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间天道-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实力就有一切,尤其是打打杀杀这样的事,多一名地仙便是多了N多把握。

    公叔和王错都暗自庆幸天无绝人之路,终于能除掉吴起这个心腹大患了。众门客也很高兴,一来是先前跟随田文时,就与吴起有些不对劲,二来吴起也为魔之一脉,众人为道之一脉,“除魔卫道”向来是这些修行之人的宗旨,本xìng使然罢了,虽然这魔除得有些不讲理。当然最高兴的要数公孙鞅,这样一来吴起可杀,法经可得,远大宏图便更易实现。真是晋宇子一席话,乐坏满屋人。

    “联系儒家之事非同小可,哪位先生能去办妥此事?”公叔见大家都面带喜sè,知道众人都想从中捞些好处。无论是名也好,利也罢,费心费力,总是要有些利益可得。而此时此景,却正好是用将派将的好时机,于是公叔急忙问道。

    “我去。”一个门客站起来,“我曾与孔汲弟子子季有过一面之缘,想必到儒门做事也方便。”

    “好,就这么办。”公叔一锤定音。

    盛宴之中,一个符合各方利益的计划成形了。不过由这些散修来联合百家之中的儒门大家,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想与他们共同行事也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办成。酒宴散了之后,或修练或做事,众人便各自忙自己的了。

    西河郡守府内,吴起盘坐在地上,面前的空中,飘浮着李悝的那本《法经》。吴起双手不停的打出法诀,一丝丝的法力波动从手上传来,没入《法经》里面。已经有数月之久,吴起每天都盘坐在那儿修复这本法经。

    在yīn晋之战中,这本《法经》束缚吴起,使得吴起几次陷入绝境,险些命丧yīn晋,威力之大自不必说。后来危急之中,多亏得晋宇子从天而降,破了法经对吴起的束缚,使得吴起重创《法经》,这才脱出困境,并一举击杀李悝,法经也被吴起得到。如此历害的法宝,吴起怎么会轻易放过呢,何况一旦修复炼化,便可得到法家jīng髓。可惜的是《法经》被吴起自己所损毁重创,如今若要恢复本来的威力,却是要颇费一番功夫了。

    吴起虽然身具蚩尤魔功和兵家功法,但对法家之道却很少研究。如今想修复法经,自身澎湃的法力却使用不上。

    法经是当年李悝以法家jīng髓为本,辅以五行之jīng,以王者之气淬炼而成。吴起不憧法道,悟不出法家jīng髓,修复法经当然是颇费周折,事倍而功不及十一。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吴起不间断的努力下,法经受到的损坏至少表面上看来已经逐渐修复,只是本源却很难恢复,使用起来,也全然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

    不憧法道jīng髓,法经修成这样,吴起也没办法,只好听之任之了。

    李悝死后,吴起本想趁机出将入相,掌控魏国,再寻机扩充武卒,然后效蚩尤魔神横扫天下,建不世之功,成就无上大道。只是田文由齐入魏,出任魏相。那田文是有名的能人,门客过千,多是能人异士,吴起暗暗比较,感觉硬碰田文实属不智,也只好徒叹天不与我。

    事已至此,吴起也懒得再关心安邑城的那些杂事,而专心在郡守府内吐纳修炼,淬炼肉身元神。

    这一天,吴起正在府内修炼,有侍卫来报,说门口有一似道非道,似仕非仕的人来访。吴起运起察敌之术,想先看看是谁来访。令吴起大惊的是,察敌之术是修炼兵道悟出的法术,能察知方圆上百公里外的一草一木,然而,却根本感觉不到可能就站在门口的来人。这足以说明,来人的法力高出吴起太多。

    敌情不明对每一个领兵统军将领来说都是大忌。

    这种情况令吴起心里直打鼓。难道,又是一个所谓的“除魔卫道”的人来找喳,虽然吴起并不介意和来人打上一架,但来人法力太高,恐怕吴起就是想打也出不了手。不过吴起心里明白,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如果来人真的是来杀自己的,那么他根本连逃跑的机会都不会有,所以躲着不见根本没有用。索xìng大模大样地出去看看是什么人来访。

    大门外,一哨卫兵站成半环状守在门前,jǐng惕的目光盯着中间一人。

    此人正是鬼谷子。

    吴起走出门,看到这个束发稽,留长须,着黑袍的人就站在门口,可是吴起却感觉不到他有一丝丝法力的波动,也没有一丝的气息外泄,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的站在那儿。然而凭吴起地仙的修为,凭本能,他也知道,这是一个绝世高人,是绝对得罪不起的。

