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神话-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去病骑在并·波悉林送的一匹阿拉伯宝马上,闭上眼睛默默祝祷,老天爷,既然让

    我来到了这里,就不会让我只当一个看客,一个见证者;自己来到了这个时空,总要做一点什么,特别是面对这一场即将发生的决定中亚、西域命运,甚至是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大决战。

    段秀实、顾小俊等人看着他的背影,只觉得胸中一口气激荡不已。

    大决战,终于就要来了,只恨自己不能像萧去病那样,亲身参与其中。

    萧去病睁开了眼睛,目光仿佛越过前面的道路,越过药杀水,越过拓折城,直投向八百里之外怛逻斯城下的大战场,长笑一声,催马向前。

    天高云阔,千里赴急,男儿大丈夫,当如是也!

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正面碰撞(一)

    萧去病心急火燎,恨不能肋生双翼直接飞到怛逻斯城下的时候,在怛罗斯城东南方向三十里处,也确实正面临着一场大战。

    早在四天前拔也何力就已经将安西大军大举进攻的消息带回了怛逻斯城,石国的正王特勒便立即派人向盘踞在碎叶城的黄姓突骑施求援,同时动员全城军民,做好战前准备。

    两天前,他们又收到了并·波悉林的六百里紧急军情,告知他们高仙芝主力将到,告知安西军详细军情,告诫塞义德·本·侯梅德不可轻敌,小心应战。

    但塞义德·本·侯梅德却非常骄傲自负,他完全不认同并·波悉林的命令和石国王特勒的固守待援的建议。根据他们掌握的军情,高仙芝这次全部兵力不过三万四千,南线分出去六千,进攻怛逻斯城不过两万八千。与自己这边的兵力刚好相当,但是自己这边以逸待劳,养精蓄锐这么多天;而高仙芝却是一路跋山涉水,疲惫不堪。就应该趁对方立足未稳,先给他们来个迎头痛击!

    于是他决定不理会并·波悉林的命令,准备在半路上打高仙芝一个伏击。特别是当他得知,高仙芝的先头部队只有一万两千轻骑兵,一万六千辎重部队还有两千民夫还落后四十多里,就更加坚定这个想法。

    塞义德·本·侯梅德敢于这样做,一方面是出于对麾下八千呼罗珊战士战斗力的绝对自信。其次也是因为石国的一万多军队都是突厥勇士。这么多天的相处,观察下来,塞义德·本·侯梅德也认为他们战斗力不差,虽然比不上呼罗珊宗教战士,但比起昭武九**队简直强得太多,更何况还有三万黄姓突骑施骑兵即将到来。

    在塞义德·本·侯梅德想来,这一场仗,他们这边已经赢定了。他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战胜高仙芝,而是如何抢功,如何多获得战利品和军功。假如等三万黄姓突骑施骑兵和并·波悉林派来的呼罗珊军队赶来,大家一起将高仙芝打败,分到他手上的战利品和军功就没多少了。

    其实也怪并·波悉林的情报没有说清楚,假如并·波悉林清清楚楚在情报上写明:我和齐雅德都几次被那只六千人的安西偏师打败,到现在差不多损失一万呼罗珊宗教战士,而对方损失不超过一千。那塞义德·本·侯梅德肯定不折不扣执行他的命令,坚守待援,但是这么丢人的事情并·波悉林怎么好意思写在羊皮纸上呢!

    于是就这样,塞义德·本·侯梅德不顾石国王特勒的强烈反对,带着八千呼罗珊战士和七千石国精锐,出城三十里,准备痛歼高仙芝先头部队。

    怛罗斯的地形,城东有一条怛罗斯河,过了河怛逻斯城正东是一片石头山,东北和东南各有一片绿洲,东北绿洲连通碎叶川,碎叶川往东五百多里,就是碎叶城;东南这片绿洲靠近怛罗斯河的东边,有一片森林。塞义德·本·侯梅德此刻正带着八千呼罗珊骑兵躲在这片小树林里,石国王子那俱车鼻施率领七千石国骑兵在绿洲草原上列好阵势。

    让塞义德·本·侯梅德没想到的是,那支安西先头部队远远看到这七千石国骑兵,竟然没有选择进攻,也没有派斥候前来探路,而是相隔五六里远就开始列阵备战。这让他非常不解,难道自己的伏兵被发现了,但是隔着这么远,对方也没有派斥候前来探路,又是怎么发现的呢?

