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姝-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下的宫人,爱它们两个,却是把它们当做衣食父母看待。



  就为了这两只,王府内便有好些本来没活儿可做,要被清理出去的宫人有了差事。



  伺候好了它们,自然是吃喝不愁,将来还能在王府养老,面对‘衣食父母’,难道还敢不上心?



  许薇姝把懒洋洋的球球搁在膝盖上,它家的几只小崽子如今也长大了,轻易不跟母亲一块儿行动,大部分时候都在王府里呆着。



  也不知道谁把那几只猫,养出了骄娇二气,在府里成了出名的小霸王,不好伺候。



  也就在许薇姝这个王妃面前,性情温驯,从不露它们那锋利的爪子。



  “要爬吗?”



  方容看自家媳妇坐在大青石上歇了一会儿,把球球扔到树上去,又把猎到的野物扔给侍卫,交代他们烤好了吃,就开始绑腿,戴上帷帽,佩戴驱除蚊虫的香包,腰上缠上软剑,身上也背上他的小弯弓……



  “真要爬?”



  方容坐在石头上,心有余悸地看着自家媳妇。



  许薇姝一挥手。



  身后两个健壮的侍卫抬着软轿过来,一蹲下就把轿子摆在方容面前。



  方容:“……”



  许薇姝微微一笑。



  方容当然不肯坐轿子,那像什么话,他好歹是个大男人,还能看着自家媳妇轻轻盈盈地在前面爬山,他一个人坐在轿子上跟着!



  事实上,方容不是体力不够。



  他也修习内气,爬个山没多大问题,问题是眼下的山路,可不是后世那些石阶,山路都是人踩出来的,是那些采药的,砍柴的山民们踩出来的。



  这种路,但凡下雨,泥泞非常,走一圈就变成泥猴。



  昨天晚上就下过雨。



  方容前一阵子陪自家王妃爬山,同样一条路,他上去之后就没了那翩翩风度,他家王妃却是不染尘埃。



  不过,和美人同游的乐趣,足够让所有的不便都变得也让人欢喜。



  许薇姝一路走,一路采摘了一些树叶。



  都是奇形怪状的,要不然就是有特色的,等回去风干,还能制成书签。



  方容就得了自家王妃一张红枫叶的书签,上面还写了两行小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走走停停,也不算累,正玩着,忽听小白一阵咆哮声。



  许薇姝愣了下。



  一抬头,就看见球球从树上蹿下,跃上她的肩头,也喵喵地叫了两声。



  小白的身影在山上晃来晃去,像是有些焦躁。



  这只小狗本身只是好玩的宠物犬。



  宫里的那些人,给宫中女官挑选宠物,只能也只敢选择性情温驯的,像藏獒,狼犬那类,就算许薇姝想要,他们也不可能给。



  万一要是伤了主子,哪怕只是破层皮,对他们来说,那也是要挨板子,掉脑袋的大事。



  不过,小白跟了许薇姝之后,以前还好,尤其是到了靖州这一阵子,功德玉璧里的功德积攒得特别多,许薇姝的手头也变得宽裕。



  不光是用吉水喂养它和球球,还用上以前调教宠物的手段,现在小白当然不算什么灵兽,但也比一般的狗聪明很多,胆子更大,还很听话,轻易不会随便咆哮,就是叫,也是那种撒娇一样的哼哼声。



  许薇姝拉住方容,示意侍卫们过去看看。



  才有动作,山上忽然冒出来好些人头。



  那些侍卫顿时吓了一跳,连忙冲上前,把两位主子护在身后,钢刀出鞘。



  许薇姝抬头看去,她眼力好,能看得出来,山上‘埋伏’的那些人训练有素,个顶个应该都是‘精兵强将’,不过,不像是专门来行刺的。



  还有几个人,背上背着鹿,还有野兔。



  甚至笼子里还有两只活的兔子。



  只是打猎的话,未免人太多了些,这么多人,这么大的阵仗,也只有王孙子弟出游能比得上。



  方容的排场也没人家大。



  今天负责护卫的侍卫统领是夜行人出身,方容身边的老人,名字很奇怪,姓第二,叫第二孙。



  平常同僚们都叫他小孙。



  他也不算新手了,一发现状况,先安排手下人找最合适的撤离路线,自己上前高声道:“前面是哪里来的朋友?我们是安王府,带人上山打猎,若是有误会,还请出个声!”



