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掠帝国-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和妹妹是以新罗俘虏的面目出现在这里,姐姐将见面的地点安排在此处,到底是何意呀?

  “姐姐,一别多年没想到是在这般情况下相见啊,你这是以百济国王妃的身份召见俘虏呢?还是因为受妹妹的牵连。以至于像我们一样被扶余璋当做俘虏看待啊?”

  善德王妃心中有怨气,说的话让善花王妃听了一愣神,转而明白了妹妹善德女王的意思,笑道:“妹妹想差了,姐姐可不是俘虏,也没有受到妹妹的牵连。这艘船可是上国大将军的船,与百济武王扶余璋无关,姐姐也是自己主动过来与妹妹们相见的呀。”

  “啊,这里是上国的战船,姐姐是主动过来见妹妹呀。嗷。我明白了,是你们百济国武王扶余璋联合上国向新罗开战,合伙将妹妹的国家给灭了,是这样吧?”

  善德女王心中这样想也是没有错的,百济国语新罗国这场战争,其中的因果关系善花王妃可是知道一些的,百济国的确是向上国求援。

  事情虽然是这样的;可如今话不能这样说的,要让妹妹善德女王消除抵触情绪,让她心中怀有感恩之心心甘情愿地臣服于大将军的怀抱,那就一定要将所有的罪过全部安放在百济武王扶余璋的头上。

  “妹妹。你这可是想差了,百济武王扶余璋是想要对付新罗,可他知道自己手中的军队不多,百济国的军力与新罗国相比较还是弱了一些。所以,武王扶余璋把主意打在了上国军队的身上,的确派人去向上国求援。

  百济使者去年就在上国,对上国说如今新罗国和高句丽国不停上过号令,如今百济国大军压境,上国若不出兵。百济国必会灭亡。

  听到百济国试着如此说,上国大将军盛怒,这才答应了百济武王扶余璋的请求,决定今年上国会出兵帮助百济国抵抗新罗。

  可上国大将军来到百济看到的情况并没有百济使者说的那么严重,高句丽也并没有出兵,仅仅是百济与新罗两国在边界上对峙。

  上国大将军派兵出征,劳师动众跨过海洋出兵百济国,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说上国大将军能高兴吗?

  于是,大将军心中有点恼怒,决定暂时不发兵参战,命令上国军队按兵不动先观望一下再说。

  也就是在这期间,姐姐与大将军认识了,交谈中大将军从姐姐的口中也了解了一些事情的细节,如此,大将军对这位百济王扶余璋就没了好印象。

  百济与新罗交战中,姐姐是不是也没有发现上国的军队直接参与战争啊?

  上国军队仅仅是在后方,前线军队也就派出一点人马应付武王扶余璋而已。

  武王扶余璋也是个狠人,他见上国军队不肯出兵,好吧,反正后方有上国军队护卫,他就将国内所有的青壮都调集起来与新罗开战,这下子军队一下子多了起来。

  等到新罗国战败的时候,姐姐我恰好与大将军好上了,姐姐告诉大将军新罗的女王是自家的妹妹。

  这不,在百济武王扶余璋为大将军送行的时候,姐姐与大将军设计将武王扶余璋诳到了船上暂时没有让他走。妹妹,事情差不多就这个样子。”

  善德女王一想,上国军队的确没有多少人参加战争,对善花王妃的话倒是信了几分。

  可是,善花作为王妃如何与上国大将军好上了呢?多丢失体面啊。

  “姐姐,你作为王妃,地位崇高,为何要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啊,这可不是我们王室的人所为,有失体统啊。女人什么最重要,当然是贞洁最重要了,妹妹很不赞成姐姐的所为。”

  “妹妹,你这就过于迂腐了。想那上国大将军是何等样的人,年轻、地位崇高,女人即便是想高攀也要有非常的本事才行。更何况姐姐也不能看着妹妹们沦落在武王扶余璋的手里无动于衷;靠上大将军这座大山;妹妹们也就有救了。如今姐姐幸福着呐;大将军好本事;恩;姐姐是指房中的事”

  “姐姐越说越荒谬,说这话怎么又扯上了房中之事呀,姐姐不觉着羞耻吗?”

