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反贪记-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青年一愣,自己本是好心相告,却不料被人还口骂了一句,实在是莫名奇妙,好在那人还比较憨厚,没有计较,只是瞅着白袍公子回了句:“好像你不是男人似的!”

    身旁众人见白袍公子这番态度,再见她的衣着,知他是个不好相处的富家子弟,便也不再理会。

    恰在此时,传来一个人的哈哈笑声。

    白袍公子回身一看,正是那个“骗子”张诚,顿时火冒三丈,双目狠瞪,愤怒之极,两人相隔不足五米,因此两人的言行对方都能看得很清楚。

    张诚刚才实在没忍住,见白袍公子瞪向自己,立马侧过身子不再看“他”,跟没事人一样,心里却暗笑,你倒是脱呀!

    “那位白袍公子出来一下,军帐内有人叫你过去。”杜川向白袍公子叫道。

    白袍公子出列的时候依旧不依不饶的瞪着张诚。

    “阿呆哥,你和那白袍小子认识吗?”三望蹙着眉头问道。

    “不认识,专心对待下面的考选,别分心。”张诚道。此时已经有几个圈子开始跑动起来。

    “各位给我听好了,跑步的时候不要太快,小心撞到前面的人,更不要偷懒放慢,因为那样你会被我直接揪出来,好!现在开始!”

    杜川大手一挥,人圈开始跑起来。

    “阿呆哥……”

    “别说话三望,调整好呼吸,保存体力,春生,我之前和你说的奔跑要领你还记得吗?”

    “知道了阿呆哥。”春生回道。

    “嗯。”三望也点头示意明白。

    一分钟……三分钟……五分钟……时间在一点点的过去。

    张诚心里盘算着时间,以这样的速度,跑完五公里大概需要十八分钟左右,而不经常长距离慢跑的人,是很难跑下这五公里的。

    当然,古代习武之人,通常也不会刻意去练习这些东西。自己跑得还算轻松,还是得益阿呆这个每天来回几十里砍柴卖柴锻造出的身体。

    跑到十分钟左右的时候,别的圈就开始有人陆续退出或倒下。

    “你!你!你!快点!是不是想退出!”杜川指着几个步子较慢的考生叫道。

    此时又过了两分钟,大概已经跑了四公里左右,圈子里依旧没人退出,大家都在咬着,不过跑得都比较吃力。

    张诚看了一眼身旁的三望,见他满头大汉,喘着粗气,便提醒道:“三望,坚持住,调整呼吸。”

    三望瞄了一眼张诚,接着继续跟跑。

    就在这时,张诚前方的一个考生身子突然栽倒在地,太医和他两个学生立马跑了过来,把这人搀扶到一边医救。

    “大家不要分神,继续跑,不想坚持的可以退出!”杜川叫道。

    话音刚落,又有两个考生累趴在地。接下来圈子里陆续有人退出,或者直接累趴。

    这时已过二十分钟,跑了足有五公里之多,已有三十来个人退出。且往后,退出的人越来越密集。

    接下来的三分钟,圈子里又倒了十几个。

    “恭喜各位,你们已经拼掉了一半的对手,目前圈子里还有五十人,不,是四十九人,你!还有你!别磨蹭!不行,就退出!”杜川在一旁指着几个考生叫道。

    被点名的考生,瞟了一眼杜川,随后便咬牙加快了一点速度。

    “阿……阿呆哥,我……我快撑……撑不住了。”旁边的三望已经没了气力。

    “别气馁,现……现在还有四十多人,再……再有一半人退出,这轮我们就……就过了。”跑了七八公里,张诚的体力也开始透支。

    “嗯。”三望继续坚持,并看了看前面的春生。

    说话之际,又倒了几个,身体都已严重虚脱,有的吐白沫,有的脸色惨白,有的直接栽倒在地便不动了,可能就直接交待了。

    偌大的校场躺倒了几千人,可谓叫一个惨烈,因为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大家都在以命相博,都在期盼着别人早点退出。

