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炼人啊!

    于是庚乘对庚道说“忻免,在后将军军中如何?”

    庚道对着父亲拱拱手道“如鱼得水也!”

    “哦,何解?后将军对汝言听计从?”庚乘来了兴趣,追问道。他们家族都是以谋略见长,能遇到一个能问计,听从行事的主公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嗯……也不能这么说。后将军也是聪慧之人,识大体,顾大局,凡是重要之事,虽然某都有参与,但其也有自己的考虑,但总体来说,某献之良策,其皆能采纳!某家主公是明主也!”庚道想了想才说道。

    “这就好。庚氏皆为谋略之才,若无能用之主,蹉跎一生矣。此也为先祖为何弃官隐世的缘由。前次下陈留启封、高阳、扶沟可是汝之连环计?”庚乘又问道。

    “然!先劫斥候,再打草惊蛇,半路劫杀,诈降偷城如此下高阳、扶沟两县,吓跑启封守将。”庚道怡然自得的说着。

    启封三县之战是他计谋的初始之地,一连串的设计之下,下三城不说,更是收高阳、扶沟一万余众。是他的得意之作!

    想到此处庚道又有些忍俊不禁了,更加得意!

    庚道表情的变化看在庚乘的眼中,到了还是年轻啊,有了些许功绩便开始得意!不行我得敲打敲打他,仕途凶险,多有派系,不可太过招摇!

    于是庚乘说道“有此功绩后将军可有丰厚奖赏?汝现居何职位?”

    听到庚乘的话,庚道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变得有些不高兴了。虽然连番出谋之下,占据了陈留郡,主公袁术总是说给他奖励,却总是不行此事,更多的却是让他做实事。

    之前太过忙碌,庚道还没什么时间想这些,但是闲暇下来,想到这里,庚道就有些不开心了!

    立功受赏,无可厚非,怎能拖着不行,反而加重负担?庚道想着,对袁术此举是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庚道有些落寞的道“某入后将军麾下便是将军府从事,军师祭酒。此前所说的将军府少府被陈长文(陈群)得了去。某连献计谋,更是合纵连横调动周边,让后将军得以占据豫州。其说重赏于某,但总不行封赏,某不知是何意!”

    “哦?”庚乘有些意外,袁术居然会这样!

    这倒不是说袁术不仁,有功不赏,而是说袁术居然会想的那么远,对庚道关爱如此之甚。看来袁术是真的喜欢庚道啊,可以,袁术是他庚道的明主!

    “汝不知后将军是何意?”庚乘问道。

    “请父亲教我!某不解也!”庚道对着庚乘拱手道。

    “糊涂,此后将军爱护于汝也!没想到后将军能如是考虑,真是庚氏之福,更是你庚忻免之福也。”庚乘说着站起身来,对着南阳方面拱了拱手,来回跺了两步,才道。

    “枉汝还自诩聪明智慧,如此之事都想不清白。真是‘当局之谜,旁观者清’啊!”庚乘叹了一口气又道“也罢,为父就给你说项说项,为何后将军会如此!”

    “汝投入后将军麾下,无寸功而得将军府从事,军师祭酒,汝便是认为,此为后将军爱惜汝等才华,才会如此,是也不是?”庚乘看着更道说道。

    “回父亲,某便是如是想来!”庚道说道。

    “汝才华横溢,别个可否知晓?南阳旧吏可否知晓?后将军麾下老臣可否知晓?”庚乘一连三个反问道。

    “这?庚氏名满天下,想必其一定知晓庚氏子有其才华也!”庚道辩解道。

    “便是有才华又能如何?因后将军爱护于汝,汝还不知官场险恶!”庚成说道“刚来便得高位,必有不服之人!倘若此行后将军重赏于汝,其心能平?殊不知:树大招风乎?若其在后将军面前搬弄是非,同僚之间挑拨离间,汝将会何如?”

    “嘶……这个……”庚道倒吸一口冷气,惊呆当场。

    “众口铄金!到时脏水泼来,汝便是有百口亦难辨也!后将军即便是明主,也必不能忍!到时汝便置于死地也!”庚乘说道。

    “……”庚道更加惶恐,如遭雷殛,哑口无言。

    “汝立下大功,后将军以此平其麾下之人。不行封赏便是确立汝军师祭酒,将军府从事之身份也!如此可清白?”庚乘说完,坐在座椅之上,问道。

    “多谢父亲,某清白了!”庚道想不到官场如此黑暗,杀人于无形,感激的对庚乘说道,如果不是父亲点醒自己,今后怕是会有大祸临头了!

