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都督,三天后就是大朝,若是没有猜错的话,齐王就是在那个时候发动兵变,大都督,你?是不是找个借口推掉?”沈千秋有些担心的说道。
“不用担心,齐王兵变也只是一个闹剧而已,哪里能做什么?若是真的成功了,那些关陇世家的人恐怕也是要死伤殆尽,还有这里是洛阳,关东世家聚集的地方,关东的那些世家门阀也是不会让齐王得逞的,等着吧!事情虽然有些危险,但是绝对会是在能控制的范围内。”李信摇摇头说道:“若不弄得更加惨烈一点,皇帝陛下又岂会相信我?有付出才是有回报的。”甚至在李信的心里还明白,宇文世家这一次甚至还会表现的更加忠诚一点,甚至整个关陇世家也是如此,他们就是要逼着杨广离开洛阳,离开关中。
杨玄感造反让杨广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彻底的暴露出来,若是连杨暕这个杨广的儿子都造反了,杨广还有什么脸面呆在这里呢?李信虽然对杨广有一丝感激,还有一丝惋惜,但是更多的却是无奈,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时代,在李信的身边,已经聚集了许多的人才,这些人都是依靠李信而活,走到这一步,李信已经是不可能放弃了。
军营之中,李信在这个期间并没有四处走动,而是在军营之中,他在洛阳人生地不熟,认识的人很少,为了避免出现其他的勾当,还是老老实实的坐在军营里呆着。
“大都督,高孝基来了。”沈千秋静悄悄的走了进来,低声说道。
“他来干什么?快请。”李信闻言一愣,虽然他和高孝基两人在此之前发生了一些不大友好的事情,但是不得不说,正因为高孝基将杜如晦送到自己的身边,就冲着这一点,李信也是需要见上一见。
“下官见过凉国公。”半响之后,就见高孝基走了进来,不过一年的时间,李信发现高孝基已经变老了许多。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潇洒了。李信看了也是不胜唏嘘,站起身来,亲自将高孝基扶着坐了下来。
“老大人,为何来此?”李信倒是很好奇,他不明白的是高孝基为何在这个时候来见自己,难道渤海高氏对西域都护府还没有死心?
“听说将军来到洛阳,所以特来一见。”高孝基面色复杂,望着李信,当年李信虽然崛起,可是实际上高孝基并没有将李信放在心上,所以才有前段时间想来架空李信,剥夺李信军权得事情发生。不过,才短短一年的时间,李信就已经成长到了需要高孝基仰望的地步了。
“听说高大人已经辞官了?何必还趟这趟浑水呢?”李信微微叹了口气,这个也算是渤海高氏中的重要人物,如今也已经逐渐淡出了朝堂。
“将军不管有什么想法,但是终究是高氏的血脉,这一点将军应该不会反对吧!”高孝基叹了口气,实际上,李信并不知道的是,渤海高氏这一年中发生了许多事情,有些事情不能为外人所道,就算是锦衣卫再怎么强大,对于渤海高氏并不是李信关注的重点。身为渤海高氏的人,尤其是高孝基这样的人,却是感觉到整个关东世家对渤海高氏态度的变化。渤海高氏已经不是以前的高氏了。
李信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说道:“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我与兰陵王一族还是有些关系,不过,这好像并不能说明什么。难道因为如此,本将军就要向你们高家臣服,为你们高家效力不成?不论是关陇世家或者是关东世家,不论是当今天子也好,或者是以前的渤海高氏也好,实际上他们代表的都不是是自己,代表只是两大世家集团而已。李信乃是堂堂男儿,岂会做别人的走狗,做被人的傀儡。若是如此,老大人就不要说了。”