 ;。。。 ; ;
第十二章 惩治闹事者
    没多久圈子里还有三十来人,很多人的身子都已摇摇欲坠,杜川催促的频率也减少了很多。有的退出是被倒在地上的人绊倒,或被后面倒下的人砸倒,可一旦倒下就再无力气爬起继续,也算是一种解脱。

    “阿……阿呆哥,我……”三望还未说完,就噗通一声栽在了地上。

    “三望!”在三望倒下的那一瞬间,张诚和春生不知哪来的力气,同时叫道。

    当一圈再跑回来,两人见倒地的三望正微笑的看着自己,便知他没多大事情,只是虚脱的比较厉害,心下便宽慰了很多。

    “还有五人!在退出五人!这**家就可以过了!”杜川语气中带着几分鼓励。

    话音刚落,春生的身体就已经朝一边倒去,跟在身后的张诚见状,一把将春生扶住,并推着他向前跑了几步。春生才缓过意识,蓄上一口气继续向前。

    “还有三人!最后三人!”

    “好!停!”杜川喊道。

    此时众人齐刷刷的倒成一片,其他的人圈也基本都停了下来,校场内还能站着的也只有监考官、太医以及后勤士兵了,张诚也是单膝跪地,大口喘着粗气,暗叹,阿呆这个身体虽然不错,但比起自己前世做特工时的身板还要差不少,以后还得勤加段练。

    “谢谢阿……阿呆哥。”躺倒在地的春生看着张诚,露着感激的笑容。心知若不是张诚,此时他已经被淘汰了。

    “加油!”张诚拍拍春生的胸膛以示鼓励。

    “休憩处已为大家准备好了茶水,还有一些馒头,吃好喝好半个时辰后开始文考!”杜川高声叫道,此时大家都躺在地上没一个人回应他。随后又让都察院的文官记下晋级人的姓名和竹牌号。(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

    休憩处就是用稻草圆木搭建的长棚子,供人纳凉休息用的地方。

    经过这一轮,四千多人成功晋级的只有八百来人。

    张诚等人在原地休息了十几分钟,然后来到休憩处猛喝了两碗茶水,每人又吃了一个馒头恢复一下体力,早上吃的比较饱,眼下并不是很饿。由于锦衣卫考试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因此茶水馒头整天都有供应,饿了就可以去吃。

    校场里的一百多名后勤士兵,简单的清理一下地面后,又在校场里摆上了八百多张小木桌,木桌高约四十公分,和现在放在床上的笔记本懒人桌差不多大小,每个桌上都放上了长细的毛笔,和磨好的墨汁。

    过了将近一个小时,杜川把自己这边晋级的二十人领到一片区域,由于没有凳子,大家都是席地而坐。其他监考的锦衣卫见到杜川都很客气地叫了声“杜总旗好。”

    有人问道:“杜总旗,这锦衣卫干的都是擒拿要犯功夫活,这用得着文考吗?”

    杜总旗道:“狗屁!上面给你一张急件密令,你看不懂怎么办?字都不认识,还怎么执行任务,安心文考,别那么多废话。”

    “是,是总旗大人。”那人满脸堆笑点头道。

    接下来督察院的几十个文官,每人手上抱着一摞纸卷,交给排头一个考生,让他们每人拿一张下来,依次往下传。

    张诚拿到考卷看了看,上面从右往左写着十二道试题,试题字体为行书,和现代的简体字差不多,就算是繁体,张诚也能看得明白,因为他也曾在港澳台执行过半年的任务。

    考卷的试题均出自四书五经,把中间少缺的内容填补上就行,好在张诚小的时候,上过国学班,对这些东西并不陌生。

    “各位考生,请在卷头写上你们的姓名和竹牌号,考试时间为三刻钟,共十二道试题,答对七题以上者可通过本轮。”(古代一刻钟也为十五分钟)

    几个文官分布在校场的各处,大声告知大家本轮考试的相关要点。

    就听一声响亮的铜锣声,考试开始了。

    张诚见不远处的春生,全神贯注,毛笔刷刷地写个不停,心知,这可是春生强项,他这轮必过无疑。但也看见不少考生,眉头紧蹙,咬着笔头,很是作难。

    “他娘的,这上面都是什么东西,锦衣卫不考刀枪剑棍,反倒做起了什么狗屁文章。”靠在前排位置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考生掀翻桌子起身叫道。

