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俊义针对火炮的使用场地,将后来明朝的一些火炮做了改良设计然后搬到宋末使用。

    第一种火炮叫做“轰天炮”,因为是轰天雷凌振大人监制的,故此得名。这是一种野战时用的炮,炮管长四尺,重四五百斤,口径三寸多,周身加铁箍,安装在双轮炮车上,炮车有用榆槐木凿成的车厢,刚好将他身嵌在车厢内,外加铁箍勒紧。车上另备铁锚四具。射时,将铁锚扣在地车前面,并用上掩埋,以固定炮车位置,这样在火炮射时,可控制炮管跳动的程度,增加射击稳定性,提高射击精度。若情况紧急时,也可不用掩埋铁锚,便于随时起运转换位置。轰天炮的炮车用骡马拖曳,可随军机动,增强了火炮的战场机动能力,在野战中可频频使用。

    轰天炮的炮管短,底部有撞针。炮弹的后端是比头部细的圆管,里面装有射火药和底火,将炮弹从炮口填装,炮弹借自身的重量下落,使尾部的火药与撞针相撞火,引射药,炮弹就会被抛射出去。轰天炮没有膛线,炮弹飞行的稳定只靠炮弹尾部的尾翼来保持平稳,所以攻击的准确度并不太理想。

    跟后世的大炮相对应,轰天炮其实就是一种山寨版的迫击炮,多作为步兵小部队的压制武器。其最大本领是杀伤近距离或在山丘等障碍物后面的敌人,用来摧毁轻型工事或桥梁等,有两个优点,一是操作简便,弹道弯曲,可迫近目标射击,几乎不存在射击死角;二是炮弹从炮口装填后,依靠自身质量下滑而强迫击,使炮弹射出去。

    第二种火炮叫做“麒麟炮”,因为是卢俊义本人费了很大心血研制出,故此得名,炮管长五尺,重六七百斤,口径三寸多,其外壁有数道铁箍,前后部各有一个大铁爪,火炮展开使用时可将铁爪深插地下,能有效防止并减轻射击时的震动和后坐程度。其后坐量最大为五寸,所以对炮手来说比较安全。炮身上有耳轴和支架,在炮尾设有转向用的舵杆,炮身可进行上下和左右活动,便于实施瞄准,因而大大提高了火炮的火力机动能力,而且炮管上装有准星和照门,使得麒麟炮的射击精度大幅度提高。跟轰天炮相同的是,麒麟炮也是安放在用骡马拖拉的双轮炮车上,跟轰天炮不同的是,麒麟炮是从炮尾装填炮弹的,炮膛内有膛线,使得麒麟炮射得更远,精度更高。

    麒麟炮则是山寨版的加农榴弹炮,可平射可曲射,既可以攻坚和攻打敌军,也可以攻击战船,因此通用于6军和海军。

    第三种火炮名为“无敌炮”,相对于前两种火炮,无敌炮的长度、吨位都大了数倍,这样笨重的大炮也只得放在城上做防守之用,有点类似明朝的红衣大炮。无敌炮炮管长,总长约有一丈,口径近四寸,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



………【第一百一八章 再造火枪】………

    在卢俊义跟凌振一道研究改进火炮结构的过程中,原始的药捻引信在试炮的一个月中就被卢俊义给否定了,随后就研制出了雷汞,然后就是雷管,随后就有了火帽,火帽、火药和弹头装在一起就成了炮弹,随即开花弹等各种结构的炮弹也应运而生,所有的火炮都改进成了拉绳式的撞针射,既克服了大风大雨天气对使用大炮的限制,而且在精度、射程、威力等诸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而且在卢俊义长达一年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教学下,以汤隆为的近千名工匠都在反思自己的经验主义做法,他们将学到的科学理论知识跟他们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后,诸多奇思妙想都出来了,像卢俊义描述的机械科学里的刀具和机床,汤隆他们也造了出来,当然跟后世那种精密机床完全没法比,暂且也称之为山寨机床。由于卢俊义的电学知识很残缺,不能将梁山从铁器时代一下子就带动到电气时代,老实说,离蒸汽时代还差得很远。

    现在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搞那么多东西,毕竟卢俊义穿越到这个时代已经有些晚了,已经二十七八岁,就急匆匆想先把中国统一了再说,现在能做的是科学启蒙,至于物理、化学等科学的奠基展都依赖于这些工匠和梁山军校科学系的孩子们了。

