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傅阳春秋-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这样真的不会觉得自己没出息吗?放弃了这么好的地位?”梦琳有点不敢相信。
御风把白色发带扎到梦琳的左马尾上,“不会,我现在终于明白古人为什么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来这里面还是讲究顺序的,自身的能力、道德尚没有修炼好的人怎么能做出像样的事业?家庭、爱人都照顾不好的人怎么敢去承担责任?让这样的人去治国还能不祸国殃民?更不要提平定天下。所以,先要照顾好自己身边的人。”
“这话我爱听。”
“我也爱听。”
从此,寝室里多了各色花卉。
“孩子们越来越懂得花的意义了啊。”园圃中,花开正艳。
 ;。。。 ; ;
四、雨
嗒——嗒——嗒——
清脆的声音传进耳朵,原来是又下雨了,傅阳所在的山东之地雨水充沛,隔三差五就会有或大或小的一场雨落下,然而今天听到雨的感觉不太一样。
阳台上有不少遮雨用的顶篷,最上面有瓦片覆盖,看起来像是一个小小的屋檐,之前遇上下雨的日子,大家只是能想到去上课必须携带雨具,不能穿布面的鞋,训练课要淋雨这类事,而今天恰逢周末,以完全放松的心态去听雨,别有一番感受。
这雨声会给人带来一种闲适的感觉,瓦片不同于水泥屋顶,一层层铺陈于顶棚上,高低不等,错落有致,因此雨点打在上面便会发出高低不同的音阶。细听上去好似还能串联成一首清脆的曲子,有时曲声又似有似无,越想用力听越听不到,不去刻意听时声音反倒能够悠悠传来,亦真亦幻,确实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干嘛呢?愣神半天了?”梦琳在御风眼前晃了晃手。
“啊,没什么,听雨的声音呢。”
“听雨……吗……”梦琳沉默了,静静地走到阳台,似是想到了什么。“这个周末你们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吗?”
“没有。”
“那想不想去听真正的雨声?楼房里可听不到最纯粹的雨声。”
“好啊!”
三人来到了归化民村落。
“这里……就能听到真正的雨声?”御风不明白,归化民村落距离学院仅有三里不到的路程,雨声还能有多大区别?
“当然啦,真正的雨声只有在平房瓦屋农家院儿才能听到,最好旁边还能有条小溪什么的,让我看看……那一家。”梦琳指着一家靠近河岸的小屋。
坐到农家小屋中,望着窗外的田地、天空,一切景物都因为雨水而变得模糊,有时一滴硕大的雨滴突然砸到眼前的窗上,啪……画出一个圆形的痕迹,痕迹很快与周围的雨水混在一起,化作一道水线流下来,给模糊七中校区增添了一分透明,此等雨景的确别有滋味。
“御风,你在现代世界这样听过雨,赏过雨么?”梦琳推开一扇窗,泥土的芳香混杂着水汽涌进房间。
“没有,你们知道我家住在渤海之滨的城市里,从小生活在楼房,没能听过这样真正的雨声,不过我特别喜欢看雨景……”
小气候一到快下雨时御风就会跑到阳台上看天。尤其是夏天,雨前的凉风最为清爽,能把全身的暑气瞬间带走,风吹云动,那时的云朵不断变化着形状,厚重而迅速,可以激发出孩子无数的想象,云里会不会飞出一条神龙?或者是外星人的飞碟隐藏在其中?
