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姝-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细碎的马蹄声,再无喧闹,到显得有些冷寂,让人心里难受。



  “差不多了。”



  玉荷这回也跟着去,许薇姝就带了她一个丫头,因为独自担当大任,这姑娘就显得非常紧张。



  “主子,咱们马上就出发,您要不要再吃块儿饽饽垫补垫补。”



  早晨为了赶时间,女官们都只是简单地吃了点儿面饼,还没喝多少水,就怕在车上不方便。



  这会儿嗓子有些干,许薇姝抿了口自己榨好,灌在竹筒里的水果汁,笑道:“不用了,你若是饿,上来吃块儿点心。”



  玉荷这会儿是山珍海味吃到嘴里也没滋味,老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没带齐,落下了哪样似的。



  许薇姝不觉失笑,又不觉有些心酸,玉荷这么大的女孩儿,若是在家里,恐怕也是千娇百宠,在宫里却要辛辛苦苦侍候别人了。



  其实玉荷没进宫之前,那也是好人家的女孩儿,和她家宝琴不同,宝琴她们就是家生子,祖祖辈辈都是当英国公府的下人,玉荷的家境却算不错,有几十亩地,算是个正经的耕读之家,家里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个比她小一岁的妹妹。



  她之所以小选进宫,是正好赶上了,陛下派出去的采选使者正好到他们村子,村子里周正的女孩子又没有几个,她不去她妹妹就得去。



  别看按照规矩,小选进宫的女孩子必须是家里同意,不能强逼。



  但采选使者代表的虽然是皇上,可他在外面的所作所为,又哪里是皇上都能管得着的?



  他说要哪一家的女孩子进宫参加小选,哪家又真敢不送女儿进去?



  玉荷一琢磨,反正进了宫也不是没有好处,万一运气好,从宫女做到女官,那就是祖上烧香,就算不行,二十多岁出来了也照样能找婆家。



  再不成,自梳头当嬷嬷,也算是另一条路。



  女人在世,怎么也是难,还不如搏上一把,于是就咬咬牙拿着包袱跟人家采选的使者走人。



  宫里的车马是头一批走,御驾出京,整个京城都净街封道,许薇姝本来还想看看热闹,可街面上除了或者骑马,或者步行的禁军外,一个生人也不见。



  店铺都门户紧闭。



  至于电视上赶着皇帝出行,扑过来告御状的情形,那就更见不着了。



  那些侍卫和禁军,各个都是宝刀出鞘,旁边还不知埋伏了多少弓箭手,真有这样的人跑出来告状,恐怕第一时间先被射成马蜂窝……状纸到指不定能递到万岁爷手里头去。



  马车慢悠悠地走,许薇姝昏然欲睡,好些低品级的女官都要差事做,随着仪仗四处跑,像她这般,最多遥控指挥一下,到是闲得很。



  不知道打了多久瞌睡,车才出了京城。



  睡了一小觉,迷迷糊糊地醒转,肚子里空荡荡的难受的厉害。



  玉荷先抱着妆匣,给她净面上妆,才去后面的车上给自家主子拿点儿吃的,回来的时候还带着愁眉苦脸的小世子方思齐一只。



  许薇姝一看他就笑了:“腿疼?”



  “嘤嘤嘤,嘤嘤嘤!”好丢人!



  方思齐本来应该坐车的,结果他非说自己大了,不肯坐车要骑马,骑了才一上午,一双腿就……合不拢。



  大腿内侧都磨破了皮,红肿一片,还是皇帝瞧他可怜,让身边的小太监给他上过药,本来是打算送他回自己的车上去,正好瞧见玉荷,就跟着玉荷过来了。



  方思齐的车还要靠后些。



  许薇姝她们是紧跟着陛下的仪仗走,这小家伙一准儿是不想招摇过市,丢人现眼。



  玉荷拿出来一小铜炉,底下可以塞入木炭,固定在桌上的凹槽里面,上面的锅也是固定的,哪怕有点儿颠簸也不怕。



  又拿了个铜壶,倒出来是乳白色的骨头汤汤底。



  搁在适合里的蔬菜和薄得透明的肉片一放进去,汤就开始滚起来,



  不一会儿,香气便在车厢里弥漫,就着饽饽,捞些菜吃,喝一碗汤,从喉咙一直暖到胃里面去,简直舒服的不得了。



  许薇姝也给方思齐来了一碗:“吃吧,也就今天能吃上这个。”



