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道之大衍-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滔天恨意不甘地倒了下去。至此青帮十三位堂主以上高手,就剩下穆良一人,青帮也是名存实亡。

    收拾完曹毅之物,穆良来到易成身边站定,心中忐忑,却不敢开口。易成见此知他心中所想,道:“刚才你没有同曹毅一起对付我,很好,你走吧,以你的身家,寻个地方安稳的过完这辈子不是难事,不要再行不良之事,否则真对不起父母给你取的名字。”

    穆良闻言心中大喜,但脸上又有些胆怯的道:“少侠,不知您可否将解药给我,上次您让我吞服的毒丹尚未解毒。”

    易成闻言一拍脑门道:“你瞧,我把这茬怎么给忘了,你走吧,不用担心,给你吃的就是一粒益气补血的丹药,不是什么毒丹。”

    穆良闻言呆了一呆,口中连忙道谢,易成挥手让他走了。

    处理了曹毅父子尸首,易成在茅屋中盘点起自己近rì所得,清点完毕,易成自己吓了一跳银票足有千万两之多,其他金叶子银两之物也不少,原来这曹毅此次确实是孤注一掷,要下全力杀死易成,将人马都带到出尘城,随身把青帮的家当也都带了,免得濮阳那边出事,不想此时便宜了易成。虽然易成对金钱没有多大的贪yù,但是有这么多银子在身上的确是件让人欣喜的事。易成还在曹毅身上找到一块玉牌,上面只有两个字”天风”,易成不知这是何物,但看其材质上佳,就谨慎的收了起来。

    清点完毕,易成见青帮已无威胁,也就不在此停留,回到分舵中取了太阿剑,手持曹毅的帮主令牌,挑了匹千里良驹,就离开出尘城,一路北上,向着齐云城行去。

    易成这边刚走,青州各地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青帮高手死了十二人,穆良也悄悄离开,帮中无人坐镇,消息传开,其他势力纷纷争先恐后的抢夺青帮地盘生意,乱作一团。此时青州刺史出面,将青州各大势力聚集一堂,最终青帮所有生意被瓜分,各大势力占了七成,剩余三成成了朝廷赋税。另外官府发出通缉令,将青帮帮众都已马匪罪名通缉,各大势力也都纷纷协助擒拿,一时之间青帮上下非死即逃,不出月余便烟消云散。

    这一切易成自然不知,他也不知道因为他一人之力导致青帮瓦解,消息传开,青州百姓皆是叫好,将此事的推动者萧逸敬称为逍遥剑客。此时浑然不知的易成已经离开青州,沿途打探弟弟的下落。



………【第三十三章 沧州大旱】………

    易成一路向北,沿途绕过数个州府,无论大小城池都会稍作停留,在城中打探消息。但是他所知极为有限,仅知道领养弟弟的人姓赵,如今有四十多岁,是个世家之人,北方口音,应该没有小妾,有个独子十五岁上下。他只得询问城中有哪些大户姓赵,信息与之相符。但是如此大半年时间过去,他沿途走过三个州,寻了数十大小城市,但是符合条件的没有几个,最终查证也都不是,易成有些茫然,但是却无他法,像上次寻找妹妹的办法是行不通了,地域太大,自己手中线索又太少,根本无法办到。

    当易成到达沧州之时,已是六月,北方天气炎热,六月已是骄阳似火。奔波大半年,易成也是有些疲惫,而坐下骏马虽能rì行千里,但经过这么久的持续赶路,也有些吃不消,易成就有心在沧州寻座城市停留几rì,休息一番。但刚到沧州没多久,易成就见沿着官道两侧到处是饥民,一个个拖家带口,扶老携少,都是面黄肌瘦,走起路来有气无力,似乎随时都会倒下。

    易成自小随母亲逃难,沿途所见与此时相当,随时有人身死,那般场景如今再次浮现眼前,却怎是一个惨字了得。易成于是下马拦住一中年人询问原因,那人见易成打扮,知道是个江湖客,也不敢推辞,就将事情告诉了易成。

    原来沧州今年遭逢百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百姓无米下锅。刺史虽在开chūn就见灾情,向朝廷申请救济,但是其他州府也只能到了收获后才能将粮食送到这里,附近几个州运送的粮食也不够维持数百万灾民度rì,大批的救济粮食要从南方运来,最少还要三个多月,因此灾民们只能向着京城方向逃难,想来京畿重地总会有条活路。

    易成听了此言也是深感无奈,他从马上取下随身携带的饮水食物,交给中年人,那人道了谢,立刻分给身边的老人孩子及一家大小。众人对着易成千恩万谢后,就急匆匆的吃了起来。易成见他们都是饿了多rì,一个个狼吞虎咽将手中食物吃掉。

    待他们吃完,易成又问那中年人道:“我听闻这沧州从来都是粮食丰产之地,京城粮食补给往年也都是从此供应。怎会没有余粮度rì?难道官府仓中都无余粮?”

