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姝-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秋佳节将近。
就算没有过节的情绪,许薇姝还是给底下人都发了赏钱,再多裁几套新衣服,又吩咐准备月饼,京城出事儿,没告诉丽娘和阿蛮。
那两个情绪刚刚好些,要是再知道了这个,整日惦记家里,又一点儿法子没有。不是找难受?还是等探明了具体情况再说。
许茂竹也是一个意思。
他自己担心的不行,整日往安王府的外书房跑,就盯着京城那边传来的信儿,这里消息最灵通。外面的消息,都先在此汇总。
可他自己担忧,面上一丝不露,还笑眯眯给姐妹们准备中秋节的礼物。
送给阿蛮一对儿玉兔,是他自己雕刻的。也给了姝娘一对玉璧,是龙凤呈祥的图案,玉质不算特别好,但同样是他自己雕刻,心意在呢。
送给丽娘的到有不同,那是一个碧玉制成的玩器,巴掌大的古琴,很是精致。
“我本来也想自己雕刻,可那日从街上看到这东西,一眼就相中。知道丽娘你准喜欢。”
许爱丽果然很开怀。
说起过节,王府里的气氛就变得柔和多了,没那么紧绷,许薇姝便发话,大家办了一场赏月酒宴。
月饼切成块儿,桂花酒从酒窖里取出,再备上白玉杯,阿蛮和丽娘的脸上也带出笑容。
丽娘还沐浴更衣,弹了一曲。
她的琴艺超绝,在京城那也是数一数二。当年考女官,她别的科目都一般,只这一琴艺,让先生们连连夸赞。堪称第一,如今当众弹奏,人们都听得痴了。
身在靖州,哪里见过这样的京中贵女,又哪里听过如此佳音,就连卢玉衡这样的世家公子。一样听得连连感叹,叹那些真正的京城贵女,并不如母亲和妹子所言,是那种只靠着衣衫富贵傲人的。
许薇姝也听得来了兴致,取了笛子,即兴来了一段儿‘彩云追月’。
吹完一曲,便纵情高歌。
“花在此时落,月在此时圆,人间天上,歌起舞飞旋。凤鸟还巢,更无狼烟,寂寞了美婵娟……不教浮云将月蔽,心想太平万万年,我有霓裳风吹动,水起涟漪歌抚平……此忧谁解?谁是知音?且饮此杯,共语升平,良辰易逝何如梦……”
许薇姝难得如此放纵,连连喝了许多杯温酒,结果醉倒了一地,王府的宫人们好容易才把醉醺醺的客人们送走,把主人扶回房间休息。
回了屋,就着玉荷的手喝了一盏醒酒汤,许薇姝拢了拢被子咕哝:“这中秋节过得还真刺激。”
玉荷没吱声,哄着自家王妃睡过去。
许薇姝是真觉得中秋过得不好,却不曾想,这中秋一过,事态发展却更加微妙。
江南那一群本来被张兰芝牢牢困死的乱兵,竟然一夜之间连下数城,威逼京师,张兰芝兵败如山倒。
那头,忠王自请监国,挂帅出征,这简直是当那位皇帝陛下已经死了。
而那位到底死还是没死,谁也不很清楚。
义王同样没闲着,四下说父皇被忠王幽禁,联络诸位皇子,和各地藩王,他也不是口头上说说,这一闹,大家才看出来,这人手里头也掌着兵,光是私兵就养了数万,各地的军队,有好些军官都是他的人。
许薇姝很清楚,像禁军,肯定是忠于皇帝,但现在皇帝没有一点儿消息,一群皇子闹起来,这就有些麻烦,也是各分派系,各有偏向。
一时间风声鹤唳,消息简直是一天三变,今天义王在舆论上占据上风,明天忠王又成了忠心耿耿的好儿子,其他人才是乱臣贼子。
乱世,比原主记忆中早了好些年。
好在许薇姝早知道原主的记忆不那么可靠,谁也不清楚,重来一世,是不是就和上一世一模一样,她就想着静观其变,看看结果。
事实上,地方上的各个势力,都想静观其变,可那根本不可能……
这些王爷们哪里是好相与的,你要是大权在握,有很多底牌,那些人在此敏感时刻,不敢得罪你,怕把你逼到旁人那儿去也就罢了,你死活哪里都不靠,人家也不至于多为难,不过只是将来不受新君重用而已。
那到没什么,蛰伏一阵子,反正世家大族不怕蛰伏,过两三代,事情过去,照样能出头。
可一些没这个底气的,那想左右逢源就不容易。不是朋友,便是敌人,无论哪边灭了你也轻轻松松。
许薇姝这会儿到有些庆幸,英国公府没落了。早就被抄了家,在京城已经相当不起眼,谁都想不起他们来,说不得因为这个,到能躲过这一劫。
阿蛮和丽娘终究还是知道了外面的情况。闹得这么大,许薇姝想隐瞒,也瞒不过去。
丽娘还好,只是白了脸,阿蛮当时就脸色发青,整个人都站不住。
许薇姝给她灌了两碗安神汤,这才回过神,短短几日工夫,这孩子就瘦得脱了相,当年那么明丽活泼的女孩儿。此时看着,竟是死气沉沉,像老了十几岁。
没几日,阿蛮就说要回京城。
“姝娘,大哥,不是阿蛮任性!”
