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神话-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去病余光看着街道两边的一张张热情兴奋的脸,耳中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大声欢呼和各种各样的议论,脸上虽然极力保持微笑平淡的样子,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谁能想到这盛世的景象,这些为自己欢呼的几十万百姓,在之前那个时空,四年之后,就会化作一片泡影。这巍峨雄伟的长安城会被安禄山的兽兵攻破,这些为自己欢呼的几十万百姓,有一多半会被杀死。

    除了长安,整个大唐河北,中原,关中之地更是处处战火,无数的汉民惨遭战火摧残,无数个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好好的大唐盛世,古代中国最强盛的顶点瞬间过山车一般滑入深渊。

    队伍很快来到亲仁坊萧宅外边,萧去病抬起头,看到何可儿与小瑶站在一栋三层小楼上,兴奋地朝自己招手,大喊。

    暖暖的目光一对上,萧去病心中最柔软的那部分瞬间被触动,在没有自己的那个时空,这个美丽、聪慧又可爱的女子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是惨遭厄运?还是成功逃出,然后几十年内颠沛流离?逃出这次,还有十多年后的吐蕃入寇,二十多年后的泾原兵变,她能一直这么幸运,遇难成祥吗?

    在这一刻,萧去病心里千百个念头同时涌现,没有热血澎湃,没有豪言壮语,什么也不为,就算为了自己喜爱的女子,为了自己和她所生的孩子,也要尽力守护这盛世继续延续下去。

    萧去病笑着朝何可儿招手,仿佛是无声的诺言,这一辈子,我总要守护你,还有我们的孩子平安喜乐!

    御街夸功,城内巡游了大概持续了一个时辰,两千安西将士跟随这高仙芝和萧去病来到丹凤门前的大广场上,列队站好。

    这个时候一万一千多匹骆驼驮载的战利品也在金吾卫、龙武禁军、羽林军已经京兆府、长安万年两县的衙役押送下,由另外一条通道运送到丹凤门前的广场上。

    当一袋又一袋的金银币,还有各类金银器皿被这些士兵和衙役从骆驼上卸下来,在广场上分别堆成一座座金山和银山的时候,丹凤门上大唐皇帝李隆基在御座上就有些坐不住了。

    他虽然身为大唐皇帝,富甲天下,但说实在的,长这么大,他还没有一次性地见过这么多的金银!

    高仙芝和萧去病带来的八百多万枚金币和一亿一千多万枚银币,以及重量与之只多不少的金银器皿,加上十五万斤白花花的银锭,一下就晃花了他的眼。

    远处的萧去病看到李隆基如此反应,忍不住在心里想道,没想到自己也有用金山,银山砸人的时候。看到这么多金银珠宝,应该足够唤起你们征服和掠夺的野心吧?就不信你们不动心!

    连富有天下的皇帝都按捺不住内心的震惊,下面那些文武百官就更加激动得颤抖了。

    都知道西域胡商有钱,却没想到这么有钱,才一次河中之战就为大唐带来这么多的金银;听右金吾卫、右龙武、右羽林大将军萧去病讲,河中之地到处是金银矿,黑衣大食以及黑衣大食再往西边遍地都是金银。

    既然如此,何不遣军再去几次,打赢了敌人,多抢一些回来?在这一刻,起码八成以上的大唐官吏都忍不住冒出这样的想法。他们的野心正在一点一点被萧去病培养。

    等到两千安西军全部列好队列,高仙芝一声令下,两千将士同时翻身下马。高仙芝、萧去病两人越众而出,向前行了几步,行了一个军中礼仪,高仙芝大声奏报道:“臣,高仙芝奉命征讨大食蛮夷,全赖陛下洪福庇佑,幸得全功,今特来缴令!”

    言罢,高萧两人,连同身后两千安西将士同时拜倒,山呼万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隆基大喜,大声道:“诸卿平身!安西军一战收复河中全境,破敌二十万,功在社稷。朕决定册封高仙芝为武威郡王,加骠骑大将军,实封五百户,开府仪同三司;册封萧去病为梁国公,加辅国大将军,实封三百户,其他有功人员俱有封赏!”

