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罗氏五娘-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小心点。”
罗五娘辩解着说道:“我也是一时没注意,没什么事,就是一条小口子,过一会儿就好了。”
刘旺根也不好说什么,有些不开心,闷声说道:“那你就别弄了,我一个人来吧!”说着又要动手掰。
罗五娘拦住他道:“还是别掰了吧,这些足够我们三个人吃的了。”
刘旺根也不说话,闷声闷气的嗯了一声。
第110章
刘旺根提了提筐,惦量下重量,十来个玉米棒子,对他来说,不算重,抬眼看了一眼罗五娘,也不说话,眼神示意她,可以回家了。
罗五娘没好气的瞅了他一眼,说道:“这些掰过玉米的杆子,留在地里也没什么用,还会吃掉地里的肥,不如把它们都拔了吧,晾在一边,等干了就拿回家去当柴禾烧。”
刘旺根一听有理,放下手里的筐,对罗五娘说:“成,你在一边待着,我一个人弄就好。”也不等罗五娘回答,就动手拔玉米杆子。
罗五娘有些无语的看着他,这人真是,跟个孩子似的,一会儿晴,一会儿雨的,她摇摇头,也不理他,寻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了下来。
天气虽然凉了些,但是动一动还是有些热,掰了这么几个玉米,额头上就出了一层薄汗,拿出手巾擦了擦汗,随后就拿手巾当扇子,扇风解热。
刘旺根人壮力大,一颗玉米杆子,两手拉着一扯,就扯了出来,看上去跟没使什么劲似的,十来根杆子,没费多少时间,就全拔了出来,抖了抖根上的土,然后就放在旁边的草地里,整齐的放成一排,这样晾晒容易干,到时候来取也方便。
见他收拾完,罗五娘站起身来,走到刘旺根身前,拿着手巾就给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冲他说道:“不让我帮忙,你一个人干,累不累?”
就这么点事,哪里就说得上累的,想着这是罗五娘在关心他,又见她帮他擦汗,这么亲密的动作,让他觉得心里很甜蜜,脸上实在绷不住,翘起嘴角回了声:“不累。”
罗五娘见他露了丝笑意,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伸手在他手上捶了两下,说道:“你看你,跟个孩子似的,变脸跟翻书似的。”
“说我像孩子,你才像孩子哩,干这么点事,也能把自己弄伤了。”刘旺根不服气的说道。
“都跟你说了,那是不小心,再说,就这么个小口子,你还挂上心了。”
“都 了,伤口虽然小,还是要上心些,这两天别沾水了,有什么活儿,都让我来干吧。”
“。。。。。。”罗五娘无语,自己怎么就成了病号了?
两个人一路说说笑笑的回了家。
第111章
回到家后,刘旺根抢着做饭,罗五娘由着他,就坐在灶前,帮着烧火,指导着刘旺根把几条玉米洗干净,然后放进锅里煮上。
随后,她又拿了两条玉米,放进灶里,埋在柴禾里烧,烧玉米很香,她以前就经常烧玉米吃。
没煮多久,锅里的玉米,就散发出一阵香味来,甜甜的,很诱人,刘旺根闻着味道,就有些迫不急待的想要尝一尝。
中午饭因为有玉米吃,所以就做得很简单,只煮了一锅稀粥,配碟咸菜,然后就是好几个大玉米棒子,一起端上了桌。
张氏种玉米时,就见过玉米粒儿,这时见了玉米棒子,有些新奇,闻着味道也香,拿了一条玉米,就掰了一粒玉米粒儿放进嘴里,嚼着味道甜甜的,有些糯,味道很香,又连着掰了几粒放进嘴里,越嚼越香,随即就动作飞快的吃了起来,心里直叹,这香香甜甜的玉米,吃起来味道真不错。
刘旺根吃起来就没有那么斯文,掰过几粒后,就直接将玉米棒子放到嘴边啃了起来,也是动作飞快,啃两口,塞满一嘴的玉米粒,嚼两下就吞下,又开始啃,好似吃的是,天地间最好吃的美食一般。
