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如此,既然袁术不在宛城,两人也不着急过去了。就在比阳住下,等待比阳令带他们过去。

    但是他俩没待两天,比阳城外又来了一支大军,这次比杜远、廖化的部曲多多了,得有三千多将近四千之众。为首的两人也是雄壮之士。

    有了杜远、廖化的经验,比阳令一看就知道肯定又是前来投效的黄巾众。

    果不其然在报通名号之后,比阳令了解到,这次过来的是徐州黄巾部的周仓、裴元绍,带领部曲前来投效袁术。

    有了前次的经验,比阳令就更从容了,一面让他们放下兵器入城,跟豫州黄巾放在一起,一面差人熬粥,让他们吃饭。

    周仓、裴元绍比杜远、廖化好一些,但是好的有限。也是满脸的菜色、风尘仆仆的劳累之躯。

    比阳令引周仓、裴元绍跟杜远、廖化见面,四人同是黄巾出身,在此相遇也是缘分。虽然两拨人没有见过面,但是都彼此听过对方的名号。

    通过交谈他们了解到周仓、裴元绍不远万里从徐州下邳前来投效。不过他们比杜远、廖化聪明多了,一行人就走的官路大道,所以才能这么快。

    你们就不怕官军地主袭击你们吗?杜远急切的问出了心中的所想。他们就是因为经常受到袭扰,才走的这么慢,不然早就到了南阳。

    周仓比较木讷,不善言辞。这一切都是裴元绍叙说,裴元绍呵呵一笑说道,没人敢袭击我们,我们打着“后将军袁”的旗号。每当有人拦路时他就说是前去给后将军助阵,所以才能一路过关畅通无阻,甚至各地州长还礼遇有加。

    杜远廖化面面相觑,心中为裴元绍的机智称赞的同时,又懊恼自己太过愚蠢,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呢,白白死伤了那么多部曲!不过好在这一切都过去了,以后跟着袁术那肯定是吃香的喝辣的!

    两拨黄巾聚集之后,汇聚成一股,在比阳令的带领之下,浩浩荡荡的出发奔宛城去了。

    现在前方正在打战,正是用人的时候,所以比阳令让他们带着部曲前去,也好帮助主公袁术。

    一路之上,各县都在忙碌春耕农事,看着百姓洋溢着喜悦的神情,羡慕的这些农民出身的黄巾众无以加负。心中想着还是在袁术的治下好,有田耕,有饭吃,能存活,不像他们之前一样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

    路上无话,这一日就到了宛城外。

    留黄巾众在城外等候,比阳令带着杜远周仓等人进入太守府,找韩方汇报。

    进入太守府之后,就见韩方正在处理公务,可能是刚从田地之中回来,一身的老农打扮,衣襟、裤腿之上还沾着些许泥土。

    看到如此的郡丞,杜远廖化等也是面面相觑,这就是南阳郡丞?

    在他们心中郡丞的形象就是那种,儒雅文士,满口之乎者也,道貌岸然的儒生形象。再看南阳的郡丞,面露微笑,丝毫没有上官的架子,又是一身亲民的打扮,怎么不叫他们心生亲切?

    韩方早就收到了比阳令的书信,了解到有两拨黄巾前来投效,总共有将近五千之众。为首的有四人,分别是杜远、廖化、周仓、裴元绍。韩方看着面前的四人,想必就是这四个人吧,倒是雄壮之士,希望是可用之才吧。

    想到此处,韩方也没有拿捏他们,摆出上官的架子,给他们个下马威。而且笑呵呵的起身,走到他们面前,拱手行礼道“前日听闻有四员大将之才带部众前来投效,吾还不信。天下大将哪有那么多?此次想见,吾信了。四位壮士生的孔武有力,必定时武艺高超之辈。有尔等相助,吾主公袁术如何不能百战百胜?”

    说着韩方又施一礼道“吾替主公谢诸位不以南阳粗陋愿意投效。今后便为同僚友人,但有差遣,必不相弃!”

    通过韩方也能看出袁术的人品,韩方如此礼遇他们怎能叫他们不感动?

