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回到1986-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何况,我也不敢保证做出来的衣服别人会喜欢。三就是人手,看店的人手,裁衣服做衣服的人手,你妈我再能干也只有一双手,还有你妹妹要带,家里活得干,哪里有多少空闲时间干这个?”
    李燕想了下,她妈说的这些的确都是问题,可仔细想想又都不是问题。“妈,我记得你去年不是有阵子想要在镇上买房子吗,后来怎么没买?”
    “你这孩子记性倒是好,妈就跟你顺便提了一嘴你就记住了?”
    李燕心道,能记不住吗,等到后来房子长价那会儿,你可是成天的在我耳边念叨,当初房子怎么怎么便宜,要是你爸能赞助点儿早就买下来了,现在坐着吃房租也不少钱。
    当然,这话她是打死都不会说的,只是笑嘻嘻的拍她妈马屁:“我记性好还不是随你呗,妈聪明孩儿还能差到哪里去?”
    崔玉凤不无得意的下巴上扬:“那是,你妈我在学校那会儿也是好学生,老师都得意,被你姥姥逼着不念在家哄孩子,班主任还上家里找了好几趟呢。”叹了口气接着道:“那时候你姥姥家里穷,孩子又多,也实在是供不起了,妈也不怨你姥姥。燕子,你可得好好学习,能上到哪儿妈供到哪儿,只要你能念,妈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
    “……”李燕:“……那妈,你还是想办法赚钱吧,要是锅砸了我上哪吃饭去呀?”
    崔玉凤抿着跟乐:“妈就是比喻下,没想真砸锅。”跟着想到了刚才的话题,有些无奈的叹道:“去年厂里头的老李婶要卖她妈留下来那一间老房子,说是给一千五就卖,妈手里头就偷摸攒了一千块钱,根本不够,要是跟你爸借那五百,那他就准得知道妈攒钱的事儿,不光钱借不来,还得说妈这钱是偷他的,你爸那人是没理也能巴巴出理来,还能把这一千块钱也硬要过去。思来想去,妈还是决定不买了。哪知道,那房子转了年儿房价就翻倍,现在都四千二了,你说这要是买下来,几个月就能净挣一千七,多划算呀。哎,要说就是没那个财,想也是白想。”





     第二十四章 开商店
   更新时间:2014…8…20 7:57:52 本章字数:2943

    ‘老李婶的房子’已经成为后悔的代名词,李燕不知道从她妈嘴里听到过多少遍了,自然也知道这房子的价钱、大小、位置等一些大致情况。
    八十年代的凌水镇街里还只有一条买卖商业街,其他地方都是居民区。‘老李婶的房子’就处在这样的居民区把边儿上,最老式的茅草房,却是冬天冷夏天热,也就免强还能住人。若非这样,也不会一千五百块钱就往外卖。
    尽管价格上很便宜,可是在还没有房屋中介盛行的年代,买家不知道卖家,卖家也找不着买家,或者知道消息的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都没有买成。比如崔玉凤这样,钱不够者也大有人在。毕竟,一千五成块钱并不是一般家庭说能拿出来就能拿出来。
    老李婶估计也觉出来这房子实在太破不好卖,就花了点儿钱找人简单的拾掇了下,本指望能快些出手就行。没想到,隔了几个月房价就涨了上来,这倒是意外之喜。
    这一下崔玉凤算是彻底打消了买房子的念头,不料这时候却被李燕给提了起来。
    之所以提到这间房子,那是因为李燕知道,很快镇里就会重新规划开出新的一条商业街,这也是顺应人口增长流动、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老李婶的房子就处在这条街上,开店做生意最是合适不过了。
    “妈,别看这房子价钱贵了,只要能开起店来就赔不着。再说了以后房子说不定还能涨价,就算不干买卖将来卖了也能挣钱啊。”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问题是钱从哪里来?你爸那边就别指望了,他不打不勒(阻碍、障碍的意思)就不错了。”
    李燕笑嘻嘻的胆白道:“妈,其实我没跟你说实话,这个假期我挣了钱,不过不是十五块,是——”迟疑了下,她在担心说出来后,她妈是什么反应?
    “是多少,难道还是一百五啊?”
    “不是,是——一千五!”
