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满花香-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用了,姑娘亲自带我们过去就好了。”她说道。

    婢女探究地看着李花儿。

    “李掌柜,小女不是渡娘。”她道。

    李花儿却一笑:“那就姑娘送我们过去,有个你们的在,我稍微安心些。”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的。

    婢女的神色微变,旋即笑意更深。

    “李掌柜,真爱说笑。”她说着,指着岸边的一艘画舫,道,“既然如此,李掌柜同我来吧。”

    李花儿这才转身,对等在外面的吴灵均道:“大人,我们能去亭上看看了。”

    吴灵均并不说话,只是微微点头。

    ……

    画舫虽然小,装饰得却很精致,舫上前后各有两个船家,一同撑船。

    李花儿和吴灵均坐在船头,看着湖上看着湖面上的景色,与来往穿梭于岸边与湖心亭之上的船只、工匠。

    婢女则坐在略微靠后的位置,敛目垂首地坐着,做出一副并没有听他们说话的样子。

    不过这一路上,舫上都没人说话。

    不多时,画舫平平稳稳地到了湖心亭上。

    婢女先一步下了船,对他们笑道:“李掌柜,吴大人,请吧。”

    李花儿和吴灵均双双下了船,上了台阶,站在亭子中,看着周围的景致。

    这湖中心的亭子是八角形的,近了看才发现,内里也是极大极宽阔的,内中还有三张石桌,都是对座的石凳。

    大概是因为扑卖大会的缘故,所以亭子重新修缮过,一应楹联、画幅都是簇新的,还能闻到一股明显的漆味。

    而站在这亭子里看向四周,则是一片开阔的湖面,岸上那繁华的叫卖声恰好在似近似远之间,颇有种离开繁华之外,却又身在繁华之中的感觉。

    “还真是个好地方,”李花儿笑道,“到时候,我们就都在船上,是吗?”

    她问婢女。

    婢女躲开了一个正在布置的工匠,应道:“正是。”

    李花儿又看了一眼吴灵均,又问:“那到时候,大人们坐在何处?”

    婢女笑道:“州府七品县令,也都在我家主人备下的船上。”

    她说着,也看向吴灵均:“而吴县令是六品县令,自然是要与太守大人坐在湖心亭上,才合身份。”

    吴灵均不置可否,只是点头表示知道了。

    李花儿又看了一会儿,这才道:“时候也不早了,大人,我们回去吧。”

    婢女却看着李花儿,笑问:“李掌柜真的看好了?”

    李花儿眉头一挑,反问:“姑娘此话何意?”

    婢女掩嘴笑道,仿佛是玩笑一样:“我以为李掌柜来此处,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机关暗器的,要谋害大人呢。”

    李花儿也笑了。

    “瞧姑娘说的,你家主人又不是傻子,真要做那等事情,还会让我瞧出来?”她看着婢女的眼睛,“或者说,还怕被我看出来?”

    婢女收敛了笑容。

    “是奴婢失言了,吴大人,李掌柜,请吧。”她说着,先一步上了画舫。

    画舫再次将三个人,待回了岸上。

    ……

    岂料,画舫还没靠岸的时候,李花儿就看见了岸上新到的杜声。

    还是那样半死不活地瘫在藤椅上,正和同样在岸边的篆儿说话。

    李花儿一见这一幕,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不过只是一瞬之间,就恢复了常态。

    吴灵均见篆儿来了,也很奇怪,是以一下画舫就问道:“你来这儿做什么?”

    篆儿看见自家大人,立刻丢开杜声,跑过来抱拳道:“大人,太守寻你呢,说是要给大人接风。”

    吴灵均点头道:“好,我知道了。”

    说着,他回身对李花儿道:“如此,我就先去了?”

    李花儿礼道:“是,送大人。”

    吴灵均嗯了一声,看都不看杜声,迈步离开了。

    杜声依旧是不理吴灵均,而是咳了两声,抬头李花儿,面具下的嘴似乎笑了一下。

    “李掌柜去湖心亭看过了?”他明知故问。

    李花儿微微低头看着他:“是,杜爷布置得很不错呢。”

    “多谢夸张。”杜声淡淡地说道,艰难地回身,看向吴灵均主仆二人离开的方向。

    “李掌柜是不是觉得那个叫篆儿的小子,有些眼熟?”他突然问。

    李花儿心头一紧,不动声色地也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反问道:“杜爷觉得他眼熟吗?在京城的时候见过?”

