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千里云和月-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鹏举问刚才来的将佐:“你们是怎样发出谢……这人的尸体的?”他本想叫出谢长老,但又想到谢长老也是秘密进入太子府的,他们当中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人不多,也就没有叫出来。



    那将佐道:“就在你们走后不久,太子妃让谢侍卫陪同出来游玩,不知道谢长老是看出了什么还是心中有事,他叫我暗中派几个人跟着。我看谢侍卫脸色凝重,知道此事重大,或许就和那字条的事有关,于是我就带了几个兄弟暗中跟着他们。看着太子妃若无其事一样东看看西逛逛,就往郊外来了。到郊外人少,我们虽然是在同一府中,自然认得,所以也就不敢靠得太近。到了此处,见谢侍卫和太子妃进去了,我们没敢进去。可是过了好几个时辰都没有见到有人出来,我才跃到墙上看,就见谢侍卫这个样子。我忙叫他们进来,仔细检查寺院里每一个角落,没有看到太子妃,我这才来找你们。”



    杨鹏举看了看这个寺庙,是和船下行的方向一致的,如果估计不错,这个女人也是来监视他们的动向的。如今谢长老身上看不出死亡的痕迹,那么就无法断定她就是江南名媛。如果说谢长老是忽然暴病而亡,那么这个女人应该会若无其事地出来,而不是玩失踪。他知道院里就三个和尚,而且看样子并不是那女子的同伙,当然看也看不出来的,要问也让这些侍卫问好了。



    元俨这时问道:“那个女人在路上可曾有停留的地方,和那些人有过交流没有?”



    那将佐想了想道:“她一时在这个摊上看看,一时又在那个摊上看看,我们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这只有老谢才知道。”



    “那这里有几道门?”元俨又看了看四周,“地下看过没有?”



    那将佐道:“就此一道门。地下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有间窖池,我们看过了,没有可疑之处。”



    杨鹏举知道元俨想问什么,这里是处小山,又在海边上,乱石多,打地道的可能性小得可怜。她没有看过此人的轻功,也就认为就算她从天空飞过都有个影子,他们应该发现端倪,就连草上飞这种高手都觉察不到,何况这些武功二流的侍卫?从他们面前掠过,他们还以为眼睛看花了。她会是谁呢?杀人于无形,会不会是中了金针之类的暗器?



    心念一动,杨鹏举走到谢长老身边,重新检查他的发际,指尖,还是一无所获。
216。 第二一六章事态严重
    “相公,”元俨这时道,“你用金针试试谢长老的咽喉和血液骨头之类的。”



    杨鹏举一愣,他就没有想到用仵作的手段?



    有个侍卫道:“我们已经用银针试过了,没有中毒的表现。只是骨头还没有试过。”看他的样子好像对元俨并不如何尊重,看她脸色苍白,一付风都要吹倒的样子,故意取笑道。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银针过咽喉就有骨头。



    杨鹏举见这侍卫好生无理,又怕元俨心中不满,忙叫那侍卫拿出银针来,至少说他要满足元俨的要求。那侍卫见杨鹏举来要,哪敢不从,赶忙拿出银针给他。杨鹏举接过银针,到谢长老头上一插,马上就见针变黑。众侍卫大惊,他们都亲眼看到先前这尸体并没有变黑。那侍卫道:“我先前插咽喉的时候,根本没有变黑呀!”众侍卫都异口同声地作证。杨鹏举心里也是惊诧莫名,又把银针插进咽喉,此时的银针黑了。众侍卫又是一惊,包括杨鹏举元俨都弄不懂了。如果是中毒而亡,人的全身都应该发黑才是,为什么只有骨头才有毒?而且还是过了这样久才显示。



    元俨对杨鹏举道:“相公,你看看谢长老的脊椎,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打进骨髓里面了。”



    杨鹏举依言照办。



    众《无》《错》小说 m。QulEDU。Com侍卫这才发出元俨不简单,先前对元俨无理那个侍卫这才发现说错了话,在那里上下忐忑。不过正是因为他的无理发现了端倪,在听她叫谢侍卫叫谢长老,他们这才明白,原来谢侍卫是丐帮长老,怪不得武功如此高强,不过就算是这样高的高手都不明不白地死了,这又让这些侍卫胆寒,看来最好不是惹女人,特别是漂亮的女人,都说女人是祸水。



