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一只虎-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近怎么老是有人打听这玩意?这可有什么稀奇的?”王太监随口说道。

    李过一惊,问道“怎么还有人问么?”

    “啊,可不是,已经有几个造枪的工匠失踪了,连兵仗局的毕懋康都差点被绑走。”王太监回答。

    李过面色冷峻“都是些什么人前来询问呢?”

    王太监说道“有关外的,大约是女真建奴,奇怪的是竟然有南边的人来问。”

    李过点了点头,关外的一定是后金皇太极的人,可是南边的会是什么人呢?李过猛然一惊,郑芝龙!

    要知道郑芝龙可是号称统领着二十万的人马啊!海上的实力甚至连李过也不敢触其锋芒。李过打败葡萄牙的海军凭借的是诡计,可郑芝龙打败葡萄牙人却凭借的是实力。不会有错,一定是他!

    李过的心情有些沉重。

    “那么你打听燧发枪是何意啊?你不是做生意的么?”王太监有些疑惑。

    李过脸色恢复了正常,笑着说“没什么,我也在南方经商,有时候打猎又弓马不熟,点火绳枪又很不方便,听说了有燧发枪,便想着买几支回去。”

    “哦,是这样,搞几支枪还是容易的很,只是价钱却。。。。。。。”

    李过连忙一挥手,手下立刻拿出了一个小包裹。

    王太监用手掂了掂,连声道“好说,好说。”

    俗话说,有钱好办事,不两天,王太监送来了几支燧发枪。

    李过一看,大为惊叹,奶奶的,总想着超越明末当时的科技,没想到让明末的科技给超越了,真他娘的怂!

    李过将燧发枪递给了陶世成,“世成,记住,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那个毕懋康给老子抓起来,运到广西去,给咱们造燧发枪。我会派郑铣、曹正他们全力配合你!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虎爷,您放心,您就在这里听好消息吧,我一定会办妥的!”陶世成尊令。

    李过摇摇头“不行,我得赶快出关,我要打探打探,后金有没有造出燧发枪来,要是他们开始造了,可就麻烦了。”

    陶世成笑道“虎爷,有那么重要?”

    李过瞪着眼睛“很重要,非常重要!希望他们不能造出来。”

    李过转向钱多多“老钱,赶快安排离京,准备出关!”(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章 京城
    李过离开了南京府,是要去北方,除了要将玻璃和镜子在京城卖掉,他还想要到关外去看一看。

    据闻,关外的皇太极现在也极其重视火器。李过知道,女真人在头两年就铸成了红衣大炮,现在听情报说,他们火器的发展超乎寻常了。要知道,明末八旗入关,凭借的是强弓怒马,并不是火器。难道情报有误?这不得不引起李过的重视。

    所以,李过向北方进发。

    其实,聂心和罗虎等人是反对这样做的。

    自从广西出发,李过的部下都纷纷劝阻李过,甚至连南京都不想让李过来,更别提京城和关外了。现在聂心也是这个意思。

    “虎爷,京城和关外,我自己带上些人去就成,难道您还不相信我么?要知道您的目标太大,朝廷对您心怀忌惮,关外的女真人对咱们痛恨无比,倘若一着不慎,危险太大。”聂心语气诚恳。

    李过摇摇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次我决定要好好的考察一番,将女真、朝廷的真正实力彻底摸清,看看咱们是不是真的有机会早日造反!不亲自去看一看心中总是不太放心。”

    众人见劝不住,也只得随顺李过。

    梁诗音对李过说“不如把郝千斤带上,他对北方很熟,特别是关外,当年派到关外的潜伏起来的人大多他都知道。”

    李过点头同意。郝千斤更是喜之不尽。

    柳如是和塔琳娜像是甩不掉的小尾巴,说什么也要跟着李过走,而不是留在南京府。李过也犟不过他们,便一起带着走了。

    郑铣和曹正的船队护送杨么的宝藏还没回来,李过不顾众人的劝导带着三百卫队出发了。用李过的话讲,搞那么张扬干什么?本来是想低调出行的,要不是聂心他们死命不从,李过只带上十个八个人就走了。