    杜声收回了眼神,又看向她,咳了一声,用帕子捂着嘴:“怎么?你没看出来?”

    李花儿摇摇头:“确实没看出来。”

    “哦,那就没看出来吧。”杜声无所谓地说了一句,又问她,“那李掌柜的妹妹,如今去哪儿了?”

    李花儿头一偏,笑问:“嗯?怎么?你们还没找到吗?”

    她一拍手,道:“哎呀,那丫头不会是走丢了吧?”

    语气轻快,一点儿都不担心。

    杜声又“哦”了一声。

    “那看来,是真的走丢了。”他说着,又转头对那个婢女道,“东西呢?”

    婢女蹲身施礼,回到了棚子中,捧了一个东西出来。

    李花儿一见那东西,脸色立刻就阴沉了下来,连笑容,都冻结在了脸上。

    那是一根拐杖。

    沈珩的拐杖。

    “沈公子不肯来凑热闹,我们只好请他来凑热闹了。”杜声冷漠地笑着,未被面具覆盖住的嘴角,染上了残酷的冰霜。

    李花儿盯着那根拐杖,默然不语。

    “我想要什么东西,你是清楚的。”杜声漠然道。

    “沈公子是什么身份,您不会不知道吧?”李花儿不答反问。

    杜声点点头:“知道。”

    他自婢女手中接过那根拐杖,握在手中看了看,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样,将拐杖扔进了湖水中。

    “丧家之犬而已。”

    而后,杜声剧烈地咳嗽着,整个人都像是痉挛了一样地蜷缩在藤椅上。(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九章 给他

    跟着杜声的人,急忙过来,打扇的、端水的、捶背的,纷纷乱乱忙了很久,他才渐渐止了咳嗽。

    “他是丧家之犬。”杜声像是怕李花儿没听清楚一样,得意又说了一次,语气越发阴冷了。

    李花儿甚至能想象到,在他的那张面具之下的脸,带着怎样扭曲的喜悦。

    她面色平静地看着在湖面上起起伏伏的拐杖,淡然道:“就算是沈家出事了,他还有兄长好好地做着将军,还有做皇后的姨母呢。”

    杜声摆了摆手,让围着自己的人退下,他则是像看傻子一样,艰难地抬头看着她。

    “兄长?皇后?”他冷声道,“李掌柜,是在同我说笑吗?”

    且不说如今京中这等情况,已经到了帝后、父子、兄弟相疑、相嫉、相恨的地步了。

    就算是如今皇后仍有权柄,而她的嫡亲姊妹却站在了皇后亲子的对面,甚至要害死她的儿子。

    凡此种种,皇后怎么可能还会保护沈家的那两点血脉?

    只怕恨不能活拆了这二人的骨肉吧?

    再加上这一触即发的局势,沈将军自顾不暇之际,又如何保护沈珩这样一个早就被逐出家门的罪人?

    所有这些意思,都藏在了杜声带着些许疯狂的话语之中了。

    疯狂之后,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甚至咳出了点点的血丝,将那浅青色的帕子染上了难看的暗色。

    “所以,李掌柜还是想清楚吧。”杜声看都不开,随手将帕子丢给了一旁的婢女,喘息着说道,“将我要的东西给我,我或可能保住你家人的平安。”

    李花儿的眼睛,却一直停在那湖中漂浮的拐杖上,看不出是喜是悲。

    杜声冷漠地一笑,道:“回去吧。”

    众人连忙抬起了藤椅,就要往回走。

    “明晚,最晚到明晚,”离开之前,杜声对着李花儿冷笑道,“否则你认识的每一个人,就会在扑卖大会的当天,挂在那亭子上。”

    ……

    直到此刻,李花儿的眼神,才终于转回到了岸上。

    而杜声的队伍,却已经走远了。

    岸上的工匠已经忙碌着,四周的商贩铺户依旧叫卖着,似乎没人发现这里刚才发生了什么。

    只有那个婢女,走过来,含笑对李花儿施了一礼,也跟着离开了。

    带着居高临下的施礼与得意。

    直到这些人的身影都消失了街角,李花儿才长叹了一口气,笑了。

    “真是的。”她摇摇头,自言自语了三个字。

    两年前,两年后,这位聪明的陶大少爷,还是没有长进呢。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样浅显易懂的道理,他怎么……

    每次都将自己当成黄雀呢?