    “多少,你再说一遍?”崔玉凤的嗓门不自觉的提高,小李佳被吵到了一样,动弹了下又软又肉的小身体。
    “妈,你小点儿声,别把我妹妹再吵吵醒了。”李燕出声提醒,随后拍了拍小家伙,等到她稳了又继续呼呼睡,这才压低了声音道:“这还不算我老舅那份,我们俩个加起来这次赚了不到三千五百块钱。”
    崔玉凤高嗓门刚出声又压了回去:“你们抢信用社了啊,打哪儿弄这么多钱?我可告诉你燕子,可不能去干坏事儿啊,你老实的跟妈交代,到底都干了些什么?”她可不认为,光是用十块钱本钱,卖个硬双喜糖块儿就能挣到上千块钱。
    “就知道你得急眼。”李燕嘟嚷着,把她跟崔文武找人一起挖药材根儿的事从头到尾的说了一遍。
    崔玉凤听的是一愣一愣的,临到最后半天没吭声,像是还没回过神来,又或者是在思考着什么。好长一会儿,才缓缓的道:“燕子啊,妈想见见你说的这个同学,你们能挣钱可多亏了他,怎么着也该谢谢人家是不是?”
    “……”李燕顿时傻眼了,这让她到哪里去找这个无中生有的‘万能牌’同学?她妈也未免太精明了,这么点事儿都能往细里深想,这让她该怎么解释?
    看见女儿一闪而逝的表情,崔玉凤就知道自已猜对了,面色沉下来,一字一句道:“燕子,你在跟妈说谎。”这绝对是肯定句,半点疑问的意思都没有。
    “先前还听你奶说,是你听同学说皮子会长价,我还没往心里去,刚才你又说挣了这么多钱也是你同学的功劳。你这亲戚做生意的同学还真是挺多,只是我怎么不知道你们班上谁能耐这么大,轻飘儿的一个消息就能让你挣了三千多块钱?燕子,你倒是说说呀,说不定他们的爸妈我认识呢?”
    李燕并不怀疑崔玉凤的最后这句话,凌水镇并不算大,镇里头就住了那么些人,经年在镇上上下班,不能说全部都认识,却也是认得十成中也有了九成。她说没说谎那真是稍微仔细一调查就知道。
    情知瞒不过她这个表面上看着憨厚,实际上却精明的老妈,李燕龇着牙嘿嘿傻乐:“妈,你真是越来越厉害了,这都能看出来,我真是服了。”
    崔玉凤脸一直绷着,道:“别以为奉承两句好话就行了,还不赶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撒这个谎?”
    李燕心说,不撒这个谎能行吗?我要是直接说我是重生的,你还不得就地吓昏过去啊?
    被逼无奈,李燕只得再搬出那套祥鸟火凤托梦的说法,对于怪异乱神之说,人们总是抱着一种非常奇特的想法,明知道是种虚无飘渺的东西,可还是很多人相信。就算崔玉凤是个比较相信科学的人,也还是不能免俗,将信将疑却也不再逼问李燕了。心里头直犯嘀咕,看情形这丫头也不像是说假话,那三千多块钱可是假不了。若非这样,也解释不通她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难不成她还有未卜先知的能耐?这更加不可能了,等回头还得问问文武去,核实也才好放心。
    李燕暗自松了口气,转移目标,把开店的可行性继续进行剖析:
    “……至于进货渠道,妈你干服装厂这么多年,多少也应该有些数,实在不行就去市里跑一趟,转个几天也就差不多都知道了。还有人手什么的,我觉得只要妈你想干,那就都不是问题,你说呢,妈?”她把大方向指出来,剩下的问题就踢给她妈了。
    “那我想想吧。”崔玉凤并没有直接回答,虽然这孩子信誓旦旦的说祥鸟托梦,又确确实实的挣着了钱,可她总觉得不太踏实。毕竟开店是件大事,不能轻易就做出决定,总要把细节的方方面面想好了才行。
    李燕倒也不着急,知道得给时间让她妈慢慢消化消化这种事,钱总是要慢慢赚,一口吃不了个胖子,她现在才八岁,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来!





