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材料为王-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辆自行车一百多两百块、一台双卡收录两用机六百多快、一台洗衣机四五百块,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负担,他们要不吃不喝好几个月乃至一年才能买得起。而事实上,他们收入中绝大部分要用来购买生活必需品,所以购买一件工业品所需的时间更长,很多家庭在制定购买计划时都是精打细算,什么东西先买、什么后买,买了这样东西,就没钱再买其它东西。

    依靠着国内巨大的数量优势,暂时来说各厂家销售的东西都能卖得出去。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居民积蓄被这一bō消费狂潮花光以后,国内工业品销售很可能会陷入低谷,而且由于居民收入是如此之低,预计的经济寒冬可能会非常漫长。

    为了促进工业企业发展,就必须让居民手中有更多的钱用于消费,于是计委、财政部等制定了一个新的工资增长计划。

    郭逸铭对于工资增长持谨慎乐观态度。

    从他的角度来说,人民手头宽裕了,就有更多的钱来购买各种工业品,其中自然也就包括手机。而且对于每月35元的固定月租费和几块钱的电话费,也有了更大的承受能力,国内移动电话业务大发展也就有了坚实的消费基础。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又会带来另一个后遗症,那就是通货膨胀。

    城镇居民工资涨了,粮食肉禽蛋农产品价格涨不涨?不涨,还是统购统销,那农民就等于收入在降低,生生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对于广大农民来说非常打击他们的积极xìng。可如果涨也不是办法,粮食是一切生产生活的基础,可以说是类似于指标xìng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它的涨价,又必然会带动所有商品跟着涨价。

    如此一来,就抵消了工资上涨带来的好处,人民手中的可支配收入仍然没有增加多少,未必就能达到国内政策制定者的预定期望。

    对于企业来说也不见得是好事。

    国内现在还是计划经济,由于考虑到国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工业品的价格定得就很低。由此,也连带着上游的初级制造业、原材料行业的价格提不起来,从而才有了计划价格和计划外价格两种价格。

    计划价格是为了保证工业品价格而强行压低的行业价格,计划外价格则是国家允许企业拥有一定自主权以后,超出计划外多生产的一部分产品,可以以高于计划价格的定价向外销售。

    据郭逸铭了解,为了维持这个全国一盘棋的超低价格体系,绝大多数的企业利润都非常微薄。他们的生产成本,其中有百分之五十左右是原材料价格,又有不到百分之二十是人力成本,还有半分之十几是电费、设备折旧费等企业营运成本,毛利率大概只有百分之二十还略低一点。

    毛利率扣去税收,然后国营企业利润都是要上缴的,实际企业留存利润几乎就少得可怜。

    现在如果人力成本猛然上升,在不放开价格的前提下,几乎会将利润全都吃掉。这样高昂的人力成本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都将是沉重的打击,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将会出现亏损经营的情况。

    而如果放开价格……,那还是通货膨胀!

    陈部长等人告诉他国家的这个决定,也是预料到了机械、电子等行业将会面临的冲击,想问一下他这个成功的企业经营者有没有什么有效的应对方法。

    可惜郭逸铭对此也是爱莫能助。

    他是一个非常有优秀的科研技术人员,但却不是一个经济学家,不可能有什么救世良方。

    他只能从技术角度给出建议,即提高劳动生产率。

    只有提升劳动生产率,通过增加单位产能来分摊劳动者增长的工资,才有可能降低人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

    但对于这个建议,他也好、几位部长也好,都只能沉默以对。

    这就涉及到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不上缴利润那么还有钱来进行技术改造、引进更加先进的生产线。可企业不上缴利润,国家的收入就会急剧减少,目前刚刚有些好转的经济就可能会受到严重挫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让企业上缴利润,他们就真的会用于技术改造?

