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一只虎-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郑钰夸下海口“一个月之内,扫荡莫朝!”
于是,郑钰带着他的一万精兵,并且强征了六万人。因为整个安南一带,战乱不息,所以当地的百姓也是苦不堪言。听说跟着打仗可以升官发财,有些便主动参加。可是没想到。因为战事进展顺利,推进很快,后勤的粮饷补给全跟不上。除了郑钰的一万精兵,其它的士兵吃不饱饭,只能四处去抢。
李过一听,原来是这样。看来郑钰的人马真的是乱糟糟的不行,只要注意他那一万精兵就不怕了。
而这时,探子来报。说是郑钰的人马已经快到了。
李过吩咐下去,按照计划。准备战斗!
后里国的将军郑钰骑在马上,他很得意,他自己也没想到莫朝的士兵这么不抗打,战斗进展的这样顺利。前方不远处,莫朝的都城高平就快到了,打下高平就是大功一件。
郑钰在兄弟中排行最小,但他很看不起他的那几个哥哥。可是整个安南效仿华夏,就连王位的继承和接替都是按照中原的办法,由长子来继承的,这令郑钰很不满,尽管继承的不是王位,而是家主,名分不同,权限一样的。
所以,只要灭了莫朝,郑钰的威望就会盖过他的长兄郑铣,或许自己还有机会。那个郑铣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靠队伍里的那些大象打的胜仗么?算什么本事?
郑钰正在想着,有人来报,说是莫朝的都城高平到了,可是高平城外有莫朝的军队集结,看那意思想是要和咱们决战。
郑钰催马上前,果然,看见高平城外乱糟糟的一片,其中,队伍中竟然有莫朝的王旗。
郑钰放下心来,心中高兴,他最担心的不是明朝出兵,因为这次打仗很快,明朝一定来不及做出反应,他担心的是莫朝的国王莫正宽跑了!
莫朝的首都现在为什么建在高平?不就是因为高平里大明的广西近么?一是明军可以保护,二是实在不行可以跑到大明去。现在莫朝的王旗在这,说明莫正宽没跑,正好将莫朝的宗室一网打尽。
所以,郑钰很急,他一面命令所有人进攻,一面率领三千骑兵快速向莫朝的王旗杀去。
后里朝的士兵疯狂的向前冲,因为刚刚郑钰说的很清楚,打败莫朝的军队,杀了莫正宽,后里朝的士兵可以高平烧杀抢掠。要知道那可是莫朝的都城啊,里面的金银财宝可是无数啊!
看着莫朝的士兵似乎要跑,士兵们冲的更急了。
而郑钰也带着三千骑兵猛冲,郑钰很有经验,在历次的战斗中,只要他对骑兵杀进去,敌人也就败了,今天的情形似乎也是如此。
莫朝国王莫正宽一百个不愿意出城迎战,他已经收拾好行囊,随时准备从高平撤离,投奔大明。这个李过的队伍看上去不错,但是到底怎么样,谁也说不清的。
可是莫正宽只能带着自己的残兵败将迎战,因为李过派人来请他去,硬请。
看着莫正宽一脸的忧郁,广西安抚使涂绍煃说道“你不必忧虑,那李过只不过是让你们诱敌,又不是真的打仗,号旗一响,顺着两边往后跑不就行了。这样,我陪着你!”
听说有涂绍煃陪着,莫正宽多少心里有些安慰,而且,李过还特意派了一百骑兵保护两个人。
看到后里朝的士兵杀过来,莫正宽刚要跑,只听仓啷啷一阵刀响,保护他们的一百骑兵抽出了刀。
“没有命令,不准后退!”领头的大喝。
莫正宽一点也没敢动,因为这骑兵领头的样子很吓人,是个独眼龙,脑袋上斜绑着一个眼罩,说起话来嗡嗡响!
