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天行-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这么一言,那军汉甩手让人收起了刀刃,但仍是一屑不顾,觑道:“你一个小小的监门官,焉能有要事报与太尉?大人公务繁忙,岂是你这等小吏想见就能见的?我看你识相点就快些离开,少在这里聒噪,惹得老子火了,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说着,那军汉便招手让众人回去,不想恰在这个时候,监门官忽然丢出一句话来:“此事关系到衙内的性命和太尉大人的清誉……”此话一出,那军汉愣了一下,随即转过身来,一把揪住了监门官的衣襟,冷笑着道:“姑且听你说说是何事,要是你敢消遣于我,小心老子扒了你的皮!”
“小的不敢胡说……”监门官慌忙爬坐起来,此时更无半点官威了,只顾凑到那军汉耳边,小声将众刁民聚众抬棺喊冤之事一股脑地说了。当然,这厮还不忘添油加醋,说那城门楼下已经势如水火,再耽搁片刻就要出大事了。“竟有此事?”那军汉还有些将信将疑,小声嘀咕着问。可不及监门官回话,他忽又呵斥起来:“你这厮如何这般怠慢,何不早说?倘若那些刁民捅了篓子,看你这小命还要不要了?——快,快随我去见太尉大人!”
“我、我……”监门官觉得十分委屈,但又不敢多言,慌忙爬了起来,跟在那军汉后面。进了太尉府,这厮仍是战战兢兢,不敢多嘴,只是紧紧跟在那军汉身后,几乎连喘气都不敢大声了。
一连进了好几道门,又转了几个回廊,好不容易等到那军汉在一处院落门口停下了脚步,监门官以为到了高太尉住处,赶忙整了整上下衣冠,不想那军汉却吩咐他说:“你在此处等着,我去禀告大人。”
监门官心中乱颤着,不敢多说话,只是应声道:“小的遵命。”
可那军汉却还不放心,忙又嘱咐道:“此处不必他处,你小子可不许乱跑,要是出了岔子,你的小命可都交代了……”
监门官抱拳道:“大人尽管放心,小的就在此处等着,不敢……”然而,还未等监门官把话说完,忽听得有人喝叫道:“是谁在那里喧哗?”这忽然而来的一声,声音虽不是很高,却把监门官吓得够呛,他浑身止不住又抖了起来。
那军汉寻声而去,见是府里的老都管侯德安,慌忙笑着迎了上去:“哦,原来是都管大人,小的给您见礼了!”说着,他便抱拳欠身,鞠躬行礼。
侯德安从鼻子深处小声应了一下,忽又上下看了军汉一眼,懒懒地说:“倪二啊,你不在门前当值,却来此处做甚?”
“回老都管,”那军汉指了指监门官,忙又抱拳称道:“此人是南安门的监门官,说有要事禀报太尉大人……”
然而,侯德安却不看监门官半眼,他只是眉头一皱,便呵斥那军汉道:“倪二,你小子在府里当差多久了,如何不知规矩?这堂堂太尉府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么?——赶紧把这厮轰出去,大人马上要进宫上朝,要是惊着了大人,看你还要不要这吃饭的家伙?”
“老都管,小的不敢啊!”那军汉倪二吓得半死,“扑通”一声便跪下了。
看情势不对,监门官这厮却不知哪来的胆子,立即接上话来:“都管大人,小的确有要事禀告太尉大人,此事干系重大,小的不敢擅做主张,特来请示太尉大人。”“那你倒说说看,要是胡诌,小心你的脑袋!”侯德安慢悠悠地说着,但字字句句都带着杀气。监门官惊了一身冷汗,但事已如此,也由不得他了,只得硬头皮道:“前日府上衙内领着人去了前禁军教头张韶的庄上,双方起了争执,厮打起来,伤了三十几口人的性命,还……还一把火烧了城南别院……”
“你这厮胡说!”侯德安一时气急了,竟叫喝起来:“衙内这几日都在府里面待着,不曾出门,如何会干那等伤天害理之事?——你休要胡说!”他这厮是个百事通,这些年在太尉府上,但凡朝堂上下、江湖风云,他都能洞察事悉,说他“眼观八路,耳听八方”丝毫也不为过。因而,张韶是何人,城南别院什么地方,还有那张韶与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又是怎样的关系,侯德安自然是详详尽尽,一清二楚。
监门官慌忙解释道:“此事千真万确,小的不敢胡说,如今那张韶的至交故友纠集了几百号人,抬着数十具棺木已到了南安门下,叫嚣着要去开封府擂鼓喊冤,让府尹大人派人擒拿凶手,还张韶等人一个公道。小的情知此事非同小可,不敢擅做主张,特地跑来府上禀告太尉,望求大人示下。”听监门官如此说了,侯德安迟疑了,但他又不敢相信。情急之间,侯德安忽又想起前日里午后高衙内自外面匆匆回来,神色慌乱紧张,衣角处还隐隐带着血迹,问他出了何事也不见他回话。这些实在叫人觉得奇怪,再联想到昨日里高衙内未曾踏出房门半步,就连一日三餐也在房里用的时,侯德安不由地自个儿嘀咕了起来:“莫不是衙内真的杀人了?”
