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探千王-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兴隆县县城很小,从城这头走到城那头,步行十五分钟的时间也足够用了,李茹男脱难回来,土匪头子被漕帮抓住,这种重量级的消息那还不是转瞬间便传得尽人皆知,许多人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不由得惊叹于漕帮的厉害,官方的,民间的,白道的,**的,明里暗里,兴隆县内那么多的势力忙活了两三天都没有结果,结果人家到了短短只有半天就把人救回来了,漕帮北方第一大帮的名头当真不是吹出来的。

    县城里的官私两面,名流士绅,但凡算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到四方客栈问安道贺,如果说之前因李茹男生死未明,担心李存舟牵怒于已而心存疑虑的话,那么此时不去巴结还等待何时?

    一时间,四方客栈门前成了兴隆县内最热闹的街道,每个人前来拜访都不可能空着手,什么人参鹿茸,什么犀角牛黄,管它对治脚伤,压惊养心有用没用,反正怎么贵重,怎么能显示诚意就怎么来。

    女儿回来了,李存舟的心情也的确好了许多,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主动来问候探访,怎么说也是一番好意,所以也就不象刚来时一概回绝,有些身份比较重要的,甚至还亲自接待,虽只是寒暄客套几句,前后用不了三五分钟,却也让那些人心花怒放,自感身价倍涨。

    李存舟的精力自然不会全都放在应酬交际上,不错,女儿是回来了,但女儿的贴身丫环却还在儿狼窝之中,春梅虽只是一个下人,但自小便和李茹男在一起,名为主仆,实则比很多亲姐妹的关系还要亲密,所以,如果丢下春梅不管,李茹男是绝不会答应的。而且,不管春梅身份高低与否,她都算是漕帮的人,丢下她不管,丢的是漕帮的面子,他贵为帮主,没来兴隆县也就罢了,既然来了,就不能虎头蛇尾,留下话柄让人笑话。除此以外,陈东兴,孙逸仁是陪自已的女儿到雾灵山游玩,这俩个人的家族在北平都是有钱有势,称得起有头有脸,和漕帮也一直有生意往来,现在出了事,自已要是只把自已的女儿救出来便不管别人的死活,难免会被人背后议论指谪,好说而不好听。

    所以,待女儿看完脚伤,重新上药包扎,上床休息以后,他便开始审问土匪,了解土匪人员构成,数量,活动地区,据点等等以及其他三个人质的情况。

    赵尚西一如即往的张狂,审问中不仅不老实招供,还屡次三番破口大骂,其结果自然是招来一通痛打。李存舟知道这样的亡命之徒没那么容易就犯倒也不急,吩咐手下留一口气,只要人不死,怎么狠怎么折腾就是了。

    至于其他几个土匪,自然不会象赵尚西那么顽固了,其实他们也没有太多顽抗的必要,因为先已有两个土匪反水,这是他们亲眼见到的,他们就算不说,那两个反水的土匪也会说出来,与其受尽皮肉之苦却什么都保不住,倒不如把自已知道的那些说出来,至少可以少挨两顿鞭子。

    虽然都是最底阶层的土匪,太多的秘密并不清楚,但正所谓人多嘴杂,没有不透风的篱笆墙,这么多人的口供凑在一起,大体也知道了整件事的过程——苏逸生被抓的当天下午,山下有人飞鸽传书,将情况告知大当家赵尚东。赵尚东马上招集土匪开会,商议搭救方案,排除和陈家正面冲突强攻陈家大院后,决定用他们最擅长的拦路抢劫,在陈家的人押送苏逸生去兴隆县的路上动手,但当天晚上又有人送来消息,说陈万仁有可能不会送官,而是打算用族规处置,还有暂近在陈家的几位北平来的客人第二天会离开,让赵尚东快想办法,实在不行,强攻陈家大院也再所不惜。

    强攻陈家,自然是下策中的下策,先不能能不能救出来,就算能救出来,恐怕也是两败俱伤,元气大伤,几年也缓不过劲儿来。所以赵尚东最终决定还是用老本行,绑架陈家的客人,逼迫陈万仁妥协,把苏逸生放了。于是连夜下山,在回北平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最终堵到了李茹男几个并绑架成功。将人质掳到山上后,赵尚东没有留在山上,而是在下山和人接头并打探消息,了解事态进行程度,赵尚西和三当家则留在山上,负责看守人质,等待下一步行动指令。