不是别人,是王大棒子。
好在,只过了一会,号炮响起,所有的莫朝士兵顺着两边向后跑,只有王大棒子接过莫朝的王旗飞快的向后跑去。一些也在中间跑的莫朝士兵立刻就被弓箭射倒在地,他们面对的是李过的军队。
李过已经下了命令,在中间向后跑的只能有一个,那就是王大棒子,别人谁也不行,涂绍煃和莫正宽也不行,全部射死,以免冲乱了阵型。
看着莫朝的士兵纷纷的逃跑,郑钰大急,命令士兵“追!向王旗那里追!”(未完待续)
第一八五章 接敌之前
莫朝的国王莫正宽迎到涂绍煃和李过的马前,李过见涂绍煃下了马,便也跟着下了马。一旁的阮正明赶紧介绍。
莫正宽认得涂绍煃,赶紧先握了握涂绍煃的手,连声说“感谢安抚使大人前来相助。”
“你们是大明的藩属,大明自会庇护你们。”涂绍煃说的很有气节,然后对着莫正宽介绍李过“这位李过将军是我国的名将,以后带兵打仗,你还要仰仗于他。”
那莫朝国王莫正宽早就听使者阮正明说过李过,也打听了李过的光荣战绩,现在看到李过如狼似虎的儿郎,早就佩服的不得了。
而且,莫正宽也明白,涂绍煃到这里只是做做样子,很快就得走,以后的事还是李过做主。
于是,莫正宽攥着李过的手不撒开“早就听说了李将军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了得。”
李过见莫正宽虽然发音不是很正,但华语说的还算不错,便对莫正宽说道“你,立刻找些懂华语的,我要五百人做向导!”
“好,好。”莫正宽连连答应。
其实,李过临出发前,已经找了五百多通晓当地语言的人,但李过还是要莫正宽再找些,他有用处,日后有大用。
李过带着聂心、刘体纯等人,跟着涂绍煃进了城,其余的人马驻扎在城外。
高平是莫朝的都城,李过怎么看都不像。别说比得上北京和南京,就连张家口都比不上,跟个大点的县城差不多。也是。整个安南也就相当于华夏的一个省,人口在当时也就几百万,能豪华到哪去了!
不过,莫正宽的皇宫倒还算豪华,建筑的规模虽然比北京小很多,但也是红砖琉璃瓦的,样式也是按照明朝的建筑样式盖的。服饰礼仪也是如此。包括莫正宽在内,陪同的大臣、宫女、太监等人的穿着打扮也都是明朝的衣服。
这种习惯保持很久。李过记得甚至在近代,安南国王的装束也是明朝样式的。可见我大中华的影响力。只不过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国势衰弱,不胜唏嘘了。
莫正宽已经在高平城内安排的妥妥的了。除了丰盛的酒宴,也准备了一些年轻漂亮的女子相陪。李过等人只吃了些酒菜,对女子倒不太在意。
席间,莫正宽特意又送了涂绍煃和李过各一万两体己银子,李过赶忙收下。说句实话,现在李过困难的很,购置火器和训练军队早就把他弄得穷穷的了,现在手里也就有在边界莫正宽派阮正明给他的十万银子军饷,和刚刚到手的这一万两银子。
收到银子后。李过的表情有些舒缓了,便问莫正宽“后里朝的军队打到哪了?”
恰巧,莫朝的一个打探的番子前来禀告军情。莫正宽顿时脸色大变,声音发颤的告诉李过“已经打到北件了!”
李过不知道北件是什么地方,让莫正宽把地图拿来。
莫正宽连比划带说,李过听明白了,那北件离高平也就不到二百里,多说一天的路程。可这帮人还在这里喝酒。
李过气得够呛,也不管涂绍煃在场。一脚将自己面前的小桌踢翻,指着莫正宽想骂,一想,这人还用得上,便恶狠狠的说道“那五百名通事(翻译)今天晚饭前立刻送到我的军营,否则军法从事!”
说完,李过带着人就走了。李过也确实很生气,敌人离这里只有一天的路程了,现在地形不熟、敌情不明,什么都不知道。虽说是帮忙打仗,可是那后里国的实力到底怎么样,李过一点都不清楚。李过可不想让自己的队伍受到损失。
看到李过勃然大怒的离去,莫正宽吓了一跳,向涂绍煃说“这李将军脾气很大啊。”
涂绍煃劝慰道“自古有言,一份本事一份脾气,你何曾见过有哪个英雄性子跟绵羊一般的?”
莫正宽点头称是,可又不无担心的说“但以后怎么与李将军相处才好呢?”
