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悦农门-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四娘笑道:“我呀,会得可多了,最厉害的就是热油锅取物而不伤手指分毫!不过,做这个法事,要耗费我好多精神,折我的阳寿。所以轻易是不能做的。”
油锅取物,想到那个场面,都会让人觉得头皮发麻。
屋子里一时安静下来,半晌,只听赵婆子低声道:“这饭咱不吃了,走!”
赵半仙儿心里也不舒坦,也穿了鞋跟着下了炕,张老爷子忙拦住亲家,“咋说走就走呢,这鸡都炖上了。”
赵婆子瞧了张四娘那似笑非笑的脸,心里一阵翻腾不是滋味,“不了,我才想起家里还有事,得回家去。”
张老爷子知道这是因了张四娘做的法事,下了赵半仙儿的脸面,两口子心里不舒坦了。也不敢再强留,喊了赵氏进屋,让她把炖好的鸡盛出两大碗来,再另拿了一只鸡,给送亲家带回去。
“爹,你们咋都走了呢?”赵氏将人送到院门口,悄声问了句。
赵半仙儿没说什么,只留下一句:“你以后小心点那个张四娘,那丫崽子不是个一般人!”便转过从赵氏手里接过鸡走了,赵婆子冷笑两声,也跟了上去。
张四娘?
怎么又是她?!
赵氏的目光投到上屋的西屋里,恶毒又怨恨!
与赵家的消沉不同,张老家西屋这边则是另一种景象。
张老爷子久久没有说话,像是在看怪物一样,审视着张四娘,问起话的声音倒是温和的,“四娘,你真个儿会通灵?”
他是亲眼见着了,可到这现在,他还是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他还想亲口再问问,再确认一番,才会安心。
张四娘哪会通灵,只不过在现代与男朋友学过一些小魔术,至于说什么油锅取物,不过是应用些物理原理遮人眼目的把戏。
张四娘方才露的那手是在与赵半仙儿斗法置气,也没有旁的意思。更不想因此装神弄鬼的骗人。否则,就她这点小本事,再加上眼盲行事不便,只怕用不过多久的就会露陷。何苦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爷,我不会通灵!”张四娘如实道出真相,将那测字的把戏一五一十的对张老爷子说了,“爷,我不能骗你。我之所以在赵半仙儿面前卖弄,是气不过他们嘴叉子大吃咱家的老母鸡,一气儿弄死仨!”
张老爷子又好气又好笑,点着她的额头,无奈道:“你呀,你这丫头,当时还真把我给唬住了。往后可别介了,爷都要被你吓昏了,还油锅取物,亏你说得出口。”
张四娘皱了皱鼻子,“油锅取物是真的,您别不信,改天我给你露两手。”
“别,别!”张老爷子直摆手,“你可得让我多活几年吧。”
祖孙两人想到赵半仙儿仓惶的模样,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事实上,张老爷子对赵半仙儿一家人都没啥好印象,除了本身的畏惧的心理外,单说这跳大神的,就属平日里好吃懒作的一伙的。到哪家做法事,不得连吃带拿的。张家祖辈都是辛劳的庄户人家,顶顶看不惯的就是懒人!
能看到他们吃鳖,张老爷子心里也痛快,竟比跳大神后的精神头更足了!
一时,又想到那被杀的老母鸡,他也心疼呐。可没办法,只要赵半仙儿破了蜈蚣画,他就只能认了!
两人说好今天发生的事情,一个字儿也不准对外提。此事,就到此为止!
至于说赵半仙儿怎么想,张老爷子沉吟半晌道,料他们不会到处宣扬张四娘通灵的事儿,这等于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将来谁还会找他们跳大神算命呢。
他叹了口气,正色对张四娘道:“你这孩子,心气大做事鲁莽,小时候人人都不与你计较,无论你说什么做什么都不打紧,但你一天大似一天了,你该慢慢学得稳重些,不可再象今天那样胡闹了,知道么?”