    话不多说,一行人风尘仆仆。赶到了京城。京城原有陶世成驻守,节制北方商业的张家口的钱多多。听到李过要来的消息,不放心陶世成年轻,也从张家口赶到京城来。

    房子是在东城私密购下的,整个东城的范围内以李过住处的四周。有相当的一些民居有的也被买了下来,充作联络站。为了不被怀疑,每个房子里都住着人。

    所以,李过一行人三百人也都装扮成各色人等,陆续的进城,悄悄的入住,倒也不被怀疑。

    玻璃和镜子早已经被钱多多接手,是以李过更不需出面,而镜子和玻璃一露面。便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和关注。达官贵人纷纷来到陶世成的商铺,以购买玻璃和镜子为荣。

    陶世成现在也算老练,对朝廷里的诸如曹化淳等人加力结交。倒也在京城站得住脚。所以,很短的时间,陶世成把玻璃和镜子卖的一干二净。这次卖了二十余万两,要比南京多上几万,加上点钱是正常的,有运输费呢。

    那内廷的采办也购买了很少的一点。并不是给并给崇祯皇帝用,而是给崇祯的宠妃田贵妃。买办的意思是先给田贵妃用上。这样,如果崇祯喜欢,整个皇宫都会安上玻璃和镜子的。

    所以,采办对着陶世成一说,陶世成二话没说,直接送了那采办十几块玻璃和几块小镜子。

    采办伸出大拇指,赞道“爽快,这事我要是做成了,保你发大财。”

    陶世成一摇头“这东西只是孝敬您的,倒真没想弄到宫里去用,宫里一旦使用,得多大的量!要知道这东西可不是说有就有的,龙宫的水晶玻璃和天庭的神镜,可是用钱卖来的?实话告诉你,现在咱这就已经没有货了。不过公公要是真的为当今圣上忠心,也可以考虑订货,或许还有的卖。”

    那采办的太监倒也精明,笑道“小陶,别唬我,这东西是好东西不假,可要说是什么龙宫、天庭的,却不可能,说吧,你这东西需要多少两银子?不怕,我自会给你钱的。”

    “好吧,我给你问问,毕竟不是咱自己的货物。不过刚刚听你说道皇宫里面玻璃的尺寸和数量,据我估摸着少说也得四五十万两银子。”陶世成对皇宫内的情况还是知道些的。

    采办点点头去了。

    这一日,崇祯下朝回来,径自去了田贵妃的住处,田贵妃将崇祯迎了进去。

    “皇上,你可发觉有什么不同?”田贵妃笑意盈盈的问。

    崇祯也感觉到了有些不同,可是一时之间却并不知道有哪里不同。

    田贵妃指了指窗户“皇上,你看外面的天是不是明亮了。”

    崇祯向窗子望去,却发现窗户上的窗纸不见了,窗户上似乎有东西,却又像什么都没有。

    “这是。。。。。。。”崇祯疑惑的问。

    “这是龙宫的宝物,叫水晶玻璃,将外面的光引进来,让屋子里明堂堂的,这可是吉兆啊!”田贵妃解释道。

    “啊!”崇祯恍然大悟。

    田贵妃不待崇祯说话,又把小镜子掏了出来“皇上,你来看,这是天宫的神镜,照的人好清楚啊。”

    崇祯拿过镜子,对着自己的脸一照,果然清楚的很,不觉猛然间呆住了。

    “这是从何而来?”崇祯问。

    “是我父亲见有南海客商来卖,特意卖下孝敬皇上的。这又有透光的玻璃,又有清明的镜子,可不是象征着我大明朝前途坦荡,一片光明了么?”田贵妃极是会说。那镜子和玻璃是宫内的采办送到田皇亲府上,两个人商议着由田皇亲献上来的。

    “也难为你父亲有心。”崇祯心中高兴,这些日子以来,一直被内忧外患困扰的崇祯心情格外的舒畅。

    “可惜的是,父亲想多为采办一些,可是一来这东西少见,而来,要卖也要到南海去卖,价格也贵,我父亲一向不会盘剥,自然是买不起的,便做罢了。”田贵妃说道。

    崇祯皱了皱眉头,不在言语,现在军饷一事已经入不敷出,哪有什么银子呢?

