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上皇途-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太后便说道:“此番结盟,必有争执,所以更需要有一个能够在两国间都能够说得上话的人进行斡旋,沈辰你身为江州司马侍,在霸州国中并不算什么大官,在霸州国皇帝面前自然也没有说话的分量。但是,若然你成为本宫义子,成为一国之皇子,成为我儿之义弟,那身份地位就大不相同了,如此,我们两国才有谈得下去的可能。同时,所谓结盟,必要表达诚意。本宫收你为义子,让你成为我皇族中人,便是最大的诚意了,这样一来,自也可以看看霸州国皇帝是否有会报以相同的诚意。若然霸州国皇帝果真诚意甚多,愿和我国和平共处,那本宫便觉得确有商榷的余地。”

    季君然立刻赞同道:“母后英明,若然霸州国皇帝打着和苍漠国一样的算盘,那就算倾我国之力,也不会臣服在其脚下!”

    “那太后的意思是……”沈辰若有所悟,小心询问了句。

    文太后微微一笑道:“本宫会在即日将收你为义子的事情正式公告全国,同时,由你领路,本宫亲自前往霸州国和那皇帝谈一谈这结盟之事。”

    “什么,母后你要亲自去?这……”季君然大吃一惊。

    沈辰也是一愣,没想到文太后竟想亲自出马。

    文太后轻哼一声道:“皇儿你贸然发动大战,才导致了如今的困局,这一个烂摊子总要有人来收拾。而且,和霸州国商谈结盟之事,绝非轻松,必须要有一个人能够做得了主,否则这长途跋涉来回传信,不知耗费多少时日,既然皇儿你去不了,那自然就要本宫亲自去了。”

    季君然也知道母亲的话确实有道理,便终是点点头,尔后朝着沈辰说道:“沈辰,这结盟之意是你提出来的,若然我母后此去有什么危险,我绝不会放过你!”

    沈辰一笑道:“陛下放心,我霸州国虽然崇尚武力,但却也是礼仪之邦,太后去了,所到之处,只会人人尊仰,岂会有半分不敬?再说了,停战之事传出,人人必会称道陛下和太后的英明决策,乃百姓之福也。”

    文太后微微一笑道:“若论这嘴甜,皇儿你可不及沈辰三分呀。其实,我这趟出门却也有几分私心,其一,自打出生起,本宫倒也向往那中土之国的壮阔美景,如今恰有这机会,自是想去开开眼界,其二,我是想见见沈辰你的母亲,想要看看她是否和我怜妃妹子相象,若那样,本宫认个妹妹,倒也开心。”

    沈辰便呵呵笑起来道:“太后娘娘恩德,草民自不敢忤逆,此番去到江州,必定带太后娘娘到草民府上一住,只是草民家那宅子可不比这皇宫大院,简陋太多,就怕娘娘住不喜欢。”

    文太后含笑道:“本宫可不是喜好奢华之辈,有一木床足矣。还有,你是本宫义子,怎地还如此称呼,还不改改?”

    沈辰苦笑一声,乖乖叫了声母后。

    文太后满意的笑了起来,沈辰自是知道,文太后其实也是想让自己站在青岚国这一边,于他而言,夹在两国间,利益争斗只怕难免有犯难的时候,而且一个处理不好,那就是掉脑袋。但是,若然处理得好,那便是一步登天。

    接下来几日,沈辰便在内宫中休息,同时和季君然母子讨论着关于两国结盟之事,如何才能做到给青岚国争取最大的利益。

    尔后,便有肖天知赶来内宫报喜,昨日清微宗集合宗派力量,夜袭黑天教老巢,打得邪道溃不成军。

    由于时间掌握得好,黑天教余下的尸魔并没有完成,因此这场大战正道完全占据了上风,除了黑天元祖和一行手下逃脱之外,黑天教九成的邪道或战死或被擒,老巢被端了个底朝天。

    随肖天知而来的,自然还有慕容瑶和萧蝶,二女此番是随着清微宗参加了正邪大战,皆是见识了一番大场面,亦出了不少力。

    慕容瑶在清微宗中饱读各种鬼门之术的记载,修为大涨,而萧蝶在肖天知的指导下,也是入了道门,此斩中亦斩杀了不少邪道。

    消息传到文太后耳中,文太后自是大喜,就在第二日,季君然将楚长天请到了皇城中,尔后在大殿之上召集群臣议事,公布了自青岚国建国以来的第一件破例之事,便是列清微宗为国教,宗主楚长天为新一任国师。

