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著名女性演说精粹-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代表,一致通过了蔡特金的提议。从此,3月。。 8日就成为劳动妇女反对侵
略战争,维护和平,争取解放的节日。
中国妇女第一次纪念自己的节日是。。 1924年。那时,广州市妇女在第一公
园举行了盛大的纪念会,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先生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
讲话,揭露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妇女的双重压迫,提出“打倒列强”、
“打倒军阀”、“争取男女平等、保护妇女权利”的具体要求,大大振奋了
妇女群众的革命精神。此后,“三八”妇女节的纪念活动逐渐普及到中国的
各个大城市。现在我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家庭等各个方
面都获得了平等权利,参与管理国家大事,在四化建设中日益发挥越来越大
的作用。
今年,我们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70周年,正值我国人民欢庆中
国共产党十一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的时候,我感到特别高兴。
我们中国妇女热爱和平,希望能够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实现四个现代
化,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但我们也注意到,大小霸权主义者,搞得当今
世界很不安宁,危及世界和平,危及各国妇女和儿童的安全。在纪念“三八”
妇女节的时候,我们中国妇女坚决和各国妇女在一起,遣责外来干涉和侵略,
支持民族独立的斗争,保卫妇女和儿童的权益,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自己
的力量。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国民经济实行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
八字方针,各项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安定团结的局面进一步巩固。我们中
国妇女决心和男子并肩战斗,同心同德,克服前进中的困难,继续发扬艰苦
创业的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我要借今天这个聚会的机
会,对关心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给了我们支援和帮助的各国朋友
表示衷心的感谢。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我们更加深切怀念台湾的姐妹们。我们愿
寄语台湾姐妹,热切盼望你们回来探亲访友,共叙骨肉之情,为台湾归回祖
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共同奋斗。
在座的朋友们、同志们,多数是祖母、母亲或未来的母亲。我们最关心
下一代的成长。儿童是我们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将来的美好生活,要靠成
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儿童去创造。我们中国妇女深切感到:培养、教育儿童
和青少年,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句谚语:
“摇篮者,治理国家。”愿我们的妇女们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榜样,担负起
教育好子女的神圣职责,为祖国建设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同时,愿全世界的
姐妹们为制止侵略战争给儿童们造成的灾难做出共同的努力!
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儿童去创造。我们中国妇女深切感到:培养、教育儿童
和青少年,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句谚语:
“摇篮者,治理国家。”愿我们的妇女们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榜样,担负起
