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步棋子,目的就是夯实基础,我知道社港走出目前的困顿是迟早的事情,也知道张溪岭隧道的贯通在你的棋局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可就社港目前的现状,光凭社港一己之力要想打通张溪岭,那还真是难为你了。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拨你六千万,一来给你减减压,二来也是对你肩背‘严重警告’的一点安慰。杨志远笑,说省长,这个安慰奖也够重的,要不省委再给我一个严重警告处分,您再给我六千万,哪怕是市委常委的帽子摘了都成。朱明华骂道,你倒是想得美,跟省委做起买卖了,这种买卖你也敢做,亏你想得出,要做,你找赵书记做去。杨志远笑,说我可没那胆量,那不是找骂吗。朱明华说,你在我这就不怕骂了。杨志远笑,说这不是关系不一样吗。朱明华哈哈一笑,说少扯淡,此为一锤子买卖,以后的事情你再怎么难,都得靠你自己扛了,别再想打我一分钱的主意。杨志远正色,说省长您能如此帮我,已是感激不尽,再苦再难,志远都会把张溪岭隧道贯通,愚公尚能移山,我杨志远又有何不可。朱明华哈哈一笑,说好,这才是真正的杨志远,张溪岭贯通了,我朱明华还上社港来,给你剪彩。杨志远说,那咱就一言为定。

第十八章:开工在即(1)(二)() 
杨志远刚挂了电话,孟路军和曹德峰就来了。杨志远笑了笑,说:“孟县,德峰,张溪岭隧道,我们精打细算,左核右审,最终预算为1。9亿元人民币,我给它预留了二千万的空间,以备不时之需,也就是说,整个张溪岭隧道,总计造价无论如何不能超过2。1亿元人民币。从目前的情况看,交通厅拨付的六千万,加上原来预留的五千万贷款,可用资金为1。1亿元人民币,尚有一半的资金缺口没有着落。怎么办?一,张溪岭隧道的主体工程为1。5个亿,这个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事关百年大计,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由专业的隧道公司或者是铁建公司来承建。而其余的配套工程,那我们就该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自己动手,能省一分是一分。我看可以由县交通局自行承建,全县组成若干个民兵预备役团,以团为单位,协调作战,一举拿下张溪岭隧道延长线、匝道等基础项目。二,整个张溪岭隧道的工期预计为二年半,也就是说,这1。1亿元我们至少可以支撑一年的工程款,余下的我们再慢慢想其他办法。经过这一年的辛苦工作,我们社港的农业生产已经定型,形势正一步步地朝我们预想的方向发展,只要抓好生产和落实,每年财政增收一二千万应该问题不大,三年时间,也能有个五六千万。主体隧道完工之时,估计也欠不了人家多少,到时真要欠人家的尾款,说明一下情况,延长个一年的时间,相信人家也能理解,大不了与人喝一场酒,实在不行就通过信用社,高一二点的利息,举债付账。”

    孟路军笑,说:“与这高息举债之事相比,我还是情愿喝酒。到时杨书记得你上,那些搞建设工程的,哪一个不是海量。”

    杨志远笑,说:“真到那时,就是把自己喝趴下了,咱也豁出去了,当然也跑不了你孟县和曹德峰的。”

    曹德峰笑,说:“虽然我曹德峰的酒量不及杨书记,也发过誓说要少喝酒,但杨书记你说喝,咱就喝,绝不含糊。”

    杨志远一笑,说:“我相信只要咱们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把张溪岭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杨志远问:“张溪岭隧道工程的招标工作准备得怎么样啦?目前都有哪几家公司入围第二轮竞标?”

    曹德峰说:“张溪岭隧道主体工程的招标公告在省报上和社港信息平台上公布以后,经过筛选,已经向五家具备良好资信,具有隧道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的企业法人单位出售了招标文件、图纸、工程量清单等材料。开标时间将于下周五,也就是投标文件最后的截止时间,于省交通宾馆公开进行。”

    杨志远问:“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有没有参与这次竞标?”