    “看来汝还是较陈家陈长文差了些许!”庚乘兀自的在那里说着“汝在后将军身边,虽是恩宠却也遭人嫉恨。陈长文却得一郡太守,又按南阳仁政之策广收恩义,某料定,不肖许久,其必是一州之长。而汝,怕还是军师祭酒尔!”

    看了一眼想要辩解的庚道,庚乘摆手道“不必多说,为父知道汝要说什么。不过为父告诫于汝,在后将军身边,切勿动嫉,更不能搬弄是非,恃才傲物。如此,后将军才会长久重用于汝,将来必能超过陈长文!切记,切记!”

    “诺!谨遵父亲之言!”虽然还有些不服气,但是庚道还是听进了庚乘的话。再后面更是在袁术身边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凯越。如此成了袁术身边的常青树,更是得以成就高位,成为袁术最为信任之人。

    接着在书房之内,庚道把跟在袁术身边一系列的合纵连横,以及大势的把控和盘托出,想听听父亲的不同见解,以期弥补不足。

    庚道能如此谦虚,让庚乘很是欣慰,生子如此,他庚氏无忧矣!

    于是庚乘更是指点庚道,哪里不足,哪里过了,哪里还可举一反三,行那计中之计。说道后面,更是拿过纸笔,演示给庚道看,细细的讲解其中的奥妙。

    庚道不断的点头称是,本以为相较父亲庚乘不远,现在看来还差这一大截呢!于是踏下心来,虚心求教,更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跟庚乘碰撞,两人比照地形、军力等等谋求最佳方案。

    如此两人一直说道掌灯,还意犹未尽。如果不是王伯叫他们吃饭,他们还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如此庚道在家三天,便跟庚乘预演了三天,这三天过的很是充实,也让庚道的韬略提升了一大截。之前还有些看不明白的地方也都想通了,如此融会贯通之下,便成就了其兵谋之大家!

    三天之后,庚道便辞别了父亲,启程回返陈留了。他是代太守,现在袁术不再陈留,他不能长时间不在陈留坐镇,否则迟则生变!

    看了看在府门前送自己的父亲,庚道满怀信心,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此次得以大成,全赖父亲全力指点!

    天下我来了,庚氏哪有不兴的道理?

第246章 入阳翟袁术问计() 
庚道进入庚宅的时候,袁术则在县衙休息,查看鄢陵的近况。鄢陵县令更是小心谨慎的应对这袁术,唯恐出现纰漏被袁术苛责。所幸袁术并没有真的要拿他怎么样,粗略的翻看了一下,便放过了鄢陵令。下午还去启程奔阳翟,袁术在这里耽误不得。

    午时三刻,袁术便带着护卫出发了,出了西门,一路快马加鞭,过长社,便来到阳翟城下。

    提前得到消息的颍川假太守陈群带领颍川一众官吏早就在东门外等候了。

    君臣在阳翟城外得以想见。

    陈群见到袁术的身影,赶忙紧走两步到了袁术近前,拱手行礼道“主公,群这厢有礼了!”

    袁术见到陈群行礼,在马上拱拱手,然后偏身跳下坐骑,走陈群面前,一把扶起他,哈哈大笑道“哈哈,长文,许久未见,别来无恙乎?”

    “托主公的福,群一切安好。颍川郡四边承平,内部安定,也未生何动乱。”陈群微笑着对袁术说道。

    “好!无过便是有功!有长文坐镇颍川,某心甚安!走到府衙一叙!”袁术说着拉着陈群就向阳翟成走去。

    一路上皆是治所阳翟的官吏拱手行礼,袁术也不失礼节,一一含笑回礼。

    路上无话,很快便进入到府衙之中,众人来到议事厅,分宾主落座。

    坐定之后,袁术又详细的询问了下应颍川的情况,着重问了下之前参与叛乱的,许县的许氏、康氏,阳曲的郭氏,可有异动。

    陈群一一回复说道,两地三氏并无异动,皆在其境内,未敢轻离。

    如此就好,颍川郡内,袁术别的不怕,就怕这些士族挑事。他们能安生的待着,袁术就不理会他们,他们要是敢生乱,哼哼,袁术也不会碍于士族的面子,必诛杀灭族。

    又问了问颍川的吏治,以及民生等问题。陈群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的井井有条,对答如流。

