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879-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下能读书”的复合型人才,这次升任两广总督,成为清朝九位最高级别的封疆大臣之一,除了李鸿章保举有功,也算是实至名归。
李经述和盛宣怀等人对刘铭传、张树声的升迁表示祝贺。这时李鸿章话锋一转,神情严肃说正事,现场便又鸦雀无声。李鸿章说:“想必大家都知道,现在朝廷局势有变,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老夫才急召集诸位前来。在国内,东宫太后去世,恭亲王和翁同龢、李鸿藻、左宗棠走得越来越近,圣母皇太后对整个军机处已经不再信任;在国外,英吉利在缅甸,法兰西在越南,都野心不小。刚刚朝鲜还发生了兵乱,日本国也开始派兵了,圣母皇太后要我们淮军务必要妥善处理此事,大伙先议一议。”
李经述心想,1882年缅甸、越南、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名义上都是大清国的地盘,大清这艘破船可真是漏洞百出,都进水了,自己或许可以再凿几个大洞,让这艘破船加速下沉。但首先自己先要在体制内混得风生水起,执掌乾坤,至少要等到自己接管李鸿章的淮军和北洋水师。他正想说话,刘铭传这时站了起来,一甩辫子问李鸿章道:“中堂大人,从台湾回来的路上,卑职听闻了一些谣言蜚语,说东宫太后的死是西宫太后的一场阴谋,不知是真是假?”
李鸿章说,东宫太后病逝,圣母皇太后慈禧即命恭亲王、醇亲王、毓庆宫行走翁同龢、内务府大臣荣禄、军机大臣左宗棠、李鸿藻等人到东宫寝殿钟粹宫瞻仰遗容,按祖制第二日大殓,朝堂之上并无争议。不过以翁同龢为首的一干清流大臣,最近和恭亲王联手,将内务府大臣荣禄免职,老夫现在也处处受制,好不容易落实经费的修筑铁路计划也泡汤了。清流们现在也正在谋划对付老夫和诸位淮军将领,这段时间大家行事务必小心谨慎。
李经述听李鸿章这么一说,心想看来尽信书不如无书,现代一些不学无术的历史专说慈安太后一死,慈禧太后就一人专权,无所忌惮,完全是胡说八道,慈安太后过世,慈禧太后连亲信的荣禄都保不住,看来人心有多复杂,政治的权力斗争就有多复杂,自己以后要多个心眼,不能纸上谈兵!
刘铭传一听“清流”要对付李鸿章,一拍桌子说:“这些个鸟书生,我们在战场百死一生,他们天天没事就在朝堂空议论,说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纯粹是把牛屁股都吹破了!他们还能反天,参倒中堂大人不成?那我刘六麻子第一个带兵把他们全杀了。”
李鸿章微微一笑,道:“他们要扳倒老夫,倒还嫩了些,不过在背后捅刀子,他们倒有办法。最近左宗棠也入了军机,处处攻击海防;翁同龢也管着户部,购军舰的银子迟迟不到账,北洋水师的发展受钳制。所以这次朝鲜兵变,我们必须谨慎处理好,以免授人以柄。听说日本国也准备派兵了,谁愿带兵入朝戡乱?”
朝鲜这时毕竟是中国的地盘,和大清国的龙兴之地东北又很近,不能任由日本人撒野,李经述道:“此前我和刘叔叔在琉球痛击过日本兵,孩儿愿再去朝鲜会会日本人。”
李鸿章召李经述回国,摆明了是要给他这建功立业的机会,在座的淮军将领纷纷都表示支持李经述带兵入朝。李鸿章道:“老夫也是这样想的。但省三现在督师直隶,肩负重任,万万不能动,谁愿陪吾痴儿入朝鲜戡乱?”
这时,淮军另一位身经百战的虎将吴长庆站起来道:“中堂大人,末将愿往汉城杀敌!”
“好,筱轩宝刀未老,壮志可嘉!”筱轩是吴长庆的字,他跟着李鸿章出生入死二十年,他所率的庆字营战斗力也很强,在淮军里和刘铭传的铭字营相差无几,李鸿章便点点头,命吴长庆回登州准备,让李经述和他率精兵一千五百人,搭乘福建马尾造船厂造的三艘军舰和一艘运兵船,火速开往汉城平乱。
李经述心想,自己从美国带回的一千五百支天龙步枪刚好装备吴长庆的部队,还有两挺马克沁的实验机枪,正好也派上了用场,可以拿日本兵试验一下!