    他当然不会想到,当他将头探出树林的时候,对方的主帅,大名鼎鼎高仙芝此刻正骑马立在一个高台上,手里拿着一样他怎么也想象不到的作战神器——望远镜,正密切注视着他这边的一举一动。

    “传令兵,传我命令,让那俱车鼻施王子派出三千骑兵出击,将敌人引诱过来!”

    一名传令兵领命而去,没多久,三千突厥骑兵开始缓缓行军。那俱车鼻施深知安西军的厉害的,倒没有真听侯梅德的一头撞上去,而是控制着速度,行进到三里之外就停下来整顿,派出三十多名斥候向前掠过敌阵哨探敌情。

    安西军这边也不含糊,立即派出了两倍数量的斥候进行压制。两方斥候在阵前你来我往对射。双方都是精锐斥候,石国这边用弓,大多数是八斗骑弓,只有个别勇力超群的用的一石硬弓。

    安西军这边却是一半用弓一半用弩,骑弓弓力双方都差不多,但安西斥候所用单弓弩却有一石六斗。如此一来,安西军斥候就可以在石国斥候进入射程之前先给予对方打击。几个回合下来,石国斥候几乎死伤殆尽,仓皇逃回本阵。

    两三里的距离,已经可以将敌人的阵型和装备看得很清楚。安西军一多半的骑兵下马步战,弓弩手居前,陌刀兵和跳荡兵居中,两翼轻骑兵严阵以待,后翼少量骑兵游荡保护。对于这样严整的军阵,那俱车鼻施实在没有勇气下令让这三千石国精锐冲锋诱敌。

    他知道安西军弓弩手的厉害,骑弓弓力不强,不等他们冲进射程范围之内,就会被这五千弓弩手射成筛子。他想起了在这之前,突骑施与安西军和北庭军的多次交手,都是被这种战术打得溃不成军。

    “撤回去!”

    那俱车鼻施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三千石国精锐骑兵掉转马头,向后撤退。

    塞义德·本·侯梅德暴跳如雷,放弃了埋伏,带着八千呼罗珊骑兵从小树林里转了出来。

    “为什么不发动攻击?”

    “安西军已经列好了阵,他们有五千弓弩手,我这么点骑兵冲上去就是送死,根本诱不了敌!”

    “你们就是怕死,像昭武九国废物一样怕死!”

    “你是不知道安西军的弓弩有多厉害,我建议立即退回城内,等待援军……”

    “够了,胆怯如鼠的的突厥人!我会让你知道,是安西的弓弩厉害是还我们呼罗珊的弯刀快马厉害!”

    “请将军三思,我们跟安西军打过……”

    “执行命令!”塞义德·本·侯梅德再次粗暴地打断了那俱车鼻施:“这次由我率呼罗珊精兵攻击安西中军,你的骑兵缠住两翼骑兵,等我击溃安西军中军,再与你前后夹击!”

第八十八章 第一次正面碰撞(二)

    “大食人终于忍不住现身了……”高仙芝举着望远镜密切注视着对面动静,在十倍望远镜的放大之下,他可以清楚地看到塞义德·本·侯梅德愤怒、骄傲自负的表情:“嗯,这是准备出战了。”

    “全军备战!”高仙芝放下望远镜交给旁边一名亲卫,望远镜虽然看得清楚,但视角太小,而指挥作战需要通观全局。等到大食军队整军完备,开始缓慢前进的时候,高仙芝一挥手:“靶箭射击。”

    咻!咻!嗖!嗖!

    安西军弓弩手,操持着伏远弩、擘张弩、角弓弩、单弓弩、步弓各种射击兵器都射出一排羽箭,各种颜色不同的羽箭,层次分明地斜插在阵前的地上。

    这是安西军各式弓弩的最远射程,最远的伏远弩能射三百步,其次是二百三十步、二百步、一百六十步、一百一十步。所有的弓弩手都紧张又兴奋地紧盯着敌人是否进入自己的射程之内。

    呼罗珊骑兵行进到相距三里处开始缓慢加速,有些恼羞成怒的塞义德·本·侯梅德没有事先进行试探性的进攻,而是一次就投入了一半以上的兵力,仿佛为了置气似得,他要一举击溃安西军的步兵大阵。

    萨希尔是侯梅德麾下的一名嘎伊德,指挥一百名士兵。今年三十五岁,原来也是一名波斯奴隶,在并·波悉林还在传教的时候时候就开始追随他了。到现在为止,萨希尔已经打了快五年仗。