罗五娘许久没吃过玉米,有些馋,连着吃了两条,喝了些稀饭,将胃里塞得满满的,张氏也吃了两条,她胃口似大开,吃完两条,还想再吃,只是罗五娘劝阻了,这玉米虽然好吃,但是老年人吃太多,会不易消化,积了食就不好了。
刘旺根吃得最多,一口气吃了五条,他还想再吃的,只是听罗五娘跟张氏说,容易积食,吃太多对身体没好处,他才停手,随后又喝了两碗稀饭。
一餐饭,三个都吃得心满意足,这玉米的味道,让刘旺根母子俩回味无穷,刘旺根决定,晚上还要再煮玉米吃,一定要吃个够才行。
到下午的时候,罗五娘将埋在灶里的烧玉米拿出来,因为一直用火埋着,到现在拿出来,还有余温,玉米棒子,表面有火烤过后的痕迹,略有些焦黑,但也不影响美观,闻着香喷喷的味道,跟煮玉米,又是另一种不同的风味。
罗五娘给了一条烧玉米给刘旺根,剩下的一条,掰成两断,跟张氏一人一断分食。
烧玉米,被烤掉了部分水分,吃起来干爽且有嚼劲,和着些烟火味,吃起来真的很香,张氏牙不好,一粒一粒的掰下来,慢慢的嚼,却是越嚼越有滋味,一个人坐在哪儿,慢慢品尝。
刘旺根拿着那条烧玉米棒子,闻着味道就知道好吃,也没那个耐烦心慢慢的掰,拿到手里,拍了两下上面的灰,又直接放到嘴里就啃了起来,边啃还边含糊不清的说着:“嗯,好吃,好吃。”
待他急不可待的啃完一条玉米,嘴角却黑了一圈,就像一只偷吃的馋猫一样,罗五娘和张氏看到他这副样子,都乐得哈哈大笑。他却犹不自知,莫名其妙的左右看,似想找出两人的笑点,这番动作,更是引得两人狂笑。
第112章
嫩玉米的味道不错,刘旺根想起上次马掌柜的话,就抽空掰了几个玉米给他送去,送到褔满楼时,马掌柜不在,他也不在意,就将玉米交给了小二,让他转交,顺便再交代了一句:“用水煮一下就能吃。”
店小二得过马掌柜的吩咐,对刘旺根很是客气,得了他的话,忙连声说记住了,见刘旺根要走,又客气的将他送出了门口。
刘旺根又去街上买了些罗五娘让捎带的物件,待一样一样的买齐全了,仔细清点了一番,看看有没有漏买什么,随后就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时,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他想着随便吃点剩饭对付两口好了,谁知罗五娘跟张氏两人见他没回来,也没急着吃午饭,都说先等等他,没想到他还真赶上了,张氏直说刘旺根有口福,要是再晚点回来,两人就准备用饭了。
刘旺根也笑嘻嘻的开玩笑,说道:“幸好我快走了两步,要不然好吃的全让你们吃了,我回来就只能喝你们的洗碗水了。”
三个人有说有笑的围着桌子坐下,罗五娘今天做了玉米饼,家里有个小石磨,她将玉米粒掰下来,然后用小石磨给磨成玉米浆,加了点糖进去,煎成了饼,她做好时就尝了一个,味道还不错。
刘旺根闻着有玉米的香味,还以为家里又煮了玉米,见桌上又没摆出来,心里觉得有点奇怪,也没有多想,他已经饿极了,见桌上有饼子,伸手就拿了一个,放到嘴边咬了一口,玉米的甜香瞬间溢满口腔,甜甜的饼子,带着点糯糯的味道,吃起来很香,他瞬间动作快了起来,狼吞虎咽,几口就解决掉一个饼子,嘴里塞得鼓鼓的,又伸手去拿下一个。
张氏看他这样子,真是吓了一大跳,这个儿子,虽然平时也说不上多斯文,但是也从来没有见过他这样一副吃相,真是,也不怕噎着,忙说道:“你慢点吃,慢点吃,饼子还多着呢,五娘做了不少,厨房里放着一大摞,够你吃的了。”
“嗯,嗯!”刘旺根边往嘴里塞饼子,边应着张氏,他也是饿狠了,赶了一上午的路,又是买东西什么的,早就饿了,又没舍得在镇上买点吃的,回到家来,吃到这玉米饼子,真是很合他的胃口,所以才吃得有点不顾形象。
