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叶家河图-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象十分正常。
名字该叫余婉倾的女孩听着讲台上的教授讲解,然后翻开桌子上面的书,似乎准备做下笔记,但是她翻开桌子上面的几本书后,却没有发现那个她一直保存得很好的笔记本,不由得有了片刻失神,再翻了下,还是没有,于是她开始回想是什么时候把笔记本弄丢,但毫无头绪,只好继续听教授讲课。
比刚才还要认真的态度,看样子是想要把教授所讲解的内容全部铭记在心,这种记忆力一般根本不会拥有,叶河图看到余婉倾的举动,在窗外微微一笑,坐在教授中央的余婉倾似乎发觉了什么,连忙将头转向窗外,但是她什么也没有发现,刚刚的感觉好像是有人在盯着她看,就像在校园里遇到的那个男人一样。
是不是自己想多了,余婉倾摇头,应该是自己想多了,不过就见了一次面而已,印象不算深刻。上课走神是个不好的现象,她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老教授那个方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必修课,很多东西在还没有上课之前便被她预习好,只能教授的讲解能够让她解开心中的问题,对于以后的实践有很大的帮助。
认真听讲的余婉倾并没有发现从后门走进教室的叶河图,除了有限的几个位置外,后面的空地上也站了几个旁听生,过道有些拥挤,叶河图随便挑了一个地方站着,看了下坐在中央的余婉倾背影,保持笑容,随即将目光放在了讲台上的老教授身上。
这堂课讲的内容,叶河图早在昆仑便有了涉猎,不是老头子教他的,而是昆仑上也有专门的地方讲解这些东西,不要以为昆仑是个老顽固,闭关锁国的那套政策对于昆仑而言,完全是不成立的,在北京,昆仑照样吃得开,有好几处产业,而宋子健掌握的夜来香酒吧便是其中之一,另外几个地方叶河图稍有了解,但是他从没去过。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党,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
讲台上的老教授慢慢念道,他讲课有一个习惯,就是不喜欢用书,书上的东西都是浅显的,古来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话,同样可以用于现在的教学中,北大历来反感填鸭式的教育,那样扼杀很多优秀的人才,死板套路将棱角分明的性格和思想磨平,无疑是教育上的失误。所以老教授喜欢在讲到细节的地方让学生们回答问题,动脑思考,不管学生是否答对,他都会用笔记下这些学生的名字,几十年后,再看这些学生的成就,从而做出统计,哪怕是那时候他不存在这个世界上,他也会留下这些学生的资料,让后面的工作者完善统计,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有效办法,只有这样严谨的教学态度,才会拯救中国的教育。
一个调查的时间是几十年,几十年,足矣让一个年轻人成长为一个白胡子花花的老头。
叶河图对这种话题,一向是不感兴趣的,他的注意力放到了手中的笔记本上,笔记本中记载的内容正是教授所讲的内容,不过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省略后的内容,开始叶河图仅是大致地看了一下,现在距离下课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叶河图很轻松地将笔记中所写的内容浏览完毕,凭借他超强的记忆力,笔记中的内容没花多少时间,还有笔记中的一些问题,大致有了框架。
毛泽东思想,实质上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用毛泽东思想来冠名,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号召力与影响力,想让思想在人民心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前提是要有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对街边一个大叔大妈讲马克思,或者恩格斯,还有列宁之类的人物,更不要说让他们学习这些人物的思想,一个外国人的思想值得堂堂的华夏子孙学习吗,中国人一向自大自负,绝不会地下卑微的头颅接受外来文化的侵略,但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换成是毛泽东思想,主要的东西不变,只是名字变了下,于是影响便不同了,中国人爱戴的主席,学习主席的思想是理所应当的事,于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流传就有了更好方式。
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大范围的流传,但是还有一样外国的东西在中国传播力远不及马克思列宁主义,那就是英语。
同样的东西,所用的方式不同,于是效果也就不同了。固来一件从外面流传进来的东西,无论是思想还是文化,想要在中国占据一定的影响力,用在国外流传广泛的路是行不通的,要遵循中国人的思想和习惯,来对症下药,才是真正是道理。
尽管不承认,叶河图却只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因为贺一羽的关系,叶河图在哈佛结识一个著名的教授,那个教授在做一项重要的任务,而这个任务跟中国人有着密切的关系,那项任务便是与中国人如何打好交道。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比例,无论是文化思想还是市场方面,要是能够突破这道屏障,那么他的研究无疑会取得极大的成功,但是那个著名的教授的研究在最初的三年中,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他用国外的方式来与中国人沟通,结果发现中国根本不吃那一套,商业上的交涉让每一次任务都失败了,于是这个教授开始研究中国的思想,结果他发现中国人的思想跟外界截然不同,伴随不断研究,得到的震撼越来越多,最终,那个教授放弃了这项任务。
不过那个教授的新任务还是与中国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是放了一个方向,转而研究中国人,遇到叶河图之前,那个教授得到的研究成果是中国人完全是一个新的人类。与外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言行举止几乎与其他国家的人截然不同。
毛泽东思想,不知道是对中国的讽刺,还是真正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合起笔记的叶河图摇头感慨,周围的几个旁听的学生看到叶河图这副模样,还以为叶河图学到了东西,各自佩服起叶河图来,他们听得是一知半解,根本不得要领。
走到教室中央,将手中的笔记本放在表情惊讶的余婉倾的课桌上,在六七十人的注视下,也包括停止讲课的那个老教授,叶河图从教室正门走了出去。
“这位同学,请你回来一下。”
看到叶河图走出教室,讲台上的老教授面对叶河图的背影出声喊道,脾气极好的他也受不了这样的学生,既然来了,就要给他个面子,中途离开不光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他这个教授的不尊重。
这种学生要是还不处治一下,不配留在北大。
(ps:不知道会不会被和谐。)
第两百零四章 颠覆
“你叫我?”