  “嗨。就知道你不信。刚开始姐姐也不信,武王扶余璋为了讨好上国大将军,将他的新纳进来的小妃子送给了上国大将军,你猜怎着?上国大将军弄的小妃子好不欢畅。

  这事情还是私下里传播。后来,姐姐亲自问过了小妃子,上国大将军的确好本事。而且,上国大将军身怀异物,甚至还能令女人青春常在的本事。

  光是一个美姬说这还不算。武王送给上国大将军的女人每一个都是这般说法,能让人不信吗?

  于是,姐姐我心中痒痒,找机会偷偷地与大将军私会,这才真正领教了大将军的本事。你仔细瞧一瞧现在姐姐的容貌是不是与花季少女一般啊?”

  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啊!这个姐姐也真是的,竟然把偷汉子这等丑事拿出来当做好事情宣扬;多羞人啊。

  不过,姐姐的容貌的确是鲜嫩了许多,难道真是与此事有关?

  可这种事情听起来有些荒唐,善德女王心中产生了些许疑惑,这个话题却也不好再说下去。

  “哦。姐姐先不说这些。那个武王被上国大将军滞留在船上是与你有关了?”

  “那是当然了,武王扶余璋对我妹妹下手,当姐姐的能袖手旁观吗?再说了,父王的死是不是也与武王扶余璋有关啊?”

  “如此说来,百济国和新罗国如今都没有了君王,上国大将军是什么意思,不会是想独吞了两个属国吧?”

  “这也是姐姐的意思,妹妹你想啊,你的新罗国刚刚被百济军队打败了,而且。百济与新罗都是小国,在北方还有一个强大的高句丽在那儿虎视眈眈,早晚也会南下,难道妹妹感觉自己有本事对付得了高句丽这般强国的入侵?

  与其让高句丽趁虚而入。不如让上国一统整个半岛,上国大军也就担负起出兵对付高句丽的重任。

  妹妹虽说接任了新罗,可到底是个女流之辈,你觉着自己有能耐治理好国家,甚至能对抗高句丽的强大军力吗?

  正好妹妹的新罗如今被百济所灭,不如急流勇退享受女人该享受的那些无忧无虑的生活。何必再去操劳那些男人应该做的事情啊。

  今后妹妹与姐姐一起做了大将军的女人,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而且还会享受到别的女人享受不到的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善花王妃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善德女王没有治国的经验,心里也是彷徨。

  再加上父王刚刚死了,新罗又面临战争,善德女王的确感觉自己心里一点章程都没有。

  虽说新罗已经被百济灭国了,可是,就这样交出国家,心中难免有些不甘心。可事情走到这一步又能怎样;难道自己有拒绝的本钱吗?

  善德女王心中不舍;可有没办法反抗;心中无比纠结。听姐姐说武王扶余璋已经被押在船上;想到自己今天的结局都是这个混蛋所害;禁不住咬牙切齿。

  如果,上国大将军能为自己的父王报仇,杀掉武王扶余璋解自己心头之恨,此事也算是对父王有个交代,至少对得起死去的父王。

  想到此,善德女王心里便有了主意。

  “姐姐,毕竟父王是为百济武王扶余璋所害,如果姐姐能说服上国大将军替姐妹们报了此仇,姐妹们投靠大将军也不是不行。姐姐能办成此事,我们姐妹三人便一起侍奉大将军,以报此恩。”

  旁边的最小的贞德也插嘴说道:“就是,若不是武王扶余璋野心勃勃,发兵入侵新罗,父王也不会被气死,此仇一定要报。如果上国大将军答应为我等报仇,小妹也愿意一起侍奉大将军。”

  这个贞德才十四五岁的样子,目前还是一个小萝莉。

  终于说服了妹妹,善花妃子心中松了口气。

  此时的善花王妃早已被陆畅所臣服,千方百计地想讨陆畅的欢心。当陆畅私下里看过善德女王的容貌以后,心中很满意,并暗示善花王妃,可以将你们姐妹都收进来。

  善花王妃像是收到圣命一般,如何不卖力办成此事呢?