张四娘知道张老爷子说的是好话,便认真地点头:“爷教训得是,孙女儿记下了!”
c
第四十七章 送别
张老爷子又训了几句话,觉得疲累不堪,紧绷的精神头一旦松懈下来,就无法再支撑下去。<;冰火#中文。他躺在炕上略歇息一会儿,说是等着石头来了再摆饭。
张四娘则从上房的西屋出来,帮着宋氏摘蘑菇。
鸡是何氏炖的,肉香袭人。张四娘穿越到农家后,也吃过一次鸡肉,肉质紧致滑嫩,有嚼头。不像现代的一个月就出栏的肉食鸡,肉质松懈,毫无鸡的原味,甚至喂了不好了饲料,鸡肉里带着一股腥味儿。
手里摘着的蘑菇肉也厚实,半个手掌大小,一片是一片的。张四娘摸着菇头似小伞状的,问道:“娘,这是榛蘑不?”
宋氏瞧了一眼,“榛蘑是啥?这个不是,这是滑子蘑。长在雨后,一旦没有雨水,滑子蘑就不好采了。”
何氏因张老爷子的灾给破了,心情也好起来,凑近前,偷偷往四娘的嘴里塞了个鸡心眼,“你娘不知道榛蘑,我可知道。”
何氏粗中有细,知道四娘爱吃鸡心眼,上次吃鸡肉的时候心眼被三娘抢了去。这次,何氏就先把心眼塞进她嘴里了。若是三娘问起,她就告诉给她姥爷姥娘盛去了。想是三娘也不会为了那么一个心眼儿跑去姥爷要去。
宋氏听了,奇道:“咱们附近几个村子都靠东山岭采蘑菇,各色的蘑菇我都知道,哪来的榛蘑?”
何氏搬了小凳坐过来,帮着淘洗四娘摘过的蘑菇,“要说你心眼实呢,咋的,你就不能往再远点的地方想,过了太子河,西南方向有个弓长岭,那山上就有榛蘑。我当姑娘时,远房的表哥家就住在弓长岭,他逢年就会给我们家带这种菇。好吃些咧,比这滑子蘑香得多。”说到这儿,何氏才想四娘最早提出的榛蘑,便她咋知道这个的。
张四娘总不能告诉她现代也有这种菇吧,就吭哧了半天,又把这事儿推到了石头身上。
“哟,你这大哥没白认啊,啥啥都知道。”何氏听了就捂着嘴笑。
四娘因着说了谎,脸上就有些发红,然而看在宋氏的眼里,却又变了另一层意思。她对石头倒是十分满意,就是不知石头对四娘如何。虽说,两人的感情看着不错,可看怎么瞧着都是兄妹之情多些。再者,四娘的眼睛……宋氏叹了口气,终是个拖累。
“哟,婶子是在说我吗?”石头笑着进了屋。
何氏与宋氏忙站起身,将他迎了进来,“说曹操,曹操到。你爷正等着你开饭呢。”
石头笑着应了声,看着坐在板凳上的四娘低着头,就走到她身边坐了下来,“妹妹,怎么了?见我来了不高兴?”
四娘摇头,仍不肯抬头。
石头笑了笑,也不为难她,道了句,我先去看爷爷,就往西屋里去了。
张四娘听见他的脚步声远了,才慢慢地抬起头。何氏的打趣她听得懂,宋氏的叹息她也明白。她这俱身子的年纪虽小,但作为一个二十多岁就穿越过来的现代人来说,她想得终究要多一些……
石头坐到她身边时,她的心情还没有平复下来。对他的问话,也就没有言语。自己还小,张四娘这样告诉自己,永远都不要忘记现在的年纪。路还很长,要慢慢走。
待吃过了晚饭,石头起身告辞时,张老爷子拿出了做长辈的姿态,对石头的这次远行,千叮咛万嘱咐,贴心的话,张家人都附和着说了不老少。
最后,张老爷子让宋氏、张四娘送石头出院门。
宋氏跑了趟东厢房,从屋子里取出新做的布鞋、鞋垫、袜套儿用包袱皮儿包得严实了,给石头带上。
石头见四下里无人,从怀里掏出了二两银子塞进了宋氏的手里,宋氏推辞,死活也不要。石头劝道,“义母,你快别这样。你若不拿着,我走了也不安心。妹妹正长身体,多给她买点吃的,你也要吃些好的。别屈着自己。”
宋氏仍旧不愿拿石头的银子,道他一个人在外面,穷家富路,正是用钱的时候。二两银子不是个小数了,她怎么能安心收下。
张四娘的想法则不然,一来,石头是不是去走皮货生意,她不敢保证。二来,既然他能拿出这二两银子,也绝不会少了这点钱不行。三来,石头的身份始终是个迷。
石头做到这一步,一定是有了实质的打算。
见两人因着这二两银子相持不下,把手一摊,“石头哥,银子给我吧。”
石头一怔,继而笑道:“好,果然还是妹妹爽快!”