    这也是一个未知数。

    其实还有一个巨大的隐忧,就是从建国到现在已经有34年了。

    国内自五十年代开始大量引进苏联技术,开始国内的工业建设,最早的一批工人也有四十来岁,再有十年时间就即将大批退休。

    按国内的退休制度,退休工人的工资、医疗是由企业所负担。面对十年以后退休潮,企业将同时负担起一线工人和退休工人两批工人,人力成本将陡增一倍以上(退休工人的医疗开支将占很大比例)!

    其实这个苗头现在已经渐渐浮现出来。

    大批知青返城以后,许多人顶替父辈的岗位进厂工作,有不少四十来岁正当壮年的企业职工提前办理了病退手续。中美电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有超过一半以上就是这样一批提前退休的人群。

    他们退休以后,一方面从中美电子研究所领着工资,另一方面还在继续从原单位领取退休工资。对于那些单位来说,他们所负担的成本已经比之前高出了许多。等到十年以后,这些单位还将面对超过现有退休工人十倍以上的退休潮,可以想象,那将会是怎样一个巨大到让企业喘不过气来的负担!

    更可怕的是这个问题现在根本无解!

    后世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在收入水平低到可怕的时代,根本就没有实施的可能!国家负担一部分、企业负担一部分、职工自己负担一部分,可能吗?一个家庭的月收入绝大部分都用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哪里还有余钱来缴纳什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除非国家全部包下来!

    再说缴纳了,这些钱现在有投资保值的渠道吗?

    面对郭逸铭指出的这一个个尖锐的问题,施部长、陈部长等人本来因为移动电话业务顺利实施而兴高采烈的笑容,也渐渐收敛起来,一个个变得极其沉重严峻。

    面对着未来那个巨大的定时炸弹,谁还能笑得起来……

    “日本不也是实行的终身雇用制吗?难道他们就不会遇到这个问题?”陈部长心情沉重地疑huò道。

    “终身雇用制是有的,但也并非所有!”郭逸铭连连摇头,“日本接近6500万就业人口中,有1500万都是sī营小商店业主和自由职业者,雇工只有5000万。而且这5000万业不全是终身雇用制,真正签订终身雇用的正式工只占三分之一!

    就算签了终身雇用合同又怎样?

    那些企业自身都倒闭了,难道这些签了终身雇用合同的员工就有保证了吗?还不是自由自谋出路!

    再说,日本工业的发展和国内差不多同时起步,真正的老年潮还没到来。等到九十年代以后,日本企业同样会面对大量退休职工的到来,一样会被这个巨大的包袱压得喘不过气来……!”

    实行终身雇用的不只是日本,还有美国。在这个相对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时代,美国有很多大企业也实行的是终身雇用制,例如通用等几大汽车公司,工人们一辈子都在这一家企业工作,退休以后也从公司领取退休工资。

    可这些公司也深深为退休工人工资巨大负担的压力所苦,成本居高不下,经营负担相当大,可谓是举步维艰。

    没有可以借鉴的例子,几位部长都是心如坠铅。这是一个世界xìng的难题,如果一定要说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让国家经济始终保持在高速增长状态,通过急速增加的财富来稀释退休职工带来的巨大压力。

    陈部长等人最后只能打起精神,向他询问了一下美国的养老基金制度。

    郭逸铭也详细给他们介绍了一下,说起来养老基金也就是将提前预支的养老金集中起来,投入经济运转。通过从国家经济发展中分润部分收益,作为退休人员的费用。美国仗着全球印钞机的强大金融实力,基本能保证这套制度运转起来,但同样面对着收益不足以充分保值增值,无法保证退休人员生活质量不致下降。

    ……

    中美电子研究所目前并没有这方面的隐忧,当初聘请的这批员工就都是退休职工,并不需要他来负担这些人的退休工资。现在虽然新招收了大批了新鲜血液,但这些新员工至少要在四十年后才会退休,暂时还不到需要他头痛的地步。

    至于众多国营企业,更不是他能够考虑的,他只能把国外的退休金制度介绍给几位部长,能不能采纳、怎样采纳,都不是他该过问的。

    不过假如国家动作快,从现在开始做准备,到十年以后退休潮涌来的时候,虽然不能全部解决,但至少可以极大地缓解退休潮对国民经济的冲击。

    但愿吧……

    他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他还是相信,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让劳动生产率增长始终保持在人力成本增长之上,才能保证经济健康成长。

    他或许做不到让全国的企业都保持这样高速的增长,但他却能保证他的企业,将永远领先于其他企业!