    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就是展军工产业。

    继新式火炮6续问世以后,卢俊义就想明新式火枪。

    其实北宋末年已经有火枪问世了,只不过是山寨到极点的火枪。它用一个或两个竹筒装上火药,绑缚在长枪枪头下面,与敌人交战时,可先射火焰烧灼敌兵,再用枪头刺杀,兴起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后来金人明了“飞火枪”。枪头下装有2尺长的药筒,内含柳炭、铁滓、磁末、硫磺、砒霜等混合药剂,具有燃烧、毒烟、喷射等作用。到明代时,火枪改进一步,枪柄六尺长,末端有铁钻,枪头一尺长,枪头下夹装两支喷射药筒。用引信相连。使用时两个药筒相继点燃喷射火焰;枪头两侧有钩镰状的铁叉,两长刃向上可作用,两短刃向下可作镰用,具有烧、刺、叉、钩等作用。

    卢俊义想要的自然不是这种火枪,而是后世的燧枪,如果可能他更想要机关枪,只可惜机关枪更像是个梦。燧枪比较现实一点。

    有了卢俊义这个穿越者的存在,北宋末年出现燧枪或者出现比燧枪更先进的枪械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他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他粗读过一些枪械展史,是在网上翻看架空历史小说地时候随便翻看的,自然知道枪械展史中哪些弯路是不用走的。

    北宋末年想要有燧枪,最大的障碍就是这个时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局限。当然还有中国人科学思维的局限。中国人太喜欢笼统、形象和经验思维。不喜欢量化、具体、有逻辑和归纳地思维,所以中国至今为止出现的都是零星的经验科学。理论科学不被提倡反遭打击,在这样气候下出现地四大明几乎也都是经验主义的无奈产物。并不是理论形成后自然而然的结果。卢俊义决定要打破这个科学僵局。不过要想改变中国人对科学技术的认知,恐怕要几十年的教育熏陶。而眼下,卢俊义就想要用火枪快解决战争。他不想老是用冷兵器打来打去,汉族这个农耕民族,没有蒙古那个游牧民族那么大的机动能力和不用理会后勤的优势,如果不靠火药催生出来地火炮和火枪,能不能避免蒙元满清带来的灾难都是未知数。

    即便卢俊义非常清楚机关枪是怎么样的结构是怎么样制造的,他还是要尊重北宋末年的生产力水平。何况他根本不懂机关枪的原理,他只是稍微知道火绳枪、燧枪的一些原理。

    基于粗略地了解,卢俊义先淘汰了火绳枪。

    相对于“背上一里长地火绳打一天仗”的火绳枪,仅仅需要几小块打磨好地燧石片的燧枪地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和火绳枪相比,燧枪最大地优点,不仅不用担心夜晚有燃烧火绳的光和火绳独特地气味暴露目标,而且射更快、口径更小、枪身更短、重量更轻、后坐力更小、射程更高。

    另外,和火绳枪仅为50%左右的点火率相比,燧枪因为结构上的优势,点火率高到了85%以上。纸壳子弹问世后,使燧枪的射进一步增加。纸壳子弹关键是在装弹步骤上大大节省了时间:它是一个纸制弹筒,外面覆有油脂,里面有定量的火药和20…30克重的一颗弹丸。使用的时候,枪手只需用牙把弹筒咬开,把里面的火药倒一部分到火池里,再把剩下的火药和弹丸用通条塞到枪管里就行了。和火绳枪比起来,这样简化的步骤使燧枪的射提高了一倍:使用纸壳子弹的燧枪兵,射能够达到每分钟2…3甚至更多,这使他们能够打出足够密集的弹雨,即使面对骑兵的冲锋也不再是软弱无力的了。