张四娘微微一笑,将银子揣进袖袋里装好。
宋氏见她收了,也就作罢。这时,石头提议带四娘出去走走,一会儿将她送回来。
这就是石头要有话单独对四娘说了,宋氏嘱咐两人别走得太远,就进了院子。
石头扶着四娘的手臂,两人默然地走了一会儿,不大一会儿,就听到了河水哗哗地流淌声,石头带她来到了村口的河边。
两人双双停下了脚步。
石头静静地看着那奔不息的河水,默默无言,月光把他颀长的身影拖得长长的。
气氛竟是静寂得古怪。
张四娘这个急性子最是耐不住这种场面,率先开口道:“石头哥,此去也不知多久才回。你自己要多加保重。”
张家人都道他冬日里能回,他也是这样应承的。可她一开口,却是不知何日。想来,他这个义妹果真如陆三儿等人所言,是个冰雪聪明的。
石头听出她言外之意,盯着她头上空无饰物的丫髻,眸色微凝,“总是会有回来的那一天。而待那一天,我必会让妹妹过上好日子,不必如此辛苦的过活。”
石头是张四娘穿越这半年多来,除去宋氏外,最关爱她的人。他走,她的心也空空的。她眼盲,心再巧,处事再不吃亏,也不能够像健全人一样,快意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张家的这条路该怎么走,她心里最清楚不过。但她不能把这话讲给宋氏听,她这个娘太老实,太善良。只怕说了,不到非狠下心来的那一天,她也不会按自己的想法做。搞不好,反而会坏了她的打算。
也只有石头哥了,原想着有他帮衬着,张四娘对未来也有个盼头。可他一走,一切都只能靠着自己。其实,所谓的帮衬,还不如说是在自己坚持不下去,或遇到困难时,能有个人支撑着。她确实如张老爷子所言,心气高,要强得厉害,只想着万事靠自己打拼。可事实上呢,一路跌跌撞撞的,明里暗里没少吃亏,比如三娘的算计。
人活一世,哪能事事都顺着你的心,如着你的意。
而石头不管他究竟是何人,他到底是个男人,是男人都是有大志向的,张四娘不能自私的拦着他。她笑得虽苦,却带着挚诚,“好,我等你回来过好日子!”
石头听了,只觉得胸口被堵得酸酸胀胀的,哽在喉头的话,终究没有说出来,而是问道,“妹妹这几日没睡好?”
不是说笑,看她眼下有阴影,面容疲惫。
“老做恶梦。”四娘双手一捂,正好挡掉一个呵欠,可眼角仍有湿泪溢出,“落入池塘里的那一瞬,我真是有些后怕——”
石头微微侧头,深吸了口气,陷入深深地自责,都怪自己没能护好她。让她受了那么多的委屈。温暖的指腹轻抹她的眼角,她立刻噤声,强撑起来的笑容凝结在嘴角。
“妹妹,你记住。你我二人的命,除非我们自己,否则再无人可以随意拿去,无论活着的,还是死去的……”石头如玉的面色,月光下更显莹白,好似春日下消融的雪,“相信我,妹妹。”
张四娘摒住呼吸,不敢眨眼。然后,那脸颊上的暖意蔓延开去,她看不见面前的石头是怎样的神情。可她却听懂了他的话,亦体会到他的决绝之意!
她信他!从一开始就信的。
眼眸微动,泪落。
“妹妹,我不在日子,没有人强迫你必须坚强。”石头的每句话,都给她心里注入力量,“你只需按照你的心意过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千万莫要委屈自己。”
“石头哥……”眼泪更多了,她微微仰面,觉得有什么东西重重击中了自己的心脏。
c
第四十八章 宋氏的善
今天双更,稍后还有一更。。祝亲们小年快乐!事事顺心,别像我似的,昨晚被砸成了骨折,5555555
*******************
宋氏帮何氏收拾完灶间,就见元娘与大郎进来,“咋的?没找到人?”
