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灭清(空间+女强)-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是嫡妻,又是大汗亲自留下的遗诏要求生殉,于是,阿巴亥与努尔哈赤同柩火化,这对相差三十一岁的老夫少妻临死连骨灰都混在了一起,可谓是真真正正的生亦同衾死亦同穴了。
同时,据说因为舍不得大汗自行殉葬的德因泽和阿济根两位庶妃也被作为殉葬的对象一起埋进了皇陵,当然,她们可是没有资格和努尔哈赤同柩的。
祭礼、奠酒、举哀、下葬······一系列的丧葬礼仪之后,随着努尔哈赤棺椁埋入皇陵,英明汗努尔哈赤的时代已经过去,天聪汗皇太极的时代即将到来。
几天后,处理完努尔哈赤丧葬事务的皇太极终于如愿以偿,在众位亲贵大臣的拥护下登上了汗位,成为了大金国名正言顺的主人。
不得不说,皇太极此人的确雄才大略,能文能武,而且还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皇太极的脑子很清醒,在这至高无上的权位上也丝毫没有被手中的名利权势冲昏了头脑。他深知现在的自己只是大金国名义上的汗王,却无法像努尔哈赤那样完全掌握和控制整个大金,至少他无法同时干的过阿敏和莽古尔泰两个人。
皇太极知道,若是不能给予支持自己的阿敏和莽古尔泰实打实的利益,满足他们的**,那以他们两个贪婪而又暴虐的性子,必定会酿成大祸。不说会不会乱了大金国的局势毁了大金国的基业,最起码自己的汗位和性命就悬了,更何况还有多尔衮三兄弟在自己身后虎视眈眈呢!
现在的他还是太弱了!皇太极很有自知之明,但是与此同时他也相信,在他的运作之下,必有一天,什么阿敏,什么莽古尔泰,什么多尔衮都不再会构成自己的阻碍,只有他皇太极才是大金名副其实的主子!
皇太极野心虽大,但是他懂得隐忍,所以他明智的把如今势单力薄的自己定位成四大贝勒利益的代表者,以一副谦逊和善不忘本的面孔向所有人宣布继续执行努尔哈赤生前定下的值月政策1,保障甚至加强了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三位贝勒的权势,让这三人继续享有和自己同等的权力和地位。
皇太极与三大贝勒俱南面朝坐,接受诸贝勒和大臣朝见与参拜的举动,不但给支持自己的阿敏和莽古尔泰吃了定心丸,所表现出的谦和也赢得了那些守旧老臣们至关重要的支持,同时皇太极延续执行努尔哈赤旧政的行为也稳定了局势,安了一些观望者们的心。
没有人利益受损,这样皆大欢喜的局面下,整个盛京城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中,这位三十五岁的四贝勒皇太极,与另外三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及众贝勒贝子、文武大臣一起聚会于朝,在领着他们焚香告天行九拜礼毕之后,登上汗位了,并受了诸贝勒大臣的朝贺礼。同时,改第二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从此名分已定,成为了大金国第二代汗位——天聪汗。
没有人受损,是因为受损的人全都憋着一肚子气又无法表现出来。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俗话又说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多尔衮和多铎本就不是蠢人,在管住了阿济格这个莽撞货之后,既是迫于形势又是为了未来打算,阿巴亥的三个儿子最终还是低下了自己骄傲的头颅,和所有人一起跪拜叩首,屈辱地跪在仇人皇太极面前,承认皇太极汗位的合法性,并做出一副心悦诚服的表情来庆贺皇太极荣登汗位!
比起万事如意事事顺心的皇太极,阿巴亥三个儿子的心思则要复杂的多。气恼也好,仇恨也罢,除了失去亲额娘的痛苦和不甘,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三个人心中最一致的感情就是悔恨,今天这样的结果,张敏全都想到了,并且也毫无保留的提醒过他们了,是他们,是他们自己葬送了额娘的性命,错失了本是囊中之物的汗位,同时也断了自己的生路!