 ;。。。 ; ;
第十四章 初见袁世凯
光绪八年八月,李经述带着从美国归来的唐绍仪、詹天佑,从天津走水路到了烟台,又雇了一辆马车从西门进城,和驻扎登州的吴长庆部队会合,然后一起去朝鲜平乱。登州处山东半岛一带,历史上是山东地区重要的行政区划,在咸丰年间就开放为通商口岸,登州府治所于1862年从蓬莱迁往了烟台,这里南来北往的商贩不少,海风拂过,空气里微微带着湿咸的鱼腥味。
那天,李经述在马车上闭眼休息,脑子里却起了强烈的狂飙,他对朝鲜历史的了解,仅限于知道泡菜和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这次大院君的政变,本来应该是袁世凯去搞定的,结果李鸿章把这建功立业的机会给了他。如果不出意外,自己会在登州碰到历史上臭名远扬的袁大头。
李经述想起三年前自己闭门群书时,和容小雪聊起过法国的拿破仑。容小雪跟李经述讲起法兰西皇帝拿破仑,说他个子虽矮,几乎征服大半个欧洲,是法国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当时李经述就摸着自己的下巴问容雪:“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取消法兰西共和国,恢复封建君主制,登基做了皇帝,这不是拖历史的后腿吗?要是拿破仑在中国,肯定得被历史教科书定性为独夫民贼和窃国大盗呀!”
蓉蓉不以为然,反驳说:“中国人误以为有皇帝就是封建**,其实不然,拿破仑1802年颁布《共和十年宪法》,1804年颁布《民法典》,1807年颁布《商法典》,这些法典成为法兰西乃至西洋各国的法律典范,法兰西今日的强盛,他功不可没!所以法国人认为拿破仑是他们的民族巨人,西洋各国也给予拿破仑极高的评价,尽管他的人生最后遭遇了滑铁卢。”
容雪的话,让李经述当时一声叹息!中国人历来讲究的是勾心斗角的权谋,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从来不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比如袁世凯号称“中国的拿破仑”,在中国三千年未遇的大变局中,以不流血的方式当选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民选总统,中国早期的警察制度、铁路建设、现代学校、无线电产业、电力产业、轻工产业大半是他抓起来的,虽然他和拿破仑一样当了皇帝,却把年号定为“洪宪”,国外有历史学者考证袁世凯是取“弘宪”的谐音,表达要搞君主立宪的决心,纵观当时世界各国,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德国是君主军国体制,美国乃是合众国体制,法国是共和国体制,英国和德国的实力明显比美国和法国要强。拿破仑和袁世凯两人都背叛了共和称帝,后世评价却悬殊很大!说实话,如果袁世凯再多活几年,估计中国历史也会因此改写。所以这一次到烟台,李经述对见袁世凯并不反感,内心反而有几分期待——李经述觉得,袁世凯至少是一位乱世枭雄,治世之能臣,可以好好利用。不过李经述也意识到,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历史的车轮易辙了,未来是什么样子,有点难以预料,还是只能顺势而为!
李经述在美国呆了将近三年时间,这时已经长成一个成熟干练的青年,他努力让自己镇静下来。当时烟台城规模已经不小,他雇的车夫不熟悉路,马车走了大约一个时辰,才停到登州提督府官署的门口。
那是一栋德国建筑师设计的哥特式红房子,门口却也有庄严的石狮,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当时已是中午,外面的太阳热烈晃眼。吴长庆带着一帮将领在登州提督府官署外面等候,等的时间有点长,手下的将领有一些已经不耐烦了,比如记名提督黄仕林。
李经述和唐绍仪下了马车,见吴长庆身后立着五六个人穿灰色长袍的文职人员,是吴长庆的幕僚,还有一排精神奕奕的戎装将领,一律站得笔挺,红顶花翎,穿箭袖马褂,腰佩军刀,脚下黑色战靴,便是武将了。
李经述来之前就做过功课,袁世凯算下来应该二十三岁,他在1881年10月就投奔了吴长庆,并被破格任命为帮办营务处。但李经述扫视了一下吴长庆身后的武将,一个个都是高大的山东大汉,没有体型如蛤蟆,头特别大,双目炯炯有神的矮个将领,也就是说,不见袁世凯的踪影,便好奇地问吴长庆:“袁世凯怎么没来?”