    “有。这家公司已经进入第二轮。”曹德峰点点头,问,“杨书记和他们打过交道?”

    杨志远点头,说:“他们的老总吴建平和我也算是老朋友了。”

    吴建平当年为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公司的董事长,因为受马少强事件的牵连,被免去董事长一职,改任顾问。后来省交通厅下属的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因为效益不佳,决定改制,实行承包经营,吴建平权衡利弊,觉得与其在省高建碍手碍脚,还不如放手一搏,吴建平于是联合了几位同样受马少强事件牵连的旧同事,交了承包质押金,几个人就把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承包了下来,吴建平被大家推选为董事长。毕竟是老交通,能力、水平和人脉关系都有,几年下来,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承建了几座重要的桥梁工程,并且把触角伸到了相邻各省。像诸多的老字号国企一样,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也难逃退休人员臃肿的历史问题,吴建平他们虽然把公司经营的不错,但要说发财,却也说不上,只能说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吴建平三年的承包期到期以后,见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现在的形势不错,有些老管理层眼热,到处告状。吴建平那段时间没少找杨志远诉苦,吴建平的意思杨志远自然明白,那就是想通过他得到来自周至诚书记的帮助。杨志远也觉得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在吴建平的手里不错,一旦回到原来的经营模式上,一来对吴建平他们这个团队不公,二来只怕又会变成一潭死水,那些老管理层如果真有能力也轮不到吴建平来承包。杨志远还真帮吴建平在周至诚书记面前说了几句公道话,周至诚书记后来在一次座谈会上就此事作了定论,说不要眼红人家发了点财,那是人家该得的,吴建平同志把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经营得不错,我们应该感激他,因为他解决的近千人的吃饭看病养老的问题,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而且还上交了承包款,我们政府欢迎吴建平同志继续干下去。不要以为不允许吴建平同志承包,他就不会自己成立公司单干,真要这样,到时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又会成为省里的包袱。依我看改革的步子还可以迈大一点,干脆改成干部职工全员持股,变国有公司为国有股份制公司。

    吴建平趁热打铁,还真的把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改制成国有股份制公司,三方持股,吴建平的团队持股34%,省财政持股33%,全体职工以工会的名义持股33%,谁都不可能单方控股。此股权结构的好处就在于职工工会拥有很大的自主权,谁对职工有利,职工工会就是支持谁,目的就是使职工的利益得到有利的保护。

    通过这两年的运转,此改制方案收效不错,多方受益,几成样板。

    杨志远从心里还是希望张溪岭隧道工程由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来承建,毕竟大家都是熟人,好沟通,易办事。可本省自从马少强事件发生后,为了抑制腐败的发生,省政府已经强制规定,但凡政府采购以及交通此类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都必须实行招投标制,杨志远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待下周五结果明朗以后再说。

    杨志远心里对五家入选企业暗自分析了一下,觉得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中标的可能性很大。五家企业,三家为本省企业,二家为省外国字号企业。本省企业,其他二家的实力根本没法与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相比,也就是凑个数,那两家国字号企业实力不容小视,来头也不小,但毕竟是省外企业,即便是随机抽选,专家教授都是本省人,与吴建平不可能都有深交,但彼此面熟却是理所当然,在标书的评估过程中,如果标书相差无几,那么从感情来说,都会有向本省的企业倾斜的倾向。吴建平在交通线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他真要想拿下此标,胜算自然就大。

第十八章:开工在即(2)(一)() 
曹德峰说:“招标文件出售后,为了使投标人对招标工程有进一步的认识,县交通局作为招标人曾经召集五家入围的投标人开了一次标前预备会,并组织大家到张溪岭进行了现场查勘,其他几家企业来的都是项目经理和代理人,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则是由吴董带着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工程核算人员等一大群人参加了会议,吴董那是来势汹汹,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

    杨志远笑,说:“吴董既然到了社港,既然势在必得,就没想过要找我喝酒。”