  说话到很客气。



  王爷和王妃都在,他们不敢不小心,万一要是阴沟里翻船,让王爷折损在这儿,整个靖州就要乱。



  这边喊半天话,那边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就在侍卫们忍不住额头上冒冷汗,打算放一轮箭,试探试探的时候,前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有个人小心翼翼地冒出头。



  那是个二十七八岁的汉子,头上裹着白头巾,身上穿着麻衣,耳朵上居然还戴着一串宝石耳坠!



  一出来就开口道:“……你们,是谁?”



  他一张嘴,许薇姝就听出来了,应该是山民,不大会说官话,说得有点儿坑坑绊绊的。



  方容也松了口气。



  第二孙连忙道:“是黎族长的人吗?我们是安王府的,到山上打猎。”



  这下子大家都放松下来。



  靖州本来就盘踞着不少山民,历朝历代,为了躲避赋税,躲避战乱,进了山里,自此就在山林中扎根,再也没有出山,一直繁衍生息。



  想在靖州这边打下好基础,山民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方容他们来了之后,也没太惊动那些山民,不过,还是派人去联络了一下,就是表示表示,现在靖州的当家人换了,很友好,愿意和山民们和平共处,要是他们乐意下山,就能给安排户籍,也愿意接纳,不肯下山,也不强求。



  小心谨慎,你来我往地试探了试探,暂时是没起什么冲突。



  山民们其实也不都是彪悍人物,也有羡慕山下繁华的,喜欢美食,喜欢华服,想要读书识字,再说了,山下有一个做事比较温和的人当政,他们也敢下山卖点儿皮毛,换取食盐铁器之类,改善改善生活,没什么不好。



  附近比较大的山民族群,就是黎老大那一群,差不多能有个千把人,就是壮年男子,也能有几百个。



  方容一来,就和他们接触过。



  彼此通了姓名,大家也就稍稍放下戒备,凑在一块。



  那群山民显然也对山下的生活非常好奇,只是差不多有一小半,都不怎么会说官话,就是会说的,说的也不大好,只能比比划划地问。



  他们跑到三天山来打猎,其实还是许薇姝的功劳。



  以前这山上飞云贼盘踞,不只是飞云寨,周围的山头他们也视为自己的地盘,不许人进入,连树木也不肯让别人砍,那些山民们不想惹事,也就不怎么过来。



  但近些日子,这边十分热闹,山民打猎打到野物,也就乐意来逛一圈,遇见了想要买皮子,想要吃肉的人,就能换点东西,价钱特别公道,至少比以前公道的多。



  以前还只是零零散散,个别的人来做以物易物的交易,到后来,彼此的信用都好,山民还吃到精细的盐,白糖,甚至拿到了以前根本不会卖给他们的铁器,于是交流的人群就越发多起来。



  今天要不是看见浩浩汤汤一大队人马,还个个都拿着弓箭,穿着甲胄,他们也不至于就这么躲起来。



  现在领头的,是黎老大的三儿子,取名黎军,算是他三个儿子里胆子最大,官话说的最好的一个。



  他也看得出,这些人里,应该是方容和许薇姝这一双男女的地位最高,所以也不敢过去打扰,只是围着第二孙说话。



  “汪汪,汪汪汪。”



  小白还一个劲儿地叫个不停。



  许薇姝扫了一眼,就看到其中一个山民手里,拎着个笼子,笼子上盖了一块儿黑布。(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九章 惊奇
  真热闹啊!