见许茂竹的脸都黑下来,阿蛮忍不住垂泪,“我也知道,现在回去不安全,但这一路走来。咱们见到多少生死离别,不说遇上乱兵,就是一场风寒,就有可能天人永隔。记得初来靖州,咱们遇见那一对姐妹,自从和爹娘别过,已经六年未见,恐怕再见无期,我只是不愿意以后再也见不到爹娘。哪怕是死,一家人死在一处,我也欢喜。”
许茂竹半天没说话,也红了眼。
许薇姝叹了口气……阿蛮也不是小孩子了,她过去可没这种细腻的心思,为人说是豪爽,其实有些粗心,或许还有那么点儿小心思,在许薇姝面前动过心眼,不想姝娘在别人面前出头,让人记住,免得会令人想起姝娘才是国公府正正经经的千金,她反而像个冒牌货。但现在,经历了这么多,她也变得和以往不一样,不关是好是坏,总是一种成长。
“我真挺想答应你。”
许薇姝苦笑,“但那不可能。”
现在外面那么乱,许薇姝可不敢放阿蛮出去。就是那些商队,如今也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到是外面有一些商户要钱不要命,想借机发财,知道靖州粮食大丰收,有过来收购。
不过,那些琉璃作坊暂时都停了产,铁器也不再乱卖,观望一下再说。
许薇姝努力维持安王府的平静,训练士卒,加强戒备,生怕羌国和延国趁机闹事。
边疆上确实有那么点儿蠢蠢欲动的迹象,姝娘干脆风风火火地来了一次大阅兵。
让靖州当地的驻军,举行军演,试验了下新的弩弓弩箭,各种新装备。
一来,就当练兵,万一需要他们出战,好歹武器足够熟悉,二来也是震慑。她可不信周边两国在靖州没有探子,自家王爷都安排了好些探子在人家那儿,自己的地盘也同样不安静。
虽然不知道有用还是没用,但许薇姝坐镇,总体来说,靖州这最容易乱的地方,这次没乱。
最近是每天都有各种消息传来,好的不多,许薇姝还接到一封肖氏的来信。
信中提及,京城到处流传,西北蠢蠢欲动,方容在西北勾结延国,意图谋逆,忠王已经下令,要方容尽快上折子自辩。
许薇姝:“……”
估计这会儿肖氏的信里言语还算客气,没直接说许薇姝你男人是个乱臣贼子,你要是顾忌许家颜面,速速自裁……纯粹是因为义王那边发话,说安王绝不会如此,一脸义愤填膺。
把信一收,许薇姝只当没收到,但心里还是一咯噔。
她当然不担心方容会和延国勾结,她唯一担心的,只是方容的安危。
也只有这种时候,许薇姝才觉得,她有点儿没用!
如果现在是在开皇王朝,她绝不可能就这样坐困于此,无法可想,只能等待。
那时,她拥有强大的实力,一声令下,想要什么地方的消息,都有人为她探来,想做什么,都有人前赴后继为她去做。
人生在世,要想一切顺心,必须自己有实力才行,她生而为女,好像依附旁人也无妨,可到底是……谁都不可靠!
