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年帝国的兴亡-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济就只有落荒而逃了。不过很幸运,法密尔这个过于单纯的女孩没有注意到任海济的话。她只是微微皱起眉后道:“好吧。我会尝试一下的。副元首阁下。”
送了口气的任海济忙不迭摆手,示意对方没事就可以离开了。他生怕法密尔再想到什么回过头来询问自己。
在法密尔关门离开后,任海济从新走回到窗边。在海风吹拂下,他那头原本就有些杂乱的黑发变得更为凌乱。抬头望向天空后,他才小声说:“不要变得像我这样,法密尔。虽然你变得和我一样,一无所有。但你……和我不同。你的人生才刚刚起步,而我已经开始走向终结。融入这种无边的黑暗才是我唯一能拥有的权力,也是我唯一的结局。你,艾瑞卡,特箩蒂娅,海莲娜甚至是克莱茵,凯尔是我在这片黑暗中唯一能见到的亮光。所以……不要像我那样,变得一片漆黑……”
房间的门被突然打开,开门声打断了在窗口低声自言自语的任海济。
“法密尔,又有什么事?我已经准备睡了。你是来准备和我一起睡的吗?”。
“如果这是副元首阁下,你的命令的话……”
任海济猛然转过身,见到的是站在门口已解开由衣领开始上数两颗纽扣。并且正在试图解开胸口第三颗纽扣的法密尔……
“笨蛋!你在做什么?快点停手。”
在任海济的喊声下,法密尔以一种不解的眼光望着任海济。不过至少在第三颗纽扣送开后法密尔的动作停了下来。
干咳两声以缓解自己的尴尬后,任海济让自己的视线避开法密尔那已被汗水浸湿的衬衣后问道:“到底什么事?”
法密尔到是丝毫不在意自己那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衣装,依然用她那毫无感情波动的话语道:“副元首阁下。隆美尔将军要求见你。”
哼!隆美尔吗?他也从宴会上逃出来了吗?想想也是。隆美尔不抽烟,不喝酒。所在乎的就只有妻子与战斗。这种无聊的阿谀奉承式的宴会当然引不起他的兴趣。不过这个时候来找我目的肯定只有一个……
哼!意大利人。我们就来玩玩。看谁才会是北非大陆最后的胜利者。
“法密尔,请隆美尔将军近来吧。我们就在这里谈。顺便麻烦你准备好咖啡与茶。”
“是的。副元首阁下。”
;
第七十四章暴风雨前奏(2)
第七十四章暴风雨前奏(2,到网址
………【第七十五章 暴风雨前奏(3)】………
见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隆美尔后,任海济突然知道自己会怎么死。肯定是给隆美尔给恶心死的。
由宴会场返回的隆美尔面色微红,似乎是喝了些酒。但从那依然沉稳的脚步与笔直的身躯来看,摄入的酒精应该不会影响到他的思维。头顶的军帽早已托在右手,那张日耳曼人标准的扑克脸依然冷酷到没有丝毫表情。
让任海济感到恶心的是即便满头大汗,隆美尔依然穿着他那件胸口挂满各式徽章的国防军灰色冬季军装。这种装束让任海济光看着就觉得汗水在自己身上不停流淌。对有轻微洁癖的他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他难受的了。
“我说。隆美尔将军,你就不能将你这身冬季军装换下来吗?光看着,我就感到热的要死。”
“很抱歉。副元首。”隆美尔用手拉了拉军装领口,“下飞机后我先去了意军总司令部报道。之后又立刻坐飞机去视察了一下前线。刚从前线回来后就被拖着去参加宴会。宴会一结束我就到你这来了。副元首。很抱歉,我实在没时间换衣服。”
任海济点起烟,借此缓解自己的尴尬。
“我很抱歉。隆美尔将军。是我失礼了。”说着任海济看着对方那碧蓝的双眼数秒后突然低下头道,“请原谅我先前的无理。隆美尔将军,你是我们德国军官的楷模。”
“不。副元首。我只是做我该做的事。”
