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人物的英杰传-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些描述大汉那强劲军队的故事,这些人显然不认为自己这群比之军人更像是农夫的守军能够抵挡对方多久。

    “这就是伊吾么?真是破败如斯啊,既然这里不欢迎我们我们就稍稍知趣一点吧。”

    既然对方不愿意和己方发生关系,那么李书实也无意耽搁时间,虽然班复说自己对于这里的路程并不熟悉,但是从现在来看他还是有些谦虚了,至少这将近三千人的部队没有因为沿途的戈壁而发生诸如迷行或者因为寻找不到水源而发生非战斗xìng减员或减马的事情。

    而且从这里向西就是车师人的范围,虽然车师的几个国家之间关系有些复杂,但是至少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想要抓到一些土著做向导还是很容易的,并不需要非常担心。

    可是,就在李书实一拨战马准备离开的时候,眼前的那座黑sè堡垒的大门却突然打开。

    从城走出来的是一位满头华发满脸褶皱的老人,拄着木杖,步履有些蹒跚,让人有一种仿佛刮来一阵强风就能将老者吹飞的感觉。

    看到老者让李书实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在伊吾的城头发现老人的身影,虽然距离有些远,视线并不是非常清楚,但是李书实依然看到的都是些头顶是黑sè的人头不时的来回移动着。

    “来者可是我大汉的军队么?”老人的声音有些嘶哑,目光也仿佛带着躲闪同时又带着一丝决然,想来只要得到的是否定的答案他便会死在这里,至少后面那座堡垒当的人是绝对不会为了一位老人而置堡垒的所有人于危险之地,同时老人自己也非常清楚这一点。

    “是的,我们是来自敦煌的边兵,奉陛下之命来到西域,不知老人家有何赐教。”

    在李书实的示意下,班复策马而出应下了对方的问题,虽然李书实从身高上来说已经和chéng rén相差无几,但是毕竟还是不如班复更加有气势,也更能让人信服。

    “真……真的么?”老人似乎尤自不敢相信的模样,但是那份刻意压制的激动却让他此时浑身颤抖。不过即使是这样老人却还固执的立在那里,显得异常谨慎到了胆怯的程度。

    “在下敦煌班复。”

    “是……是……是定远侯,是都护大人的后裔么?”老者似乎更加激动了。

    “是的,在这一点上我可以毫无愧疚的对天立誓。”

    这一刻,即使李书实看不到班复的表情,也能猜想得出他那满脸自豪的表情,因为随着班复策马而出来到前排的班复长子班回此时此刻同样挺胸抬头,脸上写满了“自豪”二字。

    “果然班家在西域已经成为一个传奇。”

    看到老人确认班复的身份后完全不顾他年迈的身体一路踉踉跄跄的小跑回伊吾城,以及转身时那怎样都无法掩饰的狂喜神sè,李书实微笑地看着策马返回的班复。

    “所以身为班家的子孙更是不能让先祖蒙羞啊,这一次我就是拼了老命也要让子孙提起我的时候发出‘这位先祖没有愧对班家的荣耀’这样的感慨。”

    “喂喂喂,不要这样说啊,我可是还指着你在西域干活呢,可不要那么早就死了啊。”

    “那是自然,不心满意足前我又怎么可能轻易死去。”

    班复挺胸抬头一脸骄傲的发出这样的誓言的同时,李书实注意到,同样来自敦煌郡的张恭、王凯等人露出了羡慕以及暗自握拳的表情和动作,显然他们同样感受到了这份传奇的气息,他们同样希望在西域的土地上刻上属于自己的传奇。

    这真的是很棒的志向呢。

    李书实微微侧头看向了身边的贾诩,而迎接他的是贾诩带着神秘和自信的微笑。

    ps:今天是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的rì子,也因为这次战争,让外蒙古原本的一片大好形势最终沦为泡影。