    这是他第一次对战唐军,作为一个百战老兵,萨希尔发现了面前这支军队的与众不同,他们所有人都镇定,无畏,甚至是兴奋和狂热,仿佛是猎人见到了猎物,萨希尔很清楚,这是百战老兵的自信。

    尽管如此,但萨希尔对战胜他们仍然充满了信心,这信心不但来于以往的战绩,更是因为一种信仰。萨希尔永远也忘不了在追随并·波悉林皈依胡大之前,自己身为奴隶命比草贱的凄惨生活。

    而现在他每个月有一百六十迪拉姆银币的俸禄,并且与原来压迫他们的阿拉伯人享有同样的社会地位。甚至整个帝国,无论军队还是政斧,大多数重要职位都是由他这样的波斯人担任。在他看来,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他们接受了并·波悉林的传教,皈依了胡大的结果。他们是受胡大眷顾的,是战无不胜的!

    大食的骑兵很快推进到一里之内,安西军的阵列依然没有一丝慌乱。萨希尔听到一声前进号,他轻轻一夹马腹,战马开始加速,由慢跑变成中速跑。这个时候,他听到对面的安西一声天鹅音响起,安西军两翼的骑兵开始加速冲锋,他们的目标是石国七千突厥骑兵。

    萨希尔这时没有时间去理会安西骑兵,他们已经冲过最远处那一排羽箭,进入安西弓弩的射程之内。萨希尔和其他嘎伊德大声下令,呼罗珊骑兵举起了绑在左臂的圆盾,护在身前,远远看去仿佛一道黑色的盾墙。

    安西军阵线,五千弓弩手和一千陌刀兵一千跳荡兵依然不动如山,高仙芝眼睛死死盯着第一排大食骑兵,直到对方马上接近第二排羽箭。高仙芝手中横刀猛地挥下:“伏远弩,平射!”

    第一排五百支弩箭激射而出,发出尖利的呼啸声直直撞入大食骑队,它们的目标不是呼罗珊骑士,而是他们胯下的阿拉伯战马。塞义德·本·侯梅德麾下都是轻骑兵,士兵的防御就是一面圆盾,战马则几乎没有任何防御。

    跑在第一排的呼罗珊骑兵势头为之一乱,被弩箭命中的马匹在地上翻滚跌倒,马上的骑兵惨叫着从马上摔落,一时间人仰马翻,至少六七十匹名骑士被射翻。

    萨希尔跑在第三排,他看到第一排一名与他同村的呼罗珊宗教战士战马被击中,那人被重重甩了出去,在地上翻滚几下,还没等他起来,就被后面一匹战马踩中肚子,鲜血和粪便一起迸射出来。

    萨希尔看得目眦欲裂,握着短矛的右手开始发热,真恨不得立刻就投掷出去给战友报仇。这时他听到了冲锋的号角,萨希尔狠狠一踢马腹,胯下战马开始以最快的速度发起冲锋。

    没跑出去几步,第二批箭雨再次泼洒而来,这次距离更近,有八十多名骑士被射翻。萨希尔依然幸运地没有被射中,此时第一排已经只剩下一半,第二排也减员了一成。这个时候,萨希尔已经对安西军的强弩有了认识,确实很厉害,但他对战胜他们依然充满信心。还有两百步,现在战马已经全速跑了起来,几息之内就能跑到。只要冲进安西军的阵列,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对于百战精锐,有着狂热宗教信仰的呼罗珊宗教战士来说,这点损伤,几乎就不算什么。他们不但没有生出一点胆怯,反而被刺激得更加疯狂!

    距离一百八十步,一千把角弓弩发射,足足有两百呼罗珊骑士被射翻。后方观战的塞义德·本·侯梅德心在滴血,他没想到安西军的弩箭竟然这么厉害,自己确实轻敌了。但他还是依然坚信自己一定会获得胜利,只不过要多付出一点代价而已。

    三轮弩箭打击之后,最前排大食骑兵已经距离安西军一百四十步。阵型已经有点乱,速度也没有变的更快,反而因为地上战马和骑士的尸体阻拦而有所减慢。看到安西军第四轮弩箭正在端起、瞄准,而第一轮发射的弩机也差不多上弦完毕,萨希尔的心里也涌上一丝不妙。

    嗖!嗖!嗖!