隆美尔的话让任海济心中不由感慨万分。如果自己原本祖国的官员们能像隆美尔这样一直将目光放在自己的职务上,那恐怕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信用也不会这么快就崩溃。像“郭美美炫富”事件后,中国红十字捐款额只有之前的十分之一。不要怪网络传播谣言,也不要怪民众没有爱心。在责怪别人之前,政府是否就应该先询问自己?询问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事,才让民众如此不信任自己。
伸手一指一旁的沙发,任海济示意对方先坐下再说。在坐下的同时,隆美尔撇了眼一旁木质圆台下的玻璃碎片。他动了动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没有开口。
法密尔的托盘上放着两个装满液体的杯子。这个聪明的女孩将一杯放有冰块的咖啡放到了隆美尔面前,顺带着放下小小一袋牛奶。任海济面前则是一杯漂浮着绿色茶叶的水杯,杯口飘出的淡淡白烟与杯子散发出的炙热温度让任海济顿感后悔。
等法密尔离开后,任海济盯着面前的茶水看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忽略掉这让自己后悔的东西。
“隆美尔将军。到底是什么事,能让你不得不深夜来访?而不能放到明天再谈。”
见任海济开口,隆美尔立刻放下手中的咖啡。坐直身体后道:“是的。副元首。我在下午去观察了一下前线。我认为事情比我们所想的还要糟。所以我认为,为了之后的战斗。我们应该尽早制定一个计划。越早越好。”
隆美尔的话让任海济在心中暗自点点头。
隆美尔需要乘飞机视察前线,去了解北非的战况,那是因为他不像自己。自己熟知这一段历史。北非的意大利人在英军的攻击下可以说是斗志全无,一心只想着逃回意大利。英国人已经打到意军门口。只差临门一脚便能将意大利人赶出利比亚。虽说和自己所知的历史有些差距,北非的英国陆军比自己历史上要勇猛的多。但缺少本土补给的他们,补给线已经到达极限。如果想继续深入利比亚西面。那英军至少需要3周时间来加强自身补给才对。在短时间内,英国人应该没能力向昔兰尼加以西地区发起大规模攻击才对。
用手搓了搓下巴,任海济看向隆美尔道:“告诉我更多你的想法。隆美尔将军。”
“是的。副元首。在下午我视察了一下前线。情况远比我们所想的要糟糕的多。英军的主力部队已经开过班加西,先头部队已到达阿盖拉地区。而面对不断逼近的英军部队,我们的盟友只是在后退,不停的后退。意军的士气可以说是已经低落到极限,毫无斗志可言。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恐怕意军被赶离北非大陆用不了2个月时间。不过有点值得庆幸的是,我在前线的观察中没有发现大量的英军装甲部队。这样,我们应该可以阻挡住英军的前进步伐。所以……我计划在苏尔特地区建立一道防线。在组织英军推进的同时努力恢复意军的信心与,战斗力。依照我的判断,如果不在苏尔特阻挡住英军的话……”
“英国人就会长驱直入,继续向前推进。直到兵临的黎波里。”任海济打断了隆美尔的话,自顾自接了下去,“所以如果英国人感觉到他们将会进行一场苦战,那很可能就会停下脚步,暂时停止进攻。他们将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建立他们的补给线上。而我们则可以通过这点时间,逐渐增强我们自己的实力,一直到我们能够击退敌人的攻势为止。毕竟从距离上来说,我们的补给线要比他们短上许多。我说的没错吧,隆美尔将军。”
隆美尔向着正端起茶杯的任海济点点头。波澜不惊的外表下,隆美尔的内心在不停翻腾。隆美尔对德国副元首的看法与大部分国防军相同。副元首在军事上或许有些才能,但他的战绩更多的是建立在那支无敌的直属武装党卫队身上。隆美尔没有想到副元首在关于北非战场上的看法居然与自己相同。
举到嘴边的茶杯停了下来,任海济那双黑色的眼睛透过杯口飘出的白烟紧紧盯着隆美尔道:“不过……隆美尔将军。你似乎忘了什么吧。”
“?”
抿嘴一笑,任海济放下茶杯。杯口散发出的热气让他实在受不了。
“隆美尔将军。我们的目标不是击退英国人的进攻,也不是协助意大利人稳住北非战局。我们的目标是亚历山大!是苏伊士运河!是所有英军占领下,资源丰富的北非及中东殖民地!”