    这时,内廷的采办前来禀奏,说是田皇亲又派人送来了一株一尺高的红珊瑚,据说是卖玻璃的人听说玻璃和镜子献给了皇上,特意专门呈贡的。

    崇祯想了想,便将采办太监叫了进来“你可曾听说这玻璃和镜子的事?”

    “听说了,朝廷中不少的大臣都买了。听说这镜子和玻璃神奇无比,些许几块看不出效力,要是多了,似乎能将人的运势往好的地方扭转呢?”采办信口胡说。

    崇祯却当了真。(未完待续)
要账太难了
这几天忙着要账,竟然断了一天更,抱歉,尽力多更吧!(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九章 衣服的裁剪方式
    一支昆曲唱的李过心神颠倒,但李过强自压下心神,毕竟还是要干正事呢。只不过望着一边有些挑逗一边有些失望的顾横波,李过忽然想到了一个安慰她的办法,也是自己很是急切的一个事情。

    “顾姑娘,我也知道你现在已经脱离了风尘,没什么事情做,不如你帮我个忙。”李过对顾横波说。

    “李将军但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自然是应当效力的。”顾横波回答。

    “是这样,江南的织绣冠绝天下,我想让姑娘帮我筹划着帮我也搞一个织造府。”李过说。

    顾横波笑了“哦?李将军不打仗要做衣服?”

    李过摇着头“不是,因为广西地处荒凉,丝绵等物匮乏,加上织造业仅仅是民众自给自足,所以,我手下的将士连连征战、衣甲残破,短缺很多,而且,衣甲的样式也会做出很大的改动,所以请姑娘帮我筹划一下,要知道,现在朝廷已经不供应广西任何东西了,所以我得自己搞。”

    “要说弄一个织造府,很是不妥当,要知道,织造府都是正式的衙门,不如做一个私人的采办处更为妥当。另外,急切之间,要织造许多布匹也不是容易的事。”顾横波回答。

    李过点点头“名号上不用拘泥,重要的是实效。虽然这事也很急切,但是我也知道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请你暂时帮我谋划着。”

    “好。尽我之力,定会全心促成你的大事!”顾横波说的斩钉截铁,就像是要表现什么。

    李过此时有梁诗音和柳如是在侧。自是不好多露情怀,但也真情的说道“但得姑娘相助,大事必成!我李过定当厚报!”

    “你要报什么?说出来听听?”柳如是和顾横波情深,一旁打趣道。

    李过一时语塞,顾横波却脸一红。

    梁诗音哼了一声“也不过是罗敷有意,郎君有情罢了。”

    顾横波不觉脸臊得通红,便起身告退。

    李过对梁诗音心怀愧疚。不好多留顾横波,便任顾横波走了。

    散了之后。葡国的塔琳娜看出些眉目,偷偷的对柳如是说“姐姐,李将军这个人还是不错的,只是连你一共娶了好几位妻子。却似乎对那位顾横波姑娘也有些情重,难道个个都爱么?实在是不妥。”

    柳如是笑道“你懂什么,但凡世间万物皆有阴阳,男人是阳、女人是阴,阳为阴所依靠。男人和女人就好比茶壶和茶杯,茶壶只能有一个,茶杯却是不能太少的。”

    塔琳娜似懂非懂,茫然的点头,但对李过的任性却是有些谅解了。

    李过此时正陪着梁诗音。因为这段时间梁诗音对他带搭不理的。李过明白,当初因为陕西的战事将梁诗音抛开,虽属无奈之举。倒是也令梁诗音遭了点罪。另外,自己把梁诗音的老爸梁永栋绑了票,也确实不够光明。所以,李过本着大局出发,还是迁就着梁诗音。

    好在当时男权至上,梁诗音也不敢过多的放恣。几番赔罪之后,便好了起来。

    “看来你对那个顾横波有意?”梁诗音问。

    李过摇晃着脑袋“没有。哪有这样的事?”