吴长庆见李经述也知道袁世凯,颇为惊讶,说:“李公子也知道袁项城?今年正好为乡试年,他在准备应举,今日就没叫他。”
李经述这才反应过来,确实,现在的袁世凯连秀才都没考上,他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便道:“前两日袁项城的叔父到府上拜访家父,提起过他。”
吴长庆便也没有多想,便把李经述迎进了提督府的议事厅,一一介绍了身边的幕僚和武将,他首先介绍了一位瘦高个幕僚张謇,江苏南通人,幼时有神童之名,早早考了秀才,但就是考不中举人。后面一排都是中年淮军营官,有前营管带、记名提督黄仕林,后营管带王得功等,李经述朝他们行礼,两人因为久候李经述,竟假装没看见。他俩从太平天国时就跟着吴长庆出生入死,对李经述这样的高官二代很不感冒。吴长庆那些幕僚对李经述也是虚与委蛇,他虽留过洋,但没功名在身。
吴长庆看出李经述因为迟到没受到欢迎,但那些都是他的老部下,有点脾气也是吴长庆能容忍的,他自己也不喜欢纨绔的官二代,便道:“仕林、得功,你们不要小瞧经述公子,他乃是龙子下凡,三年前就和刘六麻子一起收复了琉球。此次入朝,他虽只是七品中书,但本帅准备让他当中营管带,你们每人领一营五百人,谁英雄谁好汉,到时战场上见分晓。”
黄仕林看了李经述和唐绍仪一眼,轻蔑笑道:“三年前?他还是乳臭未干的孩童吧?恐怕是沾了六大帅的光。瞧瞧眼前这两位公子哥,油头粉面,细皮嫩肉,末将敢拿头上顶戴打赌,他们一听到枪炮声估计就吓尿了。”
王得功也凑热闹,道:“我跟着黄大哥赌了。”
在场的将军和幕僚除了张謇,都一脸嘲笑。初来咋到,是立威的时候,当然不能被人看扁了,否则以后没脸混了,李经述不动声色地道:“看来黄管带,王管带都很喜欢赌,咱们来点大的,别赌头上顶戴了,有种就赌项上人头吧,我保证十日之内平息朝廷的兵乱!”
李经述这话一出,连吴长庆都大吃一惊,这李经述看似文弱书生,说话行事却像他爹一样果断刚毅,不过军中无戏言,万一出了什么乱…他正想出来阻止,
黄仕林被李经述一激将,一拍胸脯:“赌就赌,谁怕谁呀,军中无戏言,到时候就请吴大帅裁定,看我们前中后营谁的功劳最大!”
李经述问王得功:“王大人呢?”
黄仕林瞪了王得功一眼,王得功结结巴巴得说:“我也赌了!”
“中!有意思!卑职也加入这个赌局。”这时,议事厅里进来一个穿着帮办军服的青年人,他一开口,便是浓重的河南口音。李经述见来人身材矮下,声音洪亮,双目却炯炯有神,脑袋比一般人都大,脖子短,几乎没有过渡就到了肩上,便猜到他是袁世凯!
袁世凯也加入了赌局,接着说:“不过,卑职赌的是李公子赢,五日之内,我等定能平定朝鲜兵乱!”
吴长庆见袁世凯不但不解围,还跟着起哄,责备道:“贤侄,你不是请假了么?怎么还来凑热闹?”
袁世凯对吴长庆道:“近来在大营里读书,读得心里发慌,出来透气时,听军中兄弟说,朝鲜出现兵乱,吴大帅要率军入朝戡乱!这么大的事,大帅怎能不叫上我呢?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乌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耶?”
吴长庆问道:“啊?贤侄不回乡考试了?”
袁世凯道:“卑职已倾箧举所作诗文付之一炬!”
袁世凯为了跟随吴长庆入朝鲜,竟然把应试科举的东西全烧了,决心很大。李经述初次见到袁世凯,对他这种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很是赞赏。
而袁世凯的嗣父袁保庆本来就对吴长庆有恩,吴长庆急公好义,重情知恩,加上他素有儒将之称,好读书,爱人才,知道袁世凯胸怀大志,便答应让袁世凯也一同入朝平乱!
八月七日,李经述从美国带回的机枪和天龙步枪,还有其他军需物资都备齐了。早晨,在烟台的港口,军舰加好了煤,远山近水都陷入一片浓雾当中,“威远”号、“泰安”号、“镇东”号炮舰和、“日新”号运兵商船一字排开,汽笛长鸣,升火待发。在战场上,快一分钟就多一分胜算,日本海域又离汉城比较近,为了抢时间,尽管当时狂风夹着大雨,吴长庆还是下令四艘船按时出发!