    杨鹏举把谢长老的尸体抱进寺院内,解开他的衣服,仔细检查,莫说有暗器射过的痕迹,就连新鲜的指甲痕都没有,到有两三处以前的刀疤。这是什么原因呢?杨鹏举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出来对元俨说了,希望她能说点建议出来。



    元俨也束手无策,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匪夷所思人死法。死者身上并无一点新的伤痕,全身看不出一点中毒迹像,却又偏死于中毒,谢长老也算是个小心之人,不会乱吃东西,而且他在武林中也算是个武林高手,这样死得不明不白,看来对手当真了得,在众多侍卫眼中不留一点痕迹。这是什么毒呢?如此霸道,却又过好长一阵子才显在骨头上。当然她也知道俚人有一种毒药,叫“三起四灭”。李黑娃是俚人,他不会不知道。于是她对杨鹏举道:“我知道有种药叫‘三起四灭’,就是慢慢才发作出来的,当时根本就看不出来。我想二哥应该知道。”



    听元俨这样一说,杨鹏举笑了笑,他不是没有想到这一着,如果真是这样,那对方很显然就知道当初太子的死因,这是以其人之道还之彼身。不过这种药听李黑娃说外人知道的并不多,况且这里面的情况不明,这种情况下谢长老应该是早就中毒了。



    赵贵和是当中最为惊心的,当他听元俨说起这种毒,他就想起当初太子之死,看来有人已经开始对他下手了。忙问杨鹏举:“杨帮主,你问问这种毒有解药没有?如何可以查明中没中毒?”



    杨鹏举已然明白赵贵和的意思,他叫附近的丐帮弟子火速传李黑娃到此地来,只有他才知道这种毒是不是“三起四灭”。赵贵和也忙叫侍卫回去看看太子府有没有司徒雨。



    在这间隙,元俨拉过杨鹏举到边上轻声道:“你和你二哥这样久,你到底是知道他的来路,还是不知道?”



    杨鹏举一愕,道:“我和他从结义到现在,你差不多都在一起,难道你看不出我二哥的为人吗。”



    是的,他也觉得李黑娃是个不错的汉子。元俨边走边沉思道,按理说他的那身武功是出自武松,而武松也和岳飞算是同门。可是李黑娃是如何习得这身功夫的呢?这一点从来没有听杨鹏举提起过。不能怪我多疑,此事重大,如果不问过水落石出,可能连杨鹏举有一天都要不明不白地死去。当然也许是自己多虑了,这一路上李黑娃和杨鹏举出生入死,好多次都差点没活出来。一会儿元俨又想,还是要小心为妙,自古以来岭南多是荒蛮之地,人心叵测。



    就在元俨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候,李黑娃过来了。杨鹏举上前把这里的情况对李黑娃说了个大概,李黑娃忙和杨鹏举二人进得屋内。李黑娃仔细查看了谢长老的尸体后,也是沉闷不语。杨鹏举忙问:“二哥,到底是怎么会事?你到是说话呀!”



    李黑娃道:“我也拿不准。看这样子,谢长老确实是死于中毒,而且极有可能是死于‘三起四灭’,不过知道这种配方的人不多,除了王树林之处,我想不到何人会制这种毒。这尸体如果真是中的‘三起四灭’之毒,至少在三天以前,请问有谁知道三天前,谢长老做个什么特别的事没有?”



    杨鹏举苦笑道:“这我哪知道,看来只有问太子了,谢长老天天和他在一起,除了他和那女子办事的时候。”



    李黑娃听杨鹏举这样一说,也忍不住笑了,他又想到了徒单心悦。二人出来,赵贵和急切地上前来问:“怎么样,看出什么来没有?李帮主,你看看我是不是也有中毒的迹像?”



    李黑娃不理赵贵和的提问,而是问道:“太子,三天前,谢长老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没有?最主要的就是和那个女子有过接触没有?”



    赵贵和见不理他,心里老大不乐意,但想到他们定是发现了什么,他不得不认真思考起来。想了半天,不停摇头。最后他才道:“我想起一件事,不知道有用没有?三天前,司徒雨是叫谢侍卫,不,谢长老办过一件事。就是让他到集市上给她拿一盒胭脂回来。除此之外,没有过接触。”



    “问题就出在这盒胭脂上了。”李黑娃道,“知道是哪一家胭脂行吗?”



