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育儿宝典-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后又挟了一块藕进口,咽下了才说:“我只喜欢这些家常小菜,大菜都坏了我的肠胃了。”

  小荣佳正拿筷子捅藕孔里的江米,这时也说:“只要娘喂我吃,大菜小菜我都喜欢。”

  众人不由笑了起来,太后笑着说:“就该说说笑笑的,方才吃得有滋味。想我年轻时,执着那些规矩,只是自己寂寂然的用饭,多好的东西,吃起来都是味如嚼蜡。如今也说得上话了,只道规矩都是人定的,还是大家坐一起吃,热热闹闹的才是,还好你娘俩也随意,这才吃多了一点。”

  李月荷笑道:“母后随和,我等也得益,得以共享美食。”

  说说笑笑用完了晚膳。

  (弱弱的说,手中还有粉红票的,投给我吧!可能月底结文,很想拿一次月票奖!)


第一百二十三章 黑豆腐

  过了几天,太后的手虽还稍有些酸痛,但大体已是恢复如常。因边境的战事越来越吃紧,便思去宫外的大稳寺拜佛求保佑。

  因择了吉日,便带了李月荷小荣佳等人出了宫,早有几百侍卫守候在宫门口,护送了太后等人到达大稳寺。

  大稳寺主持听闻太后要来祈祷,早早就遣散了信众,令人布置好了佛堂,带领一众僧人候在寺院门口,一见太后等人到了寺门,下了轿,忙迎了进寺。

  因定了祈祷三天,大稳寺众僧人那敢大意,全部打醒精神,全力安排。寺院与寺院之间也有等级和贫富之分,大稳寺因常能接待一些宫里的贵人,因而在各庙中还享有盛名,坐镇庙里为信众解签的妙心禅师更是名扬内外。

  虽是为国祈祷,因自有太后带领,李月荷倒也无须忙什么,只是抄抄经书,跟着众僧坐坐禅,念念经就行了。只是小荣佳坐不住,常吵着要出寺院门口走走。

  第二天起来,上了头柱香,太后求了一签,因拿给妙心禅师解签,妙心禅师一听太后说是求国运的签,拿过签很郑重的看了半晌,缓缓念道:“独步两重山,孤鸾转又翻,长江无信鲤,佳人去不还。”

  过了半晌,妙心禅师才说道:“此签是下签,却还有转机。=君?子?堂?首?发=只不过……”太后叹口气说:“就盼着有转机呢!只不过什么?有话不防直说!”

  妙心禅师闭了眼,过一会睁开说:“只不过,转机来时,皇上心目中有那个娘娘是佳人的,将会与他天人永隔。”

  李月荷心底一惊,皇上心目中的佳人?难不成是自己?只不过这些虚幻之事,哪里就能信了?遂转身走了开去。

  来到寺庙的后院。却见几个小僧人正在往井里打水上来,见了李月荷,都合十叫了一声施主,念了一声佛。李月荷也不甚在意,只信步走了走,便回了房,半闭了房门。

  才拿出经书来,忽感觉背后有些异常。不由回头一看,却见一个人立在门后,不是吴毅却是谁?

  李月荷惊喜交集,正想开口。却见吴毅以眼示意,忙起身关了门。待稍一坐定,李月荷不由问:“你怎么会来的?不是正打仗吗?”

  吴毅微微一笑说:“我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监军,在军中并无实际权力。周将军恨不得我不在军中,因探子来哨探南明,我说我曾经出使过好多次南明。对地形和地势比探子还熟悉,周将军自是马上问我是否愿意一探南明最近的虚实,我自是应了,到此方知你来了大稳寺,自是想办法来见你一面。”

  李月荷埋怨道:“太后也一起来了,你知道此处有多少侍卫吗?而且现在两国交战,形势如此危急。你一个人就敢来了?若是被发现了,还不乱刀砍死?”

  吴毅见李月荷为他着急,不由心里一甜说:“如今虽凶险,但这个大稳寺我以前也来过,这后山中却有一条不为人知的小路。我是昨夜里悄悄从那里上来地,今夜里再悄悄的从那里下去,包保没人发现。”

  李月荷哼道:“我看你是活腻了,如今剑拔弩张,你不在军营里好好待着,还出来作探子。可不是疯了!”

  吴毅一笑说:“荷妹。值此乱世,我只怕你有不测。若不能亲见你一面,我始终不放

  李月荷听了,心里有了一些些的酸涩,不由伸出手来按了按吴毅的手说:“毅哥哥,你为什么至今还对我那么好?”

