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穿越时代-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温体仁、王应熊、吴宗达三位阁臣的关系不错,在政治立场上也都是东林党人的死敌,因此东林党人把他们骂作是乌龟、王八和三陪,内阁也因为有这三个人,而被天下文人讽刺为妓馆。
但实事求是地说,跟崇祯年间的其他几位首辅相比,温体仁的人品和才能,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首先,温体仁精明干练,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内阁政务繁忙,刑名钱粮,头绪繁多。每遇到复杂的难题,众位辅臣都皱起眉头面面相觑,只有温体仁一目了然,从来不出现错误和驳改,因此内阁其他的辅臣都很佩服他的敏练。其次,温体仁十分清廉,京中的宅子还是皇帝赏赐给他的,除此之外,便是再无余财,从不肯收受丝毫贿赂。比起前任周延儒首辅宰执天下四年,就积累下的惊人家产相比,温体仁这个首辅可真是大明开国以来最清廉的宰相了,甚至可以与嘉靖年间著名的清官海瑞相提并论。就连对他恨之入骨的东林党人也不得不承认,温体仁“苞苴(意为贿赂)不及门”。
把这样一个清廉、能干的首辅打成奸臣,不管怎么看都实在是有失公允。说起来,温体仁这首辅只要想做事,就肯定容不得只会嘴巴乱嚷而不务实事的东林党人拆台,没了东林的拆台,他这首辅才能真正的将国家大事做起来。然而,东林党人的逻辑就是:东林党人永远都是好人,所以排挤东林党人的温体仁是坏人。这种逻辑是不要脸也不讲理的强盗逻辑,是没脑子的猪头逻辑,但因为东林士人把持了话语权,在他们的主持下编写历史的缘故,在当时和之后的很多个世纪里,就是没有人能够驳倒这个荒诞的逻辑。
另一方面,温体仁的人品和才能,在明末诸臣之中固然还算可以,但也只是矮子里面拔长子罢了,充其量只是个拆东墙补西墙的裱糊匠,而不是什么能够力挽狂澜的伟人。
尤其是在这个被诸多穿越者极大地改变了的明末时空,温体仁借着大凌河惨败的东风,刚刚斗倒了周延儒,升任内阁首辅没多久,就遇上一系列堪称天崩地裂的超级大祸事——福建黄石叛乱、登州陈新谋反、山东闻香教起事、宣大边军内讧、陕西流寇破太原杀藩王、关宁军倒戈投虏、女真兵再入京畿……这其中无论哪一桩哪一件,都是能够震动整个天下的剧变,可是如今却偏偏凑在了一块儿同时爆发!如此多的闷棍砸下来,让初登首辅之位的温体仁一时间当真是手足无措,简直都快晕了。
更要命的是,作为东林党的死敌,温体仁这个首辅,眼下等于是孤独地在跟整个官僚系统搏斗。虽然身为首辅之尊,奈何在阉党遭到清洗,又得罪了东林党之后,温体仁只有寥寥几个亲信可以帮衬,面对满朝东林党的拖后腿,他又能使得了什么力?大明帝国如今是内忧外患,可他温体仁何尝不是内忧外患呢?
甚至即使已经到了这般生死一发的危机关头,朝堂上的东林党依然在孜孜不倦地拖后腿——眼下温体仁虽为首辅,但朝中的要紧位置却都是东林党人,内阁颁发的命令根本得不到六部的有效执行。
甚至就连内阁诸臣也都不是一条心:比如内阁次辅钱士升,就是成名极早的东林元宪,资历比钱谦益还要老,原本跟温体仁不是一路人。但在晋升首辅之后,面对朝廷上下诸多东林党官员的集体怠工和不配合,温体仁深感独臂难支,便决定让出职位,容纳反对派,引了钱士升这位看着还算顺眼的东林元宪入内阁,希望钱士升能以国家为重,压制东林,使得内阁政令得以畅通。不料这钱士升看着和善,其实依旧是一个生命不息、党争不止的模范好东林,丝毫不念及温体仁的提携之恩,方一入阁,立刻就对温体仁的一切举措百般抵制,甚至公然串联群臣,策划倒温之事……使得温体仁的算盘彻底落空。
然后,另一位大学生何吾驺也是内阁中的东林党人,还是一个极为坚定的反温派,向来跟钱士升一个鼻孔出气,入阁以来没少拖温体仁的后腿,温体仁对何吾驺气得牙痒,却拿他没有办法,因为不可能走合法途径赶走他——只要温体仁敢指使人弹劾何吾驺,东林党那边便会有数倍弹劾温体仁的奏疏涌到内阁来。
总之,温体仁这个首辅若是要想真正有一番作为,就必须大力打击东林党,但偏偏如今国势危殆,实在不是适合搞党争的时候——可尽管温体仁有意忍让,但东林党却还要继续添乱,甚至是作死!