    这时,回来的人对赵贵和说,府里没有司徒雨。赵贵和这才感觉到事态严重,司徒雨肯定是史弥远和太后派来的奸细。
217。 第二一七章襄阳漕帮
    杨鹏举担心的是这个叫司徒雨的女子,如果她真是江南名媛也话,那就太可怕了,她的易容术不但冠绝天下,而且一个一百多岁的女人能够让太子神魂颠倒,这还闻所未闻。这当然怪不得太子,就算今后有人提起,也只能说江南名媛太会保养了。他在想如何帮太子渡过这道关口,如果史弥远得到情报,他必定会有所动作,从太子得到的情报来看,漕帮让人给把帮主换了,这当中肯定也有什么秘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弄清这些事情背后的真相,司徒雨的事注定是一个莫须有的事,说不定当事人早已经不在人世了,交给附近丐帮的人去查查就可以,而史弥远和太子之间的事,应该不可能马上就暴发,到底赵贵和现在还是太子的不二人选。杨鹏举决定到漕帮走走。



    杨鹏举对李黑娃道:“二哥,咱们的船什么时候能到?”



    李黑娃对杨鹏举道:“我走的时候接到传书,就这二天就可到。”说完看到元俨期待的目光,他马上明白过来,对杨鹏举,也是对元俨道:“对了,谭如月和谭娟娟都一同来了。”



    杨鹏举一怔,没有说话,心想这两小妮子在这多事之秋也跑来了。



    李黑娃见杨鹏举不动声色,忙又道:“她们二人说过不了好久‘万蛊之蛊’就要蜕变(无)(错)小说 m。QULEDU。Com了,她们过来助你一臂之力。”他的意思是不让杨鹏举知道是他把两女叫过来的,他还是怕杨鹏举知道了元俨和他说叫谭娟娟过来的事。



    元俨听说谭娟娟过来,心里也是一喜。



    杨鹏举又对赵贵和道:“太子,我想到漕帮走一趟。我始终觉得事情不是偶然的,或许和你这件事、和我到高丽的事也有联系,可以这样说,他们已经知道你和我们丐帮有联系,正在想办法对付我们。”



    赵贵和着急地道:“那你一走,我不成了史老贼的靶子了吗?”说出来之后才觉得此话不对,好像杨鹏举才应该是靶子一样,接着又道:“我是说你一走,我如何才能对付史老贼?”



    杨鹏举见赵贵和害怕到了这个地步,心里一寒,还是自己看走了眼,想当初没有当太子的时候赵贵和是何等的自信和洒脱?可是当了太子后,生活糜烂不说,连胆子都小了。不过反过来又想,他的命现在是要尊贵得多了,天下汉人还得靠他振兴大宋。于是杨鹏举对赵贵和道:“殿下不用怕,你有自己的卫队,如果有事,我马上率丐帮支援你。只是你接下来要小心行事,不要再落把柄在别人手里了。”



    赵贵和苦笑了一下,天下谁不知道他赵贵和当初自己的人去攻打明教的时候,精锐折半,而且后来得力的干将都在一一消失,自己手里根本没有什么叫得上号的好手了。不过听杨鹏举这样一说,他心情也要稍好一些。他也知道杨鹏举这话说得牵强之极,丐帮分散各地,要想一下集中谈何容易?不过,他也不好说出来,只得由了杨鹏举。



    要去漕帮,就必须知道漕帮的历史和他们的一些行规,诚然丐帮和漕帮在此之前都没有发生过大的误会,大家还相互尊重,但是现在杨鹏举是要到必须弄清楚这方面的情况的时候了,所以他叫元俨给他说说漕帮。



    这方面是元俨最擅长的,有两大高手保护她,她就算没有武功,心里也不担心,还是拿着她的那把雌剑和杨鹏举、李黑娃去漕帮。因为漕帮的总部在襄阳,三人不得不和赵贵和道别。赵贵和依依惜别,如果不是考虑到他是皇家之人,史老贼就算是要动手也不会马上动手,他还真不想回皇宫了。