    吴起不敢殆慢,急忙弯腰行晚辈礼,“晚辈不知尊驾是哪位高人降临,有失远迎,还请前辈恕罪。”

    鬼谷子此来当然不是为了杀吴起。在鬼谷子看来,天下万物皆有道。蚩尤功法也是一种道,只不过蚩尤战败,后世之人循着成者王候败者寇的惯例称蚩尤为魔,但这并不能就说蚩尤功法就是邪魔之法。若蚩尤战胜,那黄老之术岂非也成了魔功?事实上,道家现在却自称是最正宗的大道之术。何况,以鬼谷子现在远远高于一般天仙的境界,却是不屑于杀吴起这样的地仙之流,就好象一个人没有兴趣去专门捏死一只蚂蚁一样。

    对于公叔座、王错等一众想杀吴起的人来说,吴起法力高强,凶悍无比,没有绝对的把握那是宁可远观也不招惹。但对鬼谷子这种级别的人来说,吴起也就是一只蝼蚁。

    鬼谷子这次前来,并不是一时兴起,对这只强壮的蝼蚁起了兴趣,而是有一件事关九州天道变动的事要告知吴起。鬼谷子术数之高,甚于历代任何神仙,天仙推算,自是算无遗策。而把这事告诉吴起,正是要推动天道变动朝向与自已有利的方向,自然,也会对吴起有利,否则无利不早起,吴起也未必会听命于鬼谷子。

    面对吴起执晚辈之礼,鬼谷子坦然受之,微微颔首,“你不但习有蚩尤功法,还修炼有孙子传下的兵家之道,老夫这前辈倒也是做得。吾乃是云梦山鬼谷子。今天前来是要告诉你一件与你有关的事情。”

    鬼谷子是兵家之祖,当年孙子也曾问道于鬼谷子,虽然孙子兵道也已修到了极致。吴起修练兵家之道,在鬼谷子面前,自称晚辈并不算错。

    “请前辈不吝赐教。”吴起恭敬有加。

    “咦,李悝的法经居然在你这儿。”没等如吴起所愿赐教,鬼谷子便发现了法经的气息,稍感诧异,略一推算,便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李悝虽然是法家之人,但战国时期百家功法盛传于天下,李悝修习法道,当然也是法家弟子,但却并非鬼谷子亲传。对于吴起李悝的之间的仇怨,鬼谷子倒也不以为意。

    “你既自称晚辈,老夫当给你一些好处。这法经内部受损严重,你不憧法道jīng髓,以外力强行修复,有其形而无其实。岂不闻“金玉于其外,败絮居其中”的道理?法经被你如此修复,还有什么威力可言。”鬼谷子说话间一扬手,那本法经由吴起体内飞出,悬浮在鬼谷子面前。

    吴起心中忐忑,毕竟李悝是法家弟子,鬼谷子是法家祖师,不知鬼谷子知道了李悝死在自己手里会不会勃然大怒,然后杀了自己。

    吴起随即就释然了,百家圣人jīng于大道,哪里顾得上理会这种些许小事,又怎么会为此而捏自己这只蚂蚁呢。

    鬼谷子左手心shè出一道黄sè光幕,罩住法经,光幕微微振动,波光鳞鳞,象星光般灿烂,右手好象是随便捏了几个法诀,恍忽之中,吴起似乎听见有书页翻动的声音,还有轻微的‘叭叭’声,两个眨眼的瞬间,光幕消失,而法经光芒大放,封面上原本已经模糊不清的篆体法经二字也金光大放,字形竟是比受损前还要清晰粗大。

    吴起看得分明,心中大喜。法经是以法家之jīng髓为根本而炼。鬼谷子本来就是法家之祖,这法家之道自然是远远高于李悝,鬼谷子修复的法经威力也就远远高于原来。法经经过鬼谷子这么重新一炼,不但是威力尽复,而且更是增加了新的功用。

    鬼谷子将法经抛给吴起,说道,“你与儒家有大仇。如今天道有了变动,儒家现在有一天才出世,将来的成就恐怕会远高于你。现在你法力不低,而儒家高手凋零,自然不怕儒门找你麻烦。但等到这少年成长以后,你必将遭到儒门的围杀,而你也将xìng命不保,横死在儒门之手。”