一想到这里,侯德安浑身禁不住哆嗦了一下,他知道高衙内这些年常领着一帮泼皮闲汉厮混倒是不假,可终究也没见他有胆子去杀人放火,而且一杀就要了三十多口人的性命,这可不是寻常的小事,要是闹大了那就要捅破天了。“好吧,”侯德安终于降低了语气,对监门官道:“既然如此,你快随我去见太尉大人……”
“小的遵命!”监门官点头应了,随即跟在侯德安身后,一齐进了院子。
那军汉倪二刚才一直跪在地上,吓得背上汗津津的,湿了一大片,眼瞧着这会儿终于没自己的事了,他慌忙一骨碌爬了起来,逃也似的溜了出去……进了院里,侯德安让监门官在堂外等候,自己进屋去通秉高太尉。此处是太尉府的后堂,高俅夜间常在此间歇息,几房姬妾也是轮流过来伺候。此刻,高俅正被新纳的小妾伺候着梳洗,刚换上朝服,侯德安就在门外请见了。
一大清早的,高俅不知侯德安请见是为了何事,但顿了一下他还是甩手让妾室和丫环都退下了,唤了侯德安进来。
侯德安见左右无人,忙将监门官所报之事给高俅说了,高俅听罢,立即唤了监门官进来问话。监门官进了门,还未看清高太尉长得是何模样,“嗵”地便一声跪下,匍匐拜道:“下官南安门监门小吏刘福多拜见太尉大人……”
“刘监门,先起来吧!”也不等监门官跪拜见礼,高俅便问:“听闻南安门外有刁民聚集,可有此事?”
“是,是,确有此事,下官正为此事而来。”刘福多一边缓缓爬起,一边禀道:“那些刁民抬着数十具棺木,拉着队伍足有二三里地长,还清一色孝衣孝服,叫称要去开封府擂鼓喊冤,让府尹大人派人擒拿凶手……”高俅等不及监门官废话,忽地插话问道:“可知凶手是谁?”
刘福多抬头看了高太尉一眼,这才吞吞吐吐地说:“是……是府上衙内……”
这时,一旁的侯德安插上话来,质问道:“你这厮口口声声说是衙内,可有证据?”
“这、这、这……”刘福多吱吱唔唔起来,不知该如何应答。
“啪!”忽然间,高俅这厮在桌上猛地拍了一掌,喝叫道:“不必说了,相必此事不会有假,那小畜生就是不让我省心,要活活气死本官不成?——真是个不成器的东西!”
“大人,您稍安毋躁,吃杯茶消消气吧!”侯德安知趣地倒了一杯茶放在桌上,慌又劝道:“小的以为此事必有蹊跷,未必就是衙内做的,还是请衙内过来问问清楚才好。”
“不必问了,这个畜生越来越无法无天了……”高俅甩手又是一掌拍在桌上,那茶杯一下震倒了,滚落在地,出“啪”的一声脆响。院外的丫鬟听了杯子碎响,赶紧拿了笤帚簸箕进来打扫,也叫高俅没生好气给喝退了。
''
………【第101章 城下大火】………
眼瞧着高太尉正在气头上,刘福多如何敢触这个霉头,只是猫着腰立在那里,不敢乱动一下,也不敢多言。就这般过了好一会,他才抱了下拳,小声提醒似的道:“大人,此刻不是责怪衙内的时候,想必南安门城下这会儿已是大乱了,当如何处置,还请大人示下。”
“还能怎样?一群刁民,乱棍打了去便是!”高俅喝道,随即一屁股坐下了。
“大人,万万不可啊!”刘福多急了,忙道:“这些刁民不比寻常的庄户,而且人数众多,若是起了冲突,官军势必有所伤亡。这一来二去,要是传到圣上耳朵里,怕是又要生出许多事端……还望大人三思!”