高孝基听了面色一阵苍白,不得不承认,李信说虽然难听,但是实际上也是如此,以前的高家只是沉迷于皇朝后裔的荣光当中,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些。现在却是不一样了,他已经彻底的想清楚了其中的问题。所以才会来见李信。(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七章 封德彝
“渤海高家现在需要将军。”高孝基忽然轻声说道。
“那又如何?”李信声音很平淡,平淡之中带有一丝绝情,关系到自己的基业,李信是绝对不能妥协的,渤海高氏对自己有什么好处,李信并没有察觉到自己加入高氏之后,自己的力量会壮大多少。
“高氏从此之后为将军马首是瞻,只要将军能答应高氏才俊能够加入将军麾下。”高孝基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几乎是用哀求的眼神望着李信。
“老大人不必如此,我西域都护府唯才是举,只要他有能耐,西域都护府都不会埋没他的才能的。”李信心中一阵冷笑,若高氏真的会以自己为主,就不会高孝基前来,而是渤海高氏的族长亲自前来,他们并没有承认自己的身份,如何会以自己为主,分明就是一个托词,只是说的比较好听而已,还是想着架空自己。
当然李信并没有说死,而是说的比较委婉。当然李信也没有拒绝对方,在这个时代,最有能力的人仍然是在世家之中,就是李信也认识到这一点,只是认识归认识,不可能对这些世家子弟另眼相看,想要高官厚禄,那就按照自己的规矩来,不然的话,就给我滚蛋。李信就是摆明了车马放在高孝基面前,就等着高孝基自己的决定。
高孝基认真的看着李信一眼,见李信目光坚决,顿时知道此事不可能改变,心中更是叹了口气,当初李信拒绝的时候,渤海高氏也曾经在背后有一些动作,想要制衡李信,让李信乖乖的听话,可惜的是,李信根本就不就范。就算是到了贫苦的西北,李信仍然是活的好好的,手下兵马达到十万之数,爵位也到了凉国公,地位之显赫,丝毫不在高家之下,相比较而言,渤海高家,高颖死后,高孝基辞官。渤海高家几乎是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因为杨广对高家的提防和大家,渤海高家连关东的五姓七望都算不得,威望在关东世家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怎么,莫非闻名关东的渤海高家连一个像样的人才都拿不出手吗?”李信不屑的说道:“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前朝,前朝渤海高家是皇族,就算是没有成才的,也能做一个纨绔子弟,现在却不行。若是没有人才,迟早都是会被时代所淘汰,看看其他的世家,哪家没有几个有用的人才?在我西北。无论是世家大族,或者是寒门子弟,只要有才能,都能升官发财。若是一些米虫,就算是我的儿子,也不过是得到一些安稳日子而已。老大人。你以前帮助我李信,所以才会对你说这些,若是渤海高氏都是诸如老大人这样的人,有多少我李信要多少,若是诸如以前的那位高公子,还是算了吧!我李信可是惹不起这些人的。”
“李将军所言甚是,是我高孝基想的太天真了。”高孝基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苦笑道:“高家若是自身不正,就算李将军给了再好的位置也是好不了多少的,自身人才众多,就算李将军不帮助我们高家,我们高家也不在乎。老夫就此告辞了。”高孝基颤巍巍的站起身来,朝李信拱了拱手,就朝大帐外走去。
背后的李信却是叹了口气,说道:“秋风煞人,老大人还是不要在京师的好,早些回渤海去吧!”
