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启高一-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tvb的扛把子,邵逸夫或许不是香巷最有钱的人,而且对明星也不好,比较苛刻。但是邵逸夫的确是一位真正的慈善家,在中国捐赠了无数的教学楼和医疗项目。张谭念初中的母校,就有一座逸夫楼。

    张谭觉得这种慈善方式,比较适合自己,直接捐楼,总比经过基金会被吸血好。而且也方便监管,地方上到底建没建教学楼,一看便知。全国那么多贫困的地方,光靠希望工程,远远无法解决。

    能尽一份力,就尽一份力。

    “邵逸夫捐逸夫楼,你捐什么楼?”李艳笑问,对于张谭的愤青,她直接理解为了文人的清高傲骨。

    邵逸夫捐的楼,都是以邵逸夫的名字命名,张谭也就继承过来:“我捐的楼,就叫‘谭张楼’吧。说实话,我做慈善也不是想图名……先从农村的小学开始捐起吧,可以是一些小项目,那些偏远的农村小学。”

    李艳点头问:“这事交给谁来做?”

    “我问问我爸妈。”

    张谭随即跟自己的父母商讨了这个问题,张全顺夫妻对于儿子的想法,持支持态度。

    “捐款建学校教学楼,这是造福于民的好事,我跟你妈不拦着你,庐州工作室的业务并不多,我们两个就帮你做这个事吧。自己家的钱,我们得看着它花到了实处,还能全国各地去转转,挺好。”(。)

第195章 张董() 
谭张楼项目,悄悄启动。

    张谭现在的身价,也就一千万左右,虽然去年他赚了不少,但父母又陆续在北亰、丄海等地买了两三套门面。这些都是不动产,能够持续升值,租出去又是一大笔租金,靠着这些租金,就能混吃到老了。

    这一千万,张谭大手一挥,就划拉了五百万出去,准备在今后两年时间里,捐建五栋小学教学楼。

    偏远农村建教学楼,一百万一栋绰绰有余了。

    慈善也得量力而行,张谭倒也不会把自己的钱,全都捐了。

    剩下还有五百多万资金。

    都放在银行里吃利息。

    原本他父母还是想要继续买房子囤积,但张谭制止了,已经有不少房子了,租金足够过上好的生活,何必再去刺激房市。张谭并不想成为包租公,靠着吃房租过日子。

    “还有五百万做什么呢?总不能就这么吃利息吧?”

    “而且我的版权运作收入,还在源源不断的进账,钱会越来越多,难道都塞银行里?”

    “拿去投资?”张谭摇了摇头,“资本的市场可不是随便玩的,我宁愿吃利息,也不想去玩资本游戏。”

    “嗯,原本我是想多存钱,以后自己投资自己的电影项目。但是现在短时间里,我没把握去拍电影啊,钱留着难道就是给它贬值?”

    张谭没什么好头绪。

    但是他灵机一动,从房间里的一个带密码锁的巷子里,摸出了一本笔记本。

    这是他刚刚重活后,整理出来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信息记载。

    里面有记载他当初的一些规划。

    “唔,互联网还是有搞头的,qq虽然凶猛。但是歪y也不错,语音聊天可以搞搞,然后视频直播。或者上微信项目。都是好的选择,不过也麻烦。歪y的成功。得力于游戏推广,多玩当初为自己旗下的游戏开发了歪y,我就算开发出来,也不好推广。”

    “中国现在可是山寨大国,保不齐我今天开发了歪y,明天就被别人抄袭了。”

    “我若是真搞个互联网公司,起码要发挥我现在的名人优势。”

    “我有什么名人优势?”

    张谭摸了摸下巴,胡茬冒出来了。该刮了:“大概就是我的名气了吧,有不少粉丝。嗯,也认识一些娱乐圈里的人,周太平、李季熊这些明星,虽然没深交……开发微。博吧!”