    一百三十步,一千把单弓弩再次发射,这次距离更近,密集的箭雨瞬间将大食骑兵的前两排射穿,连第三排也有了一成以上的损伤。萨希尔左右两名骑士都被射翻倒地,一支羽箭射中的萨希尔圆盾的边缘,擦出一条火花,贴着肩膀而过,直接将他的衣服划破。萨希尔心里突得一下,肾上腺素狂涌,眼睛红了起来,发了疯一样用力踢着马腹。

    高仙芝有些赞赏地看着越战越勇,已经进入半疯狂状态的呼罗珊骑兵,心里想着,辅臣果然没有说错,这确实是天下少有的强兵,死伤已经接近一成半了,战斗意志还这么强烈。

    九十步,高仙芝死死盯着还算完整的第三排大食骑兵,横刀一摆:“弓箭手,三连射!”

    这个时候,最早发射的伏远弩也已经上弦完毕,瞄准了一两秒钟,也跟着弓箭手一起发射。霎时间,两千五百支羽箭呼啸着扑向大食阵列,黑压压的箭雨将天空都遮蔽得暗了一下。

第八十九章 第一次正面碰撞(三)

    就听见一片羽箭入肉闷响声和射中盾牌的叮当声,前进的大食骑兵顿时就倒下一片。紧接着是第二轮箭雨,第三轮箭雨,将大食骑兵的前三排几乎一扫而光。大量的战马和骑士在地上翻滚栽倒,后方骑士避之不及,纷纷撞上伤马和伤员。大食骑兵的冲势为之一滞,阵型大乱,速度也降了下来。

    塞义德·本·侯梅德在后面气的直跳脚,他现在有些骑虎难下,进不得退不得,犹豫了一小会,他决定赌一把,押上了最后的兵力,带着压阵的三千骑兵冲了上去。

    这个时候,两翼的安西骑兵也与石国的突厥骑兵撞在了一起。让那俱车鼻施没有料到的是,现在这支安西骑兵似乎跟以往有些不一样。他们不但阵型更加紧密,虽然还没有到腿贴着腿的地步,但每匹战马之间的间隔也非常的近。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阵型如此的紧密,速度竟然也非常快。突厥骑兵本来想和他们骑射缠斗,六斗或八斗的骑弓还没射出两轮,就被安西骑军快速接近。仓促之间,他们来不及转向逃跑,七千突厥骑兵只好弃弓执刀换矛,一下失了先机。

    两支骑军一下撞上,突厥骑兵人数比安西骑军多出两千五百,阵型分散;安西骑兵人数少,而且阵型紧密。远远看上去,就好像突厥骑兵将安西骑兵一下给包围住了。

    但让所有突厥骑兵没有想到的是,安西骑军就像凿子一样,几乎瞬间就凿穿他们的阵线。七千石国突厥骑兵在他们面前仿佛就像纸糊的一样,安西骑兵阵型太密集了,他们用的都是长矛和马槊。跑动起来就像一片移动的长矛森林,所到之处,每一名突厥骑兵都要同时面对两到三根长矛。

    无论这名突厥骑兵骑术、枪法多么精湛,这个时候也发挥不出来。因为就算他一矛捅死对方一个,也会被另外一支或两支长矛捅死。这种必死的战斗,让这些战斗意志不是很坚定的突厥骑兵一下不知如何应对,抵抗短短一瞬就全线奔溃,转身而逃。

    可最最要命的是,就是逃跑,他们也跑不过这些安西骑兵!若不是他们逃得太过分散,而安西军又不肯解散阵型,只怕这些突厥骑兵面临的就是一场全歼。

    一场在那俱车鼻施想象中的缠斗,竟然只在数息之间就分出了胜负,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要不怎么说经验主义害死人,安西骑兵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而石国的突厥骑兵还用原来的办法对待他们。

    装备了马掌的战马不但能够更加适应不同的路面,同时减少马蹄的磨损。就是在非常适合马匹奔跑的草原,装备马掌之后,也能增大摩擦力,让马蹄更好的抓住地面从而让马匹跑起来更快更稳。

    安西军的密集阵型也是那俱车鼻施他们没有想到的,这种领先这个时代六七百年的新型战术自然也是萧去病带来的。

    在龟兹到疏勒镇的行军中,有一次萧去病看到数百葛逻禄骑兵快速冲锋,同一列里,马与马的间隔起码还能塞进两匹马去。就随口问高仙芝草原骑兵冲锋的时候是不是都是这样的,得到肯定回答之后,萧去病一下想到了冷兵器时代几乎无解的,在之前那个时空将突厥骑兵打得没有丝毫还手之力的波兰翼骑兵。

    于是萧去病就把这个思路跟高仙芝讲了,这并不是很复杂的战术,高仙芝也是当世名将,很快就想明白过来,当时就连说了三句妙。人类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并不是他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某种局限没有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