    吴起听到鬼谷子这样说,心中也是十分震惊。但他知道,自己与儒门的仇是越结越深。杀死现在几乎算是儒家第一高手的儒门述圣,儒门肯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只是碍于儒家高手在世的不多,奈何不得自己而已。若果真是如鬼谷子所说,儒门有一天才出世,那等他成长起来以后,估计第一件事就是先行诛杀自己。到时可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儒家与我有不可解之仇,这天才的确对晚辈威胁太大。只是晚辈不善天机,不知去处,还请前辈指点吴起那天才的去处。吴起定将他灰飞烟灭,以绝后患。省得儒家那些虚伪小人妄动心中贪念,企图以假仁假义教化天下。”吴起心知鬼谷子告诉他这些绝对不会是同情自己,定是也为了鬼谷子本身的利益,但吴起仍然颇为感激鬼谷子,弯腰行礼道。

    “你也不用谢我。”鬼谷子娓娓而谈,“儒圣蒙避了天机,想以此助这儒家天才成长。只是这人成长之后,对法墨道等诸家都多有阻碍,老夫虽知去处,却不便亲自出手,故借你之手而为。”

    “吴起明白。请前辈告知此子去处。”吴起拱手道。



………【十六章乱相纷呈,暗流涌动,各为目的斗心机】………

    魏国都城安邑,相府内,公叔和王错相对而坐。与儒家联络的人多天没有消息,而吴起在西河就如同骨梗在喉,不吐不快,一天不杀,便多一天隐患。

    “与儒家联络的人已经派出去好多天了,为何到现在还没回音?”公叔眉头紧皱,对王错说道。

    “或许现在已经商谈好,正在赶回来也说不定。”王错眼光看前眼前空处,慢慢说道,“另外,我觉得,这个事急不得,儒家在魏国也有些根基,只是有李悝吴起在魏,他们难以在魏扎根。最近几年子夏和田子方、段干木都先后离开魏国,不知所踪,或许是儒家内部有些问题。而且即便暂时儒家不愿意或者不能与我们联手诛杀吴起,但也不代表将来不会。如今李悝已死,若再杀掉吴起,儒家就很有可能重新在魏国扎根,这样的好事他们不会不做。如果儒家现在不愿,最大的可能是儒家自己并没有把握。”

    “在兵力方面我们已经布署完毕,将先前调出的左右两军共近三十万人重新调入西河郡。如果这边迟迟不能动手,而万一被吴起发现他自己指挥不动调入的左右两军,就很有可能暴露我们的意图,使吴起预先防备。一旦吴起发现我们两个有置他于死地的决心,只怕会先行动手。到时后果堪忧啊。”公叔忧心忡忡。

    “相邦不用担心。我们的人都可绝对相信,不会让吴起轻易起疑。而且,即便起疑,有公孙鞅的那个兄长在此,想必吴起也不敢轻举妄动。况且邀请儒家来人共同行事,这种事情无论是对你我,还是对儒家对宇子公孙鞅他们,都只有好处,这一点不会有错。我现在唯一担心的是晋宇子所说子思先生被吴起所杀这个信息是否确实,儒家又会不会为子思报仇而不顾一切。”王错老谋深算,谋划了十多年才有这个机会可能置吴起于死地,将各种可能都想了个遍,思前想后,就只有这些不在掌握之内。

    “只有再等等了。西河郡吴起手下现在还有三万武卒,另有五万军队,如果一旦动手,三十万大军能有几分把握解决掉他们。”公叔久为贵戚身份,虽然现在任相邦,位列六卿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与已任司马二十多年的王错相比,仍然有点信心不足。总想能让王错确定一下,以宽已心。

    “我们先动手调开吴起,再围杀武卒,能有十成把握。如果吴起先动手,而儒家人手未到,我们被动出击,那时有七成把握围歼武卒。”王错沉思了一下说,“莫看武卒以五万破五十万,那是战报,其实不然。当初yīn晋之役时,武卒伏击秦军,秦军转向而走,武卒骤然从秦军后方出手,猝然之下,又地势狭窄,使秦军无法重整队形,结果被一冲之下七零八落,几乎算是坐以待毙。而我们到时派几名高手到军中,然后先行将武卒与五万军队分割,再以三十万jīng兵围攻三万武卒,以有备对不意,以十对一,武卒再凶悍,开阔地带,旷野之中,也定是十死无生的结局。这点相邦不必担心。况且,只要国君一纸诏书,坐定吴起反叛,那些武卒是不是还会替吴起卖命也还难说。”