走到门口的叶河图转过头来懒洋洋朝着老教授问道,讲台下方的学生全都好奇地看着门口的叶河图,从衣服着装上看,叶河图跟学生几乎没有两样。泡…
老教授被叶河图反问,为之气结,不是叫叶河图他还能叫谁,从二十五岁踏上北大讲坛以来,还没有哪个学生从他课堂上大摇大摆地溜走,来北大的学生,素质和涵养都没有大的问题,就算不喜欢他讲课的方式,也只会私下讨论,而不是像今天叶河图这样不给他一点面子,人一旦到了老年,大多是讲究面子的,更何况以老教授在北大的权威,也无人敢来挑衅。
“这位同学,你要去哪?”老教授板着脸,问道。
“不去哪,找个地方溜达溜达。”叶河图耸耸肩,无所谓道。
这番话引起讲台下方一阵骚动,名目张胆地和老教授卯上,叶河图有种,不过大多数学生很反感叶河图这种行径,无非是哗众取宠,或者仗着有后台,卖弄风骚罢了。
座在位置上的余婉倾张着大大的眼睛,看着仍旧站在门口的叶河图,刚刚叶河图将笔记本放在她桌子上给她的一点好感荡然全无,本来还有些感激叶河图的行为,现在叶河图却在课堂上闹出事情来,让她实在难以接受叶河图的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在她看来,叶河图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你要去溜达,我管不着你,但是这是我的课,你要溜达,就要等到下课之后再出去溜达。”老教授厉声道,叶河图这种少爷风气他见得多,北大照样有许多大家族的子弟混杂其中,这一届的学生,越来越不懂规矩。
“行,那我等你把课上完了我再去溜达。”出乎意料的是,叶河图并没有因此辩解,只是看了一眼讲台上的老教授,爽快的点点头,思忖一会,又从门口返了回来。
第一排恰好有一个空位,只是空位上,还摆放着一本干干净净的书,估计是有人占好的位置,出了某些事情没能按时来上课。于是叶河图直接坐在了位置上,将位置霸占下来。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有的学生还不知道是哪回事,私下纷纷讨论起来。
见到叶河图识趣,老教授脸色明显好看几分,面子找回来了,于是不再多说,严肃地咳嗽几声,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只是其中一部分人听教授讲课时,在前面叶河图身上多了一些关注。
翻了翻书,老教授似乎想不起刚才讲到了哪一个地方,半天闷不做声。
不过一个老人的智慧显然不会太低。
站在讲台上的老教授正色道:“接下来,请一个同学将刚才的内容大致慨括下,同学们举手回答。”
老教授的话刚落音,讲台下方就举起几只手,想要回答老教授提出来的要求,看得出还是有不少人在专心致志地听课,前方举起来几只手,于是后面跟着举起来几只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多了起来,良好的课堂气氛主要在于学生的素质,所以有人说,在关注学生的文化基础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
“第十页,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第一桌传来一个慵懒的声音,所有人望去,坐在位置上的叶河图微笑说道,叶河图没有举手,直接回答了老教授的问题,不按章程办事,让有些想在老教授面前争取一个好形象的学生不由恼怒。
对叶河图的突然回答,老教授甚是惊讶,叶河图坐在位置上,连书都没有翻,竟然也能回答他的问题,老教授推测叶河图很有可能在上课之前便预习好了后面的内容,现在无非是卖弄小聪明而已。
“那么,请这位同学概括下其主要内容是什么。”老教授不动声色,让坐在第一桌的叶河图站起来回答问题,他想看看叶河图究竟预习了多少内容,无论叶河图是否掌握其中的主要内容,他都要让叶河图吃点苦头。
坐在中间的余婉倾翻了翻桌子上方的笔记本,上面清清楚楚地标注了第十页的主要内容,笔记本是从叶河图手中递给她的,叶河图多半也看过了上面的东西,难道叶河图在短短的时间内,将这些东西全部记住了?余婉倾猜测道,连她都没有这种惊人的记忆力,明显不相信叶河图能够将全部内容记下。
叶河图徐徐站起身来,但是并没有立即开口说话,居然是慢吞吞地走上讲台,站在教授的旁边,身高将近一米九的叶河图和身高一米七不到的老教授比起来,差异十分明显,讲台上的叶河图格外引人注目。
看到叶河图走上讲台,老教授不知道叶河图的用意,只得暂时让出一个位置,既然叶河图敢于站在讲台上发言,腹中要是没有一些搬得上台面的东西,注定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走下讲台,老教授心中作出决定,杀鸡儆猴,今天就拿出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给下面的学生看看。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书上大概说的应该是这个。”
