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上皇途-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第二枚铁拳现形的刹那,在另一角陡然出现了第三枚铁拳。

    两拳呈犄角之势朝着沈辰袭来,去势如疾雷,沈辰傲然一笑,待到第二枚铁拳袭至十丈之距时,陡然一拳砸去。

    和刚才被铁拳冲走不一样,这一次,拳峰相触之时,铁拳竟被震得弹至半空,朝着外场落去,而沈辰则站在场中,纹丝不动分毫。

    这也意味着,少年的拳劲已经稳在铁拳之上,而此时第三枚铁拳已经距离他不过丈余之距。

    众人都以为,少年必定是要躲避的,毕竟这一拳蕴涵的力量绝对不逊色于闯第二关时所施展的碎天式杀招,绝对耗费了不少的体能,是需要蓄气再动的。

    然而,少年却是一转身,一拳朝着袭来的铁拳砸去。

    轰的一声爆响,强横的拳劲将第三枚铁拳震至半空,旋转着砸落在外场。

    无声的铁拳一枚枚从黑暗的巢穴中喷射而出,不同角度,不同高度,但每一枚都带着强横的冲击力,但少年却屹立于场中,拳出脚踢,随着一声声“轰——轰——轰——”不断的爆响声,一枚枚铁拳被震至半空,不断朝着外场跌落,惊得围观千人不停避闪。

    吕顺强站在场外,不由得嘴巴长得老大,而就连祭祖塔之上的一众吕家长辈们,也都是满脸惊奇。

    是啊,谁都认为这十四皇子再如何厉害,闯第三关必定不会象前两关一样轻松,必是一番苦战,毕竟不少进入副将级数年的吕家强者,在闯这铁拳阵的时候都相当吃力,这无声无息,而且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铁拳简直就是要人老命,最多的时候,一次性会出现十几个铁拳,就算想要躲避都非常困难。

    从来没有人一次性就可以过阵的,都是在经历几次失败,掌握了铁拳出现频率和各种经验之后才可能过阵。

    然而,少年才不管什么技巧,才不管什么频率,就是用这么霸道的手腕,强硬的将一枚枚铁拳给震飞出去,无论铁拳一次性出现多少枚,无论是从哪个角度,从哪个方位,对他都无法造成任何威胁。

    少年就站在中圈之内,拳拳如电,腿腿如雷,这些铁拳哪里象是蕴涵了碎山之力,就好似一个个沙袋般,被少年那简单的一拳一脚给震飞出去。

    只是,众人心里再清楚不过,这是修为到达了一定的程度,才可能让闯关变得如此轻松简单,这看似简单的拳脚却蕴涵着强横无匹的巨力,而少年的反应速度之快更让人惊讶,那是需要无比敏锐的直觉才可能察觉到各个铁拳出现的位置,同时加以应变,更让人惊愕的,则是少年的每一记拳脚都堪称杀招,但却似乎根本无需蓄力,可以无尽施展一般。

第416章 吕家归顺() 
全场寂静,只剩下一枚枚铁拳砸落下来时发出的震动声,待到香灭之时,吕顺强已然忘记了喊停,倒是沈辰估摸着时间已到,铁拳也没有再出现,便一跃落到外场,畅快的长笑道:“皆说吕家擅长机关制造,这铁拳阵果然非同一般,令本殿出了好一身汗呐。”

    众人听得直是苦笑连连,尤其是那些曾经为了闯过此阵,辛苦修炼而屡战屡败的中年人们,更是心情复杂。

    于他们而言,闯过这先辈制造成的铁拳阵乃是实力的象征,乃是生死之关,但是对少年而言,就好象出外长跑了一圈,仅仅只是出了一身汗而已,半分危险的感觉都没有呀。

    祭祖塔上,吕家长辈们也只是目瞪口呆,只因为少年的战力比起传闻中更强,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副将级水平,而且显然,以众人的目力何尝看不出少年根本未尽全力!

    “怪不得这位殿下能够横扫苍漠国两州之地,建下六百年来我霸州无人能及的功勋,如此战力当真非常,其看似普通的拳脚中却蕴涵着难以揣测的玄妙法门,看来说他拜入道宗,承袭道宗法门之事只怕也并非空穴来风呀。”吕建勋轻叹着,也深为这皇子之威而略有折服之意。

    众长辈皆是惊讶之色微去,目光则纷纷落到吕建康身上。

    吕建康轻叹一声,说道:“派人去通知吧,即过三关,也是咱们该见见皇族的时候了。”

    便有其中稍稍年轻者朝塔下等候的吕家子弟打了个手势,众人便沿塔而下,返回大殿。

    与此同时,来人也赶到吕顺强那里,传递了长辈们的意思,吕顺强便微微一躬身,说道:“家主有请,请殿下随臣移步大殿!”