    “嗯,如今之计,也只好,再等等了。”

    晋宇子现在倒是非常清闲。自从那次谋划之后,和公孙鞅二人便以门客身份呆在相府,虽然偶尔出也出去逛逛,但最多的时候还是各自都在修炼。大战在即,能增加一分法力还是要增加一分的。另外,公孙鞅法力是鬼谷子以仙丹强行催化,根基不牢,晋入人仙后就难以再行进步了,如今正好借此时机巩固。晋宇子肉身法力强劲,但却又一直化不出元神,这很是让他烦恼。现在晋宇子每次修炼的时候,都有大部分时间是花在思考元神问题上。按道理,晋宇子修习的是最正宗的道家心法,没有任何理由化不出元神。然而,晋宇子肉身一天天的强横,元神却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晋宇子也没有什么法宝,一个琢子还是防御xìng质的,伤不了人。要是打起架来,他就只好拳脚相加,或控制天地元气攻击。虽然拳拳到肉的感觉是爽,然而手段毕竟有限。思索良久,晋宇子凝聚了一些天地元气,以法力禁锢,准备打起架来当作暗器使用,引爆伤敌。“嘿嘿,就算是地仙高手炸上一下怕也是受不了吧。”晋宇子得意地想。

    除了元神,还有一个问题令晋宇子十分伤神。按老师所言,自己的任务是一统九州或助人一统九州,然而这何其难啊。现在九州之内,有大小二十余国,便以较为强横的来说,也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七国之中,又以魏国最为强盛。各国之中,互相结盟,却又互相攻打,都意图能独霸天下,却又都没有能力。如此九州之局,其混如潭,其乱如麻,头绪万千,如何才能上应天数下行王道,而使九州合一,晋宇子一想起来就头大如斗。

    不过眼下形势,一统九州算是魏国最有可能。魏自文候立国以来,内有李悝主政以法,外有吴起四处征战,扩疆裂土,如今已经是国富民足,兵强马壮。现在武候主政,虽说不及文候当年,然而四周各诸候国仍难撄其锋。但若以魏国此时的力量来统九州,却也很难办到。而且,晋宇子最关心的还不是这些。

    魏国一直以来虽是李悝以法家主政治国,但许多仕卿贵族,却都曾修习儒术。当年文候在位,为防李悝坐大,曾邀请大儒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来魏做教师,便是文候也曾自承为子夏学生。那时,无数的贵族公卿子弟在文候授意下曾跟随子夏等人学儒,包括现在当政的武候。虽然很少有人习得儒家jīng髓,也少有人真正登堂入室,成为儒家弟子,然而儒家在魏国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如今李悝死去,武候又曾修儒,众多修过儒术的子弟也正好当权,若儒家再来几个高手坐镇,则宇子和公孙鞅就很难在魏国立足,惶论大展手脚,助魏一统九州了。

    除非,有绝顶高手,施以铁血手段,行武力定邦。另一个方法,就是想办法改变武候,或武候的继任者,这样一来事情就能好办多了。

    然而即便能够如此,晋宇子自思,完成老师的任务难度还是相当的大。这老师,干嘛给自己这样一个任务,自己来不就得了,晋宇子心里乱想。不过老师曾助自己母亲成仙,晋宇子却是打定了主意要报答老师。

    再说武候做国君多年,年岁已大,想必也是难以改变的。不说公孙鞅与晋宇子皆还年少,难以取得武候信任,即使只论法力,此时有吴起,若诛吴起就必定又会有儒门高手,晋宇子也只是相当于地仙初期,并不足以改变形势。而且一众修儒之公卿,也很难容忍法家和道家再次在魏国扎根。当今之计,唯有在魏国自上而下,从根本改变才有可能。

    晋宇子想到武候的几个儿子。

    武候有三个儿子。公子罂,公子缓和公子昂。公子罂曾随段干木修习儒术,却是难以改行法、道,公子昂直爽,但轻信人言,难成大事,唯有公子缓,温和敦厚,如果有强力相助,不难成事。

    与魏国的几个公子拉近关系或者更进一步,却是需要机会的。这些机会,宇子只能让公孙鞅去创造。

    公孙鞅这些天很忙。

    公孙鞅不是一个没有眼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