  吴毅反握住李月荷的手说:“我只怕你处境堪忧啊!若不想法子快快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只怕不日就会变生不测。”

  李月荷点点头说:“若得好时机,我那会坐以待毙!正豪说你已找到那个地方了,此事可是真的?”

  吴毅点点头说:“也是上次押送粮食走海道时,在海上无意间救了一人,方知她是这个地方的人,有她接头,应是不难进入这个地方。”

  李月荷低声道:“正豪兄妹已来了南明,现在城外落脚,我交托他们办的事,他们应该已是办妥了。”

  吴毅又低低嘱咐了许多话,只要李月荷好好保重,以备有机会可以逃出生天!

  正说着,听到外面似有声音传来,李月荷打开窗子,吴毅自跳了窗户,往后边藏匿去了。

  却是小僧人来请李月荷用午膳,午膳地几样素菜做得很是精致,有一道豆腐,却是黑豆做的。李月荷豆腐见得多了,黑豆豆腐却是少见,尝了尝,味道虽是淡了一些,却也还可口,便笑着说:“这个黑豆豆腐倒少见,难为想得出要用这个来做。”

  在旁侍候的小僧合十说:“施主客气,这个黑豆豆腐却是主持叫人特意做了孝敬太后和娘娘的,说是这个黑豆味甘,性平、温,有补肾养血、黑发明目、滋阴除湿、利水解毒地作用。还请太后和娘娘多尝尝。”

  太后听了,便吃了一点,点点头说:“似是有点涩,不够嫩滑,虽比不上宫里做的豆腐,却也罢了。”

  僧人笑道:“这个黑豆本身却是有点涩味的,打磨好时,已想法子去了涩味,不想太后还是尝得出来。”

  李月荷笑说:“太后什么没吃过,这个豆腐,自然是一尝就知道是什么出身了。”

  说着笑了起来,小荣佳也吃了一点豆腐,摇头说不要了,手里只指着一碗糯米丸子说:“我要吃那个!”

  僧人笑说:“小公主也是识货之人啊!这个白玉丸子却是和了豆腐做成的,口感还过得去的。”

  小荣佳尝了尝,却是吃了几个,太后笑对小荣佳说:“来了这里,跳跳闹闹的,你倒吃得多些。可怜你娘,被你吵地吃不下了。”

  小荣佳听了,忙挟了一个糯米丸子到李月荷嘴边说:“娘,张开嘴巴,我来喂你吃。”

  李月荷含笑吃了,只说:“那一天你能照顾自己了,不要让娘操心,我就心满意足了,还能望你来喂我呀?”

  (继续呼叫“粉红票”,其实这阵子天天呼叫粉红票,自己也有点烦了,但,月底就要结文了,若不呼叫,只怕唯一一次的月票奖就与我无缘了。叹息!)


第一百二十四章 泡温泉

  饭后,因太后手臂酸麻,叫宫女上来捶打,僧人见了说:“庙里后山有一处温泉,泡浴后却是对关节各种酸痛有所缓解,若是太后不嫌弃敝处简陋,倒可以一试的。”

  太后喜道:“若有方法缓解酸痛,哪能不试?”因此祁完福,又念了一遍经,便来到后山温泉的地方,众宫女早把一切布置好了,各处该围的围,该遮的遮,李月荷自带了小荣佳也在旁侍候,太后只着一层亵衣就下了水。在水里泡了一阵,舒服的叹口气说:“果然名不虚传,向来听说有这个温泉,不想今日才得以享用。”两个小宫女也下了水,帮太后把亵衣也脱了下来,忙着上去按摩手臂,以使血气通行。

  小荣佳坐在池边泼着水,太后笑说:“小心肝,你也脱了衣裳下来泡一泡吧!”

  小荣佳笑着说:“好啊,我要跟皇奶奶一起玩水。”

  宫女帮小荣佳脱了衣裳,小心的抱着下了水,又忙着上前帮小荣佳搓背。小荣佳自己泼水玩着,不小心泼了一些到头脸上,宫女忙帮她擦干,一边帮她搓了搓小耳朵,一边说:“小公主长得一对好耳朵,连长一颗痣也会挑地方,竟长在耳轮边上。”太后听了拉过小荣佳看了看耳朵笑着说:“小心肝,不注意看,还以为你这耳轮被种了一颗黑豆在这里呢?”小荣佳笑着应:“皇奶奶,这是痣,不是黑豆,娘说,这个痣是不会消失的。”

  太后呵呵笑说:“不会消失啊!好在是长在耳轮边上,要是长在脸上,就不得了啦!”