    ……

    11月,争吵了数月的第二代混合处理芯片的规范,终于在相互妥协之中落下帷幕。

    郭逸铭接收到霍克传送回来的最终文本,便立即转交给研究所进行落实。半导体技术方面的难题并不大,香港的处理器工厂下月就可以正式竣工,从国外购入关键精密部件、以及国内订制的部分零部件,组装的新生产线达到了此时的最高水准,集成度达到了惊人的22万晶体管之多,采用的最新流水线技术,将同时处理五条指令,虽然时钟频率只有25兆赫兹,但每秒钟处理的指令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九百万条,比半年前dec研发的小型服务器芯片xìng能又提升了一半!

    这还是采用了硬件向上兼容的混合架构,如果采用纯精简指令架构,其xìng能还会提升更多。

    不过随着晶体管集成度的提高,以及中美电子研究所在混合架构的研究越加深入,传统的复杂指令架构和精简架构之间的界限也越趋模糊。可以预期,当研究人员们彻底掌握了这两种架构的精髓,以及相互融合的技术以后,未来第三代、第四代处理器在这两种架构的融合上将会做得更加出sè,再也不用像第一代产品一样,几乎是生拉硬扯地强行将这两种架构做在一枚芯片上,彼此的配合并不融洽。

    ibm在计算机领域,尤其是传统服务器领域正在被dec大口大口吞噬着市场份额,要不是dec产能有限,可能半壁江山都被奥尔森抢走了。即便如此,半年来dec通过公司局域网建设,在服务器领域所占份额也已经上升到28%,差一点就恢复到全盛时期的水平。

    而且现在的服务器市场更大,同样是接近30%的市场份额,dec从中得到的利润更远胜过去。

    为了扭转败局,ibm正在竭尽全力开发他们的精简架构处理器,以及他们的公司局域网解决方案。从得到的消息来看,ibm的精简架构处理器已接近完成、甚至是已经完成,但由于在公司局域网、办公自动化软件上研发的落后,暂时还无法推出成熟产品。

    郭逸铭了解到,ibm曾经购买了一批dec出品的服务器,估计会是进行拆解以后对其研究,很可能还会剽窃d派出的情报掮客曾sī下和他们接触,希望从他们手中得到联合实验室精简架构处理器、服务器、乃至公司局域网、自动办公软件的一切细节,最好是完整的技术资料。

    由此可见,ibm已经开始疯狂地采取一切手段来维护其霸主地位,甚至不惜窃取技术。

    奥尔森已经多次咆哮要对ibm提起告诉。但大家都知道,起诉的意义其实不大,大家不过是在拚财力罢了,通过庞大的律师团在法庭打上几年、十几年官司,最终落个庭外和解,再让ibm赔几千万、几个亿的损失,根本就无法阻止其进入。

    这个市场,终究还是要进入到群雄并起的时代!!。



………【第一百五十九章 移动定位技术】………

    郭逸铭对于竞争有着足够的思想准备。e^看

    四驯这个对手他不可能将其一bāng子打死,就凭对方在联邦政fǔ、军方、财团中的身后背景,就属于一个“大到不能倒”的庞然大物。

    从之前个入计算机标准的竞争就可以看出,自始至终,dw联盟就占据了绝对上风。但即便如此,他们白勺个入计算机也从未被联邦政fǔ、政fǔ教育科研机构所采用,只能在普通民用市场占有份额。

    由此可见,联邦政fǔ对他中国入的身份从一开始就保持着高度警惕,就类似于后世的联想公司一样,哪怕收购了美国的计算机业务,依然被排斥在政fǔ采购之外。

    对于这样的对手,让其研发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大力削减其市场份额,让它无法顺利回收研发资金,垄断市场就是最大的胜利。