御风最喜欢看远处的乌云朝自己这边吹来的样子,远方一片漆黑逐渐蔓延开来,慢慢的靠近将天空一分为二,再到乌云盖住头顶仅剩的蓝色,阳光暗淡下来,黑暗暂时统治了天际,那时你会感觉“黑云压城城欲催”这句诗一点儿也不夸张。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忽然会有一两个雨点淘气的先掉了下来,打在人的手上、脸上,不到三五秒雨点就会纷纷落下,遂成倾盆之势。如果遇上刮风就更有意思,雨水砸在地面上、房顶上能够形成白色的波浪,一浪接着一浪,跳动的雨点溅起的水珠和水汽混和,给世界蒙上一层白雾,这时老妈总会说,你看,这雨都下白了。
“那云、那雨让人感到莫名的兴奋,尤其是孩子,御风甚至会觉得雨点都是活的,乌云也是活的,它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行动。”御风陷入了对儿时观雨的回忆。
“没想到你还挺有文艺细胞嘛。”梦琳接话道,“我的老家是个临江小镇,虽说不比苏杭,也算是个水乡,安闲恬静的生活中遇到下雨是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因为除了观景之外还可以真真切切的听到雨声。不仅雨点是活的,雨声也是活的,它们打在瓦片上你听到的是叮叮叮,打在门廊门柱上你听到的是咚咚咚,打在地面的水洼里上你听到的是啪啪啪,而打在屋外小河里的雨声也是含糊不清的一片哗哗声,这些声音交织成的音乐堪比仙音。我最喜欢的就是先在屋里听着房顶房檐传来的雨声,然后再像这样,”梦琳忽然推开窗子,雨声就像被调大了的音响,忽然清晰起来。
“有意思吧?我每次都这么玩儿。在平房,在院子里你能更加真切的看到雨点是怎么落到地面,怎么溅出水花,溅出的水花又是怎么和其他水花相互碰撞。江南的雨,有时候连绵不断下上一两天,有时候又会忽然停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就是这种感觉。”
“我呢,出生在天府之国,峨眉山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们那里的雨特别细密、缠绵,一年之中总是阴多于晴,夏秋之际每天都会下上几场雨,那雨极小,小到根本不用打伞,所谓细雨湿衣看不见。而少有的大雨会让整个世界清明起来,大地被洗刷一新,人的精神也随之振奋,每到这时我都会在山中听鸟叫蛙鸣,那里有一种琴蛙,叫声像拨动琴弦,我就坐在石头上听着,一听几个小时什么都不去想。”
“原来你住在峨眉山下啊,那里人杰地灵,怪不得你天生就有通神力。”梦琳意识到通神力对小雪来说是个灾难,马上改口,“我是说……我是说……”
“没事的,或许我的力量真的和那里有关联呢。”
“咱们今天观雨、听雨、回忆、念诗,简直过上书本里文人雅士的那种生活了。”
“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古人区别很大吗?学院里除了有灯以外没有任何的电器设备,学的课程都是诗书春秋,当然也应该体验下古人听雨吟诗的情趣,说起来真的是好久都没有像今天一样认真地听雨了,小雪你说是不是?”
“嗯,这样挺好,周末不只是上城逛街,还可以听雨踏青。”
长大后大多数人罕有机会能抽出一时三刻的时间来专门观雨听雨,学业的压力,和他人的关系总使我们心烦意乱;好看的节目,各种娱乐活动又占去了多数时间;在列国世界人们还要上课训练,甚至面对战争,为生存而战,太久没有能静下心来感知世界。
能够找回儿时听雨的心境,即便只是偶尔,也不错。
“三位,野村粗茶淡饭,不成礼数。”归化民虽说获得了国人待遇,但毕竟头脑中的阶级观念根深蒂固,他们总感觉傅阳的学生是“上等人”,生怕招待不周。
……
“村民们太热情,我都有点不好意思再过来了。”御风说话时,雨已渐歇。