比如,在卢象升兵败蓟州之后,温体仁首辅就是再怎么不擅长军事,也明白天津的秦军已是京师最后的救命稻草,无论如何也得厚加赏赐,封官许愿,激励其尽忠报国才行。
但问题是,朝廷中的东林党似乎并不这么想:户部表示库中钱粮俱无,最后一点余粮也拨给通州的卢象升了,没有银子可以给秦军发饷。而想要违反旧例给他们升官,则更不可能。还有个御史言官更是公然指责温体仁自甘下贱,讨好武夫——“……我等读书人才是国之柱石,首辅之前那般轻贱苛待士人清流,驱逐朝中的东林君子,却去讨好那等卑贱武夫,岂不是乾坤颠倒、悖逆伦常了吗?这些年来正人君子高居朝堂,国事却败坏如是,都是因为那帮粗鄙武夫罪该万死。此辈不读诗书,心中没有忠义,故而不肯尽报效朝廷之责,只想着发财保命,遇事畏缩不前,这才叫东虏扣关、流贼肆虐。以卑职之见,想要宇内安靖、京师稳固也不是难事,只要当政诸公把那些奸邪之辈尽数逐出朝堂,委我等清流以重任,于军中监视和敲打那帮武夫,时常晓以大义,恐吓以重刑,那帮卑贱武夫定然个个以死效命,如此时局即可好转矣!”
对于这等可笑之语,温体仁自然是嗤之以鼻,但架不住东林诸公却纷纷赞同,以为是金玉良言。紧接着,内阁次辅钱士升跟何吾驺商讨了一番之后,根本没跟他说一声,就自己跑去天津“劳军督战”……然后硬是给他搞出了一场兵变来!更要命的是还让建奴东虏抓住了空子,一举摧毁了这五万勤王援军!
哎,已经过去的事情,如今就不要再提了。真正重要的是,如今京畿局势败坏到了这等地步,再接下来就连温体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反正他这个内阁首辅恐怕也算是国朝二百多年来最憋屈的一位,说的话居然完全没人听,每一次廷议都被驳回,满朝文武都把他当空气。
※※※※※※※※※※※※※※※※※※※※※※※※※
而更让温体仁感到寒心的是,明明已经闯下这等滔天大祸,搞得京师深陷于险境,那位不知所终的主犯钱士升暂且不提,坐在他面前的从犯何吾驺却依然一点儿悔改的意思都没有。
——在温体仁、王应熊、吴宗达三位内阁大学士的无声谴责下,只见何吾驺脸不红心不跳地沉默了良久,突然岔开话题问道,“……不知圣上的龙体,此刻如何了?病情可有好转么?”
“……据宫中内监所言,陛下如今依然昏迷未醒……”虽然心中不悦,但温体仁还是勉强回答道。
最近的这些日子里,温体仁这个首辅之所以当得如此憋屈,甚至几乎被藐视和架空,除了朝中东林党的阳奉阴违、拼死拆台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则是崇祯皇帝的突然卧病昏迷,使得温体仁这个孤臣的背后失去了皇权的支持,顿时在满朝东林党的不合作之下陷入困境,使得朝廷最近基本瘫痪。
——在得知了辽西将门投敌,辽东建奴夺山海关攻入永平府的噩耗之后,崇祯皇帝一时间气急攻心,从宫殿的丹墀上滚落下来,当场就摔得头破血流、人事不知。之后虽然经过御医抢救,伤情没有恶化,但崇祯皇帝也一直躺在床上久病不愈,连续多日昏迷不醒,只是用人参汤勉强吊着命……时至今日,已是一月有余,任凭外面的国家局势急速崩坏,宫中后妃们哭瞎了眼睛,崇祯皇帝依然没有苏醒的迹象。
不过,何吾驺大学士在这会儿提起此事,当然不是真的关心陛下龙体安危,而是另有目的。
“……唉,陛下龙体欠安,不能打理朝政,实在是令我等忧虑,处置国事也颇为束手束脚,无人能拍板决断。怎奈如今国家又正值多难之秋,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不妨立太子(朱慈烺)为监国如何?”何吾驺站了起来,满脸严肃地仰天拱手说道,“……如此一来,必可上抚群臣之意,下安万民之心……”
“……可陛下虽然龙体有恙,到底并未大行,且太子今年方才四岁……”温体仁下意识地说道,然后突然瞳孔一缩,猜出了何吾驺的险恶用心——他这是又想要发动倒阁,夺了自己的首辅宝座呢!