二娘吓跑后就一直没见着人影儿,何氏没当回事,只道她一会儿就能跑回来。可眼瞧着夜色渐深,仍不见人归,未免开始心焦了。
大郎急得满头大汗,“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亲戚家也去了,都没见着人。”
元娘在一旁瞧着宋氏,欲言又止,还是宋氏眼尖瞧着了,逼问她,她才嗫嗫道:“二娘没找到,我在豆腐房看着三叔了。”
今晚老三张义光也没回家吃饭,说是帮人忙活计,晚上不一定能回家。
宋氏的心就咯噔一下,如果元娘单纯只看到这些,是不会这个表情的。何氏也觉察到了,忙插言,“是不是又在那里喝大酒了?”
元娘见何氏用眼睛瞪她,打了一个激灵,不敢吐出实情,只顺着她的意思,胡乱地点着头,“嗯,又喝酒去了。”
何氏听了,松了一口气。安慰宋氏,“他喝酒不是一天两天了。你就别管他了,装不知道算了。”
正是因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所以元娘即使说出来也不必如此有所顾及,怕是还有别的事情。
可再怎么问元娘,元娘都一口咬定三叔是去喝酒了。
宋氏无法,想想也是,管他去做什么了呢。他碍不着她的事儿,她也懒得管他。心放宽了,自己才能活得自在些。
几人的对话,被门外的张老爷子听了个正着,晚饭的时候就没见着人,碍着石头在,也就没多问。之前,他特意安排了四娘在上房里睡,还给宋氏抓了药,就是希望两人能有个结果。
两口子一旦有了自己的孩子,就很难再离心了。
可过了这么久,宋氏仍旧没个动静。张老爷子的心里不免有些失望。再听到张义光连家都不回了,气得直跺脚。
眼下二娘不见了,宋氏也去帮忙寻人。迎头正碰到石头和四娘往回走,就顺便接了四娘回来。
当宋氏回到小院儿的时候,发现东厢房里亮着灯。她走到窗前,隔着半开的窗往里瞧了一下,发现屋里的不是张义光,而是公爹。他正手忙脚乱地翻着箱笼,不少东西都捣腾到炕上了。
宋氏心里好不惊讶!
她相信张老爷子的为人,断然不会做出偷鸡摸狗的事情。
她悄悄地往后退了几步,又大声咳了几声,打算给屋里的人一个知会,等他手忙脚乱地把东西都收拾利索了才进屋。
张老爷子见宋氏进了屋,神情非常尴尬,从喉咙里嘀咕几句任谁也听不清的话,就朝门外走。
可是,没走几步,只见他顿住脚,挺直了脊背,又折了回来。
他站在宋氏的面前,想说什么,目光却很黯然。在昏黄的油灯下,他的头发越发显得花白,他的两腮不安地搐动,嘴唇微微发着颤。他的那两只粗糙的大手,似乎放在哪里都不合适。于是,就把他的短褂子最后一颗扭扣解开又系上,系上又解开,总是重复这个动作。不一会儿,他的额头上就沁出细细密密的汗儿。
宋氏不忍看下去,轻轻地问了一句:“爹,你找我有事儿?”
她心善,不想人为难尴尬,有意不提刚才看到他翻箱笼的事情。
“嗯。”张老爷子应了一声。他的目光停在了宋氏的脸上,一动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支支吾吾地说:“玉儿,你和老三的……婚书呢?”
在老张家,娶了亲拜了天地的夫妻,在生了第一个孩子后,家长就会把两人的婚书交给儿媳妇亲自保管。
宋氏怔了一下,没有马上回答。
“给我!”张老爷子把那只粗糙的大手平摊在了她的面前。那神色,那说话的语气,又有点儿恢复了往日的威严,其中包含了不许违拗的意思。
宋氏犹豫了。
她明白了公爹刚才在翻什么,也明白了他为啥要这婚书。因此,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