    所以,请永远记住北方老毛子那贪婪的野xìng,可以做战略伙伴,但绝对不是可以将后背交托的朋友。更要记住在国际舞台上弱小即为原罪,哪怕是这个已经号称是殖民时代早已结束的时代。

    ps2:今天是蔡廷锴去世的rì子。从这位将领的的遭遇就可以看出那些企图为蒋大总统在抗战时表现翻案的人是多么的可笑——的确国/军也有很多爱国将领,也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故事,甚至正面战场比敌后战场的拼杀更加艰难也更加不易。但是独独蒋大总统,丧权辱国什么的已经可以与李鸿章并称。嗯,下面还要提到他。

    ps3:旧金山对rì和约,如果没有一心打内战的蒋大总统,琉球的问题已经是国内问题而非国际问题。



………【3。第一面的形象是非常重要滴(下)】………

    对于伊吾而言,除了这座堡垒一般的城池还有些许价值之外,城内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人和物,哪怕是让这座属于汉人的堡垒屹立于西域的城主也是如此。

    哪怕这位城主已经是这里数得上的颇具手腕的人才了。

    但是,他的极限也就仅限于此,甚至在西域诸国脱离大汉掌控开始进入互相争战互相吞并的今rì,他自己也感到颇为无力。他希望按照自己父亲的遗愿固守这里,但是这种毫无希望的固守即使是再乐观的人也会感到迷茫和不安。

    所以,李书实留下了任渡以及三百敦煌豪强私兵之后便离开了这里继续向西而去。

    是的,你没有看错,那几位同样背负着家族重返西域信念的敦煌豪强家主们也在跟随李书实的队伍之,只不过与他们的儿子辈光明之大的跟随李书实不同的是,他们基本上都是隐名埋姓以亲兵的身份混进来的,毕竟比起他们年轻的儿子,这些人的都处于人生体力和脑力结合的最佳阶段,甚至可以说单论对于仕途的渴望他们甚至超过自己的儿子。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纷纷选择了隐姓埋名,虽然此举在李书实看来有些过于谨慎,但是这些人还是希望能够增加一些成功的砝码。

    毕竟面对一群年轻人和一群年富力强的年人会让敌人产生两样的jǐng戒感,运用好了晚上一出扮猪吃虎哪怕仅仅只成功一次也很有可能会成为胜负的转折点。

    拗不过他们的李书实最终只好同意了这些倔强的年人们。

    也正是因为这样,李书实才有富余的人手在还未掌握西域形势的时候便开始经营伊吾这样一处战略要地。

    经过李书实的观察,李书实发现任渡此人虽然智谋不一定有多高,但是却是一个胆大心细的家伙,虽然行事风格上稍稍有些不够稳重,但是倒也不是那种因为一时冲动便会将自己和部下陷入险地的人物。

    最关键的是此人的治政能力相当优秀,实际上张恭卸下敦煌郡郡丞的职位时便向太守马艾推荐了任渡,只不过任渡对于西域的渴望并不比张恭少多少,马艾只能再找一位郡丞了。

    任渡在伊吾做一些先期准备工作,比如收集周围势力的情报以及训练伊吾这里的民兵,当然了,如果有条件的话李书实也不介意任渡到周围搞点什么。因为听说伊吾北边的蒲类国和移支国正为了伊吾北部最大的也是战略级的湖泊蒲类海打得不可开交,有了这三百人马的私兵加上对原本属于这里的可战之人进行一番训练,任渡可以做的章还是不少的。

    嗯,这或许是李书实在伊吾为数不多的收获之一了吧。

    至于另外一项收获,自然同样是一则很有趣的消息。

    或者说是证实了李书实之前从班复那里得到的消息。

    车师国,或者在现在应该可以称为车师七国。这是原本位于西域东北部的大小国家经过近百年来的征战和吞并所仅剩的“幸存者”,包括车师前部、车师后部、且弥、蒲类、移支和卑陆,其且弥分为东西两部,时而合一时而一分为二,所以姑且算是两国好了。

    在剩下的这些国家最为强大的便是车师后部,而他们强大的原因并非是因为他们从统治这里的汉人手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反而是因为他们在大汉统治西域的百余年是这里叛乱次数最多的国家,每一次叛乱只要大汉不能及时平叛,他们总能够吞并一些小的国家或者部落,等到大汉平定了他们的叛乱,他们损失的顶多是一些兵马和他们的国王而已。