    情况大致了解清楚,接下来就是行动方案的确定了。

    李存舟把带来的几位漕帮重要干部招集在一起开会,我在他们忙着审讯土匪,了解情况的时候抽空睡了一觉,把昨晚睡眠补上,醒来后,也被叫去参加旁听。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全程参加了审讯,李存舟先是命人把已经了解到的情况向大家做了介绍,然后让大家提出解救人质的方案。

    总体而言,方案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应该趁热打铁,抓紧时间,利用抓到的几个土匪做为向导,分兵几路进山,在解救人质的同时,把土匪的几处藏身地都给端了;另一种则认为进山剿匪成算不大,因为赵尚西被抓的消息根本不可能封锁得住,山上的土匪肯定会提高警惕,漕帮这次来兴隆县的人虽然不能算少,但分兵几路,力分则弱,反容易被对方各个击破,而若是集中力量一个据点一个据点的去扫荡,雾灵山山势连绵,地形复杂,对方只逃不战,已方也没有办法,而且这样做也难保人质的安全,所以,还是应以谈判为主,利用手里的赵尚西做筹码和赵尚东讲条件,争取先把人质安全解救出来,然后就可以无所顾忌的对付这伙土匪了。

    两种方案各有道理,也各有不足之处,几位漕帮干部各自分成两派,争得是非常激烈,李存舟则坐在中间,身子靠在太师椅上,眼睛似睁非睁,手里揉着两颗钢胆,只听而不发言。

    两种方案的支持者争论不休,谁也无法说服另一方,最后干脆也就不争了,全都停了下来,等着李存舟拍板定案。

    感觉屋里突然静了下来,李存舟睁开了眼睛,“咦,怎么不说了?”他似是不解地问道。

    “帮主,能想到的我们都说完了,请帮主决断。”一位漕帮干部答道。

    “噢,这样啊”,按住太师椅的扶手,李存舟变换了下坐姿,将身体坐正,就在大家以为他要下达命令的时候,他的眼睛却向我这边望来。

    “一凡,他们说了半天,你也说两句吧。”



………【第三百四十五章 答案】………

    本想漕帮的人到了以后,就可以袖手旁观,当个打酱油的,陪着李茹男把脚伤养好,等春梅几个救出来后,便返回北平,继续去当那个什么侦探,但李存舟似乎并不打算就这样轻易放过,本是漕帮的内部会议,却偏要把我叫来旁听,旁听也就旁听吧,还要让我发言——当着这么多槽帮干部的面,这是出于什么目的?我不相信以李存舟的见识阅历经验会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不过话虽如此,李存舟既然开口问了,我也不可能不回应,他是漕帮的帮主,当着这么多手下的面前,我不能丢了他的面子,况且,陈东兴,孙逸仁那两个家伙是死是活我可以不管,但春梅是李茹男最亲近的姐妹,我怎么可能真的不管她的死活安危?

    漕帮干部们的目光都盯在我的身上,有好奇,有不屑,有麻木,并不是所有的人以前都知道我,够资格坐在这里议事的人绝不会是无能之辈,无能之辈也混不到这个位子,四方客栈门前那一幕尽管这些人也不是人人都亲眼见到,但多多少少总会有所耳闻,不是瞎子聋子,都看得出李存舟对我另眼相看,而李茹男的立场则更是明确,他们很想知道。这个人到底有什么本事,能呆在这里,和自已这些在漕帮打拼几年十几年,为漕帮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平起平坐?

    看来,不拿出点儿真本事,是不可能让这些人服气的。

    微微一笑,我扫视了一圈众人,“呵,各位的讨论刚才我都听过了,两种方案都有可取之处,但也各有各自的不足。简单说来,第一种方案强调的是兵贵神速,如能成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救出人质,将匪徒剿灭,但山深林密,敌暗我明,兼之狡兔三窟,且已有提防,成功的机会不会很大。至于第二种方案,稳妥则是稳妥,但时间必会拉长,三五日内,也难说会有明确结果。帮主日理万机,不可能在兴隆县停留时间太久,而和雾灵山上的土匪草寇谈判讲条件,对漕帮北方第一大帮的名声也是一种污损,所以,做为缓兵之计不错,但把希望全放在其上,则未免被动了些。”

    几句话说罢,有人点头赞许,有人皱眉思索,有人则是一脸的不屑,“这不行,那也不好,你倒是说出个好的主意呀。站着说话不腰疼。”

    帮会中人粗人居多,有涵养的人没有几个,觉得不对自已的脾气,前一分钟还称兄论弟,后一分钟就能挥刀相向,总之,在这个世界里讲的是真真正正的实力,没有真本事,别想得到别人的尊重。

    李存舟没有制止那些干部的质疑,他也想看看,我到底有多少斤两,在没有他的帮助下,让这些只认拳头的人信服。

    呵,考我是不是?

