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深圳九大阶层调查-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3、从婚姻角度看家庭收入、财产 
  已婚有配偶的“完整”家庭月平均收入和家庭平均总资产分别为2227元和650955元,与总的家庭月平均收入(2231元)持平,而高于总平均家庭总资产(598788元)。从未结婚的家庭月平均收入为2318元,高于总的家庭月平均收入;家庭平均总资产为429316元,低于总平均家庭总资产。离婚未再婚(样本19户)、丧偶未再婚(样本18户)家庭月平均收入和家庭平均总资产则远低于总平均家庭月收入和总平均家庭总资产。“完整”家庭可以产生“规模效应”。 
   
  4、从家庭规模角度看家庭收入、财产 
  家庭平均总资产呈现出随家庭人口的增多而增加(人均家庭总资产递减)的趋势,但家庭月人均收入却随家庭人口的增多而递减的趋势。仅单身家庭月平均收入3929元和家庭平均总资产878352元高于总平均家庭月收入(2231元)和总平均家庭总资产(598788元)。两口之家的家庭月平均收入为3248元,高于总平均家庭月收入,但平均家庭总资产为412135元,低于总平均家庭总资产。此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如,7口之家平均家庭总资产为916200元,家庭月平均收入为1236元。可见,家庭小型化,家庭生活质量较高。调查统计表明,深圳家庭人以3口之家和4口之家为主。在1373个样本总体中,3口之家的样本为475个,占34。6%,4口之家的样本为277个,占20。2%。 
   
   
  (二)家庭消费状况分析 
  1、各阶层的家庭消费状况 
  从总体看,家庭人均月消费1377元,超过这一平均数的有:经理阶层,家庭人均月消费2120元;其次是私营业主,家庭人均月消费1477元;再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家庭人均月消费1447元。待业失业半失业者家庭人均月消费1304元,接近总的消费平均数。其他低于消费平均数的有:办事人员,家庭人均月消费1126元;商业服务业劳动者,家庭人均月消费1111元;个体户家庭人均月消费1088元;国家及社会管理者和工人家庭人均月消费不到1000元,分别为902元和755元。 
   
   
   
   
   
   
  各阶层的消费既有相同之处,更有不同之别。相同之处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作为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各阶层的拥有率都挺高,最高的是国家及社会管理者阶层,三大件的拥有率达100%,最低的是工人,但也超过了70%。电话、组合音响、影碟机、空调、手机各阶层的拥有量也都很高。不同之处是,各阶层消费品层次分明,对下表中所列商品,工人几乎都是拥有量最少的,当私营业主有45。5%的人拥有小轿车时,工人还无一人拥有。 
  2、不同收入群体的家庭消费 
  收入决定消费,即收入与消费成正比。收入越高,消费水平越高。从总体看,1373样本的家庭人均月消费为1339元。在家庭人均低收入(0…799元)的394个样本中,家庭人均月消费为423元,中低收入(800…1999元)的433个样本中,家庭人均消费比低收入家庭人均消费高出1倍多,为1007元。这两个档次收入的家庭人均月消费低于总体水平。中等收入以上家庭人均月消费则高于1373元的总体水平。其中,中等收入(2000…3999元)家庭人均月消费1693元,中高收入(4000…5999元)家庭人均月消费超过2000元,为2132元,高收入(6000元以上)家庭人均月消费是中高收入家庭人均月消费的1倍多,高达5007元,是低收入家庭的10倍多。   
  经济资源(5)   
  在经济发展已转为需求约束型的今天,扩大消费对促进生产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断研究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趋势,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是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条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从消费倾向上看,高收入者的消费层次最高,但消费倾向低。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高,但消费层次低,消费能力有限。而中等收入者无论消费倾向还是消费层次的提高,都有相当大的空间。因此,要调整不同收入居民的结构,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 
  从收入等级看消费,与按各个阶层看家庭月平均收入消费相同。80%以上的家庭购买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70%以上的家庭购买了影碟机,电话的普及率相当高,达95。2%,手机拥有率也高达80。6%。这些家用电器成为人们家庭生活的必需品。除低收入家庭外,其他等级拥有电脑、微波炉和组合音响的家庭都超过50%。健身器的平均拥有率为10。2%,家庭购买健身器的比率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低收入者购买健身器的为5。8%;中等收入、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家庭有健身器的分别为10。6%、9。4%和16。1%;高收入家庭达25。6%。钢琴的平均拥有率为7%,中低收入、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家庭有钢琴的分别为87%、91%和92%,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家庭购买钢琴的不到5%,分别为3。65和4。4%。 
  随着我国加入了WTO,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价格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加上国家和地方出台一系列促销措施,包办证、包维修、“个性化车牌”等,激起了居民购买小汽车的浓厚兴趣,小汽车消费走向大众。深圳市居民购买家用小汽车快速增长,而且与收入成正比,形成新的消费浪潮。抽样调查显示,低收入家庭购买小汽车的占5。6%;中低收入家庭有11。7%购买了小汽车,比低收入家庭提高了6。1%;中等收入家庭购买小汽车的超过15%,达15。2%,比中低收入家庭又提高了3。5个百分点,中高收入家庭小汽车拥有率接近20%,为18。6%,高收入家庭购买小汽车的是中高收入家庭的一倍,为39。3%,已接近40%。每到夜晚,各住宅区到处停满了私家车,停车难是各个社区的共性问题。 
  小汽车作为现代文明进步的产物,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汽车产业是拉动内需的重要环节,而且经济发展导致汽车增长是历史的必然。但是,随着私人汽车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并造成环境质量的下降。前几年,外国专家就认为如果对深圳的小汽车消费文化不加以正确引导的话,深圳会面临非常严峻的交通堵塞问题。事实证明,在过去两年,深圳的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度增长,2004年增加13万辆,交通堵塞也越发严重。为了缓解交通堵塞问题,深圳市政府提出的“静畅宁”工程。  
  许多人认为深圳根本就不适合发展自行车,近年来,深圳也把许多原来的自行车道改设为机动车道,新修道路也很少考虑为自行车提供便利。外国专家则认为自行车作为一种最环保、最具可持续性的交通方式,应该有其合理的发展空间。深圳很多市民正悄然实现外国专家这个的观点(1)。近年来,深圳自行车逐步成为中低收入各阶层的代步工具。调查显示,深圳低收入、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自行车拥有率分别为48。4%、50。4%和39。2%。5个收入等级的平均拥有率也高达43。0%。 
   