“太尉,”侯德安抱拳唤了声道:“刘监门说的极是,此事须得好生计议才行,眼下当务之急便是给四九城门下令,切莫让这帮刁民进城才好。还有那开封府门前,也得吩咐人守着,胆敢有人告状,无论是告衙内与否,先抓起来再说。”
“唉,也只好如此了……”高俅点了点头,忙又吩咐道:“德安,传本官将令,汴梁城东、南、西、北各城门务必详查过往之人,凡有抬棺材入城的,一律挡在门外,切莫叫那些刁民人等混进城来了。”“小的遵命!”侯德安抱拳应了,转身而去。过了片刻,他便跑了回来,抱拳向高俅禀道:“大人,小的已经吩咐下去了,各城门都加派了人手,开封府那边也让人盯着了,一有消息便会立即来报,您只管放心。”
“只怕这样也是治标不治本啊!”忽然间,也不知怎么地,刘福多轻轻叹了一句。说这话时,这小子还缓缓地摇着脑袋,嘴巴也一撇一撇的。
“你这厮如何这般多嘴?——看打!”侯德安一看监门官如此模样,心中十分不爽,抬手便往他头上招呼了一下。不想,刚要打第二下,却叫高俅喝住了。但高俅也不怪他,只顾笑着问监门官道:“刘监门刚刚所言是何道理?且说来听听。”
刘福多不曾防备,生生地挨了一个爆栗,实在觉得冤枉,但又不敢还手,只得干干地瘪了两下嘴。然而,听了高太尉问话,这厮似乎一下子又忘了刚刚挨打的事了,立即揖道:“大人,下官以为要永绝后患就得毁灭证据……”
“毁灭证据?”高俅眉间一皱,微微向前倾了倾身子,忙问:“怎么个毁灭法?”这时,刘福多知意地凑到高俅耳边,轻道:“火!——放火!”
“放火做甚?”高俅头一偏,盯着监门官,不知其意。
“呵呵!”冷冷一笑,刘福多的眼里突然露出了一丝凶光,只听他道:“白天人多眼杂,不便动手,只消等到夜间,派人偷偷放一把火,将那些棺木烧他个干干净净,尸体烧没了,就算府尹大人接了状子,不也是无从查起了么?”
“尸体没了,那还有人证呢?”侯德安不甘心被监门官抢了风头,立即接过话来反驳,冷冷笑道:“——有人证在,照样可以定罪,那府尹大人可不是三岁的毛孩子?”
咋一看老都管脸色不对,刘福多心知自己捋了虎须,这老都管虽说不是个东西,但能在太尉府来回走动,又能直接拜见太尉,想必身份不低,得罪了终归不好。这般想了,他立即向老都管恭敬地鞠了一躬,笑着言道:“还是老都管细心周全,下官不及万一矣!”
这边,高俅却催促起来:“刘监门,快把你的主意给本官说说……”“是,下官遵命!”刘福多抱拳应了,又道:“下官以为,只消大人派几个得力的人,趁着大火起时,趁乱将领头的几个刁民一齐除掉,保管再无他人胆敢去开封府告状,如此大人可一劳永逸,高枕无忧啊!”
“好,好,此计甚好!”高俅忽然跳将起来,拍手称道:“刘监门果然心思缜密,以后就投到本官帐下吧,等有了功绩,本官自会抬举与你的。”
“多谢大人厚爱,请受下官三拜。”刘福多激动得泪水直流,“扑通”一声跪下便“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虽然觉得疼痛,但心里却美滋滋的:这一下老子可就成了太尉大人的心腹了,何愁不升官财啊!