    “来人,把这混账东西给我绑了!”一个监考的锦衣卫大声叫道。

    几个校场的后勤士兵立马跑过去,逮住这人的胳膊,将他控制起来。

    “都他娘的别碰老子!告诉你们我爹可是顺天府正五品通判!弄疼老子!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年轻考生向几个士兵喝道。

    (注:明朝州府的通判一般为正六品,掌管地方的水利诉讼等事项,而顺天府是明朝首都的最高地方行政机关,其知府的地位非常显赫,是全国唯一一位正三品知府,通常也由六部侍郎级别的官员兼任,因此府衙相应官员的品级,也比地方上的官员高一些)

    士兵相互看了看,手里的力道也不自觉地轻了很多。

    “放肆!何人在此喧闹!”此时一个身型高瘦,身穿红袍头戴乌纱帽,留着山羊须的中年人从军帐走了出来,只见他手指嚣张的年轻考生,一脸正气叫道。刚才他在军帐内听外面有喝骂声,便走了出来。

    他身旁还跟了一位络腮胡子,身体健壮个子一米过八的锦衣卫,年龄看上去约莫三十多岁。

    “宋大人,百户大人,这考生刚才不知何故,突然掀翻了桌卷,还大声呵斥左右士兵,说他爹是什么顺天府的通判。”监考的锦衣卫恭敬向二人拱手说道。

    那考生见到红袍官员,气势收敛了很多,知道他位居四品以上,比自己老爹的官位还要高,但心下考虑到老爹手里运作的关系,还是做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哼!身为官宦子弟,不学无术,竟搅扰我大明天子选录人才的钦定考场,目无法纪,顽固执劣,恐吓官吏,你好大的胆子!来人!给我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再交顺天府衙门处置!”红袍官吏正色道。

    左右士兵知道红袍官吏是何人,见他发话,便一腿将衣着华丽的考生撂倒,然后四腿拉叉的抬离人群。

    “我爹是顺天府通判陈用!我爹是顺天府通判陈用!你们今天打了我,明天我让你们加倍的还回来!还回来!”顽固考生大叫道。

    “周监察史!”红袍官吏向就近的一个青袍文官叫道。

    “下官在。”青袍文官颔腰拱手听命。

    “回去之后立马立案调查顺天府通判陈用,我看这陈用到底是何方神圣,哼!坑爹的玩意!”说罢,红袍官吏大袖一甩又进了军帐,络腮胡子的锦衣卫百户紧随其后。

 ;。。。 ; ;
第十三章 宋七
    文考没之前第一轮跑圈那么惨烈,会就会,不会就不会,时间到了,把卷子一交便完事。

    “阿呆哥,春生哥,你们考的怎么样?”在休憩处的三望,见张诚和春生走过来,便急忙上前问道。这时三望的体力已经恢复过来,手里还握着半个馒头。这锦衣卫没考上,馒头也不能带走,那还不撑个饱,不然不白来一趟吗?

    “你问你春生哥考得怎么样就行了?我你就别担心了。”张诚道。

    “阿呆哥,刚才我最担心的就是你。”春生道。

    “担心我什么?”张诚道。

    “我记得你只读过两年私塾,那两年我还和你一块读的,而且我们经常逃课,这次文卷上有些东西那两年我们并没有学,多数是我读了三年后才知道。”春生道。

    “别担心,我这轮没问题,咱们好好准备下一轮就行了。”张诚很淡定的说道。

    “哦,我知道了,春生哥,一定是那会阿呆哥私下偷偷用功不告诉你,把没学到的东西都学了。”三望机灵的说道。

    “说得对三望。”张诚哈哈笑道,这突然让张诚想起前世读高中的一哥们,大家都是一个宿舍,平日里吃喝玩乐也绑在一块,可高考突然比自己还有同寝室的其他人高出一百来分,后来才知道,这小子每天夜里在被窝拿手电筒看书,别人以为他只看一会,其实他经常看到第二天黎明,太“奸诈”了。