  既然善德女王开出条件,善花王妃也就放心了。

  “好吧,妹妹,此事姐姐且先试一试,虽说武王扶余璋是姐姐名义上的丈夫,姐姐做着事情有些过分。不过,付清的死毕竟与武王扶余璋有关系,父仇不可不报。走到这地步姐姐也顾不上了,自当与大将军请求为我等姐妹报仇,以报杀父之仇。”

  善花王妃、善德女王、贞德小萝莉三姐妹终于在此事上达成了一致,只要能够报了父王的仇,一切都好说。

  陆畅原本就没打算留下武王扶余璋的命,早死晚死都一样。不过;这家伙的命还有利用价值;用武王扶余璋的一条烂命换取三姐妹心甘情愿地献身于他;也算是一桩不错的买卖。于是;路畅自然也就顺理成章满足了三姐们的请求。

  当着三姐妹的面,大将军路畅命令将武王扶余璋押过来;士兵一刀将其脑袋砍掉,而后,丢入大海喂鱼去了。

  陆畅这家伙够卑鄙的;用一个原本该死的武王扶余璋一条命,换来了三姐妹共同侍奉这一佳话,心里乐的找不着北了。

  呵呵,其中是一个女王、一个王妃,嗯,再加上一名小萝莉,哇卡卡,好爽的感觉哎。

  看着眼前美丽的三姐妹;路畅的眼睛银光闪闪。

  一个是善花王妃;二十多岁熟透了的女人。

  一个是善德女王;十七岁的年纪刚好是女人最美好的阶段。恩;好像还是个原装的女孩。

  至于小妹妹贞德;还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小萝莉;嗯;要的。

  想想一下;床上一排摆着三姐妹;大、中、小三个阶段全齐了;路畅的嘴角流出来口水尚不自知。。。。。。(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章虐杀
PS:  感谢tiexielo。。。,谢谢支持!

  大将军陆畅与善德女王见了面,三姐妹请求大将军陆畅杀掉武王扶余璋为其父报仇,并愿意以此为条件终生侍奉大将军。这原本就是陆畅希望看到的结果,能不答应吗?一个本就应该死的武王扶余璋,换回来三朵花任其采摘,陆畅心里乐开了花。

  甲板上,官官亲自提着扶余璋来到船头之处,并制住了扶余璋的哑穴。

  善德三姐妹亲临现场,士兵手提腰刀,刀光一闪,武王扶余璋的脑袋分家,尸体抛入大海。

  三姐妹抱在一起,为自己大仇得报而高兴。

  随后,大将军陆畅下令开船,船队启程回江南。

  大将军离开之时,张愚已经率领大军正在北上。江南军本部人马五万,而辅军足有十五万。

  这还没有算上新罗的辅军;他们还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训练;而后加入到辅军之中。所以,辅军的规模还要继续增加,一旦完成对刚刚吸收的辅军训练即可编入其中,这将是一直数量庞大的军事力量。

  在与新罗开战之时;江南军仅仅是安排一部分军队监视着高句丽军队;双方并没有发生摩擦。而高句丽也知道百济国与新罗国马上就要开战了;他们不想破坏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

  嗯;最好使劲打;在这两个国家两败俱伤之时;也就是高句丽出兵之时;趁其虚弱不堪消灭掉这两个国家。

  高句丽心里的算盘打得不错;想要从中获取渔翁之利。

  可惜;高句丽到现在还不知道新罗已经灭亡了;张愚解决了新罗国;留下部分善后的军队;大军挥师北上。

  张愚一边派出与高句丽相当的军力与其对峙,咬住对方别让高句丽军队跑掉,又派出数万大军迅速迂回,打算包围高句丽这两万军队。

  高句丽可不知道对方的阴谋,以为百济军队怕高句丽入侵才派军队防范。他们哪里知道十几万大军正在围合,很快便陷入重围呢?

  在高句丽眼里百济是个小国,高句丽根本不会惧怕他们。要不是因为大隋朝杨广三征高句丽,造成高句丽的国力衰败,早就挥军南下灭了南面两个小国。

  目前,高句丽需要生养生息;今年肯定不能大举用兵。

  因为国力衰退;如今。高句丽国内只留下不足十万军队,再多了养不起。

  在南方高句丽布置了两万军队,在都城保留两万军队,其余的军队都布置在辽东之地。

  听说百济与新罗开战。高句丽心中暗喜。

  高句丽的国力衰退不差,若是百济与新罗交战,两败俱伤之时,就算高句丽不如以前,收拾他们也是很轻松的。最不济也会扩充一些国土面积;具体还要看百济与新罗之间的战争打到什么程度。

  高句丽国内坐等时机。估计明年的时候差不多即可坐收渔利。

  可惜事与愿违,他们不知道百济与新罗两国已经灭亡了;更不知道张愚所帅大军正在往高句丽方向奔驰。

  为什么会不知道呢?