教育好子女的神圣职责,为祖国建设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同时,愿全世界的
姐妹们为制止侵略战争给儿童们造成的灾难做出共同的努力!
选自《“四大”以来妇女运动文选》
格蕾丝·菲平格尔
一九二七——
格蕾丝·菲平格尔
一九二七——
年
11月生于纽约市。1948年获圣劳伦斯大学文学
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纽约电话公司任职,历任部门经理、业务总经理,现
任公司副总裁。1978年被玛丽蒙特·曼哈顿学院授予商界杰出女性奖;1980
年该学院又授予其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本篇是在纽约“商界妇女”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她指出,虽然各行各业
都有一些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但这与性别无关,妇女们完全有能力胜任各
类艰巨的重任。她提醒妇女,面对歧视,要保持积极的姿态,不要只等待机
会的降临,而要去思考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最大的机会就包含在问题之中。
只要勇于去寻找和解决问题,机会之门将永远向你敞开。整篇演讲基调积极
向上,不是一味责怪社会对妇女的歧视或不公,而是立足于妇女自身,强调
以发展和完善妇女自身,来求得社会对妇女及其作用的承认。
千载难逢的机会降临了
1979年。。 10月。。 15日
很荣幸能与各位见面。
在今天,无论从事医学、法律、会计或者是通讯等事业,都存在着某些
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如果说这些基本原则之间具有某种区别和不同,那也
与性别截然无关。
因此,我的第一个建议并非是我们应当变得更像男人。我的建议正好恰
恰相反。通讯业并不属于某种性别。因此我们必须从掌握基本原则开始着手。
把握自己,这是世代相传的忠告。如果我们妇女真正期望获得这份荣誉,
那么我们就应当为此作好准备。
在今日的美国,公众已经有了真正的认识。妇女并不需要他人的恩赐,
她们只需要同等的机会。性别已不在话下。妇女业已证明她们是有能力的,
而且每天都在证明着这一点。
妇女正在出版界中证明着这一点。我发现畅销书排行榜的排列就非常令
人感兴趣。
在每月的排行榜上,从事写作的妇女始终都占有一席之地。请注意,我
说的是从事写作的妇女,而不是女作家。他们的感召力超越了性别的界限,
假如你们不信,那请仔细观察一下,男人晚上回家后从计算机网络中正在看
哪些书。《荆棘鸟》、《白色的影集》、《遥远的镜子》、《最后的诱惑》
——这些由女性撰写的畅销书,男女都爱看。我觉得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象
征,表明我们国家的意识发生了多么显著的变化。是的,假如我们回首
30、
40或
50年前,就可发现有些女作家的作品极具感召力。毫无疑问,人们不
会忘记玛格丽特·米切尔①和埃德娜·费伯②,也不会忘记赛珍珠③和凯瑟琳·安
①玛格丽特·米切尔(
1900—1949),美国女小说家,《飘》的作者。
②埃德娜·费伯(
1887—1968),美国女小说家,她的《如此之大》一书曾获
1924年的普利策奖。
③赛珍珠(
1892—1973),美国女作家。曾获
193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妮·波特妮·波特以及其他一些女作家,当然,我并无意小看任何一位你们所赏识的
作家。但是,且看今日的畅销书排行榜,你们所看到的女性作者将不是一二
位,更可能是四五位。
曾经有过一段时期,女作家们时常觉得她们不得不效仿乔治·桑⑤的作
法,以虚假的身份来蒙蔽出版界。我怀疑这种作法是否继续行之有效。
在我从事的行业,即电信业中,以前一直是男人爬电杆,女性坐交换台,
二者泾渭分明。你究竟准备怎样告诉进入电信业的年轻妇女,爬电杆是男人
的事,女人生来就不如男人那样敏捷呢?现一代的妇女接受过中等或高等教
育,她们亲眼目睹了奥尔加·科尔布特①和纳迪亚·科马内齐②在平衡木上施
展绝妙的技巧。现在,有相当多的女性都能够比约翰尼·韦斯摩勒③游得更快;
美国田径队中任何一位争取参加奥运会的女运动员都能够比传奇式的人物吉
姆·索普④跑得更快。
这些神秘的禁区再也不那么令人觉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了。我相信,我
决不会忘记在博比·里格斯与比利·让·金之间展开的那场竞争⑤。
但是,首先得让我承认,我真是愚蠢之极,竟然会站在这里声称,今天
的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机会。