高孝基面色一愣,身形一动,最后说道:“多谢凉国公提醒。”说着身形出了大帐,逐渐消失在李信的面前。
“渤海高氏还真是将我李信当做傻子,居然给我来这一招,这算是什么,哀兵必胜吗?或者认为我李信就是一个傻子?”李信等高孝基走后,面色阴沉了许多,冷哼哼的说道。
“大都督,要不要让人监视一下高氏?”沈千秋走了进来低声说道。
“不必了,渤海高氏当不得我们如此重视,一个破落的皇族,能值得我们将精力放在他们身上的吗?在关东世家当中,恐怕没有人还依附在他们的麾下了,渤海高氏注定着只能生活在渤海,最后随着历史的前进而消失在时间的岁月之中。”李信很不在意的说道。他的目光已经放在新兴的世家大族之中,虽然不是学历史的,但是他还是知道,在隋朝末年这段历史中,几支比较有名的义军和势力,诸如李渊、李密、窦建德、杜伏威以及江南萧氏等等才是李信注意的对象。
“是。”沈千秋也为李信的心胸感到惊讶。
“齐王之事,李渊可有插手其中?”李信忽然询问道。
“尚且没有,不过独孤家却是插手了。”沈千秋突然摇头说道:“那些关陇世家都是如此,基本上都没有露面,露面的也只是一些小人物而已,恐怕也只有齐王,早已被皇位所迷昏了头脑,自以为有关陇世家的支持,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恩,不管怎样,都要小心翼翼,记住了,一旦皇宫内发生危机,不能轻易出兵,我什么时候发动讯号,立刻率领大军攻城,我相信关陇世家绝对不是真正的支持齐王,洛阳城门肯定会打开,齐王控制不了这么多城门,一旦看见我的信号,立刻领军杀入洛阳城。”李信叮嘱道,他固然很神勇,但若是关陇世家在算计杨广的同时,也来算计自己,那自己就太吃亏了。
“将军放心,只要见到都督信号,我们立刻杀入城中。”沈千秋大声说道。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等到了第三天的时候,李信身上并没有穿着朱紫的官袍,虽然他是凉国公,算是勋贵,可以穿朱紫,可是今日之事还是让他穿着盔甲上殿,乱军之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就是李信也得小心一二。
“李将军。”李信领着一百亲兵穿过朱雀大道,朝皇宫而去,这个时候,虽然太阳并没有出来,甚至可以说还是早上五六点钟,可是洛阳城的各大坊门打开,许多权贵官员们在下人的引领下,打着灯笼,在天街上行走,将整个洛阳都笼罩在一片光明之中,声势极为浩大,就是李信这个见过不夜城的家伙,见到眼前的这种情况也是惊呆了。
曾经有记载说唐朝官员上朝的时候有“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的说法,现在看来,还真是如此,最起码李信认为这是最真实的写照。
“咳咳,李将军。”
李信骑着高头大马走在人群之中,忽然旁边传来一阵咳嗽声,李信望了过去,却见是一辆马车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自己的身边,李信望了过去,却见是虞世基。他面色苍白,双目中甚至还有血丝,一副疲惫不堪的模样。
“虞大人。这位是?”李信忽然望见旁边还有一个中年人,面带笑容,不知道为什么,他对眼前的男子并没有什么好感,从对方的眼神之中,李信看到了好奇、探寻,甚至还有一丝阴沉的模样。
“这是内史舍人封德彝。”虞世基望着李信一眼,说道:“今天洛阳早上分外冷了一些,不知道将军可准备了御寒之物?”
李信闻言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虞世基想说什么,顿时笑呵呵的说道:“末将征战疆场,杀人无数,在西北的时候,有的时候白天的气温很高,到了晚上气温非常的低,末将还是穿着一身的盔甲,寒冷对于末将来说,不过是锻炼筋骨的调料而已。”
虞世基闻言一愣,最后哈哈大笑,指着李信说道:“还是李将军厉害,老夫的身子骨可是差的很,比不得李将军啊!”
“身受皇恩,若不以身报国,李信就不会来洛阳了,虞大人以为呢?”李信也若有所指的说道。
“世上能与李将军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板荡识诚臣,今日一见,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忠臣。”虞世基正容说道:“今日之后,我虞世基愿意为李将军结为生死之交。”
“虞大人太抬举李信了。”李信听了之后心中直摇头,这个虞世基表面上忠于杨广,但是在心中也未必没有自己的思考,这个代表着江南世家大族的虞世基,心中还是为江南的世家大族考虑,杨广若是死了,对江南世家大族可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虞大人,乾阳殿已经安排好了吗?”李信这个时候可以确定,当初送信给自己的人必定是眼前的虞世基,也只有在这个时候,虞世基的利益才和杨广联系在一起。
“已经安排妥当了,只是此事不能先和皇上说,李将军,到时候皇上的安全就靠将军了。”虞世基身形再次靠近李信,低声说道:“皇上的生命安全才是最主要的。”
“好。”李信想了想点了点头,至于能不能保证杨广的性命,李信不知道,这个时候的他,也只能是尽力而为。唯独如此,才会让自己的名声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八章 逼宫之请立太子
乾阳殿装饰的不仅仅是奢华来形容,高大威严才是它本来的面目,在这个庄严的大殿之中,能够同时容纳数百人聚集在这里议事,杨广所在的宝座高高在上,能够俯视整个大殿,大殿极为空旷,虽然没有后世的扩音器,李信还是深信,杨广在上面的讲话,整个大殿的人都能听的清清楚楚,因为是面南,阳光照耀,杨广能够看的清楚每个人,可是群臣却是看不清楚杨广。李信也不得不佩服天朝古代人的建筑设计理念是如此的强大。
李信的位置绝对不是在后方,而是在前方,而且根据今天的议程,李信是要讲话的,他要向皇帝陛下和群臣禀报自己出征西域的过程和取得的成绩。当然,李信更是知道这一切在今天不过是一个过场,最重要的进程还是齐王的兵变。
众人山呼万岁之后,就各自寻了一个锦凳坐了下来,当然真正有资格坐下来的人都是身着朱紫的人,宋朝之前,皇帝与三公坐而论道,李信虽然不是三公,却是身着朱紫,也是坐下来的资格,至于其他人却是没有这个资格。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宋和尖细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顿时拉开了今日议事的进程。
“老臣有本启奏!”