自己酿下的苦果要自己尝,多尔衮的错误判断葬送了自己额娘的命,动摇了他在阿济格和多铎心目中原本英明睿智的形象,更在无形中埋下兄弟决裂的导火索。
对于多尔衮,多铎是怨的,也是恨的,但是在始作俑者皇太极得势的情况下,为了保住自己生命和实力,也为了避免亲者痛仇者快,更为了报仇雪恨,心中再多不满的多铎也只得放下不甘,和亲哥哥阿济格、多尔衮联合起来,以图大事。毕竟,兄弟阋墙的后果只会让皇太极将他们三人逐个击破,齐心合力才是正道。
于是,多尔衮在毫不还手的被多铎狠狠揍了一顿的情况下,以区区皮肉之苦换回了亲弟弟的忠心和支持,三兄弟看似消弭了裂痕和分歧,面对共同的大敌又紧密的团结在了一起。
皇太极不蠢,刚刚得到汗位的他不会对多尔衮三兄弟明晃晃的做什么,然而,尽管多尔衮三兄弟仍然领着自己的三个旗,但是,皇太极的一番人事调动却实实在在的的架空了阿济格、多尔衮以及多铎的军权。
将依然是将,但所出军令手下士兵完全不接受不执行,这样的软刀子之下,名不副实的状态让原本如日中天如今跌入低谷的多尔衮再一次感受到了不能承受落差。
与此同时,皇太极已经成了皇宫新的主人,多尔衮和多铎这两个兄弟住在宫里也有些开始尴尬起来。偏偏他们一没到出宫建府的年龄,二在盛京城里又没有自己的宅子,在阿济格府上挤了半个月之后,还是皇太极以恩养幼弟的名义,又把他们召回了皇宫居住,开始了他们在皇太极眼皮底下名为照料实为监视的生活。
身为现任大妃哲哲的嫡亲侄女,张敏和大玉儿当然继续被恩养在宫里,甚至连之前住的院子都没有改变。
因着还在国丧期间,皇太极也没有派新的先生来教导多尔衮和多铎,打着照顾幼弟的名义,皇太极当然不会分配什么差事给还处在观察期的多尔衮和多铎,这两个军务上又被架空的兄弟就这样被变相圈禁在这个皇宫的高墙之内。
这样的安排下,无所事事的多尔衮和多铎除了到自己已逝的阿玛和枉死的额娘灵位前守守灵之外,就只能偶尔请示过大妃哲哲之后可以出宫去跑跑马来打发时间。毕竟,经过了阿巴亥的死亡,这三兄弟也明白了世事的残酷,在现在这种境地之下,哪敢在皇太极的监视之下在搞什么小动作。
这天,出外跑马回来的多铎阴沉着脸色,双目赤红神情激愤的闯进多尔衮的房间,一甩手上的马鞭打碎了前厅桌上作为摆设的青瓷花瓶,喘着粗气对坐着炕上看书的多尔衮吼道:都是你的优柔寡断,现在好了,你看,额娘死了不算,连身后都要被人造谣污蔑!
多尔衮脸色微变,握紧了手中的书,看了一眼愤怒状态之下的多铎,多尔衮随即还是凭着理智把自己的心态调整过来,起身拉过多铎,多尔衮沉声问道:好好说话,到底怎么回事,你现在这么瞎嚷嚷,有用吗?
哼!多铎甩开多尔衮的手,随手丢了马鞭,稍稍控制了音量说道:现在外面都在流传有关额娘殉葬的谣言,说额娘死了活该!
什么!多尔衮勃然大怒,厉声道:是什么人,竟然敢流出这样荒唐的谣传!多铎,他们到底都说了些什么?
多铎赤红着双目,狠狠的说:我不晓得是哪里传出来的,但是许多人都在说,他们,他们说额娘虽然容貌美丽,可是心地奸诈。阿玛他早就识破了额娘心思不正,就是怕额娘将来扰乱国政,所以才留下遗言,一定要将额娘殉葬!
混蛋!多尔衮脸色铁青,胸中燃起抑制不住的怒火,眼神也阴沉的可怕。皇太极,你欺人太甚!你已经名正言顺的得到了汗位,为什么还不放过我们,害死了额娘不说,胸中竟然还要往她身上泼脏水!
皇太极!多铎眼中闪过一道阴狠的光,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又最终没有言语。
多铎,汉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今咱们兄弟势单力薄,就只能忍!多尔衮抑制住胸中的愤怒,对多铎交代道。
我知道,我不会做什么的,你看着阿济格哥哥就行。多铎点点头,像是想起了什么,脸色更加阴沉起来,也不和多尔衮道别,转身就走。
多铎!多尔衮叫住多铎,脸色露出一丝愧疚之色,轻声道:塔娜她,唉,总之都是哥哥对不住你!
