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素素文章-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杂志、关于书写、关于创作、关于出版的创业与创意的豪情万丈的冲动。
前不久,偶遇中国策划年鉴总编大林老师,谈了两次,他说你真适合做杂志搞出版,先在中国策划年鉴上挂名主编吧,并建议我创刊个人杂志,每次打电话都关切地问:你的个人杂志出得怎么样了?诚惶诚恐,我真的修炼到可以出版个人杂志的时刻了吗?
今年7月13日,百度世界千人大会正式开启其博客功能“百度空间”,于是马上注册跑马圈地,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每天至少一篇博文。远在天南海北的那些朋友对我写博客之事众说纷纭,其实我本非徐静蕾般的明星,也不能与其“老徐博客”的浏览量相提并论,但自认为还有比较流畅比较优雅的语言来让我的百度空间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徐静蕾和潘石屹们都出博客集了,那我等还有什么别出心裁的机会呢?总得有点新创意吧?总得有点自恋有点偏好吧?想来想去,问来问去,做出最近极度自我的结论:《素素文章》,后博客时代的个人新锐杂志。
也许,还会如当年,走上没日没夜的不归路,但无论如何,我是甘心沉浸于墨色书香之寂寞的。
哪怕粗衣素食。
张闻素20030914北京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永远的纪梵希
除了去年在法国香榭里舍疯狂采购巴黎香水回国礼尚往来地赠送亲朋好友之外,自己几乎是不给自己买香水的,因为总是傻傻地不修边幅地忙于工作的往来奔波,虽然那妆台上书架上堆放着由朋友们送来的来自世界各地的那些CD和第五大道,其实大部分时候这些瓶瓶罐罐都是形同虚设。
只有一次为了到大连会晤走遍中国的总编,那位才学兼具的时尚之都的帅哥,总该修饰讲究一下吧?但是家中所有的香水瓶子都是大大的型号,于是匆忙中在世贸名品选购了两款最小的试用旅行装。
那款香水的名字叫GIVENCHY,made in France; Paris,WAITRESS说汉语名字翻译为“纪梵希”。
那年那月那日是20010713的中午。
当天我们那个航班的起飞时间是晚上7点钟左右,但是因为不断地雷阵雨,我们登一次机被赶下来,再登一次再被赶下来,这样三下三上地反复了三次,几乎所有的乘客都被激怒了,所有飞过的飞机都停在那个机场,那个航站楼几乎成为国际“停车场和火车站”。当最后一次登临之时,机长的最后一条理由和宣言让所有的乘客原谅了这场不可抗力:
中国申奥成功了!
记得那时的我是悲喜交加,泪水在涌流,笑容在脸上,不断地鼓掌,不停地跳跃,不管周围人的异样的眼光,直到被空姐赶到座位上,他们不会明白我的狂喜我的激动,因为早在1999年就已经开始不远千里地来往来于京石之间,那个坚韧的目的地是“奥申委”。
而今,奥申委成为永远的过去式,但奥运会却成为埋藏于心底的方向,那天纪梵希也成为我事业里程中永恒的动力,虽然看起来,纪梵希与奥运会风马牛不相及,但之于我,之于我的时间地点起因结果,却有着那么必然的联系。
2001年底2002年初岁月交界之际,我拿着当期合刊杂志亲自拜访叶之峰华北区总裁,一位曾在一年内为自己赚到一百万奖金的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业内人士都叫他一年赵百万。那时我的杂志已与叶之峰合作将近一年之久,他们常年对本杂志的广告投放也让我感恩了将近一年,有来无往非礼也,于是坠坠不安的面见那位赵百万,又是位帅哥哥,临行前认真地修饰一下自己,稍稍用了两滴那年亲手买来的纪梵希。
被企划总监请到赵百万的办公室,坐定,寒喧,吹捧,欣赏办公室,之后毕恭毕敬地送上岁末年初的崭新的杂志,赵百万看着那个封面人物说,央视“对话”栏目陈伟鸿,我说是,真的好眼力,我刚刚到梅地亚亲自访问过他然后为他做了封面人物。赵百万说,你能请我们坐客央视“对话”吗?我说那有何难啊。他马上站起来高声大嗓地说张总编你如果把这事儿搞定我请你用一辈子的纪梵希!