李信正待上前,忽然耳边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李信望了过去,眉头顿时皱了皱,出列的不是别人,正是庾质,庾质是谁,庾质是一个名臣,更重要的是,他的儿子庾俭是齐王杨暕的部署,而且李信还知道,庾质的观点就是让杨广坐镇关中。为杨广所拒绝。
“庾质,你说。”杨广的声音中听不出任何的感情,可是李信却知道,庾质的下场已经确定,杨广的心思绝对不是在关中的大兴,哪里是关陇世家的摇篮,杨广若是去了关中,肯定受到关陇世家的控制。
“臣请陛下镇抚关内,使百姓归农,或三五年。令四海少丰,然后巡省”果然庾质一张口就说出一番大话来,说的洋洋洒洒,都是在说明关中的重要性,告诉杨广巡视江南绝对不是在现在。
“关中自然是很重要,但是江南难道就不是我大隋的疆土了吗?朕要巡视江南,难道也有错误吗?”杨广声音有些不耐烦了,自己巡视扬州,居然有这么多人反对。在他看来,这些人不是在反对他的行动,而是在反对他自己。
“皇上乃是一国之主,当坐镇关中。处理天下国事,而不是四处巡游。”庾质大声说道:“最近天下盗匪四起,朝廷当务之急就是要剿灭这些盗匪,陛下也应该坐镇关中。防备宵小。”
“关中有盗匪吗?”杨广冷哼哼的扫了众人一眼,说道:“朕养了那么多的将军,难道连这些盗匪都打不过吗?那朕要你们有什么用?”
大殿之上顿时间群臣不敢说话。现在的天下已经不是当年文皇帝时候的天下了,群雄奋起,每年元旦的时候,那些地方上的官员都因为盗匪的缘故,进贡的东西都少了。人数也是每年减少,杨广这个时候还说出这样的话来,让众人心中一阵凄凉。
“陛下,老臣有一物想进献陛下。”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苍老而浑厚的声音传来,李信望了过去,又缩回了脑袋,对方身着朱紫,满头的白发,不是别人,正是那日在皇宫前给了李信难堪的苏威,对于这样的老臣,李信还真是不敢惹他,就是杨广也忌惮他三分。不过,这个时候的杨广,还是很喜欢苏威的出现,最起码他不用面对庾质的责问了。
“哦!是什么东西能让苏卿如此郑重的?”杨广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对宋和示意了一下,那宋和赶紧小跑了下去,准备去接苏威呈送上的宝物,等到苏威拿出来的时候,面色顿时变了,只见苏威送上的不是什么宝物,只是一本书而已。哪里有送皇上只送一本书的?宋和迟疑了一阵望着苏威,见他面色不变,也只得将书送了上去。
“尚书?”
李信看的分明,只见宋和手上的那本书正是尚书,而且用的还是李信发明的白纸,甚至还用的是馆阁体印刷的,李信顿时好奇了,《尚书》虽然是读书人都必读的物品,但是也不算是什么宝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