“这点我当然知道。只是副元首,我们目前应当优先考虑的目标是阻挡出英军的攻击。只有这样才能考虑之后的事,不是吗?”。
“说的没错。隆美尔将军。但是身为一个指挥官,我们应该从更长远来考虑问题。而不是只看到眼前的事。”
隆美尔微微皱起眉道:“副元首,难道你认为在苏尔特地区建立防线不重要吗?”。
“当然不是。”任海济摇摇手,“我的意思是说,要解决英国人兵临城下的麻烦有很多种方法。只要提前计划好,就不需要硬碰硬的去用鲜血与生命来阻挡他们。当然,死的是意大利的话我才不会在乎。但你也说了,意大利人斗志全无。如果要在苏尔特地区靠武力来阻挡住他们,那意大利人不可能成为主力。2天后到达的德国国防军才会是防线上的主力。”说着任海济紧盯着隆美尔,“高贵的日耳曼战士绝不是为了那群意大利猪而存在的。所以我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要靠我军士兵的英勇牺牲来阻止英军继续前进。”见隆美尔依然一副疑惑的表情,任海济左侧嘴角高高扬起后故作神秘的说,“隆美尔将军,我向你保证。1周时间。最多只需要1周时间,英军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就会完全停止。趁着这一周时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教会我们的士兵们如何在沙漠地区作战。而不用将时间浪费在保护那群猪身上。当然在苏尔特地区建立防线的事我并不反对。让那群意大利人在那里感受一下英军的犀利攻击,以及我军高尚的救援行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任海济的话让隆美尔满头大汗。虽然他早从流言蜚语中得知副元首讨厌意大利人,虽然在法国战场上他就早已确认副元首是个疯子。可现在的北非战场上,德意志与意大利已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为什么副元首还在不停算计着自己身边的盟友。
任海济也不理会一脸疑惑的隆美尔。他早已为一切做好了准备。只要时候一到以隆美尔的才智很快就会明白。不过话说回来,历史上隆美尔带着北非军团被英国人一顿狠揍,往往在自己只能率领一个师的作战兵力时,却力挽狂澜。隆美尔是个战术天才,但在大方面上却算不上一流。想让隆美尔成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战略家,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941年1月18日,也就是任海济与隆美尔到达北非大陆的第二天。以罗马尼亚为首的巴尔干半岛3国大使齐聚里宾特洛甫的外交大使馆。3国代表一致表示愿意加入德意轴心。
通过在英国的大使馆人员送回的照片,3国大使出奇一致的得出结论。德国人的确在英国本土登陆过。
3国的驻英大使送回了大量照片。他们找到了德军宣传照中的地点。农场,木质仓库,草坪,远处的景色都与德军宣传照片中完全相同。当然,木质仓库的外墙上没有那用弹痕组成的卐字徽记,草坪上也没有2型坦克履带碾压而过的痕迹。不过在与照片同时送回的报告上却明确指出,木质仓库外墙有三块木板,虽然精心油漆过。但颜色与其余木板相比略显不自然,推测可能是近期刚换上的新木板。草坪上有两片长条形的草地与四周颜色完全不同。这两条全新的草地一直延伸到远处的灌木丛才消失。所有得到这消息的人都一致认为那是英国人在仓促间为了掩盖德军在英国登陆的事实而进行的掩盖动作。不过再细致的修补也会留下蛛丝马迹。色彩在时间冲刷下造成的变化,可不是在颜料盘上那么容易调和的。
希特勒早就准备好向巴尔干半岛动手了——目的在于当发起对苏进攻时,确保南翼的安全。
1941年1月18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与德国,意大利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巴尔干半岛3国从这一天开始正式加入德意轴心。当天,早已囤积在匈牙利与罗马尼亚边境德国第12集团军以及包括第5装甲师和“阿道夫·希特勒”师在内的第40军,在李斯特的指挥下迅速越过罗马尼亚边境。依照之前就早已制定下的行军路线,迅速穿过罗马尼亚,向着保加利亚一路狂奔。他们的目标只有希腊。