  泡了半天的温泉。太后叹说果然身子轻爽好多。至晚,手臂竟能举高而不觉酸痛,笑说:“本来是来为国祁福的,不想倒先为自己治好了手。”

  李月荷笑说:“南明国也少不了母后,若母后有个什么事,可叫谁人提着皇上,这么多年来,若不是母后在后边苦苦支撑。单凭皇上一个,只怕早给大臣们逼得无路可走。”

  太后点点头说:“只怪我从小管教皇儿,管教的太严厉,造成他做事略为软弱。如今登基也有好几年了,姓子倒比前刚强一些了,就是凡事还是不够果断,若不是我费尽心力为他营造好一切,只怕更难。”

  第二天各种祈祷仪式完成了,一行人忙回了宫。

  因边境战事越来越紧。唐子仪为了鼓励出战的战士们,令后宫所有人都缝制衣袍送往战场,宫里的用度本来就削减了不少,这下子更是雪上加霜,各各忙碌,却也不敢抱怨,只是各人脸色越来越沉。

  李月荷随了太后住在静心殿中。一步也不敢出宫殿门口,只怕不经意碰到其她地妃子,会招来怨毒的眼光,毕竟有些妃子的亲人正在战场上浴血而战,有些已阵亡。战场上的敌人她们见不到,但后宫中明明白白的一个北顺人,却是可以恨的。

  这天早上,传来了一个惊人的大消息,说是纪魁临阵撕杀时,不敌周穆。当场落马被擒。听闻已是投敌,与李复起达成协议。事成将封为镇国大将军。

  唐子仪一边令人监管了纪府,一边将信将疑,一方面觉得一向忠直的纪魁不至于会叛国,一方面想起纪菀之死,只怕纪魁心灰意冷之下做出不理智地事。

  太后听闻了纪魁叛国之事,只是说:“皇儿,在这当口,切不可大意,还须派人查明真相再做定断。只盼这只是北顺反间之计,纪将军一向勇武,那会轻易投敌?”

  李月荷也疑惑的说:“纪将军虽已年将不惑,但也不至于一战就被擒呀?况且如今两国交锋这么久,北顺只战胜了几场,却还没攻下一城半池的,纪将军只须稳稳坐守城池,待对方粮草补给时再抢粮草以绝其后路就是了,何须以身涉险。”

  唐子仪沉吟半晌,只得令人再探,于第二天,却得了新消息,说是纪将军还好端端的守在城内,之前只是北顺散布流言以乱军心而已。同时带来另一个消息,说是秋季干燥,众军士身上搔痒,有地已抓出血来,还盼有良药以解此痒。

  众太医聚集了很多止痒的药品全送到了边关,这天,因小荣佳身上痒,竟一下子找不到半点止痒的药,李月荷只得拿菜籽油帮她涂在身上,不想也止了痒,这才放下心来。

  这天午后,小荣佳吵着要李月荷带她出去走走,李月荷缠不过她,只得更了衣带她往御花园的地方而去。到了御花园中,因梨树果实累累压倒枝,小荣佳拉了小宫女的手在下仰望,李月荷遥望远处的荷花池,突见池边似有人影一闪,心里疑惑,信步走了过去。

  来到荷花池边,却哪里有人?李月荷站在曲桥边上,探头看了看池水,揉揉眼,心道自己这阵子精神恍惚,可能是眼花了。正等转身回去,脚步才一移动,突然发觉脚尖似是踏到了什么东西,脚下一滑,整个人向池下坠去。李月荷还来不及惊呼,手里忽一紧,整个人已把人拉了上来。

  来人低声说:“娘娘还请小心走路!”

  李月荷定睛一年,拉她上来地却是这宫里的侍卫,心知刚才定是有人暗算于她,却被这侍卫破坏了。心里忽又一惊:看来自己还是被人暗中监视着的,若不是有人要害自己,只怕还不知道暗中有人在跟随她呢!一边心里愤怒,我只不过来花园里散散步,又何须暗中叫人监视我。

  等李月荷带了小荣佳回静心殿,却见太后愁烦的踱着步,不由劝道:“母后,形势如此,只能盼严将军与纪将军打退李复起了,多想也无益。“

  太后摇摇头说:“我如今忧的却不是这个,而是明儿个有大清的使者到,却不知他们有何目的,我只怕皇儿吃亏呀!朝内无大将,若是大清竟有什么目地,只怕防不胜防。”

  李月荷诧异的说:“这个时候,大清使者来干什么?莫不是看两国交战,他们想来混水摸鱼?”