    我并没有把这些人的责问质疑放在心上——千门弟子,玩的就是心眼,斗的就是脑子,比这个,你们这些粗人差的远了。

    “各位,稍安勿躁。在说出我的方案之前,我想先问各位几个问题。”我稍稍提高声调,声音虽然不大,但大嘈杂的争吵中却是非常清晰。

    声音渐渐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在等着看我的表演,尽管每个人想要看到的未必是同样的结果。

    待到大家完全安静下来以后,我清了清嗓子,“第一个问题,这伙土匪中能够主事的人是谁?”

    听到这个问题,所有人都是一愣——这也算是问题吗?刚才介绍背景资料的时候不是说得清清楚楚,这伙土匪共有三位当家人,赵尚东、赵尚西兄弟俩,此外还有一个三当家宋连书,在兄弟俩不在的时候可以发号施令。

    “你是不是在耍我们,谁不知道是赵家兄弟还有一个姓宋的军师!”有人叫道,同时引起一些人的共鸣,脸上露出不满的神情。

    “呵,那么,这三位当家人现在都在什么地方?”没理会那个人话中的不满之意,我接着问道。

    “赵尚西押在四方客栈后院儿,宋连书在雾灵山上,至于赵尚东,不是说他下山打听情况,谁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有人没好气儿地说道。

    “呵,很好,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了。请各位思考一下,此时此刻,如果想知道事情的最新进行情况,兴隆县内什么地方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微微一笑,目光巡视着在座每一位漕帮干部。

    “呃”包括李存舟,所有的人都是一愣,他们的头绪都放在如何把那伙敢于挑战漕帮虎威的土匪消灭,把人质安全救回上,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

    “赵家兄弟在绑架时,并不知道茹男小姐的身份,他们的目的是想利用手中的人质逼迫陈万仁放人,所以,刚开始时,他们的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雾灵山庄陈家,但是,绑架案发生后不久,整个兴隆县都惊动起来,黑白两道,都在追查绑架的线索,在知道绑架案后,第一时间我就通知兴隆县警方茹男小姐的身份,以赵家兄弟的情报网,应该很快便能知道。事情到了这步,除非是傻子,也会明白现在的重点不是雾灵山庄陈家放不放人的问题,而是漕帮将如何反应的问题。”

    我停了一下,观察了一下众人的反应,每个人都在仔细听着,包括先前明显表示不屑的那几个。

    “;漕帮的先头队是在昨晚到了兴隆县城,大队人马是在今早到达,来的人总数在一百以上,这样规模和声势的队伍如果都不知道,赵家兄弟也就不会在兴隆县存在这么多年了。那么,在知道这些以后,在山下负责观察情况的赵尚东会怎么做?他想要得到第一手的情况,了解漕帮的最新动态,唯一可以去的地方会是哪里?”加重语气,我的目光扫过一张张若有所思的面孔,一字一顿地问道。

    “在哪里?”有些人想不出来,有些人想到了,却又不敢说出来怕人笑话,一时间人们面面相觑,都等着别人揭开谜底。

    “呵,我知道,有几位已经想到了。不错,兴隆县城,就是兴隆县城,只有在兴隆县城里,赵尚东才可以直接监视漕帮的动态,每一个行动,才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向山上土匪下达命令。如果我猜的不错,或许他就在离四方客栈不远的地方正在盯着这里。”

    我公布了答案。



………【第三百四十六章 从容谈兵】………

    “什么?赵尚东就在附近!”一句话出口,顿时是掀起了轩然大波,几个性急的主儿摞胳膊挽袖子,这就打算带人出去抓人。

    “急什么急!一个个,跟着我又不是不第一天了,怎么这么沉不住气!”李存舟见此情景心中不快——一群粗人,点火就着,人家那儿还没把话说完,这儿就喊打喊杀要去抓人,还嫌事儿不够乱吗?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李存舟这一发话,那些人全都老实了下来。