  4、不同文化群体的家庭消费 
  从学历角度分析消费,基本上是与平均月收入相关联,并显现出低学历、低收入、低消费,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由低到高的变动趋势。从总体上看,家庭人均月消费1373元,没有学历、小学、初中和中专毕业者的家庭人均月消费皆低于这一指标,分别为人均月消费573元、1116元、740元和1317元。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家庭人均月消费高于总平均指标,本科学历的家庭人均月消费1731元,为最高;其次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家庭人均月消费1518元;高中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消费1509元,位居第三。 
   
  按文化程度看消费,彩电、电话已经很普及,平均拥有率达95。4%和94。5%。冰箱的平均拥有率较高,为88。9%,但没有学历、小学和初中毕业者的拥有率较低,分别有37。1%、25。3%和17。3%的问卷对象家庭没有购买电冰箱,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家庭没有冰箱分别的分别为3。2%、2。9%和2。8%。空调和手机方面也存在同样的情况。没有学历、小学和初中毕业者家庭使用空调的比率分别为46。8%、52。4%和58。5%,而这一指标的平均值为73。9%;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均高于平均值,分别为83%、85。5%和97。2%。手机拥有率的平均值为80。2%,没有学历、小学和初中毕业者分别为61。8%、68。7%和70。1%,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分别为92。6%、90。2%和100%。   
  经济资源(6)   
  小轿车、钢琴、摄像机、健身器、微波炉和电脑的购买率以高学历者居多。排在小轿车购买率前3位的分别是研究生及以上309%、本科174%和大专16。2%,排在后3位的分别是没有学历3%、小学6。2%和中专6。8%,平均值为12。9%。钢琴拥有率前3位分别是研究生及以上17。1%、本科11。5%、高中及职高7。1%,排在后3位的分别是小学10%、中专29%、没有学历3%,平均值为68%。摄像机拥有率排行前3位的分别是本科331%、研究生及以上28。0%和大专17。6%,排在后3位的分别是小学3。0%、没有学历13。1%和初中15。9%,平均值为20。1%。健身器拥有率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本科13。7%、大专12。5%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1。4%,排在后3位的分别是没有学历7。0%、初中7。5%和小学8。7%,平均值为10。5%。研究生及以上、本科和大专学历购买微波炉的比率分别为80。1%、77%和67。9%;购买了电脑的比率为88。6%、77。5%和68。9%。 
  此外,自行车消费的前3位分别是研究生及以上57。3%、初中52。1%和小学46。6%,后3位分别是小学29。1%和大专34。3%和本科37%,平均值为42。1%。 
   
   
   
  三、对收入、财产的社会态度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一个公认的事实,社会上对当前收入差距存在种种评价,也有不少争论。我们试图通过以下四个问题的调查来折射出不同层面的人们对收入、财产的态度。 
  1、对收入差距的评价 
  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改革政策已取得重大成就。然而近年来,深深困扰政府和社会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穷者越来越穷,富者越来越富。收入分配领域的两极分化趋势,贫富差距问题威胁着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人们的普遍不满。我们问卷问及收入差距问题时,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认为收入差距太大。 
  从性别看,认为“收入差距太大”的男性占75。5%,女性则更高,占81。6%;认为“差距适中”的男女分别为:18。1%和16。4%;认为“差距太小”的分别仅占6。4%和2%。从年龄段、户籍和收入角度分析,得到的结论大致相同。特别是从年龄段角度得到的信息中,60岁以上的受访者无一例外地认为“收入差距太大”,这应与他们离退休后收入增长比在职人员慢,使其收入与在职者的差距拉大相关联。 
  只有按文化程度角度观点出现较大分歧。75。9%的没有学历者认为“收入差距适中”,认为“收入差距太大”仅占11。1%,13%认为“差距太小”。研究生及以上认为“收入差距适中”和 “收入差距太大”者比率较为接近,各占50。8%和43。5%,认为“差距太小”占5。7%。其他学历认为“收入差距太大”的占绝大多数。小学毕业者认为“收入差距太大”的占89。3%,是各层次中所占比率最高的,“收入差距适中”占10。7%。初中毕业者认为“收入差距太大”的占85。1%,“收入差距适中”占5。7% ,认为“差距太小”的占9。3%。高中及职高毕业者认为“收入差距太大”的占74。8%,“收入差距适中”占22。1% ,“差距太小”的占3。2%。中专毕业者认为“收入差距太大”的占88。1%,“收入差距适中”占8。3%,“差距太小”的占3。6%。大专学历者认为“收入差距太大”的占77。9%,“收入差距适中”占19。8%,“差距太小”的占2。3%。本科学历者认为“收入差距太大”的占75。6%,“收入差距适中”占19% ,“收入差距太大”,“差距太小”的均占5。4%。 
   