时间一天天过去。
玉荷觉得,自家乐观的王妃,面上都有些消瘦。
外面传来的消息,也都不大好,西北终于开战,延国和大殷朝双方都派出大军,交手数次,殷朝落于下风。
没几日,更糟糕的情况出现,西北方面消息断绝,谁也不清楚具体情况。
很多人都担心西北军叛了大殷朝。
这消息也不是瞎猜,谁不知道大殷朝打压西北军多年,西北军众将士们哪里能不怨恨?
即使这边都打了起来,可忠王和义王还是头脑发热,依旧不管不顾。
义王甚至打出旗号,要先诛灭欺君叛国的忠王,再与延国决一死战。
许薇姝真想呵呵他一脸。
靖州离西北不远,若是延国挥军直入,战火必然要波及到这边,好多世家都很担忧,天天上安王府来寻许薇姝。
她也不好躲,只能应付,好在她不是真正的闺阁弱女,处理这个也不怎么害怕,无论谁还探问,她都大大方方地把人请入书房,让人摆出沙盘,将如今已经知道的消息情报,都在沙盘上反应出来。
可能这些不懂军事的人,听不懂许薇姝的讲解,可无疑,心里会安定很多。
这时候,要是王妃一味安抚,只说好听的,他们可能根本不信,但现在王妃镇定自若地摆事实,讲道理,也不说什么延国根本没可能突破防线的话,只说他们殷朝的战略并未失误,即便延国大军来袭,靖州也有一战之力。
如此,这些人反而镇定了。
人家王妃一个女人,撑着偌大的王府,还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逃跑,名下的产业甚至运作正常,他们怕什么!
这日,送走了那帮探消息的各大家族的族长,许薇姝松了口气,结果卢玉衡递来的茶杯。
外书房里里外外坐得都是王府的书官,文书们细细把刚才王妃讲的话都记录下来。
有宫人连忙上了点心。
一群人盯着许薇姝,目光熠熠生辉。
其实,不只是那些外人担忧,他们这些王府的下属,更加害怕,也就是这会儿,大家才真正佩服起这位王妃来。
换了他们面对眼下的局面,早就手忙脚乱,哪里还能撑到如今?
一晃眼,秋日即将过去,冬日马上就要来临。
西北那边到是传了好消息,袁琦和蒋文二人互相配合,诱敌深入,打了次伏击,消灭了延国五万先锋军,获得大胜,一口气把对方打了出去。
整个大殷朝都松了口气,振奋许多。
阿蛮还是闹着要回京,正想办法要达成愿望,然后就不用她想了,京城又传来信,那位好些人都当再也好不了,已经大半年没上朝的皇帝醒了,下令让各地闹事的藩王进京,没闹事的靖州,居然也在进京之列。(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六章 孝子
京城来传旨的宫人风尘仆仆赶到靖州,一路被顺顺当当地迎进王府。
“看座。”
许薇姝换上王妃的正装,打扮得整整齐齐,迎接天使,这位快马而来的宫人,她还认识,是万公公的干儿子,姓孙,在紫宸殿也是很有脸面的宦官。
这人到客气,见了许薇姝恭恭敬敬的,摆下香案,接了旨意,看着许薇姝面色好转,连忙道:“娘娘容禀,万岁爷身子康健,就是想念儿孙,特意召各位主子进京。”
许薇姝点点头,又说了几句闲话。问了下宫中故旧的情况,便让玉荷塞过去个丰厚的荷包,先请他回客房安歇,才打开圣旨,又看了一遍。
圣旨应该没什么问题,大意就是安王是个孝顺皇孙,他想得厉害,特意召回京城看看,不忍心孙子夫妻分离,所以也让接安王妃进京。
来了圣旨,别的也罢了,尚不知是好还是坏,有一点儿却绝对是好事——自家男人总算是有了确切的消息。
王府上下也就松了口气。
连许薇姝也觉得身上压力骤减,不得不承认,她再好强,有些事儿也没办法代替方容,至少现在不行。
那位王爷不知怎么想的,此刻竟不在京城,反而跑到江南去了,目前正和张兰芝在一处,这是传旨的宫人透露的信息,似乎不该出错。