    “请大人带路。”沈辰微微一笑,同时也暗松了口气,虽然他看似轻松闯过铁拳阵,但其实所耗费的体能也相当巨大,所幸只是一柱香时间,否则再长点,只怕就支撑不住。

    毕竟,暴劲之法再如何缩小蓄力的时间,仍然是有所局限的,其实,若要轻松一点过阵倒也有着诸多方法,只是沈辰更想用这种霸道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所拥有的实力,如此才能够真正的折服吕家,而让其臣服在自己麾下。

    位于谷中城池正中的大殿,是由土木修建而成,少了世俗的华丽,却多了古朴和庄重,此时,吕建康带着吕家长辈们列于大殿之前,待沈辰来时,便皆是一躬身,拜道:“臣等拜见十四皇子殿下。”

    沈辰一见众人这姿态,心里便暗松了口气,虽然吕家这几百年隐世,但却未忘记君臣之礼,可见效忠之心未改,如此收服便大有希望。

    待入了大殿坐下,吕建康便拱手说道:“殿下勇闯三关,勇武之力令我吕家上下深感钦佩。”

    沈辰则含笑道:“吕大将军过奖了,本殿早仰慕吕家之名,今次有机会体验了吕家先辈们制成的机关阵,才是深感其中玄妙,严于律己,勤于修炼,也怪不得吕家人隐世数百年,仍能威震寰宇呀。”

    吕建康拂须一笑道:“得陛下称赞,愧不敢当,我吕家只是尽其本分。”

    沈辰神色便一肃道:“吕大将军,今次本殿来访,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请吕大将军助本殿一臂之力!”

    沈辰开门见山,一语说破目的,吕家人倒是早有心理准备,毕竟,十四皇子能够亲自到这里来,其用意又是何等明显。

    吕建康未曾直接回答,而是问道:“殿下可知道,我吕家为何要隐世数百年么?”

    沈辰便淡淡说道:“若本殿猜得没错,应该是吕家先辈和当年先帝在立国大策上有所分歧而导致。”

    吕建康微微一愣,然后便轻叹道:“殿下果然不愧是智谋过人,一语便道破了这个中缘由。正如殿下所言,我吕家乃是为征战天下而生,先帝即改攻为守,我吕家便没了用武之地,既然如此,先辈以为还不如隐于深山。”

    这话说起来多少有些对皇族的冒犯,毕竟你身为臣子,哪有敢跟皇帝闹别扭的资格。

    只是沈辰自也会生气,而是说道:“此番来之前,我曾到藏书楼翻阅过当年之事,并且详细分析了当年的战事,我想,先帝恐怕真是少了几分魄力,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我国趁着攻下青岚国的东风,而苍漠国在沙州和云州未曾站稳脚,攻打苍漠国确实是上策!”

    这话说得吕家人又是一愣,心头不由得涌起几分感动来,是啊,身为臣子是不能够否决皇帝的决意,想来当年先辈隐居于此,心里亦是有几分憋屈。

    而如今,这皇子直言指出当年正确的乃是吕家先辈,光是这一点,便让人不由得感慨良深。

    沈辰又说道:“当年痛失良机,想来吕家先辈也是郁郁不安,这是先帝犯下的错。但,吕家虽隐于深山,却从未忘记征战天下的雄心壮志,否则,我来到这里所见的,便不会是一个个壮如虎豹的吕家子弟了。”

    吕建康一拱手,正色说道:“殿下明鉴,虽大策上我先辈和先帝有所分歧,但我吕家从未忘记过皇恩浩荡,为国守边乃是我吕家的职责所在,而征战天下之心,我吕家也时刻铭记在心。殿下若想借我吕家人征战苍漠国,那乃是我吕家人应尽之职!其实,先辈之所以立下这皇族闯三关之举,便是为了让我吕家能够等待到一位有雄心开拓国土的皇族子嗣,而我吕家必定誓死效忠!”

    众吕家长辈亦都是微微颔首,一个个虽已老迈,但仍着上疆场,斩敌首的雄心壮志。

    得吕家此言,沈辰微微一笑,却说道:“本殿,并不想借用吕家征战苍漠国。”

    “这……”吕建康不由一愣,其他吕家长辈也都一时间有些糊涂。

    沈辰正色说道:“吕大将军,本殿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你,本殿意在皇位!”