  2、对收入差异的合理性的评价 
  尽管受访者认为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太大,但多数人认为收入存在差距是“完全合理”或“合理”的。 
  从性别看,男性认为收入差距“完全合理”的占36。3%,“合理”的占30。3% ,“不太合理”的占22。8% ,“完全不合理”的占10。6%。女性认为“完全合理”的占23。9%,“合理” 的占32。9% ,“不太合理”的占33。8% ,“完全不合理”的占9。4%。认为“完全合理”的男性远远高于女性。 
  从年龄角度看,15…19岁年龄段者认为收入差距“完全合理”的仅占0。9%,为最低指标,认为“合理” 的占59。2% ,“不太合理”的占28。9% ,“完全不合理”的占11%。20…29岁年龄段者认为“完全合理”的占358%,为最高指标,认为“合理”的占215% ,“不太合理”的占308% ,“完全不合理”的占11。8%。30…39岁年龄段者认为“完全合理”的32。1%,认为“合理” 的占33。6% ,“不太合理”的占25。3% ,“完全不合理”的占9%。40…49岁年龄段者认为“完全合理”的26。1%,认为“合理” 的占39。9% ,“不太合理”的占25。9% ,“完全不合理”的占8。9%。50…59岁年龄段者认为“完全合理”的18。6%,认为“合理” 的占41% ,“不太合理”的占34。1% ,“完全不合理”的占3。6%。60…69岁年龄段者认为“完全合理”的占30。9%,认为“合理” 的占37。3% ,“不太合理”的占191% ,“完全不合理”的占117%。   
  经济资源(7)   
  从户籍角度看,深圳户籍的受访者认为收入差距“完全合理”的293%,认为“合理” 的占273% ,“不太合理”的占34。6% ,“完全不合理”的占8。7%。外省市户籍受访者认为“完全合理”的30。7%,认为“合理” 的占34。4% ,“不太合理”的占24。2% ,“完全不合理”的占10。8%。 
  从文化程度看,随着学历的的提高,认为收入差距“完全合理”的比例越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比率最高,达65%,说明他们对目前自己的现状较为满意。其次为本科,占44。1%,大专学历有35。8%,没有学历者无人认为“完全合理”。相反,高达68。7%的没有学历者认为收入差距“不太合理”,表明他们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认为收入差距“不太合理”比率较高的还有中专和大专学历,分别为35。9%和33。1%。 
  从收入等级看认为收入差距“完全合理”的比率基本上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月收入1000元以下认为收入差距“完全合理”者所占比率为25%,月收入5001……8000元层面的比率最高,为45。7%,月收入8000元以上略低于前者,为44。5%。月收入5000元以下则比率不断降低。 
  从职业看,私营业主、经理和个体户认为收入差距“完全合理”的比率居前3位,分别为47。1%、41。6%、34。3%;认为收入差距“完全不合理”的比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是工人20。6%、商业服务业劳动者14。7%和办事人员10。2%。 
   
  3、对什么人获取了高收入的评价 
  这是对实然的调查。回答的情况从总体上看,以“当官的人”为首选,其余多选择“有社会关系的人”、“家庭背景硬的人”,而选择“有文化有学历的人”、“有技术专长的人”和“有资产的人”的比率则较低,靠“吃苦耐劳”更是难以致富。这样的选择正是人们对我国“官本位”,“要致富,动干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及与之相关的靠社会关系、家庭背景发财致富现状的真实反映。下面我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1)不同性别的看法。认为“当官的人”容易获得高收入的男性和女性都超过了50%,分别为59。4%,和65% ,女性高于男性。超过40%男性和女性认为“有技术专长的人”容易获得高收入,而且女性仍高于男性比率,女性占48。4%,男性占43%。选择“有文化有学历的人”接近40%,女性占40。7%,男性占39。8%。41。7%男性认为“有资产的人”会获得高收入。认为“有社会关系的人”男性占362%,女性占346%。超过30%男性和女性认为“家庭背景硬的人”容易获得高收入。选择“胆大敢干的人”的男性有123%,女性121%。认为“吃苦耐劳的人”能获得高收入的为数不多,男性仅占3。6%,女性占10。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