第七十八章 帝王心术

    “……封安西节度留后封常清为河公东郡公,怀化大将军,实封一百户;封安西别将段秀实为汧阳县侯,归德将军,实封一百户;封安西别将马璘为虢县侯,云麾将军……封生擒大食皇太弟之顾小俊为偃师县伯,明威将军;李天锡为新丰县子,定远将军……”

    随着中书舍人窦华的宣读,一连串的封赏下来,丹凤楼上的群臣不由得一阵轰然,不少人开始小声的议论,这样大规模的封赏赐爵,在开元以来,还是第一次。

    可想而知皇帝陛下对安西军的这次大功有多么看重,不过想想也是应该的。一战平定河中,呼罗珊,威服三十六国,还带回这么多战利品;

    现在葱岭以西三十六国一起遣使朝见天子,如此盛事,对有功将士的封赏岂能小气了?

    安禄山坐在丹凤楼距离李隆基御座不足五丈远的地方,宣读封赏圣旨的窦华就站在他身旁一丈多远。听着这一个接一个的封赏赐爵,安禄山心里嫉妒得几乎要发疯!

    之前他也献捷过很多次,还因此考功评为上上等,受封郡王,这两样在整个大唐朝廷都是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这让他心里得意极了,优越感无与伦比。

    可这一次高仙芝的考功也被评为上上等,也武将封王。他保持的两项记录一下就被打破了,他再也不是独一无二,优越感瞬间一落千丈。

    更让他嫉妒的是这次献捷仪式的规格,在规格最高的大明宫正面丹凤门,文武百官悉数到场,之后还要太庙献俘,全城庆贺狂欢三天,这些都是自己从没享受过的!

    还有李隆基对高仙芝的封赏,虽然两人爵位都是郡王,武散官都是骠骑大将军,但高仙芝却还有一个文散官最高阶开府仪同三司是自己没有的。

    不但现在没有,以后也很难有,因为自己他虽然通晓九番语言,却是一个没读过书,不识字的文盲!而且他正是凭借这个身份装傻充愣,取悦李隆基的。

    这就一下被高仙芝比下去了啊!安禄山嫉妒得要死,气息一下就微喘了起来,但转念又想开府仪同三司不过是虚荣,他高仙芝又不敢真的开府;

    他高仙芝不过是一镇节度使,而自己是却是三镇节度使,并且身兼河北采访使,权力比他大了不止一点点!

    而且安西军将校虽然封了这么多爵位和武散官,但安西军毕竟人数太少,加上将要招募的不过四万四千兵力;哪比得上自己三镇兵马加一起十五万三千兵力,更有五万私兵和八千曳落河。

    想到这里,安禄山心里又有些得意了,自己依然是大唐最有权势,兵力最为雄厚的节度使。

    他一脸云淡风轻地看着高仙芝、萧去病和十几名被封赏的安西军将士在宦官的引导下走上丹凤楼,到各个席位坐下,高萧两人被安排坐在安禄山对面。

    安禄山朝两人遥遥对望一眼,还一脸微笑,十分恭谨诚恳地朝两人拱手祝贺。

    “启奏陛下,臣有密折上奏!”高仙芝十分客气地向安禄山点头微笑,然后转身朝李隆基奏报道。

    安禄山一下紧张了,他看到在高仙芝说这句话的时候,萧去病对着他十分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

    难道他们要对付自己,抓住了自己的把柄要这个时候突然发难?安禄山双手紧握,额头上的青筋暴跳。

    萧去病这狗贼还真是阴险狡诈!

    昨日下午,他派严庄去找萧去病,表示自己对他诚惶诚恐,对大唐忠心耿耿,以前或许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今后一定改过自新,请萧去病放过云云。

    据严庄回来讲,那萧去病的反应非常高兴和自得,宽言安慰让他放心,还说今后要多多走动亲近来着。

    就在安禄山还以为自己已经成功将对方麻痹住的时候,没想到今天就来了这么一出。安禄山万分紧张地猜测,对方会从哪里攻击他。

    蛇牙刺杀案?他不是一直认为是王鉷吗?难道是武库军械的走私案?据蛇牙细作打探,对方也没什么进展啊?或者是蓄养私兵,私做官服?