涂绍煃便嘱咐道“我自会帮你分说的。不过,你要是想让李将军帮你大胜仗,以后李将军有什么需要,你尽快满足他也就是了,万万不可延误。像李将军刚刚要求你找五百名通事,你还不快命人去找?不然,晚饭之前人找不齐,想必你的面子又过不去。”
莫正宽连连点头,赶忙命令找人。
李过回到军营,命令全军戒备,附近都放出了流动哨,以防后里国的兵马杀过来。
晚饭之前,那莫正宽果然找到了通事,不止五百,一共七百多人。这倒不是莫正宽的办事效率高,而是通晓两国语言的人很多。当然,这也是想安南等一些小邦对当时华夏的仰慕,他们出使大明或是到大明做生意,就如同留洋一般。
这些通事都是那个使臣阮正明带着来的,李过见阮正明是个明事理的,便把他留到身边,军前效力。其余的人都分配到下面,一百人配一名,连同李过从广西境内找的,每一百名士兵有两名通事。
于是,李过便派几支百人的骑兵小队前去侦查,等到第二天清晨的时候,几支小队陆续都回来了。
他们的情报大致相同。
第一,后里国这次来打莫朝的莫正宽一共越有七万人。听到这里,李过虽然不怕,但是有些担心自己损失过大,自己的兵自己是舍不得让他们受伤或是死掉的。
第二,后里国虽然人多,可是大多是步兵,而且战斗力似乎并不强。服装杂色不一,队列乱七八糟,武器各色都有,整个就是个杂牌军。
而且,一队人马还抓了一个俘虏。
听说抓了俘虏,李过一挥手“带上来!”
那个俘虏便被带了上来。
李过一看,这他娘的哪里是军队,简直就是流民。穿的是破破烂烂的,面黄肌瘦。
“说吧,你是怎么被抓到的。”李过问,阮正明在一旁翻译。
“我们几个出来打粮,结果他们几个被杀,我被抓了。”那个俘虏一脸畏惧的看着李过。
“你们也要打粮?军队不供应粮食么?”李过很好奇。
“供应,可是太少了,一天只吃一顿饭,要是不打粮就得饿死。我们不像郑将军的士兵能吃饱饭。”那后里俘虏说。
“郑将军?谁是郑将军。”李过问。(未完待续)
第一八四章 骑 步 车混成旅
进入安南的除了李过的四万步兵,三千精锐的骑兵是李过的中军。其余的七千人,组成骑、步、车兵混成旅,这也是很新鲜的战法。这种战法甚至是李过没想到的。
这一混成旅有骑兵三千人,步兵四千人人,(两千是杀手队,两千是大车上的炮手队和鸟铳兵。)重战车一百二十八辆,轻战车二百一十六两辆。
首先是战车的使用,战车成为这种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战车的性能以防御为主。形状和民间的大车相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民间的大车的车箱两侧各有箱板,而这种战车只有八片可以折叠的屏风,共长十五尺,平时平放在车辕上,作战时打开树立在一边车轮之后以代车箱,所以又称“偏箱车”。
几十辆战车可以并肩衔接,摆成圆形或方形的防御据点。屏风最靠边的两扇可以前后摇摆,有如门叶,以供步兵出入。
其中,一辆轻型战车能装载虎蹲炮两门,整个混成旅有轻型战车二百一十六辆,虎蹲炮四百三十二门以及弹药。虎蹲炮威力大,用五十门虎蹲炮两轮便可炸毁敌人的城墙。这种轻便的火炮跑管薄,射程大约五百米,适用于山地作战,机动灵活,由于前装,可以大仰角发射和大量装备下层部队,跟现代的迫击炮有异曲同工的用处。
大型的佛朗机,射程约九百米。这种火炮威力巨大。整个步骑混成旅也只有二十门,那是用来攻击极坚固的城防和要塞的。大型佛郎机由重战车驮运。一百二十八辆重战车只有二十辆驮着佛郎机大炮。
混成旅携带的最大型的重炮,俗称“大将军”。整个混成旅只有八门。这种重炮重一千斤,以骡车装运,点放时则需使用大木楔入地面使本身固定。炮筒内不用弹丸,而以小铁球和石块紧紧填实,作用是在零距离大量杀伤敌军人马,炮手在点烧火药以后也要跳进附近的工事里以避免受伤。