    张诚等人来到休憩处,找了个干净的地方坐下,三望也麻利地端来两碗茶水。

    这会就听大家在议论刚才红袍官员惩治那顽固子弟的事情。

    “那红袍大人是谁呀?处置那个官家子弟一点都不含糊,话说这官官不是相互的吗?”一人问道。

    “那红袍大人你都不知道啊,你也太孤陋寡闻了,他可是督察院的左佥都御史宋正刚宋大人,正四品的大官,专门查察那些贪官佞臣,人如其名,刚正不阿,听说下手可狠着呢?哪个贪官栽在他手里,基本就交代了,多少银子都捞不回来。”一个考生说道。

    “对了,对了,我还听说,这宋大人又名宋七,跟这三六百户所的百户赵大勇是过命的交情,所里面的锦衣卫都称他为七哥。”

    “你们这都不算什么,你们知道刚才那个宋七,惩治那个顺天府通判的儿子为啥眼都不眨一下吗?”一个穿着灰色长衫的考生,带着鄙夷的表情说道,感觉他自己跟知道很多似得。张诚三人也凑过来在一旁听着。

    “那通判的儿子搅乱考场了呗?那还不找打。”

    “错!这当官的手里谁没有几手关系,何况是顺天府的通判,万一这个通判和六部的尚书搭上关系怎么办?难道一个朝廷正四品大臣没考虑到这层厉害关系?当然不可能?这个宋七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他也有靠山。”

    “靠山?这宋大人的靠山是谁呀?”凑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好奇心也都被调了起来。

    “当今宰相,四朝元老,内阁首辅徐溥,徐阁老。”长衫考生道。

    (注:明初朱元璋砍了胡惟庸之后,便废除了宰相制度,由皇帝亲决国政。后来皇帝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协理文书。后阁位渐重,阁卿成为军政重臣,很多阁卿都是从六部的尚书或者侍郎中提拔而来,内阁居首者为首辅或叫阁老,成为实质性的宰相,比如大奸臣严嵩任内阁首辅时,就把持朝政达二十年之久,因此民间还是习惯把首辅称之为宰相。)

    话音刚落,众人均都惊叹一声,接着又有人问道:“哎,这位兄台你怎么知道这么多,这不会是你乱诌糊弄我们玩的吧。”

    长衫考生脸色一沉,向那人瞅了一眼,道:“我二伯给徐阁老府上送了十几年的柴禾,什么不知道,给你们说了半天,还不相信,算了,不说了。”

    “兄台,兄台,都是误会,误会,你说的话我们一定相信,你在给我们多说说这里面的事情,也好让我们长长见识,你看这大家也都在兴头上呢?”另一个人圆话说道。其余的人也跟着响应,要求长衫考生继续往下说。

    长衫考生做出一副正经地样子道:“好吧,我也不好扫大家的兴,那我就接着说。”

    “是,是,是,接着说,接着说。”一个好奇心比较大的兄台给长衫考生递了碗茶水。

    长衫考生喝了两口,接着故作深长道:“话说这个宋七也是人才,二十三岁就中了进士,然后当了一个七品县令,做了几年又去州府当了一名州官,可这宋七秉性忠直,也不懂什么阿谀奉承,更看不惯官场的那一套,索性就辞官回家,正好这事情被内阁首辅徐阁老得知,这徐阁老爱才在朝廷是出了名的,所以就收了这个宋七做了自己的门生,不久后又让他做相府的大管家,俗话说这宰相家中三品官,宋七这个大管家做的可是威风凛凛,就算六部尚书见了,也要给几分薄面,三年前又被徐阁老举荐给皇上,到督察院做了个正四品佥督御史。”

    长衫考生继续说道:“目前都察院里比宋七官位高的有四个人,分别是正二品的左右督察御史,和正三品左右副督察御史,不过这四人当中,有两人是三朝元老,熬辈分做到了那个位置,年事已高,也管不了多少事情,还有两个有些本领,也有报国之心,但瞻前顾后,只能打打苍蝇,不敢动大手,也许是没有靠山的缘故,因此督察院很长一段时间都比较沉寂,自从这个宋七来了之后,接连干倒四个知府,两个巡抚,一个六部里面的侍郎,都察院的威名也立马重震了起来,这宋七,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