多铎身子微微一顿,撂下一句你知道对不起塔娜就好!就头也不回的转身走了,丝毫不理会身后亲兄长多尔衮的无奈和纠结。
操,tm的一个个都跟我过不去是吧!看着多铎头也不回的决绝背影,想到这个曾经亲密无间的兄弟现在竟然跟他生了心结,多尔衮就满肚子的火气,愤怒地抬脚踹向一旁的火盆。
哐当一声,满是上好木炭的火盆被踹翻在地,几丝火星溅起来,落在上好的皮靴上,闪了两下就熄灭掉了,火盆里燃烧着的木炭落在冰冷的地上,噼啪作响。
多尔衮漠然的看了地上那一团狼藉一眼,再抬起头时,眼中闪过一丝愤恨和不甘,握了握拳,多尔衮开了房门,大步朝外面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1努尔哈赤生前命四大贝勒按月分值,国中一切机务,俱令值月贝勒掌理,此举让四大贝勒拥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力,其本意是分权和制衡。
过渡啊过渡~~
比起皇太极,多尔衮还是太嫩了,不过经历的阿巴亥的死,多尔衮也逐渐在成长。
话说,我加了卷标,大家那里能看到吗?
55一殿内说说笑笑 谈话间心思各异
大妃的宫殿中;张敏和大玉儿都坐在炕桌上写着什么,一旁的哲哲翻看着一沓厚厚的账册,时不时地喝上一口侍女才端上来的补品。
叹口气,哲哲放下手中的账册;头疼地揉揉太阳穴,说道:这大妃娘娘可真不易做,光是这账目;又杂又乱。偏偏大汗又急着让一切尽快恢复正常,后宫诸位福晋的份例、几个阿哥格格们的月例、宫女内侍们的月钱、还有命妇们的打赏,整个后宫的开销都指望着从这账上出呢。
姑姑莫急;有我和塔娜妹妹帮忙,不会误了事的。大玉儿放下手中的笔,安慰哲哲道。
真真是多亏了你们俩;这么多账目,时间又紧,要真就我一个人核对,那可真得要了我的命哟。哲哲笑着看了看大玉儿,又对一旁写写画画不停的张敏说道:塔娜,你也歇一歇吧,亏了你灵巧,算起账来又快又准,要不然还不知道咱们三个人要忙到什么时候呢。不过,倒真是辛苦你了!
姑姑说的哪里话,能帮到姑姑,塔娜心里才高兴呢!张敏说着放下手中的笔,把核对好的账目递给哲哲,姑姑,这几册都对好了,除了我圈起来的那三处有问题以外,其他的地方都算清楚了。
好,总算要弄完了。看着这些账册基本上都清点完毕,哲哲也松了一口气。喝完手上的补品,哲哲想了想,轻声问道:玉儿,这些天,多尔衮,多尔衮他,还好吧?
大玉儿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快点几乎没有人看到,她疑惑的看了哲哲一眼,问道:姑姑的意思是?
哲哲放下碗,说道:大妃娘娘。
大玉儿想了想,瞥了一眼一旁的张敏,说道:我看还好吧,多尔衮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只是伤心的很!
哲哲闻言叹了口气,喃喃的说道,没事就,没事就好啊!
大玉儿张了张嘴,看见一旁收拾笔墨的张敏,脸色显出一丝不悦,想说些什么,却最终又什么都没有说。
哲哲将这一幕都看在眼里,心中暗暗思量了一番,这才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感慨道:一晃眼他们竟然都长这么大啦,我还记得这两兄弟小时候的模样呢,打小就都是惹人疼的孩子,如今,如今也都长成俊俏的小伙子了。
大玉儿连忙接话道:姑姑忙着操持大汗和大妃娘娘的丧事,又是新晋大妃之位,本就繁忙的很,为宫中琐事操劳之余,您还不忘记对多尔衮兄弟俩嘘寒问暖,倒是真心对他们好的!说罢,还不忘偷眼去看张敏的反应。
哲哲把大玉儿的小动作看到清清楚楚,也猜到了她的意思,也不点破,装作不知,奇怪的问道:玉儿,你这话倒说得奇怪的很,谁又不是真心对他们好啦?