其余的一百辆重战车拉的都是火药和铅子,按照规划分散在队伍的各处。以便随时提供充足的火药的供应。
火炮以及辅助火炮的鸟铳都在战车上屏风后发射铅弹,屏风开洞以为铅弹的出口。
二十名士兵人配属于战车一辆。其中十人直接附属于战车。任务为施放佛朗机大炮。另外十人就是鸳鸯阵中的杀手队,他们任务为以藤牌、镋钯和长柄单刀迎敌。
杀手队的距离和战车保持在八米以内,他们如果前进,战车也随之而推进。其他步兵部队仍然使用鸳鸯阵的战术。稍有差异的是藤牌手应当匍匐前进砍所敌人的马蹄,长枪手则主要在于挑刺敌军使之落马,竹制的狼筅有一部分已易为铁制。
迎敌时骑兵在前阻挡敌人,使战车得以有充裕的时间构成战斗队形。当敌军逼近,骑兵就退入战车阵内。
敌骑数在一百以下,混成旅拒不接战,只有来犯的大批敌骑进入火器的射程中约八十米之内时,佛朗机、鸟铳和火箭等才同时施放。
当火器的威力发挥以后,步兵就从战车之后冲出。形成几道攻击波和敌人格斗而以喇叭的声音指挥动作的协同。
等到敌人攻势被挫,队形散乱,骑兵也从车后整队出击。这种骑兵实际上是马上步兵。他们同样以鸳鸯阵的队形带着不同武器和敌人作战。
马上的骑兵鸳鸯阵也是十二人。
当先的是队长,也是手里拿着旗枪,腰上挎着腰刀,后背背着合力弓和三十支大箭。
队长后面是两名鸟铳手,鞍上挂两把长刀,刀等敌人接近的时候可以厮杀。
在后面是两名快枪手。使得的三眼火铳,三眼火铳放完之后。拿着全身铁质火铳当铁棍使用,一棍下去不说把敌人打死,至少能打成骨折。
快枪手后面是镗钯手,还是每人背着三十支火箭,先是一顿射,然后用镗钯近战。
镗钯手后面是两名长枪兵,长枪兵后面是狼牙棒兵,都背着弓箭,远就射箭,近就用枪刺或是用狼牙棒砸。
最后的是火兵,火兵的马背上是两筐火药,供应整只队伍。火兵当然使的依然是两头带尖的铁扁担,连砸带刺。
关外的鞑子利用骑兵结队冲锋,以迅猛的力量和气势压倒对手,戚继光的兵法未曾仿效。
而戚继光的马上鸳鸯阵和混成战法,是一种经过精心研究而形成的新的战术。
只是由于创建这种战法不久,明朝即与关外的鞑子和解、互市,所以并没有经过实战的严格考验,也没有在军事历史上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从纯粹军事的角度来说,这个结果多少是有所遗憾的。
但李过想要弥补这样的遗憾。
当李过看到戚老汉的这种练兵方法,自己实在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李过没想到,在明朝,关于火器的应用以及战术竟然是这样的先进。这在历史书上几乎是看不到的。
要不是当时的制度腐朽,李过相信,以明朝的火力和戚继光的战术,别说扫荡亚洲,就算统一全世界也不是太难的事。
跟着李过一起到安南的涂绍煃心中大大佩服,一路上不住的夸赞李过“补之果然了不起,短短几个月的功夫,竟然训练了这样一支精兵。”
李过谦让道“这也不是我的功劳,都是手下人能做事。”
涂绍煃更加的佩服“补之手下人才济济,各路俊杰为补之所用,补之实乃大才!”
一席话说的李过脸都红了。
正说着,远远的,高平城到了。陪在一旁的莫朝使者阮正平叫道“我们国王莫正宽已经出城迎接了。”
李过和涂绍煃望去,只见高平城外吹吹打打,锣鼓喧天,一群人的簇拥下,一个人也身着黄色的龙袍,头戴黑纱软帽,正是莫朝的国王莫正宽。莫正宽这些天心里很急,听说大明的援军快到了,二话没说,赶忙出城迎接,正在向这边翘首以盼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