    列清微宗为国教,乃是在沈辰提议下,文太后支持,季君然深思熟虑后做出的结果,毕竟,若没有清微宗的帮忙,只怕皇室早已易姓。

    而国师施天算因为中了邪术,已早一步移至清微宗宝山治疗,短时间内是恢复不了原状,因此国师这位置空出去,由楚长天来继承,自也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这也就意味着,长达千年的青岚国终于承认了清微宗的存在,这对于清微宗而言,亦是一件大喜事。

    而接着,季君然便公布了沈辰的身份,并且再一次确认了他身为太后义子的地位。

    这事情自然是一石激起千重浪,令朝中文武百官几乎惊慌失措,谁没听过江州武将沈辰的大名?谁不知道他连番两败前锋大军,斩敌数万,其勇武之名威慑天下,堪称中土八国中排得上名号的少年英雄,在霸州国之地的年轻一代中,可谓无人能出其右。

    但谁能想到,原来这被文太后认作义子的少年竟然就是那位传说中的沈辰。

第307章 重回霸州() 
即刻便有大臣立刻站出来,恳请太后和皇帝收回成命,并即日将沈辰斩杀,以慰战场将士的在天之灵。

    不过,季君然则是力排众议,接着宣布了前方战事全线停战的命令,同时,宣布了由文太后亲领一队官员,由沈辰领头,前往霸州国皇城,和霸州国皇帝商讨停战之事。

    众臣这才知道,原来季君然是想要停战谈判,虽然不少人都觉得这并非是一个好主意,但季君然身为国君,自然有全权行事的权力,虽然众臣有所异议,却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自然,也有聪明的臣子认为谈判之举乃是上策,也极力支持。

    只是,为什么文太后和季君然如此看重沈辰,这却让臣子们百思不得其解,只是观少年风采,确为人中之龙,若除去国家上的敌意,凭心而论,确也有着成为一介皇子的才干。

    消息飞快的传遍青岚国,并且以极快的速度抵达江州和并州两郡的前锋大军,前锋大军的将领立刻向驻守郡县的士兵传达御令,同时,以文书方式将消息传至霸州国官员,尔后这消息便如同燎原之势飞速传开。

    消息所到之处,无人不震惊,无人不惊愕,自白水郡大战之后,数月未见的沈辰竟然摇身一变,成了青岚国太后的干儿子,如此转变简直让人难以接受,直以为这事情是无聊人士开的玩笑。

    然而,在消息传开的同时,并州江州两地的双方兵马便立刻处于了停战状态,并且很多在战事关闭的贸易场所同时打开,这也就意味着,关于停战之事确实是真。

    尔后,关于文书之事也从各个方面被证实,确实确有青岚国官方文书传递至霸州国,一路快马送呈到皇城,不久之后,霸州国皇帝亲令,以坐镇江州的吏部侍郎张孝祥为特使,迎接文太后一行人前往皇城。

    与此同时,文太后及官员数十人,乘坐皇家御用的巨鹰,在短短几日时间内便抵达了边族之地,尔后稍作休息,一路东行,抵达了江州九山郡。

    九山郡,乃是青岚国突现,发动偷袭之后,所攻下的三郡之一,如今已全盘掌握在了青岚国手中。

    待文太后一行浩浩荡荡抵达郡城的时候,前锋将军马策早率领手下将领在郡城外迎接,见到文太后亲临,众将领自是伏地跪拜,高呼千岁,尔后,便见到了沈辰。

    少年身穿白衣,无需珠玉点缀,朴素间却自有一番王者般的高贵,那眸子深邃如海,辽阔如天,那相貌英俊,身材挺拔,文武相间,更有着几分超凡脱俗的道家之气。

    而在少年身边,两位绝色佳人一左一右相伴,貌不同,却皆是国色天香,气质不同,却皆是娇柔妩媚,让人看得两眼发直。

    而少年身边,郑海石等随从也是一个个彪壮有型,气势如山。

    关于少年的身份,自是早有人质疑过,毕竟,那沈辰怎么可能在短短时间就摸到了蛮夷大山,更找到了青岚国所在,所以,马策一早就下令找来了当日参加过白水郡大战而生还的将领,让画师依其所言,勾画出了沈辰的画像。