    孟路军笑,说:“怎么没找,我说你上北京去了,吴董还不相信,说你这是故意躲他。他难道就没有给你打过电话。”

    “没有。”杨志远笑,“对我杨志远这人,他还是了解的,知道打了也没有,不如不打。”

    工程招标牵扯太多,杨志远尽管是县委书记,但他不愿插手工程招标之事,从一开始就与孟路军和曹德峰声明在先,但凡与工程招标相关的事情,他杨志远一概不加参与。杨志远知道肯定会有人想方设法通过某种渠道找到自己头上,杨志远统一口径,一旦有人找,就说上沿海招商引资去了,不在本县,有事先找孟县长商谈,一个字,就是‘拖’。孟路军笑杨志远这是在当甩手掌柜,杨志远则言,该你孟县在前方冲锋陷阵的时候,你就得顶上去,招标工作本就是你政府的事情,你管是正常之举,我杨志远插手,就有越俎代庖之嫌,该避嫌的时候,我们就得避,一旦稍有不慎,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反而影响工程进展,实在没有必要。孟路军也就按与杨志远当初的约定,招标都按正常的程序走,根本就不劳杨志远费心。

    曹德峰说:“还别说,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这次的工作还真是细致,他们的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这一个多月就一直都呆在咱们社港没有离开过,每天都往张溪岭里钻。对招标文件的内容有疑问,就到我们交通局来沟通,工作做得很细。”

    “吴建平能把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岂会没有两把刷子。要知道任何事情只要有心,就会比他人多一份成功的把握,机会都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投标工作更是如此,毕竟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内容基本类同,投标文件也就大同小异,而对于真正在阳光下操作的招标来说,往往就是这个小异才可以看出一个公司的个性,报价的合理性、施工机械设备及技术力量的配置、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及保证措施等等,都是成败的关键。工作做得越详实越细致,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杨志远一笑,说,“依我看,就凭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的这份心劲,张溪岭隧道工程,非其莫属。”

    孟路军笑,说:“杨书记,你就这么有把握?”

    杨志远笑,说:“就它,孟县,要不我们打个赌怎么样?”

    孟路军笑,说:“赌什么?”

    杨志远笑,说:“你孟县也是个穷光蛋,赌注大了,输了肯定会耍赖,我看还是一瓶二锅头吧。”

    孟路军哈哈一笑,与杨志远击掌为誓,赌约生效。

    张溪岭隧道是杨志远今年工作的重点,现在看来虽然资金还有一半没有着落,但杨志远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从施工到建成,这中间有时间倒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算是万事俱备,就等下周五的开标结果出来,挑个良辰吉日,就可开工大吉了。

    隔周五,杨志远、孟路军和曹德峰,一行来到开标会场。此时为九点半,离截标时间还差半小时,离开标时间差一小时。杨志远走进开标会场,就看到吴建平坐在会场的一角,吴建平一见杨志远,就呵呵一笑,与杨志远握手,说:“杨书记,什么意思,避而不见?”

    杨志远笑,说:“我有吗?”

    吴建平笑,说:“难道没有,我误会了。”

    杨志远笑,说:“见与不见与结果何干,我看不见比见要好,你说是不是,我知道吴董准备得很是充分,这单生意,跑不了!”