    双目闪亮。

    张谭仔细思考后,觉得微。博是很适合自己的。

    微。博的发展,大概从2006开始,美国的r是最早的微。博,随后2007年国内出现早期的微。博,饭否、叽歪、嘀咕、做啥、腾讯滔滔都是差不多时间进入。是中国微。博的早期拓荒者。

    但是这些没背景的中小网站,基本上都倒在了2009年中国互联网领域的专项整治运动中,内容屡次触发红线。被关停、整治,等复活后已经没办法留住注册用户了。

    而腾讯滔滔则完全属于废物,背靠着这么大的庞然大物,运行三年,毫无建树,最终被集团给砍掉了。

    值此之时,薪浪网推出了薪浪微。博,抓住了娱乐明星、企业高管、媒体人士等国内最有话语权的一批用户,而且薪浪网本就有一大批媒体与名人资源。

    尽管此后受到了腾讯、养猪网、馊狐的挑战。但最终赢跑了微。博竞争。到张谭重生之前,基本一统江湖。

    现在是2005年年初。

    r都还没出现。微。博的概念尚未孕育。

    张谭觉得,如果自己来做的话。是有很大的成功性的,因为他玩微。博也是玩了好多年,知道太多微。博的功能了。而且他也是名人,可以号召别的名人入住自己的网站,玩微。博,等张谭成了名导演,娱乐圈人谁会不给点面子。

    薪浪微。博2009年才入场。

    张谭足足有四年多的时间去发展,只要控制好政治、*,不触犯红线,完全可以避开2009年的互联网整治。四年发展时间,足以成长起来,能够硬抗对手了。

    “不管了,先把点注册了再说!”张谭是十足十的行动派,当下就准备搞把微。博搞出来。

    一但微。博搞出来了,张谭就掌握了很大的话语权。

    说不定能做个意见领袖呢。

    “就算做大后,遇到了别人的阻击撑不下去了,大不了把微。博一卖了之。再说了,把微。博弄出来,以后靠的是吸引风投,也不花我自己多少钱,赔了又能赔多少呢。”

    “而且我一点一点抛出微。博的各种功能,转发、评论、点赞、加v认证、长微。博工具、分享……我不相信还有人比我更了解微。博该怎么做。”

    要做微。博,首先得开一家公司。

    注册公司不花多少钱,公司地址也很好搞定,张谭爸妈在北亰买的房子能够提供出来,反正只是运营一个网站,不需要多少人手。

    当然,张谭不懂电脑技术,他需要找专业人士开发网站,还得找专业人士来管理网站。

    事实上开公司、搞微。博这件事,在张谭心中的份量并不算很重,所以他也不着急,也就是最近写《小李飞刀》不顺畅,才想起来把微。博搞出来,否则他说不定还在悠哉悠哉的写作、泡妞、念书呢。

    开公司是技术活,张谭让李艳过来先帮他把公司注册好。

    李艳在庐州工作室干得很好,虽然不太懂互联网,但基本的公司流程,她经验丰富。招聘网站架构师、工程师、管理员,还有编辑,都可以交给李艳来做。而且张谭还决定。让李艳暂时兼任新公司的总经理。

    “李姐,有没有兴趣参一股?”张谭是甩手掌柜,对于合作多年的李艳。他还是很信任的,都是合淝人。两家建立了很好的交情。

    可以说,李艳是张谭的老班底。

    不过张谭的好意,李艳拒绝了,她对创业的兴趣不打,当职业经理人比较吸引她。

    几天后。

    张谭的新公司注册好了,就叫北亰微。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法人张谭,总经理李艳。

    这是一个空壳。目前公司只有张谭和李艳两个人。

    不过北亰多的就是人才,招聘工作很好进行,李艳负责把公司员工招齐,到时候张谭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他们完成网站建设。

    ……

    随后。

    张谭给自己印了一批名片。

    既然要做微。博,为了微。博的起步顺利,张谭得去拉拢一批明星、作家、企业家,注册他的网站,并在网站上发表所想所感。

    先发名片,拉好关系。

    到时候网站上线。立刻就能形成规模效应,只要张谭把这些名人拉来了自己的网站,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普通网民前来注册。

    印好了名片之后。张谭又去了一趟《神雕侠侣》剧组,象山影视基地,探班。

    拍摄好几个月了,剧组还没结束。

    “张导,我的名片。”张谭先把名片递给了张大胡子。

    张大胡子拿起一看,念说:“北亰微。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微。博创始人、张谭……小张,微。博是什么?”