    “哦,快快呈上来。”李隆基一脸微笑,兴致很高。

    高仙芝从怀里掏出一封密折,双手恭敬地举过头顶,高力士快步走过来,接过密折交给李隆基。

    安禄山的心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在他紧张的注视下,李隆基漫不经意地打开了高仙芝的密折,然后眼睛一下就瞪得老大,满脸不可置信的神色。

    御案下面群臣一脸好奇,高仙芝和萧去病满面春风,哥舒翰神色兴奋,李林甫皱起了眉头,杨国忠皮笑肉不笑,安禄山却是冷汗直冒。

    好在李隆基越往下面看,越是一脸欣喜之色,到最后笑得简直合不拢嘴,这才让安禄山一颗砰砰乱跳的心慢慢平复下来。

    还好,还好!陛下这么高兴,应该是喜事,不是要针对自己。松了一口气之余,安禄山又忍不住再次嫉妒起来,高萧两人已经立下如此大功,怎么还有喜讯密报皇帝?

    看完密折,李隆基神色激动得一下从御座上站了起来,脸上满满的都是兴奋之色,大声对高仙芝问道:“高卿,此事可当真?”

    高仙芝恭谨道:“千真万确,如奏疏上所说,元日之前,必有来使。”

    李隆基犹自有些不敢相信,又朝萧去病和哥舒翰看去,两人都一脸诚心正意地向他点头。废话,这封密折就是三个人凑在一起,由状元刘单执笔完成的。

    李隆基这才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好,好,太好了!”

    一连说了三个好,李隆基激动极了,若不是作为一个帝王的基本城府,他简直恨不得命窦华将这封密折的内容当众向众人宣读。

    年富力强的吐蕃赞普被害身亡了,他不足十岁的儿子即位,权力都掌握在两名大臣手中。现在吐蕃已经是政局动荡,人心惶惶,加上还有苏毗这个内应。

    高仙芝和哥舒翰已经在密折中信誓旦旦地向自己保证,从明年开始,安西军翻越葱岭,从小勃律进攻吐蕃,陇右军从黄河九曲向吐蕃发起进攻,并暗中支持苏毗,不出五年,定能一举推翻灭亡吐蕃。

    这让李隆基怎么能不高兴,不激动,不兴奋!

    大唐所有的外敌里面,就属吐蕃最为可恶,也最难缠,真真正正的心腹之患。

    从太宗朝开始,吐蕃就成为国之大患,屡屡出兵骚扰大唐边境。高宗时期,大唐的兵锋和疆域都同时达到顶点,但就是因为征讨吐蕃经历两场大败,以致突厥趁机叛乱,大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边境丢失,人口被劫掠。

    自己登基之后,先后灭亡,平定,压服突厥,突骑施,契丹和奚;只有吐蕃虽然暂时被大唐压制,但却实力却丝毫未损,随时能够从高原上攻下来,有如跗骨之蛆,让大唐深恶痛绝又没有办法!

    与吐蕃打了这么多年,大唐也渐渐明白了一点,吐蕃之所以能够为患,不是吐蕃将军多有智谋,也不是吐蕃战士多么骁勇善战。

    实在是地利的缘故,形势对他们有利就下山劫掠为祸,形势对他们不利就缩回高原,大唐拿他毫无办法。可偏偏吐蕃又距离陇右,距离长安这么近,就好像在身边随时趴伏着一只会吃人的老虎。

    为了对付吐蕃,李隆基几乎豁出去一切代价,在两年前,为了攻下几百人驻守的石堡城,李隆基不惜派出六万多大军,轮番攻打。

    最后终于以堆人命的方式攻下石堡城,唐军死伤数万人。但李隆基却依然大力褒奖了指挥这场战役的哥舒翰。

    就是因为在李隆基心里已经不能再容许吐蕃有威胁大唐的能力,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不断压制吐蕃,直到他灭亡!

    不过,虽然李隆基下定了决心,不惜代价,但是如果能少付出一些代价就能灭亡吐蕃,不是更好吗?

    因为这样的原因,高仙芝这封密折带来的这个消息,和密折上制定的这个不用死多少人,不花费钱财,只用三到五年就能彻底灭亡吐蕃的计划,无异于及时雨一般,给了李隆基一个最大的惊喜。

    想到密折上那个出兵攻打,扶持傀儡,还有经济控制三者并行的办法,李隆基突然想到,这个策略莫不全是萧去病的主意?密折上不是说,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就是被萧去病的五雷天心正法给害死的吗?