  山上这种气氛,许薇姝很喜欢。



  她就是爱热闹,以前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也不大喜欢清冷,但还是知道享受孤独,但前世归墟的生涯,却让她品尝孤独的滋味,品尝了很多年,从此之后,再也不爱那凄冷的一切,连品诗文,读小说,也爱花好月圆的热闹劲儿。



  方容那人,外表看来安安静静,其实,和许薇姝是一样的性子,同样爱热闹。



  有时候,她都觉得两个人能正好凑到一处,好比一口古古怪怪的锅,正好配了个同样古古怪怪的盖儿,那是老天爷给牵线搭桥,促成的缘分。



  大半日,成了十五对新人。



  和这漫山遍野的人比,到不算特别多,可也不算少了。



  许薇姝还参加了婚礼。



  婚礼都是温瑞言给操办的,凤冠霞帔没有,吉服都是现成的。



  还有挑着担子,来卖酒水吃食。



  还有人愿意当力工,去给他们准备聘礼嫁妆。



  这事儿显然不是头一次办,整个流程都特别清楚,好些人知道,顺顺当当就下来了。



  许薇姝都喝了杯喜酒,结果这次出来玩,一只野兔都没打到,就顾着凑热闹了,不过反正都是玩,玩什么也没有多大不同。



  宝琴和玉荷她们,还挺开心的。



  …………



  酷暑一日日过去,天气转凉。



  这到是件好事儿,一整个夏日,全大殷朝居然没下几滴雨,堪称赤地千里。



  许茂竹看了一眼自己身上全是灰尘的布衫,本来是宝蓝色,如今也变得灰扑扑一片。



  他从来没有这么狼狈的时候,堂堂国公府的小公子,便是当年他亲爹没有做国公,那也是国公府的贵人。出门在外,仆从无数,夏日里,衣服上身一次。他要是肯洗了再穿,那就有无数人恭维,说他质朴节俭,像现在这般,衣服破成这副德性。他要还再穿,那他身边的人就都该拉出去打板子了。



  “公子,吃点儿干粮。”



  小芸偷偷摸摸拿了一块儿饼,塞给他,又给了他一竹筒水。



  水看起来实在不算干净。



  许茂竹扭头撩开脏的不像样的车帘,把饼和水递给阿蛮和许爱丽。



  两个丫头也不挑剔,将就着吃,就是太拉嗓子,只能掰碎,小口小口往嘴里塞。



  可和外面那些眼睛发绿的饥民比。他们总算是勉强还过得不错。



  阿蛮透露窗帘,向外面看去,目中隐隐约约有一点儿恐惧。



  许爱丽的情绪也不高。



  没离开京城之前,这姐妹两个,还以为自己的人生已经是天底下最凄惨,好好的家被抄,以后再也没有底气做个顺心顺意的贵女,说不得还要学会节衣缩食……



  阿蛮在心里也忍不住怨,怨父亲不争气,怨她没有个好命。以后在宫里怕是有得苦熬。



  只是离开京城,一路前往靖州,一路走一路看,看那些当街卖儿女的穷苦人。看那些只为了半袋粟米,就能把自己老婆孩子都给卖掉的男人,看那些为了弟弟有一口饭吃,有个活路,自己往头上插草标,把自己卖掉的姐姐们。



  更不要说。她们还见到有人易子而食。



  阿蛮当时简直吓坏了,要不是许茂竹抓她抓得紧,她都要扑过去问一问,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狠心的爹娘?



  还是一个镖头见她神不守舍,低声劝了几句:“穷苦人就是这个命,只怪上辈子没有行善积德,托生到贫寒人家。”



  阿蛮半晌没敢说话。



  许爱丽也很是不可思议:“不是说,朝廷派下钱粮,派出救灾的大臣了?”



  她在京里还老听说,皇帝怜惜百姓不易,特命每天减少两道菜,省吃俭用,好拨出钱粮救济灾民,好些老百姓们都说万岁爷心系百姓,还上了万民伞。



  跑江湖走镖的这些人可不知道上面的事儿,他们只能笑笑:“也不是没人赈灾。”



  确实是有的。



  他们也遇上了几回。



  一点儿米粥,稀薄的和清汤寡水也差不多,别说插筷不倒,就是使劲捞,也不一定能捞到几粒米。



  这就算不错的,能给灾民一条活路。



  歇了会儿,镖行起行。



  许家这匹本来毛色光亮,如今怎么看,怎么瘦弱的马,也踢踢踏踏开始走。



  他们雇佣的镖行,不是只护送他们一行人,还有别的镖要押运。



  半路上正好碰见一队要去靖州的商队,那领头的和镖行镖师相熟,两个人以前是老乡,还是邻居,就干脆两方合作一伙儿,互相有个照应。



  “不知道靖州怎么样?听说靖州那边自古以来就缺水,还多匪患。”