    “我且不管你,只不过你将儿子过继为粱姓,倒是令我感动,也让我父亲能够安心,这事还是你的大度。所以,你喜欢顾姑娘还是古姑娘,我是一概不管的。”梁诗音说“反正我是打定主意,陪着我父亲,至于你的妻妾可以不算我一个,我都不在乎。”

    “啥?奶奶的,欠揍了是不是!你是我的人,还敢反驳么?”李过吼了起来。

    “喂,你小点声!看人听见!”梁试音说道。

    听见梁诗音让小点声,李过的吼声更大了“不行,今天你再敢说些不知礼仪的话,老子绝不放过你!”

    梁诗音正待回答,却听窗外有人吭了一声,似是梁永栋。两个人屏住呼吸,外面却没了声息。

    “一定是我父亲。”梁诗音轻声说道。

    “不管,今天老子一定要教训你!”说完,李过一口吹灭了灯。

    至于怎样教训,看看第二天梁诗音慵懒的表情便知。

    不过窗外的人却是梁永栋,梁永栋数落梁诗音“已是出嫁从夫之人,如何不知女德,昨夜净说出不知礼仪的话来!要是那李过生气一恼,叫我的孙子梁继礼改姓怎么办?”

    梁诗音脸一红,嘴里嘟囔着“不会的。”其余也不敢分辨了。

    李过却早早的、悄悄的出了门,因为织造一事还未说清楚,他要仔细对顾横波讲一讲。

    顾横波却未起身,昨夜她一宿幽怨、一宿未睡,刚刚咪上眼睛,却听丫鬟说道“哎呀,李将军,我们姑娘还未起身,我去通报。”

    却听李过说道“不用。”

    顾横波心道,李过来了?

    只听脚步声响,吱呀一声,绣房门被推开,顾横波拿眼一看,正是李过。却听外面有人在说“李将军有要事与顾姑娘相商,任何人不准进入。”

    顾横波听的清楚,那是李过的护卫赵大狗的声音,看情形自己的丫鬟也被拦到了外面。

    顾横波躲在被子里,瞪了李过一眼,“将军且先出去,待我梳洗打扮之后面见将军,才是对将军的敬重。”

    李过心想,装什么装,我可不出去,但李过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姑娘不知,因为明日我便要到京城去,拜托你的事情还未讲清楚,所以有些冒犯,勿怪。”

    “什么?明日你便要走?”顾横波一惊,坐了起来,随即又躺下了,因为她身上只穿了小衣。

    李过心头一动,便坐到了顾横波的床头,要知道这是很不礼貌的,但李过一向是不管不顾的人,哪里在乎这些。

    李过是正派的人,是个直爽的人,是个有事藏不住的人。他来顾横波这里就是让顾横波帮他设计出一套正式的军装的。

    不过很是可惜,闺房里没纸。但李过急中生智,将手伸进被子里,对着顾横波的身体比划。

    “袖子呢,不要宽袍大袖的,要紧口的,长度到肩膀。”

    “上衣呢,肥瘦要正合适,现在长袍的胸围太大了,松紧这样正好。”

    “腰带的位置要在你的肚脐眼这里,长短要到你的屁股之下。”

    “另外,最为关键的是裤子,两条裤腿。。。,喂,你别躲啊,我跟你讲正事呢!”

    顾横波现在已经恨得牙根直痒痒,只是身体不听使唤,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不过,整整一天过去,顾横波毕竟还是领悟了李过的意思,那衣服的样式了然在胸了。

    只是第二天送李过走的时候,顾横波哭的泪人一般。(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八章 庆祝
    梁永栋看着争抢着买玻璃的人,算了算,到现在已经进账六七万两银子了。梁永栋皱了皱眉,自认为很少,因为还是有些的富户并没购买,所以,梁永栋决定不买了。

    “大家不要吵了,现在交钱定制的家里会给你们岸上玻璃的,其余的暂时就没有了,毕竟好东西是难得的。”梁永栋封了口。

    这话一说出去,买到玻璃的人便有些兴奋起来,没买到的便有些不自在了。这是因为华夏人好面子,大家都是有名的大户,他家里有玻璃,整个厅房光明透亮的,自家却还是纸窗户,身份似乎不自觉的要矮些。

    便有人问道“梁东家,这玻璃以后还有没有了?”

    梁永栋摇着头“不知道,便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