四艘船加满了煤,开足火力,冒着黑烟,不舍昼夜地往汉江疾驶。李经述和唐绍仪在“日新”号运兵商船上,袁世凯带着数十仆从,也跟着李经述上了这艘船。
袁世凯还带来了一个人——闵妃派来中国求救的大臣金允植。金允植和袁世凯也是初次相见,但两人一见如故,以笔谈方式攀谈许久,金允植对袁世凯称赞有加,认为袁世凯英达夙成,志气轩豁,结为忘年之交。
去朝鲜的路上还有五六天时间,李经述便详细跟金允植了解朝鲜当时的内政,还有壬午兵变的内幕,以便对症下药!
 ;。。。 ; ;
第十五章 朝鲜的家事
在去汉城的路上,袁世凯带领朝鲜的大臣金允植来面见李经述,李经述详细询问了金允植汉城兵变的过程,这才知道,朝鲜的闵妃原来就是韩剧中的明成皇后!1882年朝鲜这次兵变,说起来其实是闵妃的家事,发动政变的大院君李昰应,就是闵妃的公公,朝鲜国王李熙的亲爹!
明成皇后本名叫闵贞镐,她实际上不能叫皇后,因为当时朝鲜是中国的属国,藩属国君主的正妻只能称“妃”,因此中国历史教科书中通称她为“闵妃”——韩国编剧应该是为了那点可怜的民族自尊心,才把她叫明成皇后。在1866年,朝鲜国王李熙十五岁,该大婚亲政了。当时摄政的大院君李昰应,为了保证儿子亲政后继续听自己的话,不至于娶了媳妇忘了爹,便定下两个选妃原则:一是无外戚专横之忧,二是顺从自己。大院君老婆的亲戚、丧父孤女闵贞镐就成了绝佳人选,她十五岁就进宫,嫁给了高宗李熙,成了霸道王妃。
但这一次,年纪大了的大院君老眼昏花,看走眼了,因为朝鲜王宫发生了狗血的宫斗剧——朝鲜李氏王朝是受大明理学和儒家思想熏陶的,是故朝鲜国王李熙成婚前是对性知识一无所知的懵懂少年,但十五岁那年一下子成人了,很性福地拥有了三个女人,其中包括闵妃和李顺娥。少年时李熙身体还算不错,如狼似虎,沉湎女色,将闵妃、李顺娥等三位爱妃睡过了之后,就觉得和温柔的李顺娥夫妻性生活比较和谐,而和霸道王妃闵氏干起事来比较不爽,从此就不太爱搭理闵妃!
1868年,李顺娥为高宗生下一子李墡,不仅得到高宗的宠爱,也被大院君属意为王世子的人选。如花似玉的闵妃,还未满十八岁,却在宫中长期遭受冷落。得不到丈夫的关爱,闵妃一直在宫中独自阅览书籍,熟读儒家经典和文史著作,渐渐地她变得聪明起来,加上她和高宗开始生的儿子不是流产就是夭折,她意识到要把权力抓在手里,于是闵妃开始在朝野扶植亲信,让高宗任用闵氏亲族出任要职。
当时,大院君在朝鲜大搞独裁,驱逐了长期把持朝鲜朝政的安东金氏家族,倾尽全国之力重修规模宏大的宫殿——景福宫,朝鲜民穷财尽,怨声载道。而且,大院君年纪大了,思想僵化,学大清闭关锁国,命令朝鲜各地竖“斥和碑”,上刻“洋夷侵犯,非战则和,主和卖国,戒我万年子孙”,而且坚决拒绝和洋人通商,驱逐和屠杀外国传教士,引起法军舰入侵朝鲜的“丙寅洋扰”和美军舰入侵的“辛未洋扰”,这自然引起了一些开明士大夫的不满,闵妃抓住了这种有利时机,开始大搞统战工作——这是美女搞政治的一大优势。
中国儒家思想其实是自我矛盾的怪胎,虽然歧视女性,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很多大男人还是很乐意当王后的裙下之臣!闵妃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自己家族的闵升镐、闵奎镐等出面,联合了安东金氏和丰壤赵氏等被大院君赶下台的外戚世家,就连大院君的儿子李载冕、哥哥李最应也投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