    他难道从没想过,黄雀的身后还有其他的猎手吗?

    李花儿想着,闲适而惬意地回头,又看了一眼湖心亭的风景。

    “好好的美景呀,若没有这一出,就美满了。”她自言自语了一句,迈步回到了鸿升客栈。

    ……

    这天夜里,下了一场小雨,至日升时便止住了。

    外面依旧是如常的热闹。

    只不过,直到第二天的午时,李花儿都留在鸿升客栈,没有出来。

    杜声的手下都在客栈附近埋伏着,监视着她。

    不过李花儿却不是很在意,只是慵懒地靠在窗前发呆,看着外面川流不息的人群。

    就在午时的时候,这人群中,忽然多了一个身影。

    那个玉虚的道士,穿着一身有些眼熟的干净簇新的道袍,扛着个“神算”的幌子,在街上大摇大摆地走着。

    似乎、好像、大概,玉虚抬起头,看了李花儿一眼,并且笑了一下。

    只是除了李花儿之外,没人留意到这一幕。

    一笑之后,玉虚就拦住了一个路人,口若悬河地说了一大堆话,赚得了一两银子的卦钱,便大摇大摆地离开了。

    李花儿看见的时候,掩嘴笑了。

    瞧这道士,说要去终南山修仙了,此刻却还是跑回了俗世之中,管起了红尘之事。

    李花儿觉得,如果现在去问他,他定会说:“那小丫头答应给我盖的道观,还没盖好,我岂有地方修仙?”之类的托辞吧。

    李花儿想着,觉得更好笑了,而昨夜直到现在的烦忧,终于少了一大半。

    玉虚道长的出现,说明清水河隘口之上,拦截兵器船队一事,已经成功了。

    可惜她不能过去问问玉虚,李大和沈将军如今可安好。

    李花儿想着,终于舒展了一下坐得发酸的腰肢,起身离开客栈。

    跟着她的那些人,慌慌忙忙地都要过来继续跟着她。

    岂料她却径直走到了湖边,找到了依旧在那棚中看守的婢女前。

    “这个,”她将一块很小巧的玉佩递给婢女,笑道,“给你家主人,告诉他,若是今晚我看不见沈珩,那这块玉佩的主人,他也看不见了。”

    婢女没动,只是不解地看着她。

    “姑娘是想通了吗?”她问。

    李花儿将玉佩抛了过去,婢女不得不接在了手中。

    “今晚子时在湖心亭,我要同他叙叙旧。”她有些漠然地说完,也不管婢女是什么脸色,转身就走。

    婢女捏着玉佩,脸色阴沉地看着李花儿背影,气得直咬牙,却又不敢十分耽误,只好吩咐了岸上的人继续监视着李花儿,自己则离开。

    ……

    只是,当婢女回到了杜声府邸的时候,尚未进门,就听见屋内传来了东西破碎的声音。

    紧接着,是杜声带着粗重喘息的咳嗽声。

    因着杜声住的地方格外安静,所以那咳嗽声,也格外刺耳。

    婢女急忙问外面站着的小厮:“怎么了?”

    小厮小声道:“往北面去的船,出事了。”

    婢女听见,心内顿时慌了,急忙快步进去。

    只见另一个人婢女正给杜声捶背顺气,见她进来,还使了个眼色,微微摇头。

    屋内的地上,杯盘碗盏、笔墨纸砚,被人扔了一地。

    婢女见状,正犹豫要不要上前的时候,杜声却已经看见她了。

    “怎么了?”