大玉儿抬头狠狠的瞪了一旁的张敏一眼,心中对着张敏那一副从容自然、好像这话题跟她无关的样子不满极了,看着一旁不知情的哲哲,摆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就等着哲哲追问。
张敏也不理她,仿佛没感觉到大玉儿对她的不满一样,收拾完笔墨纸砚和一旁核对过的账本,就安安静静的坐着一旁,也不多话,就笑着看哲哲和大玉儿说话。
大玉儿不悦极了,撅了撅嘴,正欲跟哲哲告状,却被门外的通传声打断了。
见皇太极一身正装走了进来,张敏、大玉儿和哲哲连忙起身见礼。
给大汗请安!
给姑父请安!
给大汗请安!
皇太极伸手扶起哲哲,又对一旁的大玉儿和张敏点了点头,叫了起喀。
大汗,先坐下歇歇吧,我叫阿尔其去煮了热奶茶来,您喝一点去去寒气。哲哲替皇太极解下外袍,说道。
嗯,你们还在忙?皇太极应了一声,走到炕桌前随手拿起大玉儿整理过的账册翻看了两眼。这是玉儿写的字,确实不错。
哲哲脸色沉了沉,随即又缓了脸色叹道:还不是整理那些乱七八糟的账目闹得,还有那些应酬上琐琐碎碎的礼数,办起来还真磨人哪!多亏了塔娜和玉儿帮忙,这不,才刚刚弄完呢。
大玉儿低了头,脸色带着浅笑:我的字哪儿能见人?没的让姑父笑话!
哲哲也笑着夸道:不只是玉儿,塔娜的字也好的很,我这两个侄女啊,不但识得满、蒙、汉字,还读书知史呢!
皇太极笑道:哦,真的?那咱们的玉儿和塔娜就不只是美人,还是才女哟!
大玉儿脸色羞得通红:姑父不是在赞我,倒是在羞我呢!
张敏倒是从容自然的回道:大汗谬赞了,塔娜只是略通一二,比不得大玉儿姐姐,当不得大汗如此夸赞!
皇太极看了看张敏,眼中尽是赞许,大笑着挥挥手道:不必那么拘谨,我虽然是大汗,但是还是你们的姑父,就照以前称呼就好!
礼不可废,大汗贵为大金之主,塔娜可不敢放肆。张敏狡黠一笑,不过,塔娜既把您当着大汗尊崇,同时也把您当着长辈敬爱呢,您可不能为难塔娜!
皇太极哈哈一笑,也起了兴致,好奇的问道:你本就是哲哲的侄女,让你叫我姑父,又怎么为难你了,可是怕人嫉妒不成?
张敏专门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苦着脸对皇太极说道:大汗还说不是为难我,哪里是怕外人嫉妒,塔娜是怕惹了长辈们生气呢!大汗是塔娜的姑父,还是塔娜的姨夫呢,若是尊了大汗的意思,怕是以后姨妈都不会再疼我了,大汗还说不是拿塔娜开心么!
皇太极哈哈大笑,对哲哲说道:这么说还真是我的不是了,竟然还忘了,塔娜还娜木钟的侄女呢!
哲哲微微一笑,道:可不是,塔娜就是招人疼,不说娜木钟,我也喜欢的很,大汗可别被她糊弄了,塔娜的文才不必玉儿差呢,这些账目都是塔娜核算的,要我说啊,正是管家的料。我这两个侄女啊,既是美人又是才女,过两年,大汗非得帮玉儿和塔娜挑个好女婿不可!
听到哲哲这么一说,张敏就在一旁装不好意思。而大玉儿一听脸色更红,不依娇嗔道:姑姑!
皇太极眼见大玉儿娇羞如花的笑靥,心中突然一动,神情有些恍惚。
哲哲见状心中一沉,顿时萌发出一丝不好的预感,她定了定神,吩咐道:好了好了,姑娘家家的真是面皮薄得很,姑姑不说了,不说了。玉儿,塔娜,你们也累了,下去歇着去吧!
塔娜告退!
玉儿告退!
听得哲哲吩咐,张敏点点头,和大玉儿一起行过礼退了出去。
殿内,皇太极看着大玉儿妖娆的身姿,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些日子乱忙的很,也不常到你这儿来,倒是没有留意过,玉儿她,之前见她都是穿的蒙袍,如今猛然换穿了咱们的服饰,出落得到益发水灵了!
哲哲将手上握着的帕子紧了紧,笑道:大汗整日操心国事,哪里会留意这些!
皇太极问道:玉儿和塔娜也不小了吧?
哲哲微微一笑,还小呢,塔娜才十岁,玉儿也不过十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