    那是不是就一定要用燧枪了呢?不,这种前装枪跟后面的一种枪比起来相形见拙。

    到17世纪末,德国和法国用的枪枪膛内刻有螺旋沟纹,即现在的膛线,能使得弹头射击后生旋转;以保持它在空中飞行时稳定,从而使步枪的命中精度大为提高。15世纪至18世纪;与当时技术条件相适应,步枪都是前装式,前装枪使用了300余年。至19世纪;随着工艺技术的展,出现了切实可行的后装枪。19世纪初的1805年,英国人阿加尔明了铜火帽、内装雷汞,但只供猎抢使用。到了19世纪40年代,它才在军用步枪上得到应用。19世纪军械家们集中解决的是步枪的射程、精度、射和装填等问题。因为过去使用的是前装枪;所以先要解决的是装填问题。把球形弹头改成圆柱形;这是一大进步。因为这样一来,装填时变形可小些,而且重量相同时,圆柱形弹的直径可以小一些,这就为减小口径提供了条件。19世纪50年代,步枪的口径还之间,到了60年代;大多数的步枪口径已经减小到11mm,口径减小得到保证以后;就要解决后装问题并且要使用定装枪弹,1840年;普鲁士先使用德莱寨后装枪;即弹药从枪管后端装入,并且用击针火。因为这支枪是德国人德莱塞明的;故谓德莱塞针刺击枪。据史料记载,普奥战争中,此枪大显神威;使普鲁士军队把奥地利军队打得落荒而逃。1884年;法国工程师维耶里明了无烟火药。这样,雷汞、铜火帽、枪尾装填、定装式枪弹和无烟火药使步枪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上述即是从火绳枪、燧枪等前装枪到后装枪的展简史,卢俊义了解这个展历史,所以他可以绕过很多弯路,雷汞、铜火帽等物事6续明出来,枪尾装填、定装式枪弹的结构设计也顺利完成,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个时代的铸造和金属加工技术深不过关,使得这种越时代近七百五十年的物事没有挥出它最强悍的威力。

    先先搞出一台车床、一台铣床和一台磨床,在北宋末年也不可能会出现有多高精尖的机床,自然都是卢俊义领着他梁山山寨装备部的工匠们搞出来的山寨机床。

    卢俊义在前世读的是机械制造,虽然现在有些遗忘了,他还是绞尽脑汁绘制出车床、镗床、螺纹加工机床和内圆磨床的大致草图,然后亲手指导汤隆等人来制造。费了好大功夫,6续出了螺纹车床、齿轮加工机床,以及水力驱动的炮筒镗床,然后又创制出了更先进的车床,可以由丝杠传动刀架,能实现机动进给和车削螺纹。龙门刨床、卧式铣床、外圆磨床、滚齿机和插齿机也6续出现,都从蠢笨粗糙的山寨版模样慢慢地进化到接近近现代的模样,与此同时就是依托于这些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的枪炮军工技术的突飞猛进。先做出步枪的模型,再根据模型进行铸造和锻造,加工螺纹膛线和相应的机关、顶针和保险结构,然后打磨组装成型。

    拿到这种步枪后,卢俊义觉得似乎差点什么,回想起以前看过的抗战电影,对,刺刀。欧洲早期的刺刀还是直接塞在枪口里的,射击的时候要把刀拔下来,很麻烦。后来有了卡座,现代刺刀才应运而生。到此时,卢俊义便又在步枪上设计了卡座刺刀。虽然不足以抵御这个时代的骑兵,但聊胜于无,总比被敌人围住了,拿步枪当铁棍砸要好吧。

    步枪的最后定型是到莱芜钢城的第三个月,打造成的第一把枪让卢俊义大吃一惊,好像他军训时用过的56式半自动步枪,只可惜不是自动的,不过依然好亲切,因为是在莱芜造的,便命名这北宋末年的步枪为莱芜枪。等无烟火药被卢俊义给研制出来以后,自动步枪的出现也为期不远,当然这是几年后的事情了。



………【第一百一九章 围魏救赵】………

    在呼延灼离开梁山前去投奔青州知府慕容彦达之时,卢俊义就让石秀在青州加派特工人员,所以呼延灼、花荣等人剿灭三山宋江败走的事情,卢俊义一清二楚。

    卢俊义并不感到意外,虽然那个及时雨宋江和智多星吴用两个家伙狼狈为奸,都是狡猾阴险卑鄙狠毒之辈,但他们与将门世家出身的呼延灼、花荣等人相比,统兵练兵用兵之道逊色太多。卢俊义现在总算看清楚了,虽然他来到的是北宋末年水浒时空,但已经完全不同施耐庵那本水浒传里描写的世界了,没有施大爷的偏爱,没有施大爷的胡乱书写,宋江和吴用技止于此,顶多能做祸国殃民的野心家阴谋家,要是他们是能击退童贯和高俅,能平定辽国和方腊三大寇,怕是黄巢和张角等人早就统一中国了。

