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700个熟语典故-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字篇 第一章(2)
■ 八面威风
  典出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圣天子百灵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元朝末年,朝政腐败,灾民流离失所,各地农民纷纷举起义旗,反抗元朝的统治。这时朱元璋也在家乡招兵买马,不久,朱元璋就拥有了一支二三万人的队伍。在朱元璋攻下安徽和阳后,又继续进攻江南。
  在过年那天,他与大将徐达,同乘一条小船,准备渡江。船主是对老夫妻,天亮开船的时候,撑船的老头举起船桨,嘴里喊起了号子说:“圣明的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威势很盛。”
  当时,朱元璋大喜,虽然那时朱元璋并没当上皇帝,不过他觉得在过年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话非常吉利。后来,他果然起义成功,当上了天子,建立了明朝,他成为历史上闻名的皇帝明太祖。
  现在,“八面威风”这则成语的意思也是形容声势显赫、威望极盛的样子。和过去基本没有区别。
  ■ 白云苍狗
  典出唐?杜甫《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王季友,唐朝诗人,他的妻子柳氏不堪家境贫困,抛弃了丈夫而去,但外界不明真相,都说这是因为王季友有外遇,纷纷指责王季友。杜甫为此不平,并写了《可叹》诗为诗人王季友鸣不平。杜甫认为,这种把好人变成坏人的社会舆论,有如白云苍狗一样。
  诗云:“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白云”指白色云朵;“苍狗”指黑色的狗。“白云苍狗”意思是天上的浮云像白衣裳,顷刻间又变得像黑狗。现在说“白云苍狗”已脱离杜甫为诗时的背景。亦作“白衣苍狗”,泛指事情变化无常,使人莫测。
  ■ 百步穿杨
  典出《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
  春秋战国,楚国有个名将叫养由基。他射箭的水平十分高超,甚至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靶子设在五十步外,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人的一片喝彩。养由基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说:“随便挑一片叶子,当作靶子,我就能射中。”周围的人,包括潘虎,都不相信。养由基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嗖”的一声射去,结果箭正好射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这一来,喝彩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了。
  “百步穿杨”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一直到现在,人们还经常用“百步穿杨”来形容射击本领高强。
  ■ 班门弄斧
  “班”即鲁班,古代巧匠。“班门弄斧” 即在鲁班面前搬弄斧子。
  语出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在明朝诗人梅之涣的诗《题李白墓》中也有: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坟前,有不少自命为才子的人在那里题了很多诗句。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叫梅之涣的学者看到后,也在他们的诗后题了一首绝句,讽刺他们道:“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采石”是指采石矶,是李白坟墓的所在地。鲁班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一位建筑家和机械学的发明家,这首诗是说,采石矶江边的一个坟墓啊,那里躺着的是才华横溢、名垂千古的大诗人李白啊,来来往往的人们都在那里题上一首诗,真的等同于在鲁班门前卖弄大斧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四字篇 第一章(3)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另外,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 包藏祸心
  典出《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春秋时期,楚国公子围要带兵进入郑国娶妻,阴谋借机袭击郑国。郑国的子产识破了楚国这种迎亲的险恶用心,便派子羽出城迎接,让楚国公子围在城外迎亲,公子围的代表不答应,子羽只好明说:“我们的国家小,不算错;但是,如果因为国家小,希望仰赖大国,而自己不加防备,那才是大错呢。郑国同你们楚国联姻,本想依靠你们大国来保护我们小国,可是你们心怀鬼胎暗取我国(包藏祸心以图之),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容忍的!”
  公子围见阴谋败露,料想郑国定有防备,只得放弃偷袭郑国的打算,但又不承认自己有吞食郑国的意图,坚持要进城,表示楚兵一律不带武器,全部空手。
  后来,人们就用“包藏祸心”形容外表不露声色而暗中害人。
  ■ 杯弓蛇影
  典出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郴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驽,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铃下侍徐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驽影耳,非有他怪”,宣意遂解,甚夷怿,由是廖平。
  汉朝应劭的祖父应郴,十分好客。一次,他见一朋友好久不来,十分惦念,就登门拜望。只见朋友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应郴这才知道朋友生了重病,经过再三询问,朋友才说:“那天在您家喝酒,看见酒杯里有一条小蛇在游动。喝下去之后心里就总是觉得肚子里有条小蛇在乱窜,想要呕吐,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去。”应郴心生疑惑,酒杯里怎么会有小蛇呢?