  皆因为时间太短暂,江南军的行动太快了。

  而此时的高句丽正处在国力最衰败的时间段,面对十万大军的突袭;这对高句丽来说,真是一件很悲剧的事情。

  前线的两家军队仅仅是相互对峙,暂时还没有发生冲突,这在高句丽眼里很正常。

  一般情况下,若高句丽不主动攻击,百济很少先发动,毕竟百济在三国当中是最弱的一方。

  可惜。他们又想错了,对方的人还是百济人,归属却完全不一样了。

  万事俱备,消灭高句丽布置在边界这两万军队的时机已到。

  上午,百济一方突然大开寨门,军队鱼贯而出,摆开阵势。

  这是要开战的架势啊……

  高句丽军队显然没有预料到对方首先挑战,既然想开战,高句丽也不会含糊,动作虽然慢一些。可还是开出营寨与对方白开了阵势。

  双方各有两万大军摆开了阵势,战场上杀气弥漫。

  战鼓擂起,两军开始对决。

  高句丽军队派出三个三千人的方队出击,而对方则是一万五千人的军队出动。数个巨大的阵型滚滚而来,气势惊人。

  两方的军队在迅速接近,巨大的人流涌动使得战场上尘土弥漫,再加上战鼓雷鸣,战场上一片萧杀。

  正面的绞杀马上要开始了,而此时。两侧的方向也出现了烟尘,显然,又有军队向此处涌来。

  高句丽的军队显然知道,来的这些军队肯定不是自己一方,那一定是敌方军队了。

  形势不妙,似乎要三面受敌,高句丽立刻让手中的一万军队一分为二,五千人向东面迎敌,五千人向西面迎敌。

  而正面的两方军队如今只差十几步的距离便要接战了,而就在此时,一阵箭雨铺天盖地射向了高句丽的军队,顿时让高句丽军队人仰马翻。

  这阵箭雨正是对面军队的阵后射过来的,而这五千人却不是辅军而是江南的军队。

  江南军队自不会正面接阵,而是让辅军打头阵,确切地说他们是压阵的军队。

  江南军连续三轮射击,让高句丽的军队死伤惨重;阵形大乱,而就在此时,辅军已经到了眼前。

  “持械……”

  一声令下;辅军动作整齐;“唰”的一下子;举起长长的竹竿子。尼玛;又是竹竿子。

  “嗨,一、二、三,杀!”

  辅军齐声喊着号子;手中的竹竿子以排山倒海之势刺向高句丽的军队。尼玛;这种刺杀根本没办法防范。竹竿子太长了;高句丽人手中也有兵器;可够不到对面的敌人;只能被动挨打。

  也有个别的高句丽人用手中的刀砍断了竹竿子;甚至还能杀敌对方。那又怎样;紧接着自己也被其他人用竹竿子捅死了。

  “持械……”

  “嗨,一、二、三,杀!”

  第一排的人刚刚完成刺杀;第二道命令已经下达;第二排的辅兵迅速将竹竿子举起;同样是高喊着号子迅速手提竹竿往前一拽,竹竿子伸出去大约近两米长,第一步迈出去竹竿子再一次往前伸出一米多,而后,第二步迈出去,第三部的时候,竹竿子已经到位,迅速刺出去。

  “持械……”

  “嗨,一、二、三,杀!”

  因为竹竿子是长兵器,比较笨重,所以,江南军在训练的时候,大多采取轮流刺杀的训练。

  辅军数个方阵,随着命令下达,一排排的辅军一轮又一轮的轮番刺杀。

  辅军的方队阵型整齐,号令一出,行动迅速,像排浪般一波一波地涌动。即便是有人被冷箭射杀,其位置也会被后排的人迅速补充上来,保障军队整体阵型不乱。

  正面的搏杀方战正酣,两侧的战局已经发生变化,实在是因为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了。

  张愚在正面布置了两万军队,东西两侧也是各有两万军队,高句丽仅派出五千军队抵挡,如何能抵挡得住呀?

  这不,两侧的军队刚刚接战,先是遭受一阵箭雨的射杀,在经过长枪排浪般的轮番刺杀,哪有不败之理。

  两侧的高句丽军队崩溃之后,向主阵方向溃逃,直接影响到了还在抵抗的军队士气。

  两翼溃军的鬼哭狼嚎,混乱的溃逃让本来已经被辅军杀的伤亡惨重,离奔溃只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