    听了易成之言,中年面露怨恨道:“往rì我们丰收之年,哪一个不是只留下口粮,将其余皆卖给粮商,以供给京城,但如今遭了难,却落得如此下场。”

    易成听了,略微诧异道:“我虽不在京城生活,但也听闻如今的皇帝政治清明,颇为爱民,怎会不管百姓死活?”

    那中年人听了道:“哎,说起来也不是官府的错,我们沧州的刺史也是个好官,只是粮食都被那些粮商们囤积起来,价格翻了十倍,原本一石粮食1两银子,如今要10两,我们那里买得起,官府开始还用库银买些开粥棚,现在粥棚也开不起了,我们只能逃了。”

    易成听了此言心中也是勃然大怒,道:“这些jiān商,往年在你们身上赚的脑满肠肥,如今确想发灾难财,真是该死。难道刺史就不能逼他们就范吗?”

    中年人闻言道:“哎,这些人都是有很大背景的,他们给朝廷常年供应粮草,朝中都有大员撑腰,且身边护卫高手极多,刺史也是无法轻易动他们。据说如今附近几个州最大的七名粮商都在沧州首府沧海城中,等待刺史答应他们的价格。”

    易成听他说完这些,给了些银两与他,就让其离开,他则策马直奔沧海城而去。既然遇到此事易成就要尽力挽救,否则心中难免不安,他自踏入江湖以来,都是依心而为,从不做违心之事。

    来到沧海城,易成一路上也渐渐有了计划,只是此事自己一人做起来怕是不易,若有刺史配合此事,应该会简单不少。眼见难民们度rì如年,易成也不耽搁,进了城就直奔刺史府而去。

    易成来到刺史府,向门卫说要求见刺史大人,那守门之人见他年纪不大口气不小,又与刺史大人不相识,也无朝廷职务,怎会放他进去,刺史大人那是想见就见的。易成见门卫阻拦,也不便在此动强,就待另寻一僻静处潜行进去,刚刚转身,却听得身后有人叫住了他“这位少侠请留步!”

    易成闻言觉得有些耳熟,转身看时,却发现正是一位故人,沧澜城中那位张家少爷张生,就是带走如梦的那位。易成见了故人也有些欣喜道:“张兄,是你,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一别经年,不想今rì在此遇到你。张兄一切可好,已与如梦姑娘喜结连理了吧,在下可要补喝二位喜酒。”

    张生闻言道:“果真是你,萧兄,当rì蒙你大恩,我与如梦才有今rì,呵呵,如梦若知你在此定然高兴,不知萧兄来此所为何事,刚才似是听萧兄要见刺史大人?”

    易成道:“正是,我却有要是见刺史大人,张兄似乎在此做事,不知可否代为引荐?”

    张生笑道:“萧兄客气了,你只要报上姓名,刺史大人必定扫榻相迎,何须我来引荐,逍遥剑客的庐山真面目现在可是人人都想一见啊!”说着就领着易成向府内走去,那门卫听了张生之言,愣在了当场,逍遥剑客以一人之力灭青帮十几个堂主帮主,为青州除去大害,早已传的沸沸扬扬,自己居然将其挡在门外,若大人知道,岂不是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于是连忙向易成道歉。易成自不会与他计较,随着张生向内走去。

    一路上易成也了解了张生为何会在此处,那rì张生如梦离了沧澜城,就奔京城而去,张生确实才华横溢,去年会试中一举夺魁,受到皇帝接见。小白见其不仅文采出众,且言语之间颇有见地,对其极是欣赏,就派他前来沧州历练,假以时rì再委以大任。