    彼此相视一笑,此时陆陆续续有投标方的代表入席,两人再无多话。十点整,截标时间已到,作为主持人的省大土木工程系系主任朱文炳教授宣布停止接受投标文件。这时发生了一个意外,朱教授刚刚宣布截标结束,省内一家参入竞标的投标人,这才携带投标文件满头大汗地跑入会场。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原来该公司选择在现场递交投标文件,该公司的董事长今早准时于河西出发,岂知天有不测风云,人算不如天算,在通往河东的大桥上,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车祸,该董事长的汽车被阻于桥上,进退两难,董事长见形势不对,赶忙跑步过桥,搭乘的士赶到会场,即便如此,还是晚了五分钟。该董事长解释半天,朱教授不为所动,到场宣布,根据相关规则,该投标文件不予接收,也就是说该公司自行淘汰。朱教授当时说的一句话,杨志远很是认同,朱文炳教授说:“隧道作为一项事关重大的交通枢纽工程,在施工的过程肯定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地质岩层突变,冒顶、渗水,泥石流都有可能发生,作为施工方,怎么防止此类事情造成人员的伤亡,唯一的办法就是细心细致,把一切可能突发的情况都提前考虑进去,时时刻刻予以警觉,防微杜渐才是关键。这就如同今天的投标,既然贵公司选择在会场现场递交投标文件,你就应该提前对递交地点进行勘查,掌握递交地点的交通、天气等情况,以及对途中可能出现交通事故造成拥堵的现象有所预计,制定应急方案,以免出现现在这种延误标书递交的情况。隧道工程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的工程,作为一家严谨的公司,根本就不应该出现今天这种情况,犯这种低级的错误,试想,在场的评标委员谁又敢把这么重大的工程,交给贵公司去做。”

    该董事长汗颜,满头大汗地拿着标书于一角坐下。杨志远心里暗自赞许,朱教授这话至情至理,不由人不服。

    三十分钟后,朱文炳教授代表评标委员会现场宣布:张溪岭隧道的主体工程标段,中标方为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在此表示祝贺。

    大家礼节性地鼓掌,表示祝贺。杨志远偏头在孟路军的耳边低声道:“孟县,记得欠我一瓶二锅头。”

    孟路军笑,说杨书记是不是有些小得意。杨志远笑,说这个自然,想喝你孟县的酒,可不容易,还是吴董够意思,给我赢了一瓶酒。

    一般的招标会是不会现场公布中标原因的,今天有些破例,朱文炳教授代表评标委员会细说了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中标的理由:该公司标书规范,一亿四千的报价合理,有据。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在四份有效的标书中,这个价格不是最低价,另有一家公司报价为一亿三千二百万,为什么舍最低价而取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呢,是因为我们评标委员会的成员在对张溪岭隧道的地质条件和设计方案反复核算,都认为张溪岭隧道的造价不应该低于一亿四千五百万,低于一亿四千五百万就属于不正常。我们为什么现在认为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一亿四千万的报价合理呢,是因为该公司提出了一个节省工程造价的最佳施工方案,即从张溪岭两头同时施工,先易后难,两头夹击,然后集中突破张溪岭主峰山脉,这样一来既加快了张溪岭的通车时间,又可以节省大量的管理成本,我们一致认为此方案数据详尽,真实可信,对社港有利,所以一致同意由省隧道桥梁工程公司中标。”

    朱文炳教授多此一举,意欲何为,杨志远知道朱文炳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彰显公平,让落标企业心服口服,让各位落标企业不存无谓的臆想,到底是国内有名的土木工程学专家,看重自己的声誉。

    吴建平这时走到杨志远的身边,说:“杨书记,怎么样,喝一杯,谈一谈。”

第十八章:开工在即(2)(二)() 
结果已定,即便是吴建平不找他,他杨志远也要找吴建平谈一谈,杨志远笑,点头,说:“好,悉听尊便。”

    自然不可能在中午的酒桌上谈事。因为中午由社港县委县政府出面,举办了一场酒会,以此答谢评标委员会的成员、参与竞标的五家业主单位以及交通厅的领导,杨志远首先对其他四家落标的业主单位表示遗憾,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姑娘只有一个,一女不能嫁二夫,希望大家理解。大家都是善意地笑。杨志远随即举着酒杯和评标委员会的一干委员碰杯,感谢委员们在这段时间里尽职尽责,为之付出的努力。朱文炳和杨志远碰杯,说你就是社港的杨志远书记啊,不简单。

    朱文炳为何无缘无故地冒出这么一句话,有缘由。朱文炳说:“说实话,我参加过不少的评标,作为招标方,多多少少会给我们这些评标委员会的成员这样或那样的暗示,我们作为评标委员会的成员,虽然很想做到秉公办事,但心里多少会有所顾忌,但这一次招标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