  回到家中,他看见墙上桂着一张青漆红纹的雕弓,灵机一动:是不是这张雕弓在捣鬼?于是,他斟了一杯酒,放在朋友那天坐的位置,终于看见那张雕弓的影子清晰地投映在酒杯中,真像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为了解除朋友的疑惑,应郴马上去向朋友解释。他让朋友看看雕弓,再看看杯中的蛇影,朋友恍然大悟,病马上就痊愈了。
  后人以“杯弓蛇影”来比喻自己吓唬自己。
  ■ 背水一战
  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韩信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率军攻打赵国。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径口”。他命令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第二天,双方展开激战。交战中,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只能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为什么要背靠水排阵,韩信笑着说:“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我就是要用没有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信心。”
  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背水一战”,它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来比喻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 想看书来

四字篇 第一章(4)
■ 宾至如归
  典出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春秋时期,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带去许多礼物。当时,晋平公借口为鲁国国丧致哀,没有迎接郑国使者。子产就命令随行的人员,把晋国宾馆的围墙拆掉,然后赶进车马,安放物品。
  晋平公得知这一消息,吃了一惊,派大夫士文伯到宾馆责问子产为什么要把晋国宾馆的围墙拆掉。
  子产回答说:“我听说过去晋文公做盟主,宾客到达的时候,样样事情都有人照应。宾客来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可是,现在晋国铜鞋山的宫室有好几里地面,而让诸侯宾客住的却是破旧的屋子,如同奴隶的住所。门口进不去车子,我们又得不到接见。如果不拆掉围墙,让这些礼物日晒夜露,就是我们的罪过了,到时我们怎么向盟主交代呢?”
  士文伯把情况报告给了晋平公,平公感到惭愧,马上接见子产,隆重宴请。
  现在,“宾至如归”经常用来形容旅馆饭店等服务周到,起居饮食舒服。
  ■ 兵不厌诈
  典出《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春秋时,楚国纠集诸多小诸侯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国君晋文公告急求救。
  晋文公决定支援宋国,他召见舅舅子犯,请教作战谋略,他说:“我将与楚国开战,但‘彼众我寡’,这怎么办?”子犯答道:“对于讲究礼仪的君子,应多行忠诚、信用;在你死我活的两军交战时,不妨施行欺诈的手段来迷惑对方。”
  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后在《三国演义》中出现“兵不厌诈”一词,战争中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
  ■ 病入膏肓
  “膏肓”,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为肓。疾病到了此处就是无法医治了。
  典出《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鲁成公十年,晋景公病重,向秦国求良医。秦桓公详知情况后便派出名医缓去为景公治病。缓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一个说:“他可是个名医,我怕他会伤到我们,逃到哪里去好?”另一个说:“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久,缓到了晋国,他为景公做了诊断后说:“病没法治了,病在肓之上,膏之下,艾火烤不到,针灸够不着,没法治了。”此后不久,晋景公就病死了。
  “病入膏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四字篇 第二章(1)
■ 伯乐相马
  典出《列子?说符?伯乐》: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一次,秦穆公委托伯乐孙阳去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秦穆公推荐了自己的一个朋友九方皋,并说他相马的本领不在自己之下。九方皋向秦穆公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秦穆公不必着急,他会尽力将事情办好。
  三个月后,九方皋果然找到了一匹难得的骏马。九方皋派人回来报告说,他找到了一匹黄色的母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穆公很不高兴,把孙阳召来,对他说:“你介绍的那位找马人,连马的黄黑、雌雄都分辨不清,又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孙阳不以为然,他认为九方皋看中的是马的内在精神,所以对马的外形忽略了。后来,马送到了,秦穆公发现这果然是一匹好马。