    这沧州刺史也是个干练清明之人,叫做海东青,与张生一见如故,就留在身边做幕僚,最近因旱灾之事刺史也是忙得焦头烂额,却毫无办法,他虽是一州刺史,但是那些粮商他是一个也动不得,正独自心中忧急之时,却见张生前来见他,说是江湖盛传的逍遥剑客萧逸求见。他不知萧逸此时求见是何事,但最近也听闻萧逸之名,对其所为颇为赞赏,于是就让张生带他进来。



………【第三十四章 火烧奸商】………

    易成来到海刺史书房中,见到这位刺史大人,此人年过五十,身形清瘦,两鬓斑白,双目之间炯炯有神,身着一身便衣,见易成进来朗声大笑道:“早听张生说起萧少侠之事,最近又传出逍遥剑客的侠名,老夫早就想一见,奈何俗务缠身未能得见,如今见到少侠,果真是人如其名,少年英雄,前途不可限量啊!”

    易成听他赞自己,也不骄躁,抱拳道:“刺史大人过誉了,江湖谣传难免夸大,在下只是做些应做之事而已。”

    海东青笑道:“萧少侠不必过谦,老夫为官数十年,阅人无数,自问看人的本事还有几分,少侠人中龙凤,rì后必有大作为。”

    易成也不再纠缠此事,笑笑道:“在下一路行来,也听闻刺史大人清誉,今rì来此有事想与大人相商,因事情紧急,所以在下开门见山的说了,还望大人勿怪。”

    海东青闻言,面sè凝重了些,眼神中忧sè浓烈,道:“少侠可是说旱灾之事?”

    易成道:“正是此事,不知大人可找到解决之法?”

    海东青神sè黯淡道:“哎,此事我已是想尽办法,奈何却都是无功而返,那些混蛋此时知道我这边拖不得,硬是逼迫我接受他们的价格,我又用强不成,但是朝廷现在百废待兴,这笔钱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的。少侠有何高见?”说完一脸希冀的望着易成,张生刚才也未听易成说起此事,现在也是看向易成。

    易成见两人看向自己,也不迟疑道:“大人,不知如今灾情的详细数据可否告知在下,也好让我有所判断,再做决定。”要知道灾情的详细资料一般都不是随便可以泄露的,否则一是会引起恐慌,二来商人们都会根据这些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海东青听了此言,看了看张生,道:“你来说吧!”

    张生道:“是,大人。萧兄,此次旱灾那百年一遇,沧州共有百姓三千万,此次遭受灾难的有五百万,这些都是今年颗粒无收,需要完全靠救济的百姓,其他还有些是有些收成,能坚持到南方粮食到达的。这一部分大约有二三百万,因为灾情紧急,这些只是大略的数字。但相差也有限。”

    易成闻言道:“那么这些人总共需要多少粮食可以躲过眼前的饥荒?”

    张生道:“一人一天按一斤,一个五口之家就算少一些也要一石粮食一月,三月下来最少需要三百万石。”接着张生面露愤愤之sè道:“原本一旦粮食一两银子,如今被他们卖到十两,那就是三千万两,要知道沧州十年的税收也就是这个数。”

    易成听了此言道:“这些人的确该死,你们现在知道他们手中有多少粮食吗?”

    张生道:“据他们自己说有不到三百万石,但是经我们调查,七大粮商每个手中最少不下一百万石,合起来就接近千万石,几乎足够灾民躲过此次灾荒了。”

    易成听了此言,低头沉思起来,海东青与张生也不打搅他,良久易成面露决然之sè道:“刺史大人,我倒是有个办法可以让他们交出粮食,但是他们一个个都是有背景的,我孤家寡人一个,他们奈何我不得,就怕连累了大人。”说完易成看向了海东青。这位刺史大人也看向易成。

    良久,他哈哈大笑,对着张生点点头,张生会意,对着易成说道:“萧兄可知我方才出门所为何事?”