    甚至如果国王够聪明能够借用到诸如北匈奴之类的势力的话,或许本国的兵马也不会损失多少;而如果他们的国王运气够好躲过了汉人的拘捕和追杀,数年过后重新归来或许还能借助自己在当地的影响力重登王位,而汉人的都护却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反观车师前部,他们本就是一群被汉人拉拢过来的车师国的国人,不但叛乱的记录要少很多,而且每逢大汉在西域有所动作的时候还经常尽心竭力的提供人马和物资。结果多年过后,当汉人最终撤离西域这片土地的时候,他们忽然发现他们北边的同族已经强大的让他们喘不过气来。甚至按照伊吾所提供的情报,车师后部经常能够攻击到车师前部的国都交河城。

    该以怎样的表情面对这样的情况呢?

    反正不论是李书实还是班复都是连微笑也露不出来的。

    当然,得到这样的消息也不全是坏事,至少李书实可以想见当他们的部队通过车师前部的地盘时那些已经被他们的同族折磨的jīng疲力竭的车师前部守军绝对没兴趣找他们这些路人的麻烦——除非他们想要在他们的同族之前被人洗劫一遍自己的王都。

    反正他们的手没有核子武器,他们也无法将自己的武器覆盖不论是车师后部还是李书实的辖下的核心地区,所以在不怕对手反击的情况下李书实倒是不介意学习一下某位铁娘子。

    顺带一提,从离开伊吾开始李书实一行人便换上了匈奴人的服饰。

    毕竟匈奴在这里的影响始终未曾消除,匈奴的士兵也经常参与到这里的纷争,所以出现几千匈奴士兵并不是什么太过突兀的事情。虽然很想堂堂正正打出汉人的旗号,但是显然为了混淆鲜卑人的注意力,这样的做一下掩饰多少应该会起到一些作用。

    毕竟仅仅是将皮衣套在甲胄的外面然后带上了一点匈奴风味的装饰,还是太山寨了一点。

    “这里可是先祖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啊!”

    带着这样的感慨,李书实一行人经过了一处名为柳的地方,与伊吾非常相似,这里也显得很是破败,而且与伊吾汉人占绝大多数比起来,这里的人种就显得更为复杂了许多。

    “哦?这里莫非有什么典故不成?定远侯在这里进行过什么大战么?”

    对于这些事情李书实还是蛮感兴趣的,看到班复似乎有凭吊先人的打算,李书实倒也不介意耽搁这么一小会的时间,就当做是全军休息好了。

    “不,将军大人误会了,这里不是定远侯的故地,而是家祖班讳勇公屯田之地。从安帝延光二年开始,家祖奉陛下之命率500人驻屯这柳,随后招降鄯善、姑墨、龟兹、温宿,率本部人马和属国之兵打败了盘踞在车师前部的北匈奴谷蠡王,其后又攻打车师后部,斩后部王军就,最后大破北匈奴,数年之内便安定了原本有些糜烂的西域形势。其后更是以此地为据点重设西域长史府,一边屯田一边监视诸国。只可惜……”

    只可惜没过多久便发生了班勇和张朗之间的那次争功事件,导致班勇含冤入狱,最终虽然没受到多少牢狱之灾却被废为庶人最终郁郁而终,成为班家子孙的心结。

    “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都应该祭拜一番,也希望班家的英灵能够保佑我们此行顺利。”

    看到不远处张恭一脸犹豫的模样,李书实走过去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后转身对班勇说道。

    希望班家的列祖列宗能够保佑我等此次西域之行能够成功,希望西域能够永远成为华民族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希望乱世能够早点结束让我大汉子民受到的苦难少一些……

    看着眼前有些荒凉的土地,李书实颇为虔诚的闭上了双眼……

    “啊啦~似乎前面十分热闹呢~”

    越过从武帝时代便已存在,因为“地势高敞,人庶昌盛”而得名并成为戊己校尉在西域驻地的高昌壁,车师前部的王都交河城便已经近在眼前。

    虽然似乎直接冲过去也并非不可,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李书实还是命令整个队伍隐蔽休息并派出斥候对交河城一带的情况进行探查,对于弱国太过强势并非最好的交往方式,再说李书实多少也希望能够拉拢相对弱小的车师前部来对抗北线上越来越强势的车师后部。