    吕建康等人皆互望一眼,不知道沈辰突然说到这话又是什么意思,而身为皇子,意图继承下任皇位那也是理所当然。

    只听沈辰又说道:“要继承皇位,就必须要击败大皇子和四皇子的势力。但是,吕大将军也该知道,和这两位皇子比起来,本殿势单力薄,要想夺取皇位,就需要蓄势而发。确实,若吕家人参战于苍漠国,必定能够大增胜算。但是,却会让其他皇子充满戒心。”

    “殿下所想甚是周到,但祖辈有训,我吕家若要出山,必定是要出征敌国,若然,殿下不让我吕家子弟征讨苍漠国,那我吕家岂非没有用武之地?”吕建康说道。

    沈辰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尔后神色一沉道:“谁说不打苍漠国,吕家就没有用武之地?中土八国,莫非就仅仅只有苍漠国么?”

    “殿下的意思是……”吕建康听得眼一亮。

    沈辰沉声说道:“要想在皇位上高枕无忧,岂能任由卧榻之旁藏有虎豹,若本殿登基为皇,必定领兵横扫诸国,一统天下!”

    少年意气风发,一句话霸气四溢,令吕建康等人顿时为之而动容。

    先辈因为当年讨伐之事的分歧,而隐于深山,告诫吕家后辈,需有雄心壮志的明主才能够再次出山,辅以大业。

    这几百年来,吕家也一直观察着皇族动向,这一代的皇族,皇帝朱天兆虽有雄心,也在沈辰的提议下,攻入了苍漠国,一改六百年的被动局面,但这份雄心却不甚足够。而大皇子朱颢和四皇子朱晃,也皆不是大有雄心之辈,对于他们而来的雄心或许仅仅只是登上皇位而已。

    然而,十四皇子这个仅领百万兵力便占据了苍漠国两州之地的后起之秀,不仅仅拥有成为皇帝的野心,更有着征讨各国,一统天下的壮志。

    而且,这决然不是说说而已。

    吕建康深吸了一口气,领着吕家长辈纷纷从席间站起,恭恭敬敬一拜,大声说道:“吕家子弟,奉先辈之命,出山必是伺奉明君霸主,殿下一身雄心壮志,巍峨撼天,我吕家必定誓死效忠,为殿下开疆拓土,一统天下!”

    沈辰哈哈大笑着,走了下来,将吕建康扶起,感慨的说道:“能得吕家辅助,乃是本殿之幸。本殿更向大将军承诺,日后大将军的大局之策,本殿皆会悉心接受,认真考虑。”

    见少年如此虚心之态,众吕家人更感觉明君非他莫属,而吕家人在等待数百年之后,终于有了再次出山征战的机会。

    沈辰又道:“在本殿攻下苍漠国皇城之前,还请吕家能够不露风声,为本殿拉拢武将势力,一旦本殿占据主动,而成为足以和二位皇子竞争的继承人时,本殿自会让吕家征讨他国!而且,也不是说讨伐苍漠国就完全不借助吕家的力量,我会向父皇提议,让吕家子弟也领兵马到前线助阵,也不会有人怀疑到我们之间的关系。”

    “一切听殿下之命。”吕建康恭敬答道。

第417章 天正教宝山() 
接着,在吕建康的领路下,沈辰在这谷地中转了一圈,也听着吕家人讲起吕家人特有的练兵之法,直道吕家确实有非常能耐。

    待到仔细商量了蓄势之事后,沈辰便立刻了恶鬼谷,返回皇城,如此一来,文武两边的势力便已经开始聚集。

    第二日一大早,朱天兆在早朝时传下诏令,将在几日后前往正阳山祭祖。

    一年一度的祭祖之事本就是皇城内的大事,本来一般都是秋季再举行,此次提前数月,显然和沈辰脱离不了关系,但说起来却又符合常理,毕竟皇室多增一员,自然理应告祭祖先,更何况沈辰一身才干,名震天下,更是得了朱天兆的宠爱。

    这皇城祖庙府的官员们也甚是了得,早在祭祖前几日便已经推算出了近日的天气变化,自诏令传下之日起,便开始下起了瓢泼大雨,连续几日之后,在出发当日,白天的温度已经降低了许多,也算清凉。

    皇帝祭祖,自然皇子们皆要跟随,而朝中重臣自也要跟着一路,往年一大清早的时候,先是皇子们前往寝宫给朱天兆请安,尔后在其带领下来到中城东大门处,自然一干朝臣早就在那里等待多时了。