    黄巾众投效南阳之后获得了生存的希望,后世有诗描述曰:

    苍天已死天下惊,百万之众逆天争。

    士庶阶层相对立,一拙不慎惨遭清。

    逆贼之名人人打,惶惶无终不得生。

    已死苍天却留机,唯有此处得安命。

第105章 至广成四人归心() 
韩方的礼遇让四人感动非常,皆暗道,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心胸宽广的后将军属下也是如此彬彬有礼之人,此次前来,没有投错!。

    于是杜远四人也是慌忙还礼,口称“不敢,不敢,真是折煞某等了!”

    礼毕分宾主落座,韩方看向四人道“某家主公正在河南攻伐,正是用人之际。诸位皆是武将之姿,何不趁此机会,前去征战,博取功名?”

    四人也都想看看袁术的庐山真面目,再了也想趁着这个机会给袁术露两手。不然战打完了,没有露脸之机,袁术如何能重用他们?

    几人不谋而和,于是就定下来跟随韩方的信使前去袁术军中效命。不过几人的部曲就不便跟随了,皆是疲惫之士,又老的老小的小,如何能战?也就他们黄巾众能裹挟这样的人。

    四人走前,韩方把这五千人安排到宛城周边,划归土地,让他们耕种,也算是给他们一条生路。

    见到韩方如此,杜远、周仓等也就放下心来,他们就怕部众太差,不能被南阳收容。

    再无后顾之忧的四人,即刻跟随信使启程前去鲁阳了。

    几人星夜疾驰,到了鲁阳之后才知道,袁术已经转战广成了,鲁阳就留了五千守军。

    没办法,几人只好再次启程,奔广成而来,终于跟袁术见了面。

    书接上文,袁术拿着韩方的书信,观瞧着四人,心中很是满意。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自从扩军之后就一直缺少领军之将,正在他头疼之际,一来就是四个!

    前次从五万扩充到十万,军力增加了一倍,领军的战将就捉襟见肘了。没办法,袁术只得把两部合并成一部,由军司马率领。老军的军士到新军之中任伍长,伍长任什长,如此才堪堪的能上行下效,令行禁止。不过战斗力相对于之前就差了很多。

    不过有了这几员领军之将,相信要不了多久,这十万众就可堪一战了。对于未来袁术还是信心十足的。

    于是袁术对四人道“某袁术何德何能能受四位壮士如此爱戴?既然投效某麾下,某必一视同仁,量才而用。现军中急缺领军之将,四位若是不弃,可尝试一二!”

    听到袁术愿意继续让他们领军,四人也是喜出望外。毕竟是刚投效过来,自己的才能如何,袁术又不知道。一切不明之时就敢让他们领军,袁术真是有雄才大略,有识人之能!

    有这样的好事他们如何能不受,四人皆单膝跪倒,抱拳道“承蒙后将军不弃,不以某等出身黄巾,如此厚待重用。如若还不为将军效死命,某等还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

    袁术笑呵呵的扶起他们道“有四位将军相助,大业可期,大业可期啊!哈哈!”四人也受到袁术爽朗笑声的感化,亦笑了起来。

    然后袁术在偏厅摆宴,为他们洗尘。又把黄忠纪、灵等叫了过来,让他们彼此认识。

    都是武将,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互通了姓名之后,几碗酒下肚,就熟络起来了。

    看着手下武将如云,袁术很是自得。有如此强力的将军,如何不能攻城占地?等到杀他一个大圈出来,便可成就霸业。

    一通酒从正午喝到傍晚,确也其乐融融。主公又收了四员大将,他们也乐得如此,最近整军可是把他们都累惨了,部下直接翻了一倍,又是新军居多,只得日夜校练,整合军力。

    酒终席散,袁术就留四人住在自己的府邸以示恩宠,相约明日就带他们去军中。

    袁术能行此道让四人感动非常,都在心中暗暗起誓一定要为袁术效死命,报答他的知遇厚待之恩。

    一夜无话,第二日清晨,袁术早早的起来,打算在庭院之中练一趟拳。袁术已经坚持了一年多了,不论如何,只要有时间就一定要早起练拳。

    到了院落之中,就见到周仓、廖化四人早已经练了许久了。额头、衣襟都是汗渍。周仓正跟杜远交手过招,廖化跟裴元绍在旁边压阵。

    四人见到袁术一身短衣打扮走了过来,纷纷停手向袁术行礼。

    还感到纳闷,主公这也是要练拳脚?这样的主公还真少见。

    几人行礼之后,袁术就找了一块僻静的地方,兀自的练起来。一招一式,一拳一脚,却也是呜呜生风。

    几人都是行家里手,看到袁术的拳风还有闪展腾挪的巧妙,都收起了小看之心。

    原来主公袁术也是个武勇之人!这一招一式的虽然比他们有所不如,但是已经很接近了。衡量自己的武艺,四人发现,在短时间内他们都没有拿下袁术的可能!