    李隆基忍不住感叹,这个萧去病简直就是上天对自己和大唐的恩赐啊。昨天他听心腹宦官王承恩讲了一个多时辰萧去病的事,在王承恩说来,河中之战的功劳起码有一大半全是因为萧去病。

    这萧去病屡立奇功,不仅勇冠三军,而且谋略也是无人能及,密折里所说的“经济控制”的法子以前就从没有人想到过;而且他还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知,还对大唐耿耿忠心,简直完美极了。

    但不知怎么,李隆基在感叹喜悦的同时,又忍不住心生警觉,没有理由的,越发不放心了。

    嗯,还是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这样的好,有一点能力,却有更多的缺点,能帮自己做事,却没有威望。

    不像那个萧去病,今天献捷的时候,无论是大唐百姓,还是葱岭以西三十六国使节,对他简直崇拜得不得了。

    高兴激动之余,李隆基也冷静下来,重新回到御座上坐下,在群臣和上百名各国使节疑惑的眼神中,想了一会,突然灵光一闪,计上心来。

第七十九章 提防

    同一天,在长安城,醴泉坊,波斯寺的一间密室中,波斯流亡政府驻长安大长老撒鲁曼,带着两名小长老,正与几名蛇牙驻长安的大小头目对坐着,互相打量了许久。

    大长老撒鲁曼已经是个很老的人了,头发胡子发白,脸上全是皱纹,一双眼睛浑浊不堪,半睁半闭着,完全看不出心里在想些什么。

    旁边两位看上去四五十岁的长老却是目光灼灼地看着对面四人,脸上似笑非笑,耐人回味。

    与他们对视的四名蛇牙其中一名栗色头发的粟特人正是安禄山的干儿子,长安蛇牙的负责人康黑奴,身边一位红头发的粟特人和两位黑头发的契丹、奚人正是那天在西市花月楼喝酒碰头的三位。

    过了许久康黑奴开口问道:“撒鲁曼长老今日把我们约到这里来,何故一句话也不说?”

    撒鲁曼仍旧是半闭着双目,眼皮都没抬一下,静静地道:“是你们没有诚意,这个孙散曹每日来波斯寺祭祀祷告,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的心思?我让他叫你们的首领来,他没有照做,我能说什么?”

    康黑奴笑着问:“你如何知道我不是他们的首领?”

    撒鲁曼眼睛睁大了一条小缝,用一种很怜悯和轻视地眼神看着康黑奴,仿佛在说你当然不是,你看你配么?

    康黑奴被他看得发虚,转移话题:“那你说说我们是什么心思?”

    撒鲁曼眼睛又重新半闭起来,没有说话,他旁边那位金黄色头发的小长老笑着:“还能为什么?不就是为了我们的镇寺之宝,圣火火焰台。”

    祆教又称拜火教,最崇拜的就是火,祆教圣物圣火火焰台,乃是萨珊波斯建立之初,请数百能工巧匠,费时一年,用一块陨石打造而成。不但坚硬无比,而且无论火焰怎么烧,火焰台都不会发红发烫,是所有祆教徒中独一无二的圣物。

    康黑奴笑道:“那不知道撒鲁曼长老的意思是怎样?可愿将圣火火焰台给我们,我们可以付出你想要的任何代价。”

    河北之地胡人大多数都信奉祆教,他的义父安禄山自称是光明神的化身,经常亲自主持粟特人聚落中群胡的祆教祭祀活动,在河北之地有几十万的信众追随。

    但美中不足的却是,安禄山是个早年丧父的穷苦孩子出身(后来做了互市牙郎兼职偷羊贼),虽然自称光明神的化身,但其祆教的传承却有天然的缺陷,很多祆教的祭司对他并不怎么认同。

    如果有了这个传承了五百多年,在祆教徒中无人不知的祆教圣物,再加上祆教正统的支持,只怕那些对义父不认同的人也能心悦诚服了吧。

    因此这些长安蛇牙,在长安除了刺探情报,收买训练亡命之徒等,还有一个安禄山交代的特别任务,就是和醴泉坊的波斯胡寺的祆教长老联系上,设法取得他们的支持。

    安禄山还交代,如果前者不成功,可以退而求其次,必要时可以动手偷取或者明抢圣火火焰台。

    那金黄色头发的长老冷笑道:“我倒很想知道你们能付出什么我们想要的代价?”

    康黑奴与其他三位区域负责人对视了几眼,沉声道:“你们想要什么,只要我们能办到的,一定照做。”

    “此话当真?”说话的却是大长老撒鲁曼,他突然睁开了眼睛,原本浑浊不堪的双眼此刻精光四射,其他两名小长老脸上也露出很激动,迫不及待的神色。

    “当真。”康黑奴被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