罗五娘给他装了一碗稀饭放到他面前,刘旺根嘴里塞满食物,也不便说话,直接一只手端着碗,送到嘴边就大大的喝了一口,吃着玉米饼子,喝着米汤,这滋味,真是好,放下碗有些满足的叹道:“这玉米饼子真好吃呀!以后咱们多做几次来吃。”
“看你这副馋样子,不多做几次都不成。”张氏打趣他。
刘旺根被他娘当着媳妇的面,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伸手挠了挠头,说道:“我这不是饿了嘛,就是太饿了,才吃得急了点,娘你就别笑话我了。”
“饿了就多吃点吧,我再帮你装碗稀饭?”罗五娘问道。
刘旺根将碗递给罗五娘,笑嘻嘻的说道:“行,那谢谢媳妇了。”
第113章
刘旺根对玉米饼子表示出了大力支持与高度的评价,巴掌大的饼子,居然一顿饭吃掉了十个,胃口真不是一般的好。
张氏饭前己经吃过两个饼子,这会儿就没什么兴致了,掰了半个就着喝了半碗稀饭,就放下碗筷不动了,这玉米饼子她吃着也觉得不错,心里也赞叹,儿媳的心思巧,琢磨出来的吃食,很是讨人喜欢,只是她没有年轻人这么大的胃口,吃了两个半,己经是极限了。
罗五娘胃口也不错,之前吃了两个饼子,这会儿又吃了两个,喝了碗米汤,肚子吃得饱饱的。
一餐饭,三个人都吃得很满足,刚吃完饭,碗筷还没来得及收,就听到有人敲门,刘旺根就去开门,张氏就帮着罗五娘一起收拾。
刘旺根开门一看,原来是褔满楼的马掌柜,身后还跟着个随从,两人一身汗的站在门口,刘旺根有些惊讶他们的到来,还是很客气的招呼道:“马哥,怎么寻这儿来了?来,来,快进屋。”
马掌柜用手绢擦了擦额头的汗,一边向屋里走着,一边说道说道:“你们家真不好找,我一路寻过来,向不少人打听着,再寻到这儿。”
“呵呵,我们这地方,是比较偏一点,来过一次,下来再来就好找了。”刘旺根接着他的话说道。
马掌柜寻了个椅子坐下,说道:“我说兄弟,哥哥我也不同你兜圈子,我来啦,是为了你早上送去我哪儿的玉米,你走后没多久,我就回来了,然后照你说的,用水煮了来吃,没想到这味道还真不错,正好我们东家也在店里,一起尝了尝,他对你的玉米,真是赞不绝口啊!”
“真的吗?”有人欣赏自家的玉米,刘旺根自然是高兴的。
张氏在厨房听到外面的动静,知道是来了客人,她是长辈,也不好出去端茶倒水的,就让罗五娘泡了两杯茶端出来待客,罗五娘端着茶,对两人微微颔首,将茶放到了两人旁边,那随从客气的站起身来接过茶,马掌柜也客气的伸手接茶,却并没有站起身。
见一个漂亮媳妇出来,马掌抬头打量了两眼罗五娘,只听刘旺根说道:“这是我媳妇。”
“哦,原来是弟妹呀,真是失礼了。”马掌柜站起身来说道,心里却直感叹,刘旺根这小子,真是好福气,居然娶了这么漂亮的媳妇,心里很是羡慕,自家黄脸婆跟人家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好小子,真是艳福不浅啊!
罗五娘客气的对马掌柜微微施礼,这两人她都不认识,上完了茶,也不便久待,就准备下去了,见桌上的盘子里,还装着两个玉米饼子,刚刚没来得及收去厨房,有客人在这里,桌上还摆着餐食,有点不好看,就顺手端起来,准备拿去厨房。
第114章
马掌柜进屋就闻着香味了,顾着跟刘旺根说话,也没太注意,这会儿瞄到罗五娘手中的盘子,见是两个黄澄澄的饼子,看着也不像是鸡蛋饼,而且这香味也不一样,也不知道是用什么做的,甜香甜香的,咦?甜香,怪不得觉得有点熟悉,莫不是玉米?马掌柜在心中猜测。
这时肚子却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声音比较大,这时几个人都没有说话,屋内四人听个正着,马掌柜有些尴尬,笑了笑掩饰道:“午饭还没吃,急着赶来找你,尝过玉米就来了,所以没顾得上。”
刘旺根倒是豪爽的一笑,说道:“要是不嫌弃,咱们家还有些饼子,你们俩将就吃两口?”