    阴谋家能窃取一方势力的领导权,却不能将一方势力带到最后的胜利,如隋唐李密之流。梁山义军是缩小版的瓦岗义军,宋江之于晁盖,也神似李密之于翟让。

    表面上看来,晁盖是死于一次意外的战斗,被一个叫史文恭的对手放了一支冷箭,而这支冷箭上面竟然还有毒。然而,事实真相真的是那样吗?史文恭的箭法有那么好,能够在黑暗之中百百中?敌我双方中,只有一个人的箭法才能这么厉害,不错,是小李广花荣,原来宋江的嫡系,施大爷还让这位文武双全玉树临风的神箭手替宋江陪葬,不禁让人想起来至死跟随李密的瓦岗寨神箭手王伯当。

    而那个时候,在梁山泊里,上上下下以宋江为老大的日子已经很久了。鲁智深刚上梁山不久,就去找宋江说,自己有个好兄弟叫史进的,在少华山上当强盗,自己想叫他到梁山来,宋江的回答当然是只有一个字——好。后来当听说鲁智深和史进在华州有难。于是梁山马上派出了大军去救援。自始至终没有任何人去找身为梁山之主的晁盖商量一下该怎么做。现在想来,其实在那个时候,晁盖就已经死定了。当然。晁盖作为一山之主,要杀他可没有那么容易。尽管梁山上的第一个老大王伦就是被自己的手下也就是梁山上地英雄们杀死的。这些人中间有晁盖自己有林冲也有吴用。/可是杀王伦容易杀晁盖难,难就难在晁盖的名誉不错。如果就那样杀了他,那宋江就不会被人称赞为有情有义是个恩惠遍及山东河北两省地及时雨了。所以只好借敌人的手来做这件事了。这个敌人就是史文恭。

    这个史文恭是梁山的对头曾头市的武功教师。武功大概很不错。可是他真的有杀晁盖吗?除了在某个黑夜里被人认定为是他放箭杀了晁盖之外,再没有见他放过箭。也就是说,其实这世界上没有人真正看见过他的箭法。更确切地说,至少是梁山上的人没有看见过。而且像他那样身份的人会在黑夜里放毒箭,在连对手也看不见地情况之下?史文恭也不会无聊地在箭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吧。剑上还差不多,绝对是宋江一党欲盖弥彰之举。

    正因为晁盖已经知道了是谁杀死他,所以他才会说,“那个捉得射我死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而不是直接把这个位子让给宋江。而宋江也才会在做了梁山泊主之后,不思报仇。一直糊弄了很久。才想出一个方法,就是去大名府把完全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的卢俊义骗上山来。很久以后。宋江才决定出兵攻打曾头市,理由竟然是:“前者夺我马匹。近又如此无礼——此仇深入骨髓,不报得。誓不回山。”晁盖的仇?说说而已。

    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深刻的了解,卢俊义才千方百计不想让宋江上梁山。而宋江也识趣,不上梁山找抽,与狗头军师所谓智多星吴用王八看绿豆对眼了,狼狈为奸,去了饮马川逼走了铁面孔目裴宣,然后收拢四方真正为恶之徒。现在宋江和吴用被呼延灼击溃了,不知道投奔何处,也不知他们将会掀起怎么样的风云。面对这两个阴谋家地合谋,说实在地,卢俊义还满怀期待的,只要他们不要整天假扮这个假扮那个那么低级就好了(仔细分析宋江、吴用地计策,多是派人假扮成什么什么,然后混进去,乘乱起事,这种计策忒弱)。

    宋江被击溃做了丧家之犬,让卢俊义的一个担心暂时放下,另一个担心又应运而生。呼延灼击溃宋江地乌合之众后,招揽了精锐俘虏二万多人,再合上原来的人马,共计七千骑兵和六万步兵,现在逐步推进,驻扎在淄州博山,距离莱芜只有一百多里,随时就能进犯莱芜。/

    而目前地莱芜有近三万五千梁山义军,火炮和火枪也才刚刚试产没有形成规模,这一战也不是在卢俊义业已熟悉的梁山水泊附近,所以卢俊义稍微有些担

    但是担心只是担心,并没有到害怕地地步,卢俊义急令许贯忠、王进和林冲处各调两个团增援莱芜。梁山留一万六千、东平府和独龙堡各留六千,以这三人的才能足以防御。

    数天内,急先锋索带着独龙堡的二个团,青面兽杨志带着东平府的两个团,阮小五带着梁山水师的两个团6续赶到。多了六个团一万二千人,莱芜已经有四万七千名义军将士可供卢俊义做从容的战术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