     第二十五章 制衣
   更新时间:2014…8…20 7:57:52 本章字数:3275

    崔玉凤最终还是决定听李燕的话,用了三千九百块钱把老李婶的房子买了下来。店面算有了,接下来就是进货渠道。正如李燕说的那样,崔玉凤干了十二年的服装厂,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些这其中的路子。
    凌水镇属于K县D市,一般的小商铺进货都从县里走,稍大些的则去市里的商场或者大大小小的工厂店直接进货。相对比个人来说,前者虽然贵一些,却是比较体面上档次些,选择的人还是占多数。只有像商铺进货,图量大便宜才会主选后者。
    李燕是奔着创立自已的品牌去的,不过对于D市的老百姓而言,品牌这个概念是九十年代后才开始慢慢走进人们的视野内,此时拿出来还太早。这需要一步一步的来,前期的基础要打稳。
    按照崔玉凤的意思,是去市里进些便宜些的布料回来,加工成衣再由店里往外卖,这种想法却遭到了李燕的反对。她的说法是,布料的确应该进,却要选择质地上等的料子,做出一件是一件,量不需要多而在于精。
    这样一来,势必成本会很高,衣服的价格也就不便宜,很可能会没有人来买。这么做,对崔玉凤来说觉得太过冒险,反倒是她的大众定位更贴近现实。
    李燕当然知道她妈的诸多顾虑,她又何尝不知道这些,可本着长远打算,她还是说服了她妈以质为本。
    当然,以这为基础,还是可以上些中等的料子,进行批量生产。这样一来,质量得到了保证,又能符合上大众需求。同时,又能跟品牌服装形成对比,相辅又相成。
    崔玉凤利用自已在厂里的关系,托负责押运货物的工友带回了几匹花布和的确良布料,这个季节正可以用来做衬衫和裤子。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崔玉凤开始陷于每天的忙碌中。除了带孩子,剩下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设计、裁剪、制作衣服。
    在此其间,吴芝兰负责起了所有家务活,由李燕从中调节,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李家的三个女人,出现了空前一致的团结和谐局面。
    至于那两男人,也都各自忙活着各自的事,每天都早出晚归,丝毫没发现家里的情况。
    就这样忙活了整整半个月,二十三套衣服成功出炉。
    崔玉凤不愧是干了多年服装的老手,有着独特的设计理念,无论从样式还是做工都十分的精良,连她自已都觉得很是满意。除此之外,把脑海里的想法付注于现实,也给她带来了强烈的满足感。如果不是自已的女儿有这样的提议,连她自已都没有想到,原来她的脑袋里装了这么多的想法。对于服装的理解,又上升到了新的精神层面。
    现在店面和货物两样都有了,唯一差的就是卖货的人。关于人选问题,崔玉凤之前就已经想好了,由脑瓜子反应快,又能说会道的六妹妹崔玉芝来负责。
    李燕的这个六姨今年才二十一岁,外表一般,为人精明能干,平常四处打个零工赚钱。正好这段时间闲在家里,听说自已三姐弄了个地方准备卖衣服,正缺个人手,当仁不让的就毛遂自荐了。
    崔玉凤自然乐不得了,说好了暂时第一个月先给八十块钱,看看情况,若是生意好了可以再涨。
    店铺一早就找人收拾好了,干净明亮,一进门就是宽敞的柜台,整整齐齐的横向码放着那二十多套衣服。
    开业的那一天,正好赶上六一儿童节放假前举行的小学生运动会,整个凌水镇各村的小学校代表团,全都汇聚到李燕所就读的镇中心小学。前上八点钟,街道上开始敲锣打鼓,走队列游行。
    学校操场四周提前摆好了桌椅凳子,按照学校、班级划分区域。学生们在自已小团体内排排坐好,观看比赛。
    八点四十分左右,学校主席台上学校的领导先后讲完话,各方队被带回到休息区,运动会正式开始。
    随着第一声比赛发令枪响,围坐好的各年级学生们碌续开始了行动——翻出背着的书包,掏出里面的零食。
    李燕觉得,直到了什么时候,小学生们也都喜欢像这样的集体活动。不用上课,可以一起玩耍,又能吃又能喝。春、秋游、运动会,这可是小学生们在枯燥的学习后,最最期盼的几样事情之一。
    那时候的经济条件还相对落后,普通人家的小孩子零花钱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平常可以吃到的零食也十分有限。只有到了这时候,家长才会给个两三块钱,任意孩子去买些爱吃的东西。
    在李燕的记忆里,她小时候运动会必备的水果,那就是西红柿。这种再普通不过的水果也可以称为疏菜,在当时物质匮乏的年代来讲,可并不是每家餐桌上都能常见到的东西。
    崔玉凤是个惯孩子的妈妈,知道女儿喜欢吃这个,每到运动会时就会买上三四个回来装进书包,让她第二天带到运动会上去吃。
    相比较起来,小三儿的妈妈就要差上许多。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在她看来丫头片子都是赔钱货,而三个女儿当中又最不待见的就是最末的小三儿。
    每逢动运会时,小三儿都是央求再央求才能从她妈手里要来一块钱,再加上平日里借着买本和铅笔的借口攒下来的几毛钱,才能在运动会上别的同学吃喝时,没有干看着。
    每到这时候,李燕都会觉得小三儿挺可怜,而自已很幸运,有了个好妈妈。
    正如同李燕事先预料到的那样,这次的运动会,小三儿的妈妈张贵芹才给了她八毛钱,免强够买一个面包和一瓶塑料软皮汽水。
    对于她这个吝啬的妈,小三儿倒也习惯了,丝毫没去在意。出了家门就从校服兜里掏出五块钱,跟李燕得意的道:“她不给就以为我没办法了,看,咱也有钱!”