英国人,或者说丘吉尔再次面临困境。
;
第七十五章暴风雨前奏(3)
第七十五章暴风雨前奏(3,到网址
………【第七十六章 暴风雨前奏(4)】………
唐宁街10号内,丘吉尔将他那肥胖的身子深埋在办公桌后的座椅上。这个先前还在向战时内阁成员咆哮的强硬主战派,在独处时显得无比疲惫又了无生机。
丘吉尔累了。是的,他累了。再优秀,在强壮的人也会有心力交瘁的那一刻。德军的一连串军事行动让这个历史上盟军三巨头之一的领导者疲惫不堪。如果不是因为此刻的英国议会成员都是群只会明哲保身的胆小鬼。恐怕他早被赶下现在这个位置了。
不久前刚刚结束的第三次国会信任审核会上,对于大英帝国是否能继续战斗下去这点。丘吉尔向国会议员发表了大片演讲。他举例了德军在占领区一切毁灭性的统治。各国的艺术,经济,文化都在法西斯的强权统治下消亡。大英帝国是所有欧洲国家最后的希望。目前应该讨论的是让大英帝国如何继续战斗下去,而不是是否应该继续战斗下去。因为这场战争已经不是英国为了维护欧洲大陆和平的战争,而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民主与强权之间的战争。
在丘吉尔的强势发言下,英国国会信任审核再次一致通过对于丘吉尔战时内阁的信任。丘吉尔也在会议上向他们保证,大英帝国一定会走向最后的胜利。
大英帝国会走向最后的胜利?对于这一点,任海济到是比英国议会成员们更相信这一点。当然前提是英国人和他所知的历史一样。能确保地中海航线,将远东殖民地的资源源源不断送往英国本土。将苏联人拖进战争中,在陆地上牵扯住德军装甲部队。将美国人拖入战争,用对方强大的工业能力弥补初期的劣势。
任海济的三点,也是丘吉尔在考虑的。当然他除去了任海济所说的苏联那一项。美国总统罗斯福与丘吉尔的私人关系不错,甚至可以说是亲密。但美国国内现在依然是采取“光荣孤立”政策。受三权分立的政府机构制约,即便罗斯福想正大光明的协助丘吉尔,他也无法立刻说服美国国会。现在丘吉尔能做的就是优先确保来自英联邦各国的物资能顺利运到英国本土,以免马耳他岛的“圣诞节骚乱”在英国本土上演。
是的。由任海济一手操纵,上演的马耳他岛“圣诞节骚乱”在他的计划中就是对英攻击的预演。当然,想在英伦三岛重新上演“圣诞节骚乱”远没有在那个小岛上来的简单。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的,成功的概率渺茫。不过机会还是有的,虽然希望有些渺茫,但只要英伦三岛上还有波兰人,还有法国人,还有荷兰人,还有比利时人。那自己就还有机会。
因为“格陵兰海战”战败,统治海洋200多年的英国皇家海军第一次在面对德国舰队时束手束脚。面对德国海军最新锐的高速战列舰“兴登堡”与正规大型航母“齐柏林”所组成的舰队,托维与坎宁安在海军作战计划上不得不瞻前顾后,小心翼翼。缺兵少将的皇家海军现在只能在家门口勉强自保,又如何去守护那漫长的海上生命线?
与皇家海军相比,英国陆军的处境不算太糟,但也开始朝着杯具方向发展。英国三大军种中,空军被称为皇家空军,海军被称为皇家海军,可你听说过皇家陆军这个称呼吗?在英国人眼中陆军是最不受重视的。
敦刻尔克的奇迹或许在短时间内掩盖了英国陆军存在的战斗力问题,北非战场上韦维尔指挥的陆军痛击意大利人或许让英国人看到胜利的希望。但就在2天前,原本还较为顺利的地中海战局就要被瞬间颠覆了。
巴尔干半岛3国宣布加入德意轴心,向英国正式宣战。3国大使在向英国政府递交了宣战布告后便被召回国内。得到消息的丘吉尔立刻知道事情糟了。没有了保加利亚与南斯拉夫做为屏障,德国陆军很快就会抵达希腊。如果希腊无法守住,那克里特岛也岌岌可危。一旦失去了克里特岛,那英国能控制地中海的大型空军基地就只剩下亚历山大港了。由马耳他与克里特两岛机场上起飞的德军轰炸机将完全覆盖整个地中海海域。即便直布罗陀海峡依然在英国人手中,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