    “不知。”易成道。

    “萧兄要是不来,此刻我已随大人带着兵马去抢粮食了,那些人逼得沧州百姓没有活路,我与大人也都豁出生死,此时还有什么怕不怕的,萧兄有话直说,只要能救沧州数百万饥民,别说丢官,就是这xìng命丢了又何妨!”张生说的激昂,易成在他与海东青眼中都看出了决绝之sè,于是也不矫情道:”两位能如此,是沧州百姓之福,竟然如此,我也不再废话,我有一计,可逼他们就烦,但是需二位配合。”于是易成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张生二人听后都点头称赞,欣然答应了。三人又计划了一番,就让张生去准备了。

    当晚,沧海城中七位大粮商都接到刺史大人邀请,约其第二rì在城外沧海楼商谈粮价之事,他们每人都可带一名护卫,刺史大人也是只带一名文史一名护卫前往,他们也不必担心安全问题。

    沧海楼位于沧海城外十里处,依沧海而建,其下是天风大陆最大的内陆海沧海,此楼建了千余年,虽是木质结构但牢固异常,楼高七层,站在顶楼观沧海jīng致,别是一番滋味。因此沧海楼极为出名。那七名大粮商连夜聚会,一致认为刺史大人是见灾情rì剧,终于妥协了,他们要价可以商量,但是绝对是会大赚一笔。对于刺史为什么要在沧海楼谈判,谁都不会在意,也许是刺史喜欢附庸风雅吧。

    第二rì,因此随海东青张生一早便赶往沧海楼,待他们到达时,几个粮商都已在楼中等候,看着他们一个个红着眼,活像一头头择人而食的贪狼。每人身后都站着一名护卫,易成看这些人的气息修为,应该都是武宗,看来这些商人对自己的xìng命看的极重,聘请武宗当护卫可是价格不菲。

    来到此处双方也不客套,打过招呼之后就开始讨价还价,从早晨一直到中午,争执不下,那些人将价格让到每石五两就再也不肯退让分毫。

    七个粮商那边是由一名白面胖子出面,他们似是都态度一直,以那白面胖子说的为准,易成这方是由张生与之讨价还价,虽说张生未做过生意,但是他满腹经纶,口若悬河,不时讥讽那胖子几句,称其为吸血蛭虫,每每让其哑口无言,但那胖子却是无论张生怎么说怎么挖苦讥讽,就是分毫不让。

    易成听得怒火中烧,就在此时楼下传来微微焦糊之气,易成微微一笑,不言不语依旧站在刺史身后。

    不多时众人都闻到味道,那几个护卫立时就有人要下去查看。易成三人因座位接近入口,所以易成跨出一步当在入口处,持剑在手道:“回去。”挥手之间就将第一个过来之人斩在了剑下,鲜血顺着易成手中青锋剑滑下,滴落在地板之上。

    其他几名护卫被易成气势所摄,一时不敢妄动。易成又是大喝道:“萧逸在此,擅闯者死!”

    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那些人原本听过萧逸之名,却也是不大相信,以为有所夸大,以一己之力斩杀青帮十数位武宗,这怎么可能!但是此刻易成一剑斩杀一人,虽有偷袭之故,但是那一剑之威众人自诩无法抵挡,纷纷后退,只是挡在几个商人面前。

    那白面胖子见如此光景,吓得更是面无人sè,连忙问刺史,道:“刺史大人这是做什么?难道就不怕得罪我们身后的各位大人吗?”

    海东青闻言冷笑道:“你们身后之人我自是得罪不起,只是此刻我沧州数百万百姓朝不保夕,无米下锅,我怕各位体会不到灾民的苦难,所以也就在楼下放了一把火,各位也感受下百姓的水深火热,这样才能静下心来谈价格。”



………【第三十五章 平定灾情】………

    那几个粮商听了此话都是气的浑身肥肉乱颤;又是那白面胖子道:“这火烧上来大家谁也跑不了,刺史大人何必拼个两败俱伤呢?”

    海东青面sè庄重道:“沧州数百万饥民在看着我海东青,在看着这个朝廷,我若不能给他们找条活路,死又何妨。你们一个个往年里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从那些饥民口中赚了多少,如今他们遭受天灾,而你们这群混蛋,还要在此时祸害百姓,今rì有粮食救百姓,你们就有命下得此楼,若是没粮食,今rì你们就陪我海东青在此以死谢沧州百姓。”

    那几个粮商此时个个面露愧sè,相互看了看,最总还是那个白面胖子道:“那刺史大人要如何,不能让我们血本无归。”

    海东青见他们终于松了口,对着易成点点头,易成走上前,那几个护卫及商人吓得后退几步,易成冷笑一声,从怀中掏出一打银票,交给张生。

    张生对着那白面胖子道:“这是七百万两银票,天风钱庄出具,整个大陆任何一家钱庄都可兑换,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