    只不过,原本仅仅是因为谨慎而排出的斥候,带回来的消息却令人颇为吃惊。

    不论是罗荷还是斥候都向李书实回报,交河城外出现大量的军队,虽然无法靠近侦查,但是从军队面向交河城的布阵方式来看,显然应该是车师前部的敌人而非友人。

    “应该是车师后部的人马,虽然不清楚那些人到底想要做什么,但是我觉得应该和此次鲜卑人的行动有关。要知道车师后部一贯有和草原势力交往的习惯,而鲜卑人正是继承了从前匈奴人地位的草原上最大的霸主,两者各取所需联合起来并不足为奇。”

    听到斥候的介绍,班复稍作思考便给出了答案,同时也证明了伊吾提供的情报确有其事。

    “哼!反正是挡在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对于我们而言只要将所有障碍都击碎就好了。”

    “可是根据斥候的回报对方应该拥有超过千人的规模,是我们的两倍还要多。而且如果在这种地方损失我们宝贵的兵力,这对我们接下来的行程只怕会有不利的影响。”

    很快,李书实身边便分成了两个阵营,以吕布为首的自然是希望李书实平推过去,而已张恭为首的则希望李书实能够慎重行事,必要的时候稍稍绕点路也无妨。

    “和,怎么看?”嗯,外事不决问和,果然小霸王其乐无穷啊~

    “主公心不是已经有了决断了么?那么,就让这里成为我们在西域的第一次亮相吧。”

    “哈哈,果然和知我啊!那么大家,准备好了吗,可不要演砸了啊!”

    “哦!”“我的方天画戟早就已经饥渴难耐了啊!”

    话说小强童鞋总是这么的与众不同啊。

    ps:今天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去世的rì子。他在地质学上的成就国少有人能比,尤其是对于油田勘探上的贡献更是奠基xìng的。

    ps2:如果不是新闻的话咱还不知道从今天开始就是五一小长假了,所以也没有准备双更什么的,五一那天会有一章番外。

    ps3:今天一口气看完了爱潜水的乌贼的奥术神座,当然,为了以后考虑咱绝对不承认这是咱在推书……



………【4。乌孙使者】………

    “这个车师后部还真是在这边横行惯了的啊,这简直是我们少有的轻松之战了。”

    不需要扑杀敌方的斥候,也不需要灭掉或裹挟沿途遇到的活口,甚至直到远远的能够看到对方的时候对方竟然依然没有发觉,似乎在哪里和交河城的守军玩得不亦乐乎。

    是的,见到眼前情景的李书实只想到了这样一个词汇,至于诸如“惨烈”、“激烈”之类的词汇如果是用来形容这里的局面的话绝对会玷污了这些感情强烈的词汇。

    至少李书实所看到的便只有双方隔着城墙互相对骂,虽然完全听不懂对方都说了些什么,不过似乎应该不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举动,因为双方的嗓门都很响亮,估计不是有专门训练过就是万里挑一的天赋异禀者。

    骂战显然对于早有准备的双方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然后自然是弓箭对shè阶段。

    听起来似乎很正式的样子,可是如果实际上对shè的双方加起来才不过十个人的话你会作何感受?难不成双方参与对shè的人员都是黄忠、太史慈、吕布这个级别的?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倒是实在是太可怕了。

    只不过为什么shè了那么长时间之后双方的shè手都没离开自己原本的位置呢?

    难不成双方在出演一处很大的舞台剧?

    李书实脑海之忽然闪现出这样的理由,倒是将她吓出一身冷汗。说起来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么刚才所谓的没有斥候防备,如同搞笑一般的攻城就是一个已经设计好的巨大陷阱。

    不过,因为已经摸到距离对方很近的位置了,现在撤退显然已经来不及了,毕竟城头的守军已经发现了他们,只不过可能以为他们是敌人的援军所以并没有多想。可是一旦他们转身撤走那情况可就不太好说了,而如果是陷阱的话更是如此。

    将自己的后背暴露给敌人绝对不是什么聪明的选择,这里毕竟不是游戏。

    不过,为啥当李书实下令冲锋的时候看到回过头的敌军全都是一副迷茫的神sè呢?

    “如果我们在西域的敌人都是这智商的话,我们倒是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