    李燕知道她毛骨朵花根儿卖了将近一百块钱,还是她事先提醒着让她别跟家里人说,留着自已以后好用。这不,这时候就显出自已有钱的好处了吧!
    “燕子,多亏了你,谢谢啦!”
    李燕瞥了她一眼:“算你这丫头片子有点良心,得,今天的中午饭你请了。”
    “行,没问题,给你买点好吃的,俩素菜包子怎么样?”
    李燕:“……敢不敢弄俩肉馅的?”





     第二十六章 再见药材根儿
   更新时间:2014…8…20 7:57:52 本章字数:3341

    随着赛场上各项比赛的展开,场外各类小贩的叫卖声也此起彼伏。一毛钱一杯用色素和糖精勾兑出来的饮料、小指甲大小磨砂外表粉色的汽水糖、绿叶大扎的酸姜、还有冰凉甜爽的冰棍雪糕,各种小吃地摊随处可见。
    这些无疑都构成了童年最难以忘怀的记忆,直到多年后都无法从脑海里边轻易抹去。时常梦里都还回荡着当时喧闹欢腾的场面,久久无法消散。
    这场运动会,李燕是一个项目都没捞着,只在打旗走步方队里下场露了个脸,总算比那几个从头到尾坐冷板凳的同学强,她如是的安慰自已。
    看着那些参加比赛的同学,手里捧着得到的奖品,一张张小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打心里森森的羞愧了把,脑袋里的缩小版卡通人躲在墙角耸着肩膀直流面条泪。运动废材伤不起啊,伤不起!
    两年一度的全镇小学运动会就这样在众多孩子依依不舍中拉上了帷幕。被晒了一天,也乐呵着玩了一天的李燕背着空瘪下来的书包回到了家,彼累却难掩欢快的心情。
    同她相比,崔玉芝则显得失落许多。站了一天的柜台,统共才两个人进店里,溜达了一圈儿什么都没买看看就走了。
    在家里等待了一天消息的崔玉凤也难掩失望,连晚饭都没吃几口就放下了碗筷。
    想想这也挺正常,毕竟店面的位置并不理想,一般人不可能逛街逛到居民区里。最主要的是才开业,还没有几个人知道那里有家服装店。
    当前最主要的拓开市场,酒香也怕巷子深,有好东西卖也得有人光顾才行。
    这回李燕倒是没插手,崔玉凤自已想出了办法——找人试穿衣服打样子,打开知名度。
    她仍然采用了举贤不避亲的就近策略,七妹崔玉梅芳龄十九,模样俊俏,身材高佻,天生的衣架子。跟她最要好的女伴周彩莲,也是个水灵灵的姑娘,这两人走在一起,回头率一向很高。
    六一儿童节这天,凌水镇正街出现了两个梳着大辫子,漂漂亮高细高个的大姑娘。她们也就从街头走到街尾,又从街尾走到街头,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里,惊艳目光无数。除了被她们的长相吸引外,还有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她们身上样式独特新颖,做工精良的衣服。年青的男子开始打听她们姓什名谁,是哪家的姑娘。好美的女人感兴趣的是她们身上的衣服出自何处?
    两人接连三天都去逛街,每天身上的衣服都不重样。收获一众追求者之余,也给隐在居民区里的店铺带来了大批的顾客。
    在接下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