显然,事实决非如此。面对事实,我们不得不表示失望。女性虽说正在
取得某些进展,但这种进展十分缓慢,她们的平均收入依然低于从事同样工
作的男性。企业、劳工、政府——所有的人都必须作出极大的努力,方能使
天平保持一定的平衡。这是一种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残余,一种无疑带有
偏见的文化残余,它并非永远站得住脚。我的父母曾经给予我足够的勇气,
促使我踏入社会去建功立业。然而,尽管我的父亲相当开明,他却从未送我
一副棒球接手面罩作为圣诞礼物、期望有朝一日我格蕾丝·菲平格尔能在埃
伯特棒球场的投手板后同球队老板签下合同。
这就是文化。正如詹姆斯·卡格尼①所喜欢说的那样,我们生活在传闻之
中。虽说现在我们开始懂得更多,但古老的风俗作用依然。
当然,竭尽我们的所能,促使这一进程继续下去,这正是我们的意愿。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保持积极的姿态,这就是我的建议。
爱默生②曾经说过:“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假如我们懂得如何去
把握的话。”
这是属于我们的机会。这次机会,千载难逢。
④凯瑟琳·安妮·波特(
189O—?),美国女小说家,文体大师,其短篇小说深得评论界赞赏。
⑤乔治·桑(
1804—1876),法国浪漫主义女小说家,本名阿芒丁—奥罗尔—吕西尔·杜德望,从
1832年
起一直用笔名乔治·桑从事创作。
①奥尔加·科尔布特(
1956—),前苏联女子体操运动员。
②纳迪亚·科马内齐(
1961—),罗马尼亚女子体操运动员。
③约翰尼·韦斯摩勒(
1904—1984),美国自由泳运动员,曾多次获奥运会游泳金牌。
④吉姆·索普(
1886—1953),美国全能运动员,曾获美国最佳运动员和最佳橄榄球选手称号。
⑤博比·里格斯,美国老年男子职业网球选手;金,美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两人曾在
1973年展开了一场“性
别之战”,结果金获胜。
①詹姆斯·卡格尼(
1899—?),美国演员,曾获美国电影学会“终身成就奖”。
②拉尔夫·爱默生(
1830—1882),美国散文作家,思想家,演说家。
俗话说,不必思考问题,而要寻找机会。依我看,妇女们还是不听这种
劝告的好。不要想着机会,更要思考问题。因为,无沦你们知道与否,恰恰
是各种问题才使我们这个时代充满着各种机会。
俗话说,不必思考问题,而要寻找机会。依我看,妇女们还是不听这种
劝告的好。不要想着机会,更要思考问题。因为,无沦你们知道与否,恰恰
是各种问题才使我们这个时代充满着各种机会。
。
请思考一下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吧!
怎样改造我们的城市,使之适于居住,便于管理?
怎样改善公共教育的质量?
怎么提高政府的效率,无论是联邦的、州的,或是地方的?
这些都是我们迫切需要求得解答的问题。
就经济而言。
怎样抑制通货膨胀?
国家的生产率是否必定要经历持续不断的衰退?怎样扭转这种衰势?
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
再就老人问题而言。
怎样维持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而又不加重纳税人原本已经过重的
负担?
怎样保证老人的医疗保健的质量?
同样,企业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怎样向美国工人提供有偿工作,不光是经济上的回报,还有心理上的满
足?
怎样恢复对企业的信心——甚至可以说,怎样来恢复对我们所遵循的所
有原则的信心?
问题,问题,问题无所不在。但是,所有这些问题一概与性别无关。在
这些表面看来似乎无法解决的问题当中,没有一个问题是男人或者女人所不
能涉足的禁区。
在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时候,曾经流传过这么一句话:
派给我一个识字的男人吧!
而今天,面对大量问题,这一呼声则变成了:派给我一个勤于思考的人
吧!
只要问题存在,那么对于女性而言,就有足够多的机会存在。
去寻找问题,这就是我的建议。
请记住那位奥尔良姑娘①的名字吧!她曾携带一份计划面见皇太子查理
二世①,从而将法兰西从敌人的魔掌中拯救出来。
今天,我们无法成为贞德,但是,我们能够想象出这样一幕:我们正在
市长办公室里。在市长面前站着一位少女,她刚从沃顿学院毕业,工商管理
学硕士证书墨迹未干。她来为市长出谋献策,如同贞德给查理二世带去那份
拯救法兰西的计划一样。不仅如此,还带有书面建议,尽管其篇幅不足5页。
这项建议考虑到了社会的现实——政治的、经济的现实。天哪,何等的
郑重其事!我们当中有谁能够想象出市长对那位少女的建议是如何反应的
吗?只有几个字——你被录用了!