“是啊,把大家归为平等、自由之民容易,真要化为大家的意识,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
 ;。。。 ; ;
五、彭城来访
“今天有什么活动吗?一早起,校门口就有人挂灯笼。”御风习惯每天早起在阳台上看看远方绿色,这是儿时老妈教给他保护视力的方法,来到傅阳学院后远离了电子产品,倒是不用担心视力下降,而这个习惯被保留了下来。
“中秋节要到了。”小雪给巴巴梳理着毛发,巴巴很享受的不时哼哼两声。
“对耶,这周四是八月十五!”梦琳翻着傅阳版日历。
“咱们学院这点好,节日特别多,周末也不加课。”
“通知,今明两日彭城大夫到访学院,日常训练改为比武,再播放一遍……”
“东门凌云来了,这下又可以活动筋骨了。”御风抻抻腿,做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别怪我没提醒你,你和彭城大夫可是要单挑的。”
“哦,对对。”
午后,申时,大校场。
“列御风,吾闻国人推子为国君人主,奈何辞之?”东门凌云先是一礼,接着便抛出了问题。
“德才不当其位,安能尸位而素餐?”御风的古文会话水准进步不小。
“不为名惑,善矣。”东门凌云从背后抽出双钩,摆好了架势,习武的人就是不同,废话不多直奔主题。
“请指教。”
这次,东门凌云处在极佳的状态,相信是经过了刻苦的锻炼,甫一动手他便占据了优势,双钩比御风的剑略短但更加灵活,御风的盾牌会遮挡一部分视线,东门凌云利用这一点大做文章。
双钩这种兵器功能十分全面,有锋带刃,可钩、可扎、可砍,如果加以灵活运用则是单兵作战的利器,东门凌云一钩专门瞄准御风剑身,限制他的行动,另一钩主攻,弄得他十分狼狈。
御风疲于应付,对战自己人也不好使用通神术,其实这种情况下也使不出什么通神术。
稍有不慎,御风便会中上一招,数十回合下来他已经有多处被打得生疼,龇牙咧嘴,还好对方手下留情,方才没致于挂彩。
除去通神术,御风在比武中常用奇招取胜,这些奇招大多是一些破釜沉舟的战法,最常见的是把剑或者盾扔向对手,同时全速靠近予以重击,这次他仍想如法炮制。盾牌被他横着甩了出去,直奔东门凌云腰部而去,攻击这个位置是让人最难躲闪的,既不能蹲下,也无法挑起,侧身也让不过去,只能接招,与此同时御风持剑劈向对手,上下夹击。
本以为可以出奇制胜,不想东门凌云只是稍稍一愣,随即抬钩将盾牌钩到一旁,力量轻重拿捏得恰到好处,借力使飞行的盾牌发生了偏移,同时钩住御风的剑向外一拉,使他失去防备,接着迅速踢出两脚,正中御风腹部、前胸。
御风站立不稳坐于地上,剑也同时脱手落地。
完败……
比武讲究点到为止,不能随便用伤害性的招数,拼的是纯粹的武艺、功夫,御风感到自己还是差之甚远,正是“以力伤人易,以武服人难”。
“我输了,佩服。”
“木实繁者,其根必深;城郭坚者,其基必固……”
东门凌云的话直指御风的弱点,根基不稳,基础不牢,武艺比拼的不仅是力量、速度或者招式,步法、力量控制、观察力、预判……都可以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御风的通神术远远没有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假如某时某地失去了可以凭借倚仗的强力术法,只能靠自身武艺争取胜利时又当如何?一味依靠通神术取胜,不如说是把身家性命交给运气,交给老天。
“敬闻大夫所教。”
比武落下帷幕,御风又被拉去参加招待彭城来访众人的宴会。
宴会上,大家不知不觉聊起了关于傅阳国与列国世界区别的话题……
傅阳在列国世界里绝对是另类中的另类,历来被中原诸国视为东南蛮夷,其开化程度尚不及吴、越、楚等国。这个看法很有意思,别的不说,单论起开化文明程度,傅阳的现代人不知道比起列国人高了多少,用现代词儿说“甩他们不知多少条街”,怎么就成了蛮荒未化之国?