  许爱丽看着外面面黄肌瘦的那些穷苦百姓,多少有点儿忐忑不安。



  要是靖州的情况很糟糕,他们这会儿过去,不是给许薇姝添乱。



  老太君是让他们给姝娘送东西来的,可肖氏,那位夫人的意思,大家心里头都清楚。



  肖氏是打算让许薇姝出点儿银钱,好让国公府渡过难关。



  许爱丽手里还攥着一笔姝娘留下的银钱,打算给姐妹们当嫁妆,她很清楚姝娘的性子,那姑娘以前傲,现在却是个心善的,对姐妹也关心,如今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乱子,她绝不会不管不顾。



  可——王爷会怎么想?



  要是王爷把自己几人,当做打秋风的亲戚,再因此迁怒了姝娘……许爱丽越想越觉得,她还是报喜不报忧吧,把东西给了姝娘就赶紧走,不要多留,省得再给她添麻烦。



  许爱丽也不是只为许薇姝着想,她多少还是觉得,若姝娘和安王的感情好,多少更容易照拂他们这些亲人,若是两个人闹得不愉快,对他们也没有好处。



  一路千辛万苦,终于到了靖州。



  有好几回,三个人都打了退堂鼓,要不是回去一样难,说不定他们都不愿意继续走了。



  “这……这就是靖州府?”



  许茂竹目瞪口呆。



  其实一进靖州地界,他们就隐隐约约发现不同。



  外围还正常些,就是经常能碰上从周围,甚至更远的州、郡逃来的人们,到处是扶老携幼,匆匆而至的人群,连许茂竹他们,要不是跟着商队,说不定都被当成难民。



  即便是跟着商队,他们还是去做了一次什么检疫,让医生开了一大堆苦药汤子灌下去。



  换了以前,阿蛮非要发飙不可,可这一路上,大家没少受委屈,但凡进城门,都少不了要给守门的兵丁一些好处,否则身上的东西还不都给扒走?



  现在这点儿小事儿,谁都不会放在心上了,和他们经受的其它折磨比,喝点儿药算什么!



  进了靖州地界,三个人都觉得有点儿怪,也说不出具体哪里怪,或许是面黄肌瘦的灾民虽然也有,却没有其它地方的那种腐烂一样的气息,他们同样饿肚子,可眼睛是活的。



  也或许是,这里秩序井然,来来往往的商队很多,也显得特别热闹,根本就没有他们一开始想象中,盗匪横行的场面。



  等到真正看到靖州,看到那高大的城池,走在平坦宽敞的路上。



  许茂竹的腿都开始发软。



  只看城门,这里或许不比京城繁荣,却绝对比京城更壮阔,感觉也不同。



  他好歹还能说话,阿蛮和许爱丽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周围有几个正站在道边喝茶的老汉,就笑道:“新来的?来来,喝口茶,你们是经商啊,还是务工?要是想常住,就得先去衙门领个证儿,天黑衙门可不办公,现在去正好。”



  “……”



  衙门……



  许茂竹半晌没说话。



  三个人面面相觑,都以为这老汉耍他们玩呢。没想到,同行的商人到有个管事的过来,笑道:“二位听说是来找人?你们要是有亲戚,去投亲戚也行,不过,就是投了亲戚,还是要先去衙门把证给办了,要不然不大方便,我们去登记,顺便看看什么时候开展销会。”



  许茂竹一下子就觉得,自己读了十多年的书,全都白读了,根本听不懂人家说什么。



  寒暄几句,双方分了手,许茂竹带的盘缠也几乎不剩下什么。



  三个人就一边打听,一边向王府的方向走。



  这到不难,整个靖州最繁华的,就是王府附近的街市,最显眼的,就是那座看起来不大的王府。



  道边绿树成荫,地上干干净净,行人或许匆忙,或许并不富裕,但一个个精神抖擞,甚至看不见乞丐。



  一个乞丐都没有。



  许茂竹并不询问,却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听说王妃专门使人给你们家打了一口井?你个老太婆还真有福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