    “我公司最新开发的一项互联网产品,属于博客的微型化,到时候希望张导赏脸。在我们微。博上注册一下,可以让你的助理代为运营。就是相当于一个对外宣传平台。粉丝可以关注你,了解你发布的最新动态。”

    “哦。是这样啊,行,我现在就让助理去注册一个。”

    “现在产品还没开发出来,开发出来后,第一时间通知张导。”

    “行。”

    递给了张大胡子名片,陆续的,张谭又给导演于敏也递了一张,然后就是剧组的演员们。身为《神雕侠侣》的作者,演员们当然给面子,都客客气气的把名片收了,然后保证第一时间去网站注册。

    “以后我该怎么称呼你,张总还是张董?”刘安风接过张谭的名片,笑着问。

    张谭矜持的说:“客气了,探长这外号就挺好,总和董这都不是我擅长的,我就是给公司提供创意,具体的还是要请专业人员来管理运作。”

    刘安风便说:“那就是张董了,董事长一般都是躲在幕后的。”

    别人愿意称呼他张董,张谭也不介意,转而问:“怎么样,拍戏进展如何了,累吗?”

    刘安风顿时抱怨连连:“累死了,特别是最近这阵子,天这么冷,我就穿着这一件白纱,为了保持身材,连保暖衣都不敢穿。还得吊威亚,苦不堪言。”

    “现在吃点苦,等片子拍完了播出了,就轮到你享受掌声了,到时候我请你给我的微。博做代言,你可得便宜点要价。”

    “如果我真的能火的话,我免费给你做代言,就怕我演的太差,被骂呢。”

    “我对你有信心,说好了啊,给我做代言,不要钱的。”

    张谭对刘安风的火,有十足的信心,这不仅仅是刘安风自身形象气质好,更多的是对《神雕侠侣》有信心。

    探过班了,散完了名片,张谭也就回到了北亰。

    至此,白天上课,上课之余就关心一下公司的招聘,晚上就继续琢磨《小李飞刀》,连跟苏莎谈恋爱的时间,都分薄了许多。

    还好两人在一个学校,总会有时间见面,感情还是在慢慢的升温之中。

    没过几天《四大名捕斗将军》校订完成,张谭自己也校订了一遍,接着交给了出版社,准备印刷出版。

    忙忙碌碌之中。

    张谭的《小李飞刀》也磕磕绊绊的找到了一点状态,但终究写作时吃力一点,所以张谭将原本规划的一百万字数,降低为了五十万字,仅仅创作一个中长篇。(。)

    ps:这两章,算是过渡章节吧,跟主线有点偏远。

    ————

    再跟大家说说更新,目前欠了大家好几章,但是最近老白杂事比较多,拼命码字,仅仅保住了每天保底的两更。加更不知道能不能做到……哎,又失信于人,感觉我这个节操,捡不起来啊!想全职写作,订阅又养不活,不全职吧,时间又不能保证。

    挺心烦意乱的。

第196章 访谈 上() 
张谭答应了杨澜的邀请,录制《杨澜访谈录》。

    早在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未公布之前,节目组就联系了张谭。

    作为国内高端访谈节目,张谭还是很欣然应允的。他不喜欢上那些乱七八糟的节目,或者不是以自己为主角的节目。近一年多以来,收到了很多节目邀约,都推辞了,只接了《杨澜访谈录》这一家。

    录制现场位于北亰,而录制内容,则往来敲定了好几次,最终确定了访谈的内容。

    知道张谭要去录制节目,苏莎很自觉的以女朋友身份,为张谭挑选了一套服装。蓝色西装外套,白色羊毛衫内衬,黑色牛仔裤,以及配色西装外套的蓝色平底鞋。头发还是往常的短碎发型,比卡尺寸要长一点。