我还是重申我最初的观点:机会之门,对妇女是敞开的。。。
①奥尔良姑娘,即贞德(
1412—1431),法国民族女英雄,曾率军驰授,重创英军,解除奥尔良城围。
①查理二世(
1365—1431),法国洛林公爵。
假如这扇机会之门开得还不够快,那么就让我们奋力推开它吧。
让我们去寻找问题,因为问题之中包含着最大的机会。性别永远不属考
假如这扇机会之门开得还不够快,那么就让我们奋力推开它吧。
让我们去寻找问题,因为问题之中包含着最大的机会。性别永远不属考
地拥抱它们吧。请记住:“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假如我们懂得如何
去把握的话。”
节译自《当今重要演说》
徐漪译李兆雄校
伊丽莎白·P。蒂德博尔
一九二九——
伊丽莎白·P。蒂德博尔
一九二九——
本篇是伊丽莎白·P。 蒂德博尔在亚特兰大举行的南部女子学院联合会会
议上所作的演说,阐述了女子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女教师在女子教育中
的影响。通过比较,她认为,女教师虽然人数不多,但对女性问题较为关注,
待人处事颇为公正;有助于形成密切和谐的师生关系,更便于为女性学生提
供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楷模。演说坦诚相见,既肯定了女子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女子教育除了要提高女性认识自身的能力外,
更应为女性毕业后的就业和深造奠定基础和提供方便。”
发挥女教师的全部才能
1979年。。 12月。。 11日
不久以前,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机构都经历了一个充分鼓励变革和发展
的时代。然而现在时代完全不同了。我们的组织机构由于通货膨胀、能源过
度消耗、18至。。 20岁年龄群人数减少、联邦和州法令的紊乱而遇到了困难。
但这一切不应令人灰心和绝望!因为我们正是从这样的时代开始进入发展周
期的另一个阶段——目前是保持现状多于发展,更新多于变革。
从理论上来看,随着过去10年整个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随着较以往更
多的院校吸收女生,人们可能会理所当然地断定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情况发生
了变化,并将继续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女性提供更多机遇,鼓励女性发挥
才能,建立多种无偏见的组织机构,以使女性在学术机构内参与各个层次的
领导工作。人们如此期盼原是合理的,但这种想法将是错误的。女性受教育
的情况或许已经有了不小的进展,不过我们还只是刚刚认识到她们实际上是
处于一种什么样的落后状态。女子学院的结构、方针和教学大纲向我们展示
了极为悬殊的差别,使我们加深了这一认识。
首先简单看一下数据,光教师名册即反映出十分明显的差异。几年前,
我得到了一份美国教育委员会关于。。 1973年全国教师情况的调查报告。其中第
一个引人注目的发现是男女教师的的人数分布情况:女教师在传统上全部由
男生组成的学院——近年来其中大多数已经接受女生——中占。。 8%,在大学
中占。。 18%、在男女同校的学院中占。。 26%,在女子学院中占。。 46%。为什么说
女教师人数或所占的比例对女性来说如此重要呢?这里有几个理由,其中大
部分你们已经意识到,但我认为有必要加以重申。
第一,我发觉,不管学校本身的隶属关系如何,所有的女教师对一些重
要的妇女问题都表现出高度关注并坚信女生的学术能力。相比之下,男教师
对女性的态度则明显缺乏支持,而且往往持反对意见。在大多数院校中,男
教师的人数一般居压倒多数,而女教师却为数寥寥,因之,尽管女教师对女
生抱较为支持的态度,女生也只能最低限度地从中获益。然而女子学院的情
况就截然不同了。在那里,女教师所占的比例很大,她们对女生相当关注,
而那里的男教师对女性的态度也是所有男性中最具肯定性的。
而那里的男教师对女性的态度也是所有男性中最具肯定性的。
达
50年的时期内,
女子学院的女性师生比率是男女同校学院的两倍,它所培养出的学而有成的
毕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