    原来漕帮是唐朝时期的一个将军后代所创,最先的宗旨就是保障百姓的所需,因此在百姓中的声望自是很高,这点和丐帮差不多,不过到后面的差别就出来了,漕帮没过几代就成了盈利为目的。“漕帮”的份量是吓人,“运河”的漕运全靠“漕帮”。人多,船多,势力广,声势大,一旦“漕帮”不动,各省百姓的吃暍,各省的年粮,军饷,马上就会不继;所以,各地官府,甚至“漕运总督”,就连朝廷,都不敢轻看“漕帮”,无不让“漕帮”三分。他们的帮主标志就是一只刻着两条龙的青铜斑指,意指长江和黄河。杨鹏举和元俨当天也看到过游于水手上的信物,当时杨鹏举还以为他占着长江想黄河,还以为他也是个爱国之人。不过从现在看来,他至少是,要不然也不会死于非命。具体是如何死的,就连信息如此通的丐帮都不知道,这也是令杨鹏举头痛的事,看来现在的探情分舵和辛二娘的那个时候又要差好多了。



    为了不引起漕帮的注意,三人化了装,杨鹏举和元俨扮着一对中年夫妇,而李黑娃扮的是他们的管家,一路行船到了襄阳,暗中传令襄阳分舵准备一些粮草。



    到了襄阳,早有两人来接他们,这二人杨鹏举认得,一个叫孟珙,一个叫王坚,他们是军队中人。



    来到僻静处,杨鹏举问:“粮草准备得如何?”



    那个叫孟珙的回道:“回帮主,都按你的吩咐准备好了。”



    元俨道:“这襄阳的主帅是谁?他听你们的吗?”实际上办法还是元俨想出来的,就这样直接找漕帮的老大不合适,他们也不一定买帐,如果是军队找他,那就可以逼出他们的帮主来,就算漕帮再厉害,还得给官府面子,何况还是握有重兵的将军叫他。



    孟珙笑道:“这一点你可以放心,他是我爹,他虽然不是丐帮中人,但他是忠义帮人,而且是岳王爷的忠实追随者。”



    听孟珙这样一说,杨鹏举心里又是一阵黯然,他听宋玉说过,如今的忠义帮名存实亡,这话从孟珙嘴里说出来,他不知道应该哭还是应该笑,岳王爷的名声太响,可是我们这些后来者呀……



    正在思考,又听孟珙道:“请问帮主有何示下,我俩好去准备。”



    元俨道:“既然这里的主帅是你父亲。你回去对你父亲说,晚上叫他过来我们商量一下。”



    孟珙和王坚二人很快离去。



    杨鹏举看着两人雷厉风行的样子,心里感叹不已,还是军队才有高作风、高素质呀!



    到了夜间,有个身着便装的中年人来到杨鹏举的下榻处,见到杨鹏举后行礼道:“在下孟宗政,听我儿孟珙说杨帮主有事相召,不知何谓何事?”元俨听此人说话,一下闻到来人身上一大股醋味,想要捂住鼻子,又怕不礼貌,只得屏住呼吸。心想,这人定是山西人。



    杨鹏举见此人身高体壮,忙回礼道:“大人不必多礼,你能来也是我丐帮大幸。”



    孟宗政见杨鹏举回礼,忙道:“杨帮主,使不得,我虽然是朝廷命官,可是在帮中,我只是一个小角色。”因为孟宗政在忠义帮也只是一个帮众,虽说金人都不敢来侵犯襄阳,他居功至伟,但他也知道如今的杨鹏举声名赫赫,不但是岳王爷的弟子,还是前元帅韩侘胄的儿子。



    杨鹏举见孟宗政执意如此,再讲究下去反而不像是江湖中人的风格,于是就把元俨的计划给孟宗政说了个大概。孟宗政听完后哈哈大笑,连说一定照办。



    第二日一大早,孟宗政就带了三套士兵服装,和孟珙、王坚三人一起来到杨鹏举的下榻处。



    换上服装,六人就往漕帮的商号而来。商号掌柜一见到孟宗政,忙放下手中的活,屁颠屁颠地滚着个肥胖的身躯过来拱手作揖道:“哎哟哟,什么风把孟大将军给吹来啦?”见孟宗政一言不发地坐到桌子前,忙又叫人上茶。



    孟宗政漠然开口道:“我有批私货,想要让你们运到洛阳去,走京杭大运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