    三个字的长度,杜声咳了四声才说完。

    婢女施礼道:“主人,那个李花儿让小女将这个东西送来。”

    说着,双手将玉佩捧在了他的面前……(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章 午夜

    相较于杜声此刻的愤怒,李花儿的心情倒是很不错。

    算着时间,玉虚既然已经到了烨丘城,那么偷运兵器船只的事情,杜声定然也知道了。

    不知道会把他气成什么样子。

    杜声不但一定会来见她,也一定会将许多事情提前。

    按说,她应该等着更多消息,再做下一步举动,但是她不可能用沈珩的性命冒险。

    就如吴灵均之前所说,将吴小少爷带在身边,是为了麻痹敌人。

    而沈珩被抓,同样也是如此。

    将弱点递在敌人的手中,有时候反而更利于成事。

    比如说,埋伏偷袭兵器船只的事情。

    李花儿想着,已经重新回到了鸿升客栈,认认真真地梳洗一番,开始调试她的弩箭,很认真地换了弦,上紧了机关,备好了弩箭。

    只盼望,今夜他们不会耽搁,能如计划的那样及时赶到。

    ……

    及至黄昏时分起来,她重新来到窗前,看着外面的情景。

    湖心亭已经收拾安排完毕,岸边的工匠也都撤了出去。

    而街上监视自己的人,也已经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傍晚的烨丘城,依旧是热闹非凡,人声鼎沸的。

    与之前的忙乱与繁华相比,如今只剩下繁华了。

    可是却没人察觉,这等繁华之下,藏着怎样的危险。

    李花儿在窗边坐着,继续发呆,一直等到近子夜十分,万籁俱寂,才起身,再次走下了楼。

    连这热闹非常的客栈,如今已经是万分安静了。

    一楼的厅堂里,店小二趴在柜上打着瞌睡,椅子也都收在了桌上,只有屋内的两盏烛灯与屋外的两盏灯笼的火光,盈盈闪闪的,反而添了些莫名的萧索之意。

    倒是极映今夜之景。

    李花儿下楼的动作虽然轻,但还是吵醒了那个店小二。

    一看见是她下楼了,店小二立刻清醒了过来,急忙过来施礼道:“李掌柜,是要吃着什么东西吗?”

    李花儿一笑,道:“我要出去一趟。”

    店小二唬了一跳,摆手道:“都已经到宵禁的时候了,李掌柜是要去哪儿?”

    李花儿边走边说:“去湖心亭看看,一会儿就回来了。”

    今夜,烨丘城的官兵要管的,可不是宵禁这等琐事了。

    “可是……”店小二还要再说话的时候,李花儿已经摆手阻止了他。

    “小二哥,”李花儿站在铺门口,对他道,“我出去之后,你还是关了铺门吧。”

    店小二不解地看着她。

    “等下外面可能闹一些,若扰了这一店人的休息,就不好了。”李花儿说罢,这才迈步出了铺子。

    店小二站在店门口,更加茫然地看着李花儿孤孤单单的背影,消失在漆黑的暮色里。

    这李掌柜,怎么如此奇怪呀?

    ……

    今夜雾蒙蒙的,天上并无月亮,只有点点星光,映在湖面之上,衬得这夜色,更加黑暗。

    只湖心亭上,隐隐约约悬着灯,昏黄的光笼着,显得整个亭子都在朦胧里。

    待李花儿到了湖边的时候,那个婢女早已经等在岸边,手中公然握着一把匕首,身后是那个小小的画舫。

    虽然四下黑暗,不过湖面映着的星光,已经足够李花儿看清楚婢女的表情了。

    比这夜色还要黑,早已经没了以前见面时候的谦恭,只有怒意。

    李花儿心情更好了。

    “姑娘将东西给你家主人看了?”她问。

    婢女恶狠狠地瞪着她,握着匕首的手,更紧了一些

    李花儿却冷冷一笑,转身便要离开。

    婢女见状,立刻道:“李掌柜这是要去哪儿?”

    李花儿回过头,漠然地看着她。

    “我是来见你家主人的,不是来看你的脸色的。”她淡淡地说道,“若你不会待客,找个会的人来吧。

    婢女咬着唇,终于勉强挤出了一点笑容,施礼道:

    “李掌柜,我们家主人在等您呢。”

    李花儿这才满意地笑了。

    “还算是知礼的。”她言道,抬步上了靠在岸边的画舫。

    那婢女压抑着想将李花儿推入水中的怒气,也上了船,摇动船桨,将李花儿送到了湖心亭上。

    ……

    此刻亭中悬了两盏灯笼,已经有两个人在了。

    一个是被绑缚着,瘫倒在地上;另一个则是病歪歪地,瘫倒在藤椅里。

    李花儿一步跨上岸,走上台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