    如今一看,这少年可不就是那画像中的人物?也就是说,这位被太后收为义子,成为青岚国皇族一员的四皇子,正是那位斩杀了青岚国前锋大军数万人马的江州武将沈辰呀。

    事实摆在眼前,由得人尽是唏嘘,感慨无限。

    自然,在众人心目中,对于这个曾经手刃过同胞的少年定然怀有仇恨之心,但是,两军交战,击败敌人乃是身为武将份内之事,因此战事如何惨烈,杀敌如何众多,非得要去计较反倒本末倒置。

    而且,如今他的身份已高贵而让众将都只有低头的份,纵然大家心里有恨,自也不敢当面说出来,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少年的勇武之名确也让身为武将的众人深为敬佩,年纪轻轻,便能有这等威名,乃是众武将万万不能及的事情。

    只是关于沈辰乃是道宗弟子乃至楚长天弟子的身份却鲜有人知,一方面道宗并不刻意在这件事情上大加宣扬,其次,黑天教黑天元祖一行人逃脱,这皇子再加上宗主弟子的身份,难免太过惹眼,万一被邪道盯上,自也不是一件好事。

    对于沈辰而言,重回霸州自然也颇有几分感慨,和二女互望一眼,慨叹良多。

    自离开江州一行,已有大半年时间,经历了乌兰族和边族勇者之争、冰暴蛟龙之战、目睹黑天元祖复活,尔后和王无极大战尸魔、被古莫敌所擒,关于黑天教分坛,尔后经受断臂取器之痛,借臂中法器度过难关,后又拜入清微宗山门,私会太后,刺探国师府和最后的皇陵龙脉之战一系列之事,每一件都是惊心动魄,危机重重,听者犹置身地狱,更何况是亲身经历。

    这一般人一生经历一场也便足够,但这些灾难却是接踵不断的出现在沈辰的命运中,就好象老天刻意历练他一般,大福伴大祸,大祸生大福,如此福祸相依,终于度过重重难关,再回中土。

    在九山郡短暂停留之后,一行人经由古潭郡、吉安郡,抵达了白水郡辖地。

    这日,在两郡交界之地的大道上,江州官员们都在焦急的等待着。

    为首者,自然是接受霸州国皇帝朱天兆命令,成为特使的吏部侍郎张孝祥。

    皇城八部府,以吏部权力最大,甚至关于武将一系的名册及资料都收纳于库中,张孝祥能够以四十来岁的年龄坐上官品二级的侍郎之位,成为仅次于吏部尚书的吏部大员,无论家世和才能那在皇城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身坐侍郎之位就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自当初青岚国连夺数郡,朱天兆连番召集重臣讨论对策,当时尚书赵中崇便提议,探听敌人虚实才是决定对策的关键,就江州之地的官员而言,少年武将沈辰能力突出,可担负重任。此策自得了朱天兆的赞同,于是便派了张孝祥前来这里坐镇,同时考察沈辰是否能担任重任。

    张孝祥到来之后,便首先将事情告诉给了江州将军董建明。

    董建明自是力荐沈辰,张孝祥并最终下了决定,命沈辰前往蛮夷大山。

    能够有机会接到如此重任,对张孝祥而言自然是日后仕途能否升迁的一大关键,毕竟,这皇城之地,有权有世的大世家比比皆是,这吏部的官位可都是人人眼红的,再说了,伴君如伴虎,这事情做得好,自然大受褒奖,但若做得不好,那就麻烦大了。

    本来张孝祥以为这件事情并不算难,青岚国必定会在边族留下大量的线索,只要寻着这些线索,自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情报。只要沈辰成功将情报传回来,那便于他于己都是大功一件。

    只是没想到,沈辰一走大半年,销声匿迹,这自是让人如坐针毡,而就在前不久,尚书赵中崇还专门派了人过来,告诉他陛下对战事之忧心,而沈辰这么久没有消息,只怕是半路遭了不测,唯有另派人手加快办成这事。

    然而江州之地,要想选拔出个和沈辰能耐相同的人,却是难上加难。

    就在这时,关于停战文书、关于文太后亲临和关于沈辰的消息接踵而至,直是令张孝祥喜出望外,惊喜连连,他自然很清楚这件事情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影响。