    而今年,自也是沈辰有生以来第一次进内城履行做皇子的义务。

    待来到寝宫外的侧殿时,诸位皇子都早早的来了,三三两两的站在一起。自然,其中以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人最多,朱天兆有子十三人,沈辰自然并非最小,只是说现在才证明身份,因此排位排在最后。

    自然,这也是皇子们的第一次正式会面,见到沈辰来了,所有皇子的目光全都聚集在少年身上,各有所想。

    任何一个皇子都具备有继承皇位的权力,虽说如今大皇子和四皇子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但历史上很多继承皇位的皇子,最初都并非是皇子中的大权者,因此,虽然皇子们无力和两个皇子争锋,但是都争相讨好父皇,希望有朝一日,父皇心血来朝,立己为皇。

    而沈辰的出现,自然让众人心理上多了几分威胁,毕竟比起众皇子而言,沈辰有赫赫军功在身。

    大皇子朱颢傲然一笑,说道:“十四弟第一次进宫,可还习惯?”

    “劳大皇兄关心,一切皆好。”沈辰笑了笑,暗道这朱颢倒也有几分大哥风范,虽然心里戒备着自己,但仍是不失风范的打了个招呼,但自然谁都看得出二人是貌和神离。

    但比起在一边冷着脸的四皇子朱晃而言,朱颢自然显得心胸要广阔不少。

    众人自不知道朱晃此时心头的懊恼,若非他想着给沈辰颜色看看,又怎么会揭穿他的真实身份,结果反倒弄巧成拙。

    朱颢和沈辰随意聊了几句,至少在表面上还显得和睦,其实沈辰对朱颢而言,也是又痛又爱,他即想拉拢沈辰,但又怕沈辰借自己的势力扩张,但少年又加入阵营,那绝对可以把四皇子给力压下去。

    因此至少表面的亲和还是必须的,待到朱天兆出了寝宫,皇子们便都纷纷赶来拜见。

    本来朱天兆是想在沈家过夜的,还是沈秋月劝说不和礼仪,他才回到宫中,但纵然如此,当晚也未召其他妃子侍寝,一门心思都早在沈秋月身上。

    而见到众皇子请安,他的目光自也在沈辰身上停留得最久。

    待一行人来到中城东大门的时候,百官拜见,而这也是沈辰第一次以皇子身份正式出现在众官员面前。

    待到官员们起身,大都偷偷瞟瞟这位十四皇子,同时感叹这人生际遇,不同的人便有着不同的命运,就在众人前阵子都在想着这位忠勇义武将将会蒙遭大祸时,却不想人家是堂堂的皇子身份。

    如此大清早,一行数百人,浩浩荡荡离开皇城,朝着正阳山而去。

    正阳山距离皇城不过十几里地,其山挺拔而多险峰,周边乃是纵横开阔的山脉之地,其间隐有诸多深山道观,自然,正阳山便是霸州国国教天正教的主山。

    其主山本是在重山环绕之中,但自成为国教之后,便开辟出了一条宽广的山路,足以让车马行进,但是行进的尽头也仅仅只是山脚。

    在抵达山脚下之后,车马无法前进,站在这里,可以看到一条长长的石梯一直朝山上延伸着,被淡淡的雾色所笼罩。

    仪仗队伍便都留在了这里,包括朱天兆在内的皇子以及重臣们,全都是步行上山,以示虔诚。

    中土尚武之风甚浓,朱家皇族自也都是以习武为上,就算象四皇子这样由丞相教导者,亦习有一身武功,自然,在境界上是无法和大皇子朱颢相比。

    不过,正因为有武功底子在,因此沿着这石梯而上,上山之路并不算多艰难,对一个个修为高深的武将而言,那自也如此。唯有一干文臣,走了一小段路,便已是背脊生汗,但是谁也不敢在此停留,而自也有侍从随着,不时扶上一把,但和武将们的距离也是渐渐拉远。

    待抵达石梯尽头之时,却并非抵达了主山之颠,其实也仅仅是到达了主山山腰之地,而这里也正是天正教的山门所在之地。

    高大的牌坊足有十丈之高,雕龙刻凤,布满云纹,其雕工之高超,将这本来笨重的石材之物却平添了几分轻灵飞舞的意境,另一段石梯沿着牌坊而上,比起山腰以下的石梯,分明要险峻不少,遥望过去,有好几段还非常狭窄,旁边还拉有锁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