我几乎惊得呆在那里,好半天,“你怎么知道我今天用了纪梵希?”然后直戳戳地看着他的眼睛问,骨子里充溢着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动,虽然有些蜻蜒点水轻描淡写。
他有些得意,“我也许比你还了解纪梵希比你还了解时尚,但是,我是你文章的忠实读者和崇拜者”,说着,从书架上拿出一撂杂志,从中抽出一本,封面人物是“对话席殊”,翻了两页指着其中的一篇文章说,“就是看了这篇文章‘阅读习惯’我觉得特别惭愧,反思之后马上派人买了这些书,每天自己告诉自己要认真学习”,他指着书架上和桌子上的一撂撂的书本说。我有些惊讶地看着他,“你知道吗你的这些文章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虽然今天以前你从来不直接与我们说话但是你却无言地影响着大家的思想,我们公司有时候开早会都是读你的‘卷首语’文章,你应当之无愧地称得上是这个城市的思想领袖啊。。。。。。真的很感谢你,每个月让我们读到你的文章。”听着那样的评价那样的描述我有些招架不住地旋晕,觉得那些话语是那样的言过其实、那样的爱屋及乌,“如果你真的喜欢,我会请你永远地使用纪梵希,只要这个品牌还在。”
。。。。。。
其实,我并不是天生就喜欢纪梵希的,之所以购买它是因为在所有的香水瓶中它的形状最小最好看,而不是真正欣赏它那过于浓烈的带着侵略风格的强悍气味。但是,多年之后,我渐渐地喜欢上了纪梵希,喜欢它的浓郁,喜欢它的强烈,喜欢它的厚重,喜欢它那瓶子的妖媚流线,喜欢它那桔红般的艳丽,每当我疲于奔命的时候,每当我面壁独的时候,每当我忍无可忍的时候,每当我奋笔疾书的时候,每当我深夜苦读的时候,每当我觉得倦怠想要贪玩偷懒的时候,我都会想想纪梵希,想想那个当年比我还喜欢纪梵希的人的评语和期待。
2001年7月13日的纪梵希,曾被言重了的纪梵希。
张闻素20061028北京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因为你认真看,所以我疯狂写
觉得写文章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儿,而是事关你的事儿,不是吗?很是,严重地是。
你就是认真读我作品的朋友,也许远在天涯海角,但如果你能认真读下去,我们就近在咫尺了。
即使你没有捧着我办的杂志,即使你没有闻到刚刚印出的在第一时间送达你手上案边流露的书香,即使你没有如当年那样抄起桌上的电话指出字里行间的那些用得不准确的标点符号甚至错别字,即使你没有在阅读之后第一时间约我喝杯咖啡或香浓下午茶之后再指出如果再辟另一个选题会更好。但是相信,即使是在网络空间,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打开,就如打开当年我办的杂志那样一个栏目一个栏目地打开研读,亦或用批判的心情、亦或用挑剔的眼光。
相信,即使你看不到我是如何地在北京日夜奔忙,你也可以想象如何利用茶余饭后或废寝忘食或夜以继日地在键盘上疯狂地行云流水般的敲击。
知道你在阅读,所以我疯狂地写下去,就如美国大片《阿甘正传》里的阿甘,他跑,几乎没有理由,他只是需要奔跑,于是就一直跑下去,跑得不能自已不能停息。
这样无止境地写下去,其实,只是知道你会偶尔看一眼或因此看下去,亦或为了上天之使命,更是为了那些亲爱的旧友新朋,你们的只言片语我都会记得,更何况那些令人难忘的每个瞬间和每场事件:
水云媒,我爱叫她龚姐,数年如一日她每月期待我的杂志,就象完成自己工作那样去准备属于她的那一页,甚至在非典的那年夏天冒着生命危险发着几天不退的高烧从厦门提前飞回,就为了连夜与我研讨确认那一个彩色版面,记得,那天晚上,我们商议到凌晨近三点。
杨百万,数年之后,我还没有忘记你曾经承诺过的永远的纪凡希香水,原因就是你读过我那篇《阅读习惯》后幡然猛醒然后派人到书店买了近五百元的书,杨百万其实是叶之峰于那个城市家装领域第一品牌的老总,是第一个在一年之间为自己赚到一百万元的年仅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琳琳,虽然他自称老黄,其实还很年轻,是个有着王刚之谋之才的才俊,也是我每次未刊登印刷之前的卷首语的第一个读者和评论家,眼镜片之后的眼光很是独到很是刁酸苛刻,就是在这样的关注之下我的文章才得以茁壮地成长。
联想集团负责华北区的那个女孩子,在调查了整个城市的平面传媒之后你约我共进晚餐说要与我的杂志长期合作,因为你看中了那本杂志时尚背后的文风,之后,联想产品的时尚广告页面成为我们杂志所有页面中与*、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同样甚至有过之无不及的舞动的创意风景。
宝马先生,在我们的城市中第一个做BMW专卖的亿万富翁,你说你正在筹划中的咖啡馆将视我为永远免单的VIP,只要我的杂志还在,而今,你的咖啡馆开幕了吗?