许薇姝琢磨着,方容应该要写信过来了,果然,当天晚上没睡多长时间,卢玉衡和徐峰两个负责值夜的,便不顾规矩,半夜把王妃叫起来。
方容的信果然送到。
很薄的一张纸,写得字儿不多,许薇姝扫了一眼就看完,笔迹有些虚软。他在信中说一切都好,江南叛乱也渐渐平定。
翁山郡王一家子,除了三公子外,已经一网成擒。如今要押送京城受审,他也会回京城。
说的本都是正事,只在信的末尾提到,当日月圆之夜,对月饮酒。忽见姝娘飘然而下,只浅酌一杯,便已是醉了……寥寥数语,隐约有相思之意。
许薇姝心里沉甸甸的,忽然也有了那么一点儿想念,忽然觉得启程去京城,若是能早日与他相见,便不算辛苦。
没两日,江南的消息陆陆续续传回来,大体的叛乱被镇压。只剩下一些散兵游勇还在抵抗。
翁山郡王倒了,虽然少了一个三公子,好像翁山郡王也就有这么一个儿子能拿得出手,但此人贪花好色,又狡诈无比,实在无明主气度,估计大殷朝里那些个人精也不把他当回事儿,就是现在还闹腾的那些,也不会听从他三公子的命令。
天使驾临,皇帝陛下苏醒。靖州顿时安静多了,那只是表面上,私底下更是暗潮汹涌。
“……这也不知是真还是假?”
一群安王府的僚属凑在一处,商量来商量去。还是没办法达成共识。
“要不然再问问王爷?”
现在能够联系上,可王爷还是一句话,听凭王妃做主,看信上字迹潦草,想必王爷那边也有什么变故,根本顾不上靖州。
按说万岁下令。那肯定要遵从,但谁知道这旨意是真的还是假的,万一是忠王矫诏又怎么办?若是对方诓骗王爷王妃进京,那该如何是好?
许薇姝到是命一众宫人开始收拾东西,那些准备送去表孝心的各色礼物,总算派上用场。
僚属们不清楚,她可是很清楚,皇帝昏迷,能掌着印信的,乃是万宝泉万公公,那是皇帝的亲信,一向忠心耿耿,绝不会为忠王所用,既然传了旨意,说明皇帝是真清醒过来。
再说,虎死余威在,没人敢太岁头上动土,忠王也不敢,何况老虎未死。
许薇姝听到消息很淡定,可外面表面平静,其实都提着一口气,谁都不知道这位皇帝会做出什么事,要是他年轻的时候,诸位大臣还能揣测他的心思,到了如今,再没人能猜得透他老人家的想法了。
又一次要回到京城,许薇姝不知为何,忽然又有点儿不愿意走。
她可是把靖州当自己的家在经营,她已经设计好了邬堡,且这一座邬堡已经在建设中。
那些只看设计图纸,就让人心动神摇的,美轮美奂的城池,她还想第一个见到,第一个住进去。
可惜皇命难违,只希望过阵子就能回来,不过封地在这儿,想必也在京城呆不太久。
许薇姝一边盯着收拾东西,一边和方容书信往来,方容的字迹还是很虚软,从字迹就看得出,大约身体不大舒服,但只要有精力写信,想必也没出太大的问题。
只是书信往来了几次,方容那边又断了消息,许薇姝觉得大概是自己要赶路,那边也忙,就没多想。
…………
京城,紫宸殿
老皇帝坐在软榻上,案头燃了安魂香,这是天教的东西,香味并不浓郁,却着实管用。
万宝泉捧着铜镜,指挥两个小太监给万岁爷染头发,所有伺候的宫人都眼观鼻鼻观心,小心翼翼,那两个小太监的动作也战战兢兢。
给万岁爷染头,那是掉根头发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老皇帝却看着镜子里,那个模模糊糊的影子发呆,半晌忽然道:“万宝泉,你说朕是不是老了。”
万宝泉吓了一跳,面上却纹丝不动,只道:“老奴到看不出来,许是万岁爷躺得时间长了些,气色不好,好好调养两日,必能调养回来。”
他这会儿可不敢随便拍马屁,如今万岁爷的脾气不好,拍马屁容易拍到马腿上。
皇帝闻言,就叹了口气:“是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