朴。但这毕竟是要拿这东西赚钱的,不能不小心。

    宋家这老中青三代人哪个留下来都不合适。张四娘敲敲自己的脑袋,这一天到晚的忙得晕头了,竟忘记这茬儿了,可眼下人都回家了,三个女人在一起只能干瞪眼。

    最后决定三个人都留下来,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