    看着陈群沉稳的回复着一个个问题,袁术暗暗想道,罢了,不愧是跟庚道齐名的“颍川七友”之一,才华就是不同凡响。看来陈长文还没全尽其才啊,一郡已经不太足够了!但是现在他袁术麾下就一个豫州,去年才刚提他成为假颍川太守,如果提拔的太快,南阳众官吏能服气么?算了还是先拖一拖把,先把他这个“假”字去掉吧。

    听完陈群的叙说之后,袁术击节叫好道“好,长文果然为大才也!汝治理颍川有功,即日起,擢升汝为颍川太守,总管颍川民生吏治!”

    “诺,必不负主公重托!”陈群并未有半点喜色,沉稳的道。现在的他似乎已经宠辱不惊了!

    再想到庚道受赏时候的雀跃,袁术对比了下投效自己的这两个大才,对陈群更是暗挑大拇指,陈氏到了还是强庚氏一筹啊!

    陈群可重用!

    当天夜里袁术更是拉着陈群在书房详谈。白天议事厅内人多嘴杂,有些事,袁术也不好说。

    就见袁术还未开口,陈群就站起身来,拱手道“主公可是要问阳曲郭氏,以及许县许氏、康氏?”

    “长文聪慧,确实如此!”袁术笑呵呵的说道“白日,人多嘴杂,长文必不会说出实情,现在只你我二人也,出你的口,入某的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长文可畅所欲言!”

    “多谢主公。正如主公所说,阳曲郭氏却有异动。其时常与冀州联络,怕是跟袁绍处的郭图联系密切。郭氏更是打着接收流民的幌子,暗暗在其坞堡之内聚兵成伍,怕是有所图谋!”陈群说道“许县的许氏、康氏并无异动。”

    “郭图,郭氏!”袁术眼中狠戾一闪,喃喃说道“既然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长文,即刻起密切关注阳曲郭氏动向。某写一道手令,汝可调动阳翟守军,该如何行使,汝自行决断!若郭氏敢起事,便诛灭尔等,不必在意冀州袁绍!袁绍不过庶出子也,不足为虑!”

    “诺!”陈群拱手称诺道。

    “长文治理颍川有功,本应再有升迁。然某麾下南阳多有老人也,若长文提升太快,必遭其嫉恨,如此,委屈长文了。待得某治下再行扩大,必以一州予汝!”袁术解释道。

    “多谢主公!常言道:树大招风,树欲静而风不止!某亦知其道理也!颍川一郡之地某已经满足非常,主公多虑了!”陈群虽然说着客气话,不过袁术的关爱还是让他激动了一下。

    到底还是年轻人啊!袁术宠信的看着陈群说道“嗯?某袁公路不是不智之人,凡有才能,必量才适用也。若不如此,如何叫他下人拜服?长文不必过于自谦。殊不知,太过自谦便不能显露汝之才华,若不显露如何重用?”

    “主公说的是,群孟浪了!”陈群接受袁术所说回复道。

    “长文以为,某下一步该如何行事?”袁术开始向陈群问计了。

    “这……主公自有计较,某如何敢妄言?”陈群对着袁术一拜说道。

    “唉,汝哪里都好,就是太过谨慎尔!某不是昏聩之人,不会受谗言挑拨。殊不知,庚氏子庚道便比汝活跃许多,更是替某出谋划次,如此才可占得豫州全境。汝与其齐名,必较之不远矣,何故如此说来?”袁术说道。

    “既然如此,群便说说某之理解,不周之处,主公海涵!”陈群对着袁术又是一抱拳道。

    “但说无妨,‘一人计短,三人计长’也,长文不必有甚顾及,知无不言便可!”袁术给陈群信心道。

    “诺!”陈群站起身来,恭敬的对着袁术一辑首。沉思片刻,似乎是在组织语言,然后才道“去岁,主公新占六郡半地,宛如蛇吞大象尔。以某观之,当藏兵止戈,治理各方,慢慢消化为上策。况各地士族颇多,新占之地,必不臣服,若主公前方进取颇多,后方却失火,如此顾此失彼也!

    主公可巡查四处,收拢安抚士族之心,再施仁政收民众之心,如此,不肖一年,则主公治下必然安平也。八郡之地,民五百余万,取其一成成军,便可聚五十万。到时上下攻杀,便是董贼又怎是主公对手?