  她可没能耐拿多少冰块来冰冻食材,到是做了几个冰包,搁在半密封的木箱里,冻了点儿肉类,真要吃,也就一两天的事儿,以后就得看路上能找到什么可以吃的东西了。



  方思齐留着口水就要伸手。



  许薇姝赶紧抓住他,拿了帕子给他擦手,一擦擦得两条帕子都变得黑乎乎。



  如今外面的地面可不像以后,最起码也是水泥路,黄土平整些就是好道了,一路走过,暴土扬长,这会儿方思齐脏的,许薇姝都想把他扔到木桶里刷一遍再让他吃饭。



  当然不可能。



  许姑娘也只好忍着眼睛疼,看小家伙特别斯文,规矩特别好的一连吃了大半碗肉。



  还是玉荷吓得赶紧撤了锅子,不敢再让他多吃,吃饱喝足,许薇姝招呼伺候他的小太监过来,拿了两块儿早就缝好备用的长条棉垫子。



  “做两条带子,给你家小世子缠在大腿内侧。”



  孩子的肌肤都娇嫩,虽然皇子皇孙们学骑马,都要过这一关,但这会儿出门在外,还是小心些好。



  小太监连忙应下,千恩万谢,感激不尽。



  方思齐回去了没一会儿,小太监又过来多要了两条。



  许薇姝估计,大约是给十九皇子用的,貌似那两只的关系特别好。



  正吃着饭,马车停了下,不用玉荷过去探消息,自有女官过来回禀,说是延国的花蕊郡主要去江南游学,碰上圣驾,特来拜见。



  这事儿和她们这些女官不相干,到是有几个小宫女讽刺花蕊郡主嫁了三次人,又和第三任丈夫和离,一大把的年纪不在自己的国家呆着,还到处乱跑,实在不像话。



  许薇姝就吩咐下去,让那些小宫女嘴巴老实些,莫要惹是生非。



  心里到想,她若是投身到延国就好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家常菜
  大殷朝算是民风开放,但和延国比,那是小巫见大巫。



  延国如今是太后临朝,国内女子的地位极高。



  就说花蕊郡主,她嫁了三次人,可不乐意守在家里,照样能带着一群仆从四处游历。



  国内玩腻了,还能出国玩。



  现在又不像以前,从这个国家去那个国家旅游,必须拿护照,想常驻,那更是麻烦,手续繁琐的要命,还不是随便某人都行。



  要不然就是偷渡。



  人家花蕊郡主这样的贵女,连个路引都不需要开,照样行走四方。



  花蕊郡主的事儿,想想羡慕一下也就得了。



  许薇姝打发走小宫女们,让人叫李敏过来玩



  这一次李敏也在随驾的名单之内,她这儿也不当差,一个人没什么意思,许薇姝一叫,她也就老老实实地过来玩。



  “吃得东西有点儿多,咱们玩点儿别的下下食儿。”