    镇住了手下那些干部,李存舟重用把目光转向了我,眼中多了几许赞赏,“一凡,分析的不错,继续。”

    “,呵,帮主英明。不错,赵尚东很可能就在四方客栈附近,但兴隆县城虽说不大,却也有几千户人家,数万人口,强龙不压地头蛇,漕帮初来此地,人生地不熟,赵尚西什么样子,谁也没见过,谁也不认识,大张旗鼓的去抓,先不说抓得到抓不到,肯定是闹得人心惶惶,四邻不安,惹得天怒人怨,于漕帮声誉为有损。况且,漕帮虽然势力强大,但终属是江湖帮派,这种搜城抓人的事,属于警察局的职权范围,越俎代疱,太过张狂,终究不妥。但话又说回来,赵尚东是绑架茹男小姐这伙土匪的大当家,如果能抓住他,事情就等于解决了大半,三当家宋连书我打过交道,那个人有点小聪明,但胆小如鼠且贪财好色,自私自利,土匪之中,不服他的人很多,只是因为得到赵家兄弟的信任才当上三当家,所以,一旦赵家兄弟落网,以宋连书那种人的性格,说不定不用我们动手,自已就会投案自首,以求活命。这么说并非没有理由,昨晚潜入匪巢时,我曾听到宋连书和赵尚西的谈话,宋连书本人对赵尚东为什么要救苏逸生很不理解,而且在知道茹男小姐的身份后,更有畏惧之心,因此,在抓住赵尚东以后,只要许下条件,交出人质就不再追究其他人的责任,便可能兵不血刃,把其他三位人质解救出来。”我继续分析道。

    “呃,江”被李存舟训过,与会的漕帮干部们收敛了许多,不似刚才发言时肆无忌惮,想说就说,有一个干部见的说得头头是道,却偏偏没有提到具体的方案,心中不快,想要出言质问,却又搞不清我的身份,一时结巴了起来。

    “呵,您可以叫我名字,江一凡,也可以叫我江侦探。有话请讲。”我笑笑说道。

    “呃,江侦探,你说了那么多,意思不就是要抓赵尚东吗?我们这些人都是大老粗,没学问,想不出你说的那么多道道儿,但也知道那个赵尚东一定要抓。可刚才你又说了,抓赵尚东会闹得兴隆县鸡犬不宁,还会和兴隆县警方闹掰,我就不明白了,抓人就是抓人,管那么多干嘛,前怕狼,后怕虎,还做什么大事?咱们不动手去抓,难道赵尚东会自已送上门来?”那个漕帮干部说着说着还激动起来。

    “对,说的对。雾灵山太大,抓个人象大海捞针,咱是有劲儿没处使,兴隆县,鼻屎大的这么一个地方,守住城门,挨家挨户的搜,我就不信搜不出来!”

    抱有同样想法的人看来不少,有一个带头说出,其他人也随声附和。

    这一次李存舟没有出言制止,那个干部的态度虽然不好,但提的问题却很实在,要知道分析情况,找出别人计划中的不足之处是一回事儿,自已实际去做把问题解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历史上从来不缺夸夸其谈,舌锋无敌之辈,如战国时赵国的的赵括,三国时蜀国的马谡,前者纸上谈兵,结果长平兵败,四十万赵军被秦军坑埋,后者镇守街亭,山上建寨,结果逼得诸葛亮兵行险招空城弹琴,险险当了司马懿的俘虏。我前边分析的都很好,但分析的再好再透彻再准确,那也就是当师爷的材料,如果没有抓到赵尚东的主意,一切都是白搭。

    “呵,问题题的很好。不过我想问你,赵尚东为什么不会自已送上门来呢?”我看着那个带头提问的人微笑着问道。

    “自已送上门儿来?哈哈,哈哈,江侦探,我不是听错了吧?赵尚东又不是傻子。”先是一愣,那个人满脸的诧异,左右看看,其他几个人差不多也是同样的反应,显然,每个人都觉得除了脑子有问题,不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想法。

    笑声是可以被感染的,一个人在笑,其他几个人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