    四人想的时候,袁术已经练完了一趟。收招定式,缓缓吐出胸中浊气。在旁边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又开始重复练习起来。

    几人在看在眼中皆是暗中一挑大拇指,暗道,罢了!主公真是个有恒心有毅力之人,这几趟下来,不是寻常的花把式能完成的,更不用说要练的如此到位了!

    跟着一个知兵懂武的主公,肯定比跟着一个酸文人强,起码不会在军事上瞎指挥。毕竟一帅无能,累死三军!

    几人感慨的同时也没闲着,周仓继续跟杜远交手,廖化跟裴元绍也战在一处。

    相比袁术的死板,一招一式,他们打的就天马行空,不着轨迹了。看样子他们已经到了信手捏来的境界,比袁术高了一个层次。

    不过也难怪,袁术原本就是个半吊子,他练武主要还是强身健体。运筹帷幄才是他的强项,征战沙场就是他手下将军更加专业了。

    术业有专攻,人家靠这个吃饭,他袁术如何能比?

    三趟拳脚下来,袁术出了一身汗,一扫刚醒时的混沌,整个人都清明起来。

    看到周仓四人已经停手了,正看着自己,袁术就有些不好意思了。一抹脸上的汗水,袁术呵呵笑将起来道“班门弄斧,班门弄斧尔!献丑献丑,不要取笑于某才是!哈哈!”

    见到袁术谦虚,周仓四人则是说,“主公武艺不差,一看就是行家里手。个中招式更是一板一眼甚是到位。比那些花架子强多了!”

    听到武将的夸赞,袁术很是得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不期望能比肩一流武将,每天都有进步就好。起码以后在乱军之中,不会被几个小兵占了便宜!

    袁术统领一郡的同时不忘演武校练,又能一直坚持下去,后世赞其曰:

    飞鹰走狗袁公路,纨绔不仁众皆怒。

    阴谋诡计得郡守,一入南阳起变故。

    勤勉政务施仁义,坚持演武皆肃穆。

    蜕去亵渎成明主,长此以往谁不服?

第106章 整军容四人定编() 
回到房间早有仆人打好净面水,袁术洗脸净面,又擦拭掉身上的汗渍,顿觉身心更加舒爽。

    重新换了一身衣袍,袁术就带领着同样着装整齐的周仓、廖化等四将起身奔城外军营去了。

    虽然还是清晨,但是军营已然是热火朝天。战鼓之声,喊杀之声,马匹奔跑之声,战马嘶鸣之声在这寂静的清晨,响彻天地。

    刚刚出城就听到军营的校练之声,这让袁术非常满意。有如此坚持不懈、校练不休的大军,如何不能再成强军?

    听到此等校练之声,周仓四人也是暗暗咋舌,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袁术军依旧校练不止,可见其手下大军士如何精锐!他们皆暗暗下定决心,进入军中之后一定不能落人之后,不然如何压服手下部曲,统领他们?

    军营离广成关不远,几人又是疾驰而来,片刻之后就到了大营之外。

    袁术偏身跳下坐骑,让守城的军士入营通报。

    四人也是跟随袁术到达军营之外,但是见到袁术已经跳下坐骑了,他们也只好跳下来,拉着战马的缰绳,等待通传的结果。

    不过在心里,四人已然是翻江倒海。袁术可是主公,居然在入营之时还是要遵守军营之规,可见袁术军军规、军纪是何等之严!

    如此严格的军规,如此自律,将是何等的军容?四人更是迫不及待的想一看究竟了!

    不多时纪灵并黄忠还有留在广成的将领都迎接了出来。

    看到袁术站在营外,纪灵等人给袁术见礼。

    纪灵等人拱手抱拳对着袁术道“主公,某等迎接来迟,还望恕罪!”