“好了,好了,刘监门客气了,回头你去帐房领二百两银子,算是本官赏你的。”说着话,高俅便假意笑着伸手来扶刘福多,可刘福多哪里受得了这般高规格待遇,看太尉来扶,便急急地跳着站了起来。高俅也不管他了,又吩咐侯德安道:“本官赶着去上朝,此事便交与你和刘监门同去办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务必要办得周全妥当。”“小的(下官)遵命!”侯德安和刘福多几乎抱拳同时应道。随后,他们二人又一齐送了高太尉出门、入轿、起轿、出府,这才选了一处偏房密谋商议,如何如何……
………………
南安门城楼之下,据马桩横亘在城门口,弓箭手也整束在旁,就连那禁军老爷们也入驻到了城下,个个刀剑出鞘,气氛紧张异常。禁军是大宋军队的精锐部队,平日里训练有素,武器也十分精良,除非生紧急状况,否则绝不会作看守城门之用。城中的百姓不明事实真相,一看连禁军也出动了,都寻思着是不是出什么大事了,许多原本要出城的商客行人也不敢近身,只是远远地看着。
许荣和石季等抬棺众人被堵在城门之外,急得团团转,但又不敢强行硬闯:一者惧怕弓箭伤人,二者朝廷法度明文有令,凡聚众擅闯城门者皆以谋逆大罪论处——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死”字。因而,他们都心有胆怯,不敢乱来。
就这般僵持了两个时辰,许荣终于等不住了,起身便要去唤对边主事的人出来问话。可不曾想,还未等他靠近据马桩,对面的箭矢就“嗖嗖”地射了过来,若不是他一身上乘的武艺,急急闪身躲过,半会子的功夫恐怕就被射成了刺猬。更可气的是,等许荣刚退后几步,那箭矢忽又停了。“妈的,这帮兔崽子!”黑大汉石季狠狠地朝城门的方向吐了一把口水,拳头都攥出火来了。可他终究不是鲁莽之徒,没有冲上去跟官军厮打一场,只是一边扶住许荣一边道:“荣叔,我看这些鸟官兵分明是想将我等拒在门外,不让我们入城啊!”
可许荣却不作答,只是高声喊道:“事情有变,我等投其他城门入城,要快,一定要快!”众人也觉得蹊跷,被许荣这般一喊,似乎也明白了一些,立即起身重又抬起了棺木,一行众人,浩浩荡荡,另寻他门而去。
可是,汴京城的四九城门都遵了高俅那厮的将令,还有那许多禁军把守,只要远远地看到抬棺的队伍靠近,他们便立即封锁城门,张弓搭箭,刀剑出鞘,严阵以待,如何能让许荣和石季等人入城?
然而,许荣和石季等人却不甘心,这个城门不让进,他们便前往下一个城门,下一个城门不让进,他们便再前往再下一个城门……
如此,自南安门先向西经荣德门,再折向北经文昌门、大梁门和顺和门,而后折向东经承福门、北定门、顺义门,再后往南经太平门、东胜门、曙光门,最后又向西行经安德门再次回到南岸门城下。汴梁城东西长三十里,南北长四十五里,众人抬着厚重的棺木绕行整整一圈,最后再回到南安门,共计一百五十余里。而此时,天色也已黑,城门已关。然而,这般抬着棺木一路走来,每个人都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不堪再行,于是众人商议今夜便宿在城下,来日天明再行伺机入城。可是,早间出门时随行所带的干粮和酒水均已食尽告罄,众人饥饿难忍,但这城里进不去,城外连个茶铺酒肆都没有,不得已许荣只好吩咐随从先回自家庄上取来酒肉饭食,供众人充饥。
安排众人匆匆吃了些酒食,许荣便指挥大家将三十几口棺木沿着城墙一字排开,又焚点香烛,烧了许多纸钱,祭拜老韶公及众多枉死者。忙完这些,众人围坐在火堆旁,彼此靠着,因为太累了,不多时便有人打起了呼噜。
也算是老天爷开了眼,停了雨又止了风,要不然今夜可有得好受了。然而,天公老爷作美,恶人却不会善心,一场突入而来的大火注定了今夜的灾劫……
午夜时分,众人彼此靠着背睡得正熟,四处静悄悄的,就连那羞涩的月亮的不知何时爬上了天幕。可就在这般祥和宁静的夜晚,一帮不明马队悄悄地靠近了,趁着乌云遮月之时,他们个个身着夜行衣,面带黑巾,就连那马蹄也裹了厚棉布,因而叫人极难察觉。这时,一个庄客尿急,缓缓地爬着站起,离了人群出来解手。那庄客半眯着眼睛,迷迷糊糊地走了一段距离,正要解裤带掏家伙却忽然听得一阵悉悉索索的怪声,待他睁开眼看时,不想却是数十匹马已经立在他的面前,犹如鬼魅一般。
猛然间,庄客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下意识刚要开口叫喊,不料突然一条刀光闪过,他的头颅立即飞了出去;颈间血喷如注……那刀光就好比是号令。
刀光闪过,马队便快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