    如此,在得到消息后便他便急匆匆召集诸将领,赶往这接壤之地。

    江州将军董建明自也在队伍中,此时直是笑容满面,不时和堂弟董建宏交头接耳几句,神彩甚是飞扬。

    沈辰对他而言,就如同福将一般,当初大哥董建昌被青岚国刺客所刺杀,他临时上位,处于困局,可谓四面皆敌,直到沈辰出现,于白水郡大战大败青岚国大军,助他坐稳了这将军之位。

    虽说这大半年来,他对于沈辰为何一点消息都未传回也曾提心吊胆,但如今少年不负众望而归,更直接让青岚国皇帝下了停战文书,无论两国日后前途走向何方,这押在沈辰身上的宝确实没有押错。

    当然,对董家人而言,心头仍是扎着一根刺,那就是当初董建昌被刺杀之事,这也算是董家的血仇。

    但是,站在国家层面的立场上,如今这事情自不会再提起,而且,对董建明而言,自私的想,若然大哥仍然在世,哪轮得到他有如今的荣华富贵。

    随行的自然还有萧震,萧战、萧荣等萧家人,对萧家人而言,这些日子自然也没有少担心萧蝶的下落,只是萧震仍然给予了沈辰极大的信心,认为少年勇武机智,必定能够保护好女儿,待听到沈辰回归,萧蝶亦有亲笔书信随之寄来,报予平安,更大概叙述了此行之事。

    得到女儿居然得道宗前辈人物看中,收为徒弟,萧家人自是兴奋得很,这道家皆非俗人,能够位列道宗,虽然不是说日后一定要走那修行得道之路,但必定是极好的事情。

第308章 一路归程() 
而对于书信上所记载,沈辰所经历的事情,更让萧家人倍感震惊,直道萧震果然没有看错人,如此将才,世间罕见,事实上也正因为沈辰,萧家的地位才有了如今质的变化。

    自然,这前来迎接的将领中亦有江州武将四大世家之一的夏侯家,无论是步兵校尉夏侯刚还是其子夏侯军,都是一副心事重重之态。

    想当年,夏侯军任职秋阳郡大都尉,便一直刁难沈辰,待凭借着千岛寨大战,升职州军大都尉,后又在校练场再次刁难沈辰,却反被羞辱。

    夏侯军对沈辰的仇恨是日益加深,然而,和少年之间的距离却是越拉越远,以往,无论家世和身份还可以力压少年一筹,然而,自沈辰在大战中接连胜利,更受到董建明器重,升为司马侍之后,便已然达到了夏侯军企望不及的地步。

    毕竟,纵然夏侯刚让位,他也仅仅是成为军中校尉,仍然被沈辰压在脚下,更何况,萧震还升职成为参事,更成为沈辰的后台。

    关于沈辰大半年不见踪影的事情,夏侯家人自也有所耳闻,想着沈辰只怕是被派去做什么机密事情,这半年没回音,多半已经遭了毒手。

    沈辰一死,董建明要想再坐稳位置那就难了,而董家和萧家也就没有了维系关系的基础,这对于夏侯家而言,自然是东山再起的大好机会。

    然而,突闻沈辰成为青岚国皇子,并随文太后一行赶回国中之事,直是如遭雷击,宛如噩耗。

    虽说两国仍是敌对关系,但停战也就意味着有和平相处的可能,而沈辰即位列皇族,又岂是夏侯家这种州级世家可以比较的?

    只是,夏侯军又岂能料到这沈辰在短短几年间,竟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想当年,还是个未入军伍的区区少年呀。

    若早知他有如此能耐,早该拉拢,又何必苦苦刁难,如今心头尽是苦涩。

    一晃到了大上午,便有士兵赶来禀告,文太后一行人已经抵达了一里外的山谷,张侍郎等人皆是整阵衣冠,等待相见。

    虽说现在两国前途未明,但对方贵为太后,亲自赶赴己方国土,自然在礼仪上是不能够有所怠慢的。

    未过多久,便见到一大队人马缓缓而来,骑兵于前,手持着青岚国的旗帜,随风飘扬,马车一辆接着一辆,其阵容颇为壮观。

    待队伍来到接壤之地停下,文太后便在宫女的扶持下走下马车,随行诸官员自也跟着走来,同行的,自然也有沈辰和慕容瑶二女。

    “在下吏部侍郎张孝祥,奉陛下之命为特使,特来迎接太后娘娘。本来我国陛下是想亲自来迎,但奈何山高路远,在时间上赶不及,还望娘娘见谅。”张孝祥恭恭敬敬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