    袁术扶起纪灵、黄忠,并让他们身后的将领都起身,道“无妨,大营之中须按军规行事,无论是谁皆要遵守,某也不例外。否如何能成强军?”说着拉过周仓等人给黄忠等介绍又道“此前汝等也见过了,此四人今后便在军中效力,汝等还要多亲多近才是。”

    他们早就看到周仓等人了,听到袁术正式的介绍后,皆对杜远、廖化等四人点点头,之前在广成关饮酒,他们都已经见过面了。这四人酒量不错,就是不知道武艺如何了?

    不提纪灵等人心中如何想,一行人跟随在袁术之后,穿过校场,就来到了帅帐之内。

    周仓四人感受着军营之内一波又一波的肃杀之气,以及整齐的军阵的演练,心中一竖大拇指,罢了,袁术军果然是精锐之师,难怪能杀的董卓抱头鼠窜。

    他们前来广成的时候,一路上净听到孙坚大破董卓的事迹了。在他们看来孙坚就是袁术的部曲,这一切都是袁术主导的。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孙坚是袁术的客座之将,有更高的自主性。

    在帅帐之中分宾主落座,袁术道“周仓、廖化、杜远、裴元绍皆是统军之将也。此前其在黄巾之中亦是一方渠帅。某意安排在伏牛,安定军中效命,汝等意下如何?”

    主公袁术都这么说了,纪灵黄忠等当然是赞同的。现在军中士兵多,而将领少,早就捉襟见肘了,能多四个人分担压力,再好不过了。

    周仓等四人则是心都提了起来,这是要安排他们以后得职务啊!

    见到之前的老人没有意见,袁术点点头,手下能精诚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才能打胜仗。

    于是袁术道“周仓、裴元绍!”

    两人激动的站起身来,抱拳道“在,在!”

    袁术道“汝二人可到伏牛军中效力,拜尔等为行军司马,各自统领一部,不得有误!”

    听到让两人继续各自统领一部大军,周仓、裴元绍激动的拱手称诺。这袁术给他们的部曲比他们之前可多了一倍。之前两人也就统领一部,现在各自统领一部,能不让他们激动么?

    见到周仓、裴元绍已经确定了职位,杜远、廖化也是暗暗着急,自己跟他们两个也是不遑多让,应该也是一部之首吧?

    这时袁术道“杜远、廖化何在?”

    杜远、廖化赶忙站起身来,拱手道“某等在!”

    “拜汝二人为行军司马,听命在安定军中,各自统领一部,不得有误!”袁术道。

    “诺,敢不从命!”两人喜出望外的道。

    果然又是一部之首,主公诚不我欺也!他们心中感激袁术的仁义厚道,在心中暗暗下决心,袁术如此厚待他们,他们就不能辜负袁术的期望。争取早日立下功勋,报答主公。

    确定了几人的军职之后,袁术又跟他们讲了下现在伏牛、安定两军的情况。

    现在伏牛军、安定军各五万之众。伏牛军校尉黄忠,其属下依旧是左右行军司马张珣、张侃,前后别部司马文聘、魏延;安定军校尉纪灵,其属下是左右行军司马何曼、韩匡,后军司马何仪,前军司马刘辟身死又之前立功的蒋方接任。现在由于人比之前多了一倍,所以别部司马文聘、魏延一人手下都有两万人。其他诸人也是都超编了许多。现在周仓四人来了,可以分担下他们的压力。

    古时带兵不是人越多越好,这要兼顾到彼此之间的配合,军阵能容纳的大小,所以一般一部都是五千人左右。现在军中缺少领军的将领,多出的职位都是由之前的副职兼任,一是提拔他们给他们一个机会,二是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个能力。

    不过这其中又有两个例外,文聘跟魏延。文聘、魏延虽然属于伏牛军序列,但是他们两个是袁术军中仅有的两个别部司马,可以独立领军征战。扩军之后,更是得主公袁术的厚待,各自统领两万大兵。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两人以后肯定都是一军的统帅,袁术这是在锻炼他们。不过他们也确实有能力,没有因为手下多了三倍就慌了手脚,其部众依旧打理的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主公袁术确实有识人之能。

    确定了军中之事,袁术就安排他们回到各部,熟悉自己的部曲,并在其他人的指导下学习新法练兵。袁术则是回到广成处理政务,春耕还没有结束,还有很多要忙的地方。

    就在袁术忙碌春耕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