列国的判断标准很简单,那就是服饰装束,在以宽衣长袖为衣着端庄标准的世界里,傅阳学院短裙露大腿的女生服饰简直是离经叛道,仁人君子看到了怕是要纷纷掩面,大呼“非礼勿视”。这倒怪不得他们,哪怕到了明清两代,女人穿成这样也是没法被接受的。
说来也巧,南方吴、楚之地的夷、越之人有断发文身的习俗,常常衣不蔽体,于是傅阳便被认为和他们是同一族群。
所谓断发,就是修剪头发胡须,而文身就是纹身,不穿衣服只是在身上纹写上图案,华夏古人讲究盘头作髻,男子还要蓄须,那才是文明人的体现,《战国策》中有记载“漆身而为厉,披发而为狂”,披头散发会被认为是疯子。可怜傅阳学院的女生们精心修饰自己而做的发型,穿的漂亮裙子,结果反被当成疯子……
这样带来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傅阳的女生嫁不出去,哪家也不愿意娶一个穿短裙,能上阵打仗的女人回家,更没有媒聘愿意从中牵线搭桥。
《战国策》中记载了一则故事,齐襄王曾经落难,改名换姓逃到臣下太史敫(音:角)家里去做仆人,替太史家浇园子。太史敫的女儿看出这个男子穿着相貌并非常人,于是待他很好,两人暗生情愫,随即私定终身。
后来齐王复国,立即册封其为王后,太史敫平地一声雷成了国舅,但不成想老爷子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说了句“女无谋(媒)而嫁者,非吾种也,污吾世矣!”便转身离去,终其一生,再也没有看过齐王和王后一眼。
即便女儿贵为王后,如果婚姻不合礼制,做为父亲竟可以做到“终身不睹”,由此可见傅阳的女孩们嫁给学院以外人的可能行几乎为零,这也造成了学院大龄剩女越来越多的问题,毕竟整个学院只有十分之一是男生……
为此,学院甚至就是否允许一夫多妻进行过表决,双方争执不下,最终这项动议没有得到通过。公西子闵完全搞不懂为什么这种事也要表决,他认为有妻有妾应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或许就是男权社会的一个侧面。
 ;。。。 ; ;
六、中秋 上
八月十五,是华夏族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的中秋。
由于闰七月,今年的中秋来临时已比往年晚了整整三十天,天气已然凉了起来。
“好冷,”梦琳被一阵凉风吹回了屋,“学院发不发冬季服饰啊?”
“这事得问班长。”
“端木班长……”梦琳象征性的对着阳台喊了一句。
“傅阳从来就没有冬季服饰,”端木莹刚巧在阳台上看风景,“我们练武之人这点寒冷都承受不了可不行。虽说穿着短裙练武显得不伦不类,不过从磨练意志的角度看有利而无害,尤其是女生……”
端木后面的话已经没有人在听了,让她生为女儿身真是冤枉了她,这么热血的青年真是不多了。
“我以后也要穿裤袜了,太冷了。”
“我觉得还好。”
“你当然没事,你有通神力护体嘛。”
“可按理说……梦琳应该更不怕冷才对。”
“也是啊……”
“早点来了,今天中秋节学院会组织大家做月饼。”御风推门进屋。
“还有其他活动吗?像七夕那种民俗活动或者联欢会什么的?”
“没有听说。”
“这么重要的节日没有理由不重视的,我可是猜灯谜的高手。”梦琳跃跃欲试。
“高手先吃饭吧,一会儿我来给你梳头发。”
“好,今天我要学小雪扎双马尾。”
“那我扎成平常梦琳那样。”
“好,好。”
出人意料的是,整整一天都是正常的上课训练,没有任何举办庆祝活动的迹象,仅仅是要大家做月饼。
“真是没劲,至少也要猜个灯谜吧,前几天学院明明在准备庆典。”梦琳一边嘟囔一边把水掺进面粉中。
“水多了……”
梦琳这才意识到自己掺水过多,面已经可以和泥了。
“坏了坏了。”梦琳又下意识的加面,结果面多加水水多加面,最终形成了巨大的面团。
“由美,你们不用和面了,我们和的够半个班用。”
半个时辰之后,豆沙、枣泥、五仁各色月饼在桌子上冒着热气。
“你们说我是不是对中秋的期待过高了?唉……”梦琳脸上难掩失望之色。
“还好吧,至少有月饼吃,而且咱们寝室的最多。”
“算了,赏赏月就回去看书写作业吧。”
“今天多云,看不到圆月。”小雪凭栏望天道。
“啊?看来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