——之前,虽然皇帝的突然昏迷,让温体仁这个首辅在满朝排挤之下,变得有名无实,但也是因为同样的缘故,导致东林党无法一鼓作气,把温体仁打落首辅之位:罢免首辅必须要得到皇帝首肯才行。
而若是让今年才四岁的皇太子监国代行皇权的话,倒阁罢相这事儿似乎就有了进行操作的可能……
一想到这些满口忠义道德的东林君子,在如今这等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依然只是一心想着如何倒阁夺权……饶是温体仁的涵养再好,一时间也忍不住气得涨红了脸皮,伸手指着何吾驺就要发作。
然而,还没等温体仁喝骂出声,一位满脸喜色的中年太监却急匆匆地撞开房门,闯了进来,连鞋子跑掉了都不知道,“……诸位相公,喜事!大喜事啊!陛下终于醒了!陛下今天总算是醒过来啦!”
听到这个难得的喜讯,原本怒气勃发的温体仁,也不由得心情一松,一下子转怒为喜。
“……陛下醒了?这可真是……太好了啊!!!老臣这心中可真是……哎……”
想起这些日子承受的巨大压力,还有那么多足以把人吓死的噩耗,温体仁几乎是老泪纵横地嘟囔道。
“……嗯,陛下龙体转危为安,确实是上天庇佑我大明社稷……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刚刚提出要拥立太子监国的何吾驺大学士,也只得不咸不淡地附和着说道。
※※※※※※※※※※※※※※※※※※※※※※※※※
与此同时,在寝宫深处,一张悬着龙纹帐幔的雕花大床上,一个憔悴瘦削的年轻人,正浑浑噩噩地坐起身来,表情茫然地看着四周一众又哭又笑、表情激动的后妃宫娥,不由得满心困惑。
“……这……这是怎么回事?我这是到了什么地方?她们又是些什么人?”
他明明记得,自己前一刻还坐在网吧的电脑前玩《魔兽世界》来着,怎么一眨眼就躺在了一张床上,身边还围了这么一圈发髻高耸、环佩叮当的古装美女?难道是综艺节目的整人游戏?还是自己在做梦?
于是,他咳嗽了几声,有些艰难地张开嘴,想要向床边的众人询问,不料立刻就感到喉咙一阵刺痛,完全发不出声音……同时又感到自己浑身油腻肮脏,头发像是有了虱子似的奇痒无比,嘴里更是散发出一股极为恶心的馊味儿——真是见鬼了,这到底是在床上躺了多久了?怎么也没人来帮我好好擦个身?
再接下来,他突然好像触电似的,全身猛地一抽搐,脑子更是感觉就像要爆裂一般——无数这具身体原本的回忆,犹如飓风海啸一般疯狂涌来,让这位穿越者一时间痛苦难耐,但也知道了自己此时的身份:
“……原来这里是紫禁城,而我是明朝末代崇祯皇帝朱由检……想不到我居然也穿越了……等等,不对!现在才是崇祯五年啊!辽东的清兵……呃,现在还是后金兵,怎么就已经提前入关了?!!”