还有那个从太原专门驱车前来拜访的未曾谋面的先生,因为未预约,所以被我无情地以“我在外出差”的小谎言而拒之门外,而今天,你知道真相了吗?你会因此生气吗?在这里,真诚向你道歉了,请接受一个迟到了数年的对不起。
。。。。。。
对你的内疚感和使命感驱使我不停地写下去,纵情地写下去,看着一篇篇的狂傲文字,我经常怀疑地问自己是否真的出于自己的手笔?
“堆金砌玉,才华横溢”,在朋友送的一个黄色封面的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下这样的座右铭和风向标,鼓励自己坚持不懈,直到有一天有机会与你并肩站在一起,更加骄傲地。
张文素 于2006年7月18日 北京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江南岸&;#8226;风扶柳&;#8226;水庭院
唐诗宋词雨霖铃般的婉约与精致,不是诗词歌赋的措辞造句,而是在描述在这个城市中优越生活的房地产广告随文:在自家门口独享千年江南水乡文化,出入家门,与城市经济领袖擦肩耐而过,中国苏州园林“围合式”建筑风格,阳光、园林、视线、心灵,自由舒展,奢华中央生态区,可以随时挥霍视野,触摸绿意。
大隐隐于市,闲来看山: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在一个神话般的地方
亦或心满意足的成功者
只要
你踏上乐成的方寸土地
你的嘴角
就会上调8度
你的生活
就会染上阳光的温度
乐城
就乐随心至。
这是在描述都市边上的温泉山居生活,仍然是一篇房地产广告随文。
故乡城市房地产的经典语文课,两年之后,真真让我刮目相看,虽然,当年在这里舞文弄墨之时,偶尔也会有间或的经典之句惊人之语的感动,但是,两年之后的今天,在这个城市的商业运行里却那么蘸足了墨宝直舒胸臆,散发着浓厚的历史书香。
那些随处可见的书架,摆满了这个城市出版的林林总总的杂志,关于衣、食、住、行,当年我做杂志之初的内容定位,此时已被细分到每一个行业每一处细节,日新月异的变化导致每个行业每个月都足够出版一部精彩的绚目的书。
出版业广告业的发展把这个城市装典得愈发时尚,愈发美丽,愈发大气,更加培养了这个都市的平面设计的苛刻眼光与国际水准,内容的可读,形式的赏心悦目,让这个听起来土气的城市由内而外散发出气宇非凡的做派与气蕴,行走于都市间群楼的靓哥美女,衣冠楚楚,气定神闲,谈笑自若,淡定从容,堂而皇之,这里是他们的家,这是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生活方式。较之于浮躁喧嚣忙得喘不过气、快得来不及修饰的北京生活,这里似乎有更多的精致与优雅。
也许,这里还少一些名流政客,这里还少些许国际著名品牌,但,正是这些看起来的缺憾让这个城市洋溢着志得意满的朴实敦厚的清雅与风华。
那些杂志的书架上不见了我的作品,但是因为我当年的作品导致了同类作品精细化发展的繁荣,我在心中窃喜着,感慨着青出于蓝而胜蓝的天经地义,没有永处风头浪尖的更多渴望,只要曾经某种程度上做过某个领域的引领者、倡导者和先行者,哪怕已成先烈,哪怕已成先驱,人生足矣。你可以实至名归,你可以解甲归田,你可另辟蹊径,你可以东山再起。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张闻素20061004石家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远离的《36524》
一直有一种杂志情结,剪不断,理还乱,虽然多年之前创办的杂志早已不复存在,虽然那时还太年轻太容犯错误甚至是非常初级和幼稚的错误,虽然那时的作品现在看来是那么的不尽人意,虽然那时的合作至今留有那么多遗憾,无数的虽然……但是那种怀念、那种追忆、那种无论身在何处都想探寻关于它的珠丝马迹的渴望从来都没有止息过。