  过一个年,许薇姝觉得自己的小肚子上多了一圈肉,掐一把都有些掐不过来,好些旧衣服几乎都有点儿不能穿的样子,再胖下去可了不得。



  所以吃饱喝足去睡觉这个美好的选项,暂时不能出现在许姑娘的计划表里面。



  俩人正好下棋,都是考过女官,琴棋书画不敢说精通,起码要会,路上到不愁打发时间。



  一直到天色擦黑,前面的御驾才停下。



  因着那位陛下不知为何,忽然想享受野外扎营的情趣,他老人家一句话,大队人马就在野外老老实实地驻扎下来。



  明明在走不远,前面就有村落,哪怕在村子里住,也比可怜兮兮地住在野地里更安全鞋。



  奈何人家是万岁爷,人家的话就是圣旨,底下的人只能无条件服从。



  许薇姝这会儿就有事儿做,和李敏一块儿去检查给陛下准备的食物,帐篷,衣服,鞋帽,整理下面送上来的折子,忙活一通,紫宸殿跟出来的女官不多,连许薇姝也难躲清闲。



  直到一切都准备好,圣驾安安稳稳地安顿下来,几个女官互相看了一眼,都赶紧分散回自己的帐篷洗澡换衣服。



  虽说是春寒料峭的时节,奈何这么一动弹,居然也浑身冒汗,更别说道上沙尘遍地,一个个灰头土脸的没法看,许薇姝也洗了澡,换了一身灰扑扑的寻常衣服。



  这会儿就看出薛娘子经验丰富来,带的衣服一天换上两三套也能保证够穿。



  玉荷把自家主子自备的驱除虫蛇的药都给撒上,又点了香,才拿出炉子做饭。



  至于外面送来的那些饭菜,看着也算不差,可别说吃,闻见那股子味,她就浑身不痛快。



  玉荷去拿了点儿蘑菇,又要了一大块儿猪肉,猪肉本来不是给女官吃的,都是宫人自己的伙食,她可不管这个,谁让主子爱吃这一口儿。



  许薇姝问了下,自己动手把猪肉给剁成肉馅,加上些面粉,把自己准备的十三香混进去,又点了一丁点盐,揉捏成博饼,一个个煎得外焦里嫩。



  香飘三里不说,反正把万岁爷的馋虫勾搭出来。



  万宝泉万大太监亲自过来,把许姑娘刚做好的肉饼一锅端走,那是一块儿都没给剩下。



  到是赏了四道御膳。



  许薇姝无奈,只好就着小米粥把那四份儿都飘出白油的鸡鸭荤腥给吞了几口。



  一口就噎住,实在吃不进去,许薇姝可不像宫里的娘娘们,陛下赏赐的菜别管多难吃,都得认认真真地全都吃完,她好歹会动脑子。



  “玉荷,你把咱们小铜锅拿过来。”



  铜锅今天用过之后,玉荷就没洗,只拿布擦了擦,这会儿驻扎下来,刚才拿去不远处的小溪洗过一遍。



  许姑娘却是一点儿都不尊重人家的劳动成果,所有的菜全搁进去,搁在炉子上热了热,算是一锅大乱炖,勉强也能享用,喝点米粥,吃了点儿面饼,就几口菜,勉强算是把御赐的菜都给吃完了。



  今天在路上的第一天,就这么混了过去,晚上许薇姝早早睡下,也没和几个女官出去转一圈,自然更没见到那位花蕊郡主。



  李敏却是远远地见了一面,第二日天不亮赶路,她就凑到许薇姝的车上一块儿接着下棋。



  “我看那花蕊郡主真是傲气得紧,和咱们陛下说话也不卑不亢,没半点儿恭敬,伺候陛下的几个大太监都恼了……听说还打听李巧君李郡主来着,说上次在骑射上不小心小输一手,这次碰上了要赢回来。”



  李敏皱眉,显然对花蕊郡主不是很欣赏。



  “幸亏李巧君不在,要不然……”



  她话没说完,可许薇姝已经听明白,她是想说,两个好显摆又争强好胜的郡主凑在一起,肯定是要闹出大乱子的。



  最近大殷朝和延国的关系,本就有些紧张,实在不适合再因为小事起冲突。



  许薇姝挑眉,轻轻落下一子,胜负已定。



  李敏也不在意,打乱棋子重新接着开始。



  她们说是下棋,也仅仅为了打发时间,谁也不用心,许薇姝还一只手下棋,另一只手伸出去给玉荷,让自家小宫女给修剪指甲来着。



  作为女官,指甲不能留的又长又漂亮,一直都得修剪的干净整齐。



  事实上一入家学,女孩子们就失去留长指甲的可能,她们除了读书识字之外,每天还要练习骑射,有一手长长的指甲可十分碍事,哪怕爱美的,也多是佩戴假指甲。



  进了宫门更是如此,女官们都要做事,谁都不会和宫里的那些娘娘们似的,打扮得花枝招展。



  下了几盘棋,没多久,前面就传来消息,这次圣驾会在前面一座村子里停留。



  女官也松了口气。



  看来陛下野营的兴趣已经得到了满足,万幸,要是连着几日露宿荒郊,恐怕连禁军那边都要疲惫不堪。



  圣驾到的时候,村子那边都准备好了,老百姓一个也看不见,许薇姝她们分到的房子,不算怎么豪华,也是正正经经的大宅院,住起来应该挺舒服,



  厨子们赶紧四处寻找新鲜蔬菜,准备做丰盛的晚餐填饱主子们的肚子。



  路上吃喝都不方便,吃的全是简单的东西,这会儿还不赶紧想办法丰富一下大家的伙食,肯定要招人骂的。



  别人骂几句就骂几句,万一没把皇上伺候好,哪天脑袋莫名其妙地掉了,都不知道该记谁的仇!