  太后点点头说:“我也是这样忧虑呢!也罢了,明天在朝堂接见他们,且知道他们有个什么说法再说吧!”

  两个人又猜测了一遍大清使者的来意,商量了一会,这才用晚膳。

  (真的很谢谢亲们对我的厚爱,粉红票已经有81张了!继续大声疾呼:请投粉红票给我!)


第一百二十五章 煎鹅肝

  第二天,太后得知大清使者的来意后,对李月荷说:“如今想来拣个便宜呢!只说要跟南明结盟,结盟后就帮南明一起打北顺,说的倒好听,谁不知他们狼子野心呢!”

  李月荷皱着眉道:“若说是要结盟,只怕会提出很多苛刻的条件,在这当口,明显是来坐收渔人之利的。”

  太后叹道:“条件倒还没提,不过相信也不会简单,只是跟他们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前路艰难啊!若是拒绝,非但怕他们趁虚而入,也怕少了一个击退北顺的机会。我本也是北顺人,也不想看南明与北顺两败俱伤,让大清趁机入侵!”

  李月荷想了想说:“那不如先把大清的使者用一些借口留在这儿,却让人露出口风去,让北顺的人知道有大清的使者在我们这里。若北顺知道这个事,必定会着慌。因为开战这些日子,他们并没有讨到什么好处去,不过是双方折了一些兵将而已,他们连一个城池也还没攻下呢!”

  太后点点头说:“皇儿也是这个意思,让北顺的人知道大清想与我南明结盟,到时再做出准备结盟的样子来,李复起必定着慌,到那时,再与北顺谈判,能拟个停战协议也不一定。此事若做得好,却也是一个好时机。”

  李月荷出了一下神方说:“若如此,还得先使人笼络住使者,待这边的人安排好一切事再放他们走。”

  太后点点头说:“正是这样!”

  太和殿中,大清的使者正宣读着国书,音调竟是很标准的中原话,可见下了一番苦功。^^君??子??堂?首?发^^

  等使者宣读完后,唐子仪不动声色的问殿中的大臣们道:“各位爱卿觉得如何?”

  众臣听了,分辩不出唐子仪的意向。一时却是鸦雀无声,无人作答。

  两位使者中地一位见众臣不说话,有点着急,便道:“我大清与南明相邻,如今不忍见南明遭北顺欺凌,只思来相助南明,若是打退北顺,我主只要你等每岁进贡些许粮食。些许金银,些许牲口,些许……”

  “大胆,尔等不过是我朝手下败将。竟敢如此狮子大开口,不自量力!况我朝又没向尔等臣服,谈什么岁贡?”众人循声一看,说话者却是王侍郎。

  使者正欲分辩,唐子仪淡淡说:“使者既来了我朝,凡事自当好好商量。只烦请使者先修书一封与你国主,就说结盟之事,关系基业之安危,还得慢慢细议方可实行。”

  使者笑道:“此事却不宜拖得太久,若拖下去,只怕北顺军不日将会踏过来,到那时。只怕南明国土不保啊!”

  唐子仪淡淡一笑说:“谁胜谁败还不一定,你们国主还是先忧虑一下如何尽快恢复国力吧!毕竟我南明跟北顺是姻亲国,有些事情若谈得妥,也随时可能再订盟约的。你国主若想跟我南明结盟,还得好好的商议才是。^^首发?君?子??堂?^^”

  唐子仪说完便结束了朝议。站起来回了后宫。自有内侍上来招呼使者。

  因国事日艰,人心浮动,有大臣却在这当口暗地里上折子请立皇后,说是立已育有皇子的娘娘为后,有利于稳定人心。更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说若不是太后宠着李娘娘,皇上顾着太后的意思。早立了皇后了。严秋水因还未有所出。暗地里着急,又怕唐子仪听信了大臣的话。在这时立其她人为后,不由怨言说:“我父在外浴血奋战,这里倒要立后立太子的办喜事了,岂不叫人心寒?”

  怨言传到太后耳中,太后淡淡对良辰说:“这阵子我病着,除了中秋夜,竟未好好和众妃聚聚,你且吩咐下去,就说巳时静心殿办个家宴,把宫里有品级地嫔妃们全请了来,到时我自有话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