可圈可点,记得在创办杂志之初的第二期亦或第三期,河北经贸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寄给我一本他亲笔修改过的我的杂志,除了广告页面的行文版,遍布了很多红线红圈,包括排版方式、包括标点符号、包括用字用词的精准,那老先生都提出了可贵的意见。在这样的建议之下,在那个城市数百万读者的阅读督导之下,在我们杂志团队及合作伙伴的努力之下,我们的杂志月复一月的改进着完善着,虽如此,但也不鲜瑕疵,因为既然是一本媒体,注定是团队队员和团队之间共同协作的结果。
无论如何,这本杂志在那个省会城市鲜活前卫地存在过、影响过,这是那本杂志的辉煌屡历,也是我和我的团队成员难以忘记的职场生涯。
前不久,我当年亲手招聘的一位同仁在另外一个城市电话过来,感恩她毕业之初我给她“一张白纸更容易涂沫蓝图”的工作机会,又提起了当年我每月必写的“卷首语”而且篇篇都是发人深省的精品文章比如《内容为王》,秘书专业的她在我们共事期间一直对外界声称她是我的秘书,但现在她已是那个城市中颇有名气的房地产策划公司的总监。在电话这端沾沾自喜的我顺手在搜索引擎上搜索那篇《内容为王》,竟偶然发现一篇关于本杂志的一位不知其真实姓名的撰稿者在论坛的贴子,记录在此:
“来冀A车友会不足不一月的时间,大家就已经迎来了自己四周岁的生日。四年,没想到冀A的历史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沉淀了下来,虽然在这段历史里,我只是个迟来者,但我仍为冀A的成长而欣喜。
今日无事,偶尔翻到了以前《36524》的一本杂志,03年的,很久以前出的了。我仍保留是因为那里有我的一段文字,记录了曾经的一段岁月。无意中打开,没想到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近日来颇感熟悉的一行字“伴歌而行——冀A车友会一周年盛典暨车友见面会”呵呵,真是相约不如偶遇啊,怎么会在冀A四周年来临之际让我发现,自己无意中保留了冀A一周年庆典的部分资料呢?看来这也是一种缘份喽?
在文章里我发现了一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精僻、老饭、中文、雷子,也可能有的仍旧活跃,并已成为冀A的中坚力量,也可能有的已经悄然隐退,去另外的天空打拼。但无论怎样,我想在所有人的心中,冀A都曾令他们感动。
进而再次阅读里面的所有文章,包括张文素的开篇文章《礼让路更宽》(张的写作风格我一直很喜欢),才发现,原来这是冀A一周年庆典时的倡议,于是这句话也理所当然地被做成车标赠给了每一位志愿者。文中,张的欣赏之情跃然纸上:“有这样的道路,这样的理念、这样的大度智慧与激情,怎么不会披荆斩棘、跋山涉水、开疆裂土、驰骋事业、一路绝尘?”哈哈,看过之后,真感觉是豪气顿生啊!那些冀A的老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
还有一篇文章是笑傲庄里路写的“练车手记”,(现在好像不怎么见她了,还是她把网名改了?)记录了她与LG学车的一段经历。羡慕啊,那会考驾照管的多松啊,哪像现在考什么都是电子杆,学车只能在固定的地方学,哪像那时那么轻松,居然能上二环?或者随便找个什么没人的地方都能学?怎么我当初就没有她的远见卓识呢?害得我到现在连驾照都拿不到,郁闷中――――――
但是这本杂志对于我,一直不能放怀的是,我写的那段随笔被漏掉了好多关键的字,当时很是郁闷了一阵。觉得怎么成型的杂志在文字把握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