    四驯最早jīng心打造,雄心勃勃试图以此一统江山的ibm…pc虽说没有彻底遭遇滑铁卢,但实际采购者寥寥无几。所有销售的计算机都来自于政fǔ订单、大财团大公司,等于是它的背后支持者和盟友在给它输血。

    此后四驯试图通过投入巨资研发纯jīng简架构个入计算机来挽回颓势,却又再次遭到沉重一击,被dec从背后偷袭,抢回了大量服务器市场份额。这笔投入等于是又打了水漂,不得不转而返回到服务器市场,以应对dec的威胁~。

    原本早就应该一统市场的四驯,现在却沦落到向dw联合实验室窃取技术的地步,可见其已经完全放弃了自身在传统架构处理器上的技术优势,转而投向了hún合架构。英特尔这个历史上未来的处理器巨头,此刻也丝毫没有垄断cpu的可能,依然只能缩在四驯的羽翼下,仰其鼻息。

    这本身就是一大失败!

    群雄hún战么?

    郭逸铭指关节轻轻敲击着办公室桌面,沉思了好一阵,然后拿起电话,拨通了霍克的办公室。接电话的却不是霍克,而是他的秘书,告诉他霍克不在办公室,而是与各个计算机生产商正在会议室商讨处理器分配份额事宜。等了好一阵子,电话中才传来霍克的声音:“老板,我是霍克!”

    “你们在商讨份额?”郭逸铭没有急着吩咐他要对方去办的事,先问了一句。

    “是。阿!第二代处理器的标准终于制定好了,我们也可以开工了。但接下来处理器优先供应哪些生产商,各家品牌机、兼容机生产商们却争得很厉害。他们都想第一个拿到处理器,然后以最快速度向市场推出自产的个入计算机,得到最优hou的销售订单,会议室里吵得可厉害了……”霍克得意地说道。

    他现在可是所有生产商们所追捧的对象,无论是微型的仓库公司,还是以前对他不屑一顾的品牌计算机大公司,都对他百般讨好奉承,就希望能在个入计算机市场上,吃到最具油水的第一口nǎi酪。

    如果是在遇到郭逸铭以前,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还有这样风光的一夭。

    “嗯,霍克,我有个想法…”郭逸铭沉yín着,将自己的打算叙述给对方听,“ibm抄袭我们白勺hún合架构计算机,应该已成定局。我们无法阻挡他们进来,联邦政fǔ也不会允许我们一家垄断个入处理器生产。

    既然总会有入进来,那与其进来一个令入厌恶的强大对手,不如我们自己选择一个较弱的盟友……”

    霍克在商场历练已久,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即反应过来:“老板的意思是我们不授权给四驯,也不授权给英特尔,而是授权给别的公司?…,川,好,太好了!如果我们不授权,联邦政fǔ也会以我们涉嫌垄断为由,强制我们转让专利。但假如我们自己选择对手,就可以选择相对较弱的竞争者、甚至是我们白勺盟友,加入到这个游戏中,从而让ibm找不到口实……”

    “找一到两家研发力量不是太强、产能不是太高的半导体制造公司,授权他们生产hún合架构xìng处理器,并且不要转让最先进的技术,让我们始终处在竞争的最优先位置!”郭逸铭微笑着面授机宜。

    “哈哈哈哈!千这事我最拿手了!”霍克得意洋洋地大笑道接下了这个任务。

    郭逸铭放下电话,想了想,觉得这个安排应该无误了。

    “老板,你这样太yīn险了,这不是提前斩断ibm的念想么?”舒雨菲在一旁听得真切,此时笑着调侃道。

    “斩断念想?不ibm是不会就此ba休的!我们自己散布技术,自然是找和我们友好的公司,尽管也会卖处理器给四驯,但这样受制于入的处境,他们是不可能接受的。所以他们还是会强行进入这个市场!”郭逸铭很清醒,决不以为自己的布局,就能将ibm挡在mén外了。

    这样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