  现在,人们经常用“伯乐相马”来形容能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 不寒而栗
  典出《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猾民佐吏为治。
  西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名叫义纵的人。他先在上党郡一个县中任县令,后又升为长安县令。他在任职期间,不讲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权有势的人,使当地的治安有了很大的改变。汉武帝认为他很有才干,就调任他为河内郡都尉,后又升为南阳太守。
  后来,汉武帝又调义纵任定襄(在今内蒙古)太守,那时,这个地区的治安很混乱。义纵一到定襄,就将监狱中二百多个重罪轻判的犯人重新判处死刑,同时将二百多个私自来监狱探望这些犯人的家属抓了起来,说他们想要为犯人开脱罪行,也一起判处死刑。
  那次,一下子就杀了四百多人,尽管那天天气不冷,然而,住在这个地区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吓得不寒而栗。
  “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现在,人们仍然用“不寒而栗”来形容听到非常害怕的事情。
  ■ 不合时宜
  典出东汉?班固《汉书?袁帝纪》: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汉哀帝刘欣自从做皇帝以后,经常生病。担任“黄门待诏”顾问官的夏贺良向汉哀帝上奏说:“汉朝的历法已经衰落,现在,皇上您生病的时间已很长了,天下又多次发生各种变异,这些都是上天的警告。皇上只有马上改变年号,才可以延年益寿,生养皇子,平息灾祸。”
  哀帝听了夏贺良的这番话,就在建平二年六月甲子,即丁太后死后的第四天,发布诏书,大赦天下,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改帝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把计时漏上的刻度从一百度改为一百二十度。
  改变年号以后,夏贺良的话没有应验,哀帝派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做了调查,知道他们实际上是一伙骗子,于是在八月间又下诏书,说道:“夏贺良等所说的所做的,都是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日的诏书,除了大赦一项之外,全部废除。”
  现在,“不合时宜”经常形容与时代潮流不合的事物,亦作“不入时宜”。
  ■ 不胫而走
  典出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四字篇 第二章(2)
孔融有一个好友名叫盛孝章,他为人耿直、孤傲,十分有才华。
  一天,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介绍了盛孝章的情况,劝曹操招纳盛孝章。孔融在信中写道:“如果要光复汉室,就先得着实求贤;而要得到贤人,就要尊重贤人。”他打了个比方道:“珠玉本来是没有脚的,它之所以会落到人们的手中,就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何况贤人是有脚可以行走的呢?”孔融还在信中强调:“只要尊重贤才,贤才就会跑来。”
  “不胫而走”原指贤才投奔慕贤者。后用于比喻事情还没推行就传开了。亦作“无胫而行”、“无足而走”、“无胫而走”。
  ■ 不可救药
  典出《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西周的第十代君主姬胡,是一个暴君。他对百姓和奴隶百般剥削压迫。他贪财好利,独占山林川泽,不许百姓打猎、砍柴、捕鱼,还派人监视他们的言行,谁议论他,他就把谁杀死。人民忍无可忍,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周王朝的统治越来越不稳固。
  当时有位老臣,叫凡伯,他为了劝谏厉王,写了一首长诗《板》,这首诗很长,其中有一节是这样的:“老天爷正在发威施暴,不应该这样跟他胡闹。我老汉苦口婆心劝告你,你小子目中无人太骄傲。你别说我已经老糊涂了,就由着性子跟我胡搅蛮缠,别以为你盛气凌人就洋洋得意,我看你已经是‘不可救药’了。”
  这首诗是凡伯劝周厉王要改变暴虐的政治,力修德政,挽救国家。否则忧患越积越多,就像病重一样无法治愈了。
  “不可救药”就是由此得来的,后来人们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 不三不四
  典出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
  梁山好汉鲁智深,因救卖唱父女而拳打镇关西命案,被迫削发为僧,他到大相国寺去管理被地痞流氓霸占的菜园。
  菜园附近住着二三十个赌博不成才的破落户小混混,现在听说来了个管菜园的,小混混便设法要制服他,这些小混混商量决定,引诱鲁智深到粪窖旁,然后大家一齐动手,把他掀入粪窖去,耍耍他。计策商量后,那些小混混便买些果盒酒礼来到菜园,对鲁智深说:“闻知寺里新来住持,我们街坊特来庆祝。”鲁智深不知是计,便来到粪窖旁,众小混混的头领张三、李四拜倒在地,不肯起来,只等鲁智深去扶他们,他们便依计行事。鲁智深心里疑忌:“这伙人不三不四,莫不是要耍我?我走上前去,让他们看看我的功夫。”鲁智深走上前不等他们靠近,就右脚飞起,一下把李四踢进粪窖去,张三正要逃走,鲁智深又起左脚,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