    此群拙见,仅供主公参考!”

第247章 无人荐失郭嘉因() 
“此真知灼见也!如此甚好!”袁术赞叹道“去岁南阳发展过快,所占之土,多有不服之人,今年便要抚平各地,集八郡之力,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然攻占颇多,并未有许多能治之人,长文可有挚友可推荐一二!”

    如果是陈群去推荐,那征辟就容易许多了。袁术还没有从之前名士对他不屑一顾之中走出来,还有些不够自信。

    其实袁术占据豫州全境,河南全郡之后,士人的心里已经开始有了变化。袁术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一年的时间从南阳一郡发展到八郡之地,这放在那里都是一方强大之诸侯。况且南阳为产粮大郡,物产颇丰,便是一郡便可养其八郡之地。而且袁术治下各地皆是施行仁政,多予流民无主之土,虽然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但是如此民心归附,再加上强军弹压,谁敢不服?

    士人们已经看到了一两年之后,袁术的强盛景象了。在预估了袁术的军力之后,更是暗暗咋舌,才两年半的时间,袁术便聚了近三十万大军,还颇多是百战之军。除了占据京兆尹的董卓,现在谁是袁术的对手?

    既然袁术已经势不可挡了,士人们便收起了抵制之心,皆有了投效之念,这也是此次入南阳,在宛城有个大惊喜在等着他!

    书接上文,听了袁术的话,陈群也有些无奈。他们“颍川七友”庚道跟他已经投效了袁术,钟繇在长安,戏忠、荀攸在曹操处,荀彧在袁绍处(陈群还不知道荀彧已经回到了颍川长社),郭嘉不知所踪,哪里还有其他大才之人?

    颍川之地也就学风不错才能聚集如此多的英才,但是再多也是有限度的啊。

    想了半天陈群也没想起还有谁来。

    这时候袁术开始诱导陈群道“汝可知郭嘉,郭奉孝现在何处否?前次宛城一别某便再也没见过他。”

    “哦,主公入颍川之前便见过郭奉孝?”陈群好奇的问道。

    “然,还是两年之前的事了,其游历南阳,被某遇到。其本以投效与某,但却突然不辞而别。某不知其是何意,后来入颍川某也在阳翟外郭家亭其老家寻过他,但是其外出久矣,不知所踪!”袁术遗憾的说道。

    “郭奉孝,鬼才也!其性格放浪不羁,天马行空,随遇而安也!主公是否有何言冲撞了他,才让他如此不辞而别?”陈群问道。

    “某之前也细细想过,自认并无甚过激之言论啊!”袁术说着陷入回忆之中,想着当时跟郭嘉同席饮酒的场景,就不自然的露出了笑容。

    陈群看着突然发笑的袁术,不明所以,不过他也想知道,到底郭嘉跟他主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毕竟袁术入颍川之时,颍川的士族都分析过袁术,都觉得袁术是明主,可以托付家族的那种明主。既然他们看的出来,郭嘉之才还在他陈群之上,如何看不出?

    于是陈群问道“主公可曾还记得当时的话语,可不说给某听。某替主公分析分析其中缘由。主公为当事之人,殊不知:当局之谜,旁观者清也?”

    “哦,如此也好,想当初,某等是在酒楼相遇,其舌辩群儒,然后……”袁术陷入了回忆之中,尽可能多的把当时的话语还原。

    陈群听着无不羡慕,原来当初袁术跟郭嘉还有这么一段啊!郭嘉识人之能,颍川无人能比也!但是听着听着,陈群就发现其中的不对了。

    袁术可能没意识到,但是陈群久在颍川,对颍川之人的情况最是了解。“颍川七友”之中五人是大族出身,唯有戏忠、郭嘉是寒门出身。因为是寒门藏书很少,家学不达,没办法两人便就读于荀氏开办的颍川书院之中。陈群等五人也去颍川书院旁听过,所以七人才会认识,相熟,发展到挚友的身份。

    以当时颍川书院与鹿门山书院之间的龌龊,郭嘉怕不是害怕投效袁术以后,袁术多用南人,他这颍川人得不到施展吧!谁又能想到,南阳的发展居然是先下的豫州,现在豫州系在慢慢的强大,未必不能跟南阳系分庭抗礼。

    想必郭嘉现在也有些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