  厨子们很卖力,皇帝又有了新想法,他老人家一声招呼,要那些随驾的大臣们一起去外面的山坡上吃饭。



  许薇姝:“……”



  那就是个最普通不过的土山坡。



  紫宸殿来的几个女官一碰头,李敏就抓狂:“什么叫就吃老百姓们吃的东西,去百姓家里买点儿便是,万岁他……他……”终究还是不敢说太难听的话,“他老人家也太会为难人。”



  女官们愁,跟来伺候的十几个厨子的脸都绿了,连王太监也一脸菜色。



  皇帝这亲民的想法是挺好的,问题是,王太监哪里真敢给皇帝吃那些东西?



  百姓们吃什么?这个村子还算富裕的,可一般老百姓吃的馍馍蒸出来都是黑色,他们当奴才的咬一口也刮嗓子,那还是好东西,轻易不肯吃,待贵客才会拿出来让人随意享用。



  至于平常,有点儿野菜下肚就算好的。



  女官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开这个口。



  要是让膳房做些唬弄万岁,万一万岁发现不对,岂不是不妥?可要是真让万岁吃那个,谁也担不起责任,就是皇帝不惩罚,回去了也得受罚。



  许薇姝无语半晌,还是道:“行了,大家去村里收集些粗粮,野菜,回来多加油盐和面粉,蒸一锅馍馍,还有野菜,挑嫩的用热水炒一下,加调料调一调,你们自己调出陛下能进口的味儿,还有看谁家有腊肠,干肉,不要做得太精致,别摆盘了,粗糙些,都用农家用的碗装。”



  她自己过去指挥着弄了一桌子,看了看,又让打了个蛋花汤,正好赶上有杀猪的,猪血来了一盘,至于那些下水,实在不好给万岁吃。



  不过,她自己到弄了点儿排骨回去红烧。



  不一会儿,做出一桌子家常菜,保证都是那位万岁爷别说吃,见也没见过的。



  万宝泉尝了尝,顿时松了口气。



  都用陶碗装了,准备了一大把竹筷,粗粗看去,还真像农家的饭食。



  只要那位陛下别当真去吃农户家里的东西,就差不多能混过去了。



  万宝泉了解自家的主子,他们这般用心,哪怕陛下察觉出不对,也会体谅奴才们关心他的心情。



  陛下这些年,就看重这些细节末节。



  “还是咱们许书官脑子转得快。”他刚才就想着发愁,脑子比平日里木了大半。



  万宝泉暗暗警惕,这可了不得,在陛下身边伺候,他就是多长十个脑子还嫌不够用,脑袋瓜变成木头,那就是要丢掉身家性命的前兆。



  皇帝有心情玩‘亲民’,一帮子人就得顺着他的心思办,很快把一片小山坡清理出来,铺上粗布,大臣们也三三两两的,高高兴兴席地而坐。



  就是苦了这些禁军和侍卫,还得重新安排保卫措施,里三层外三层地重新布置,怎么也要确保万无一失。
第一百一十三章 显摆
  这些食物一摆到桌面上,皇帝看了眼睛就红了,再一吃那凉拌野菜,便开始垂泪,说了些百姓饥寒贫苦,他这个皇帝当得不合格,愧对列祖列宗的话。



  一群大臣赶紧说百姓们生活不好,那不是皇帝的错,是父母官没尽到责任云云,还有天灾频繁的缘故,全不关皇帝的事儿。



  也有人痛哭流涕歌功颂德,皇帝是哪儿都好,这么惦记着百姓,百姓们一定也能领会万岁的苦心。



  果然,为了印证大臣的话,本地的县官就把万民伞给送上来了,还带来三个年过八旬的老人家,三个老人家都养得壮实,牙口也极好,一个个跟皇帝说,虽然家里遭了灾,可朝廷赈灾及时,他家里老少都得以活命,这全是万岁的功绩。



  三个老农,真是农家出身,手上还带着老茧,说起地理的事情,也头头是道。



  一下子就把皇帝给哄高兴了,亲自把老人家让到席上,让给他加碗筷。



  老人家不客气的很,该吃吃,该喝喝,都道皇帝赐的饭食,比家里吃的好吃的多。



  这点儿到绝对不假,要是这些饭菜比他们家里吃的都差,让皇帝咬一口就吐掉,要不然再不小心伤了喉咙,那都是天大的罪过,现在这位陛下,可不是当初同样土地里刨食,还讨过饭的开国皇帝,人家就是最凄惨的时候,衣食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