拿起粉笔盒中的一支粉笔,叶河图转身在后面的黑板上写上德智体美四个字,四个行书大字张狂不羁,龙飞凤舞,线条扭曲分明,有一股说不出来的韵味,台上一片安静,位置上的学生还是站在后面的学生都一动不动地关注着讲台上方的叶河图,很少有人看到北大课堂上有一些剑走偏锋的学生做出一些犀利的言谈举止出来,今天出现在教室的叶河图,让所有人大开眼界。
站在叶河图身旁不远处的老教授眯起眼睛,盯着黑板上的几个字,默不作声,不知心中在想些什么。
“大学培养目标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环视四周,叶河图娓娓道来,只是脸上的轻佻表情让人看不出是在说正事,更像是在讲故事。
在叶河图说话的时候,余婉倾的目光却一直注视着手中的笔记本,等到叶河图将话说完,她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拍拍饱满的胸脯,她的眼光有些不可置信,叶河图口中的话,和她笔记上面记载的内容竟然一字不差。
老教授显然未料到叶河图对答如流,对叶河图现在的这番表现表示惊讶,挥挥手,让叶河图下去,打消了为难叶河图的想法,这种学生,要是处理不当,将会错失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来塑造新的天才。
但是,叶河图的举动一直在所有人的思考范围之外,老教授冲他挥手的动作,叶河图看到了,台下的学生也看到了,叶河图圆满完成任务,可是讲台上站立的叶河图丝毫没有走下讲台的想法,而是转身在黑板上又写下“全能”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分外明显。
“德智体美发展的说法固然不错,但是中国人一直走不出这个误区,将德智体美看成是向全方面发展,任何一行都要争出风头,这种想法,要让我概括的话,两个字,愚蠢。”
说完这番话,表情无所谓的叶河图转身,果断划掉全能二字,转而写上醒目的“愚蠢”。
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叶河图的话,使他们心中产生了极大的颠覆。
旁边的老教授听到叶河图的话,站在原地深思,似乎忘了这堂课主要是讲述思想,反而通过课程中的一个环节将重心转移到了另一方面,叶河图的手段称得上高明,简简单单一句话,扭转乾坤。
目光缓缓扫过教室每一个角落,叶河图打了一个哈欠,慵懒不已,思想在大学生中传播格外简单,大学生的素质和中国居民不同,从小受到家庭和社会的熏陶,很多本来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在他们心中占据了一定的框架,思想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改革和创新,但是一群头脑和思想被固定的大学生怎么能够求实创新,要是身为一个国人,不从本身角度来反思自己,反而去盲目地推崇外来思想,不得不说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前提是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来创新。
“中国人才济济,你敢说有史以来就没有一个人取得成功吗?”一个很早就看不爽叶河图的学生站起身来,指着叶河图叫嚣道,他家境不差,来北大一半是靠着自己,一半是靠着家庭实力,才得以跻身进入北大深造,由于家庭的原因,他在很多方面都争求领先于别人,所以叶河图的说法,让他感到非常反感。
“你说的成功指的是哪方面的成功?”叶河图饶有兴趣地看着站起来的那个男生问道。
“科研上面的成功,照样大有人在,邓稼先就是一个例子。”那名男生理直气壮道。
“等中国什么时候出了一名本土国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你再来跟我谈成功。”
不感兴趣争辩的叶河图随意说出一句,走下讲台,朝原来的位置走去,却发现原来的位置上坐了一个气质出众的美女,正好奇地打望着他。
第二百零五章 赵浮生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主动让座的习惯,正如不是每一个在大街上被汽车撞倒的老人都会有热心肠的人主动上前扶起,起码坐在叶河图原来位置上的美女同学没有这个想法,仅仅是睁着一双让那些习惯用下半身思考的牲口趋之若鹜的漂亮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叶河图。泡…
面对对方大胆的眼神,表现出一幅若无其事模样的叶河图只是点头,转身朝着门口走去,几步之遥,转瞬即到,刚才的教授这次并没有继续出声阻止叶河图的离开,伫立在讲台上,沉甸甸的眼镜反射出睿智的光芒。
正居教室正中的那名女孩惊讶地目送叶河图离去,她惊讶的不是叶河图说的那些话,而是叶河图的回答有些偏离了教授的问题,摊开手中笔记,几行字清晰可见,正是叶河图刚刚说出来的话,但是这段话前面的标注并不是《马克是列宁主义和思想》,而是《思想道德修养》,两本不同的书,表达出来的东西,有本质上的区别。也就是说,叶河图的回答,跟教授想要得到的答案,风马牛不相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