407。第407章 、穿越版崇祯帝的决断(上)
第九十八章、穿越版崇祯帝的决断(上)
自从清醒以来,换了芯子的穿越版崇祯皇帝一边继续卧床休养——没办法,昏迷不醒靠人参吊命这么多天,身子骨实在太虚,都可以用弱不禁风来形容了,还时不时地发低烧;一边努力梳理这具身体的原主留在头脑里的记忆,同时命令大太监王承恩把近期的奏折和邸报都拿上来,以便于了解大明帝国的现状。
然后,这位可怜的穿越版崇祯皇帝,就被如今这个面目全非的热闹世界,给华丽丽地深深震撼了。
“……孤身刺杀努尔哈赤的黄石?割据登州图谋不轨的陈新?这都是些什么人啊?怎么跟历史书完全对不上号?大凌河之战倒是跟历史上一样输了,可山东的第二次闻香教大起义又是怎么回事?历史书上可只有天启年间前任教主徐鸿儒发动的那一次……什么?!!闯王在崇祯五年夏天就打到了北京城外,如今就扎营在城西的石景山上?!!!呃……现在的闯王还不是李自成,而是高迎祥?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正史上,确实有一股陕西流寇在崇祯五年、六年间流窜到过京郊,但很快又被官军撵了回去。)
总而言之,新版的崇祯皇帝感觉自己的头脑很混乱,可惜眼下的时局已经容不得他慢慢思考。就在他苏醒之后的这短短十几天里,京畿周边的战局还在进一步恶化。
※※※※※※※※※※※※※※※※※※※※※※※※※
——在歼灭了天津的最后一支外省勤王军之后,用兵稳重的皇太极并没有急于直扑京师,而是派遣八旗劲旅和关宁叛军,连同最近投降的内地官军,继续扫荡周边的北直隶各府县,逐一剪除京师的外围屏翼。
十月初九,金军破沧州,十月十一日,金军破任丘,十月十二日,金军攻破武清县,十三日,金军攻破香河县,上述各县官兵皆不战而逃。十月十五日,金军进逼河间府,因关宁叛将吴襄遣使诱降,河间府守军鼓噪哗变,攻打府衙,裹挟知府打开城门归顺。河间府残余各县闻讯,旋即相继望风而降。
十月十六日,陕西流寇高迎祥部盘踞卢沟桥,耀武扬威,朝廷调遣京营官兵出城迎击,未想五千京营竟不战而溃。又从通州调卢象升所部天雄军,于卢沟桥激战一日,方才夺回这处京师通往南方的要道。
十月十七日,金军围高阳城,县令挂印而逃。原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帝师孙承宗,以七旬高龄率全族子弟奋战守城,终因城小无援,于三日后告破,帝师孙承宗兵败自尽,子孙十九人尽皆力战殉国。
十月二十日,金军进逼保定府,因保定府的城池高大坚固,金军又长途跋涉,久战疲惫,一时未克。同日,关宁叛军假扮朝廷败军,骗开涿州城门,旋即里应外合,轻取涿州,切断了京师与南方的联系。
至此,京师与外界已经基本隔绝,全靠卢象升率领残余的天雄军,还有从各处逃亡过来的溃兵,勉强凑起了一万多人,在通州到卢沟桥一带左冲右突,勉强撑出一点战略空间,没有让北京城给围一个结实。
但随着京畿各县相继陷落,南边又没有勤王兵马过来,北京城里的情形还是一日不如一日,一日惨过一日,一日乱过一日——随着辽东建奴肆虐京畿,攻州破县,小半个北直隶的乡民缙绅都在往京师逃。而北京原本就是人口过百万的超级大都市,如今再涌入了大批战争难民,方寸之地内的人口居然暴涨到了一百八十万以上:这么多人口显然是北京城此时背负不起的负担,整个京师都变成了混乱不堪的难民营。
而更要命的则是粮食供应问题——从一月份的阿巴泰破关劫掠北直隶,到夏天的山东闻香教起义,再到秋天的关宁军倒戈,建奴大举入关……整个崇祯五年,除了五六月份之间极短的一段空隙,大运河都处于封锁状态。即使是那一段极短的通航时间,也没有被帝国的漕运系统利用,使得江南产粮区在今年几乎没能往北京城内运入一粒米。再加上多了近百万拖家带口的难民要吃饭,使得京师粮价在九月底的时候,就已经一口气暴涨到了每石米八十两银子,到了十月,更是继续涨到了每石米一百两银的空前天价!
即使是苏联这样严密的官僚机构,面对这等局势只怕也要抓瞎。至于原本就效率低下的大明朝廷则更是别提了。更要命的是,如今崇祯皇帝卧病不能理事,掌握六部的东林文官又跟首辅温体仁唱对台戏,以至于这个“战时朝廷”居然几乎处于罢工状态,不要说平抑粮价、赈济难民,就连维持治安都搞得一团糟!
于是,在入秋后的北京城内外,社会治安一时间空前崩坏。满街都躺满了奄奄一息的流民,商铺尽皆关门闭户,全城沉寂得没有一点生气。抢劫,杀戮,暴动之类的乱事每日都要发生上百起。
而每时每刻都在频繁爆发的抢粮骚动,更是让全城只剩寥寥几家背景深厚,请得起豪门家丁站岗的粮店还敢开业,而且店面前往往堆着人头和尸体,好似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