马掌柜闻着味道就觉得香,听他这么说正求之不得,连声应道:“那敢情好,正愁这顿饭上哪儿吃去,如此就有劳兄弟了。”
刘旺根接过罗五娘手中的盘子,放到了桌上,罗五娘就去厨房,准备再拿一些饼子过来,中午还剩下一些稀饭,她热了把火,没剩下多少,就找了两只小碗装了,刚好一人一碗,拿了托盘,将一盘饼子两碗稀饭,加上一碟咸菜,端到堂屋。
马掌柜三两口吞下一张饼,觉得这玉米饼,可真好吃,以前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饼,看了看空空的盘子,心想,怎么就没了,不是说还有些饼子么?这会儿见罗五娘端着托盘出来,上面满满一大盘饼子,看得他两眼放光。
待罗五娘刚放下,还来不及说话,他伸手就拿了一个饼子吃起来。看得罗五娘心里疑惑,这人是不是来家里讨吃的来的,也不再理会他们,厨房里还有好多活儿没干呢,竟直去了厨房。
马掌柜二人也不多话,埋头苦吃,这期间刘旺根硬是没插上一句话,说了几句,见他们也没应对,也就不说了,坐在一边看着他们吃。
二人将桌上的碗碟一扫而光,那个随从更是把咸菜碟子里的菜渣子,都抹了干净,见两人吃得直打饱嗝,刘旺极这才邀请两人到一旁坐下喝茶。
一餐简陋的饭菜,让马掌柜夸赞不己,对刘旺根竖起大挴指,说道:“老弟真是好福气呀,你家的餐食虽然简单,但这味道,真是不错,那玉米饼子不说,是个稀罕物,就是你家配的咸菜,味道都极好,你天天能吃到这些美食,也算是一大享受哇。”马掌柜说得有些夸张,这些饭菜,说起来也是一般,只是他有心想要跟刘旺根攀扯,就尽说些好听话罢了。
刘旺根听了他的话,果然是很高兴的,夸奖他家的饭菜好吃,那就是在夸他媳妇儿能干,听马掌柜说的这些话,他觉得十分受用。
饭吃饱了,马掌柜似乎又不那么着急了,两人很快就又熟络的攀谈起来。
第115章
马掌柜是个精明人,在刘家吃完一餐饭,品尝了玉米饼的味道,这让他又发现了新的商机,越发想要谈成这笔买卖。
刘旺根也不是个太贪心的人,既然有人买,他也愿意卖。
一个愿买一个愿卖,这事谈起来,也就很顺畅,最后定下五十个铜钱一条嫩玉米,事情谈妥,马掌柜欢欢喜喜的走了,临走时向刘旺根讨要了二个玉米饼,说是带回去吃。
刘旺根不觉得二个玉米饼是多大的事,很大方的就给包了二个,让他带着上路。
从第二天开始,刘旺根就每天上后山掰了嫩玉米,往镇上给福满楼送去,至于马掌柜是如何销售的,他并不清楚,他只管每天不断的为福满楼送去玉米棒子。
这样频繁的去镇上,也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时不时的就有人来打听,问他怎么每天都去镇上?去镇上干什么啦?刚开始还敷衍几句,但时间长了,瞒也瞒不住,陆陆续续的,大家也就都知道了。
“你听说了吗?刘旺根家发财了,听说他家在卖什么东西,天天都往镇上送哩。”村妇甲有些羡慕的说道。
“早听说了,那东西叫玉米,听刘旺财家媳妇说了,罗五娘给他们家送了几条,说那味道吃起来怪香的,我想着那味道肯定是好的,要不然也不会有人问他家买啊!”村妇丙说道。
“哎呦,说起来咱刘家村,大多数村民都是本家,同是出自一族,这刘旺根可不能,只顾自己,闷声发大财,也不管管咱们这些人,怎么说有了好物什儿,也该分给大家一起种才是,本家人是应该帮衬才对呀。”
“说是发财了,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发财了,不就是地里长出来的吃食么?能值几个钱?”艳娘说道,她就是见不得刘旺根家好,她也没见罗五娘有什么本事,可是村里好几个女人,都在说她的好话,听到这些,就让她心里发堵。
“艳娘,你别不信,村里好多人都在说呢,肯定是发财了。”
“对啊,刘旺根天天都挑着萝兜,往镇上送玉米,要是没有钱赚,他犯得着天天跑嘛。”
“嘁,那刘旺根,以前在镇上做短工,一天三十个铜钱,不也经常跑嘛,我看他啊,肯定是个见钱眼开的,有点小钱,就拼命往上扑的,我就不信,就他那些破玉米,能赚出个天价来。”艳娘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见艳娘如此反应,有两个经常得她好处的妇人,就立刻闭住不言,其她人也不好再说下去,其关各自心里也打着小算盘,见别人家发财,而自家却没有动静,是个人心里就会有点想法,更何况这几个女人,平日都是得了便宜便卖乖,有了便宜就想占。刘旺根家现在赚了钱,她们更是挖空了心思的,想去分一杯羹。
第116章
对于外面的传言,罗五娘有所耳闻,心里也寻思着对策,万一族里发难,该如何应对?
刘旺根现在每天都往镇上送去一担玉米棒子,马掌柜也没有要求他加多一些什么的,估计褔满楼一天的消耗量也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