    开车前往录制现场。

    花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杨澜访谈录》录制结束。

    随后节目的制作人,打电话通知张谭,因为录制的内容比较多,分为了上下两期。

    张谭自无不可。

    ……

    对于上节目,张谭已经不再惊喜,但还是通知了父母,准时收看《杨澜访谈录》。张谭的粉丝,也在帖吧、论坛等地,广为通知,呼唤大家于20:55分准时聚焦北亰卫视。

    度娘帖吧去年年底推出,谭张吧成为最早期的帖吧之一,因为很多武侠迷都聚集在谭张吧讨论张谭的武侠作品,所以人数非常之多,已经挤进了帖吧前十位,超过五万人关注。此时的度娘帖吧还没有未来那么庞大。

    五万之数,多得足以吓死人。

    每天都有大批武侠迷,就书中的各种问题发帖。灌水者甚多、吹捧者甚多、路过者甚多、询问者甚多,但最多的还是撕逼大战。

    撕谁的武功高,撕谁长得漂亮,撕谁人气高,撕也撕电视剧。

    而今天。无疑是关于《杨澜访谈录》的帖子,人气居高不下。因为大家的偶像谭张,做客《杨澜访谈录》,畅谈他的人生。

    “谭张:用文字改变世界。”

    这是《杨澜访谈录》本期节目的标题。挺拉风的标题。

    “作为86年出生的年轻人,张谭成长的经历是简单而又平顺的。”

    “高一时期,年仅十五岁的张谭以笔名谭张,在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部《四大名捕震关东》,这部一炮而红。让张谭从此踏上了少年作家的道路。作为被漫画、武侠、网络和流行音乐培养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张谭却是少有的走传统路线的作家。”

    “有人说80年代的人,追求特立独行,以酷为代名词。然而除了这一代人特有的早熟之外,张谭并不与当下的年轻人,有太多共同特质。他以传统文化为底蕴、侠之大者为思想,创作了大气堂皇的谭式武侠,为万千读者所喜爱。”

    “、影视、歌曲、游戏、漫画,张谭的作品正被越来越多的改编,从而影响更多的人。这个刚刚成年的年轻人。没有被世界改变,他在改变世界。”

    “本期《杨澜访谈录》,专访中国武侠大宗师——张谭。”

    “敬请收看。”

    旁白加片花,这是一段煽情的本期导视。

    随即镜头切换,来到了访谈的直播间,对准了主持人杨澜。

    穿着制服的杨澜,显得十分干练:“大家好,欢迎收看《杨澜访谈录》,去年有一部电视剧,席卷了半个亚洲。屡屡创造收视奇迹,那就是《射雕英雄传》。这是一部备受称赞的武侠作品,让中国的武侠文化,再一次成为流行。”

    “而这样一部作品。就是出自张谭之手,张谭是一位非常非常年轻的作家,他今年只有十九岁,他发表《射雕英雄传》的时候,只有十七岁。但他却是中国最具人气、常年霸占图书畅销榜首的天才作家。”

    “最近,张谭接受了《杨澜访谈录》的独家专访。”

    又是一段介绍张谭的片花。

    随后。进入采访正文。

    杨澜:“张谭你好。”

    张谭:“杨澜你好。”

    杨澜笑说:“你的真名是张谭,笔名是谭张,我还是叫你谭张吧,这样更顺口一些。”

    张谭点头:“没问题,名字只是一个代号。”

    “我听说你最近这阵子,做了不少的事情。我帮你数一数,你在写一本新的武侠,你在帮《神雕侠侣》创作歌曲,你成立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你还要在北亰电影学院上学。你把自己弄得这么辛苦,是想证明什么吗?”杨澜提问。

    镜头给到张谭的头像大特写,五官很端正,不敢说帅,但很有一股温文尔雅的气质,却又不是那种单纯的书生气,反而给人健康硬朗的感觉。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累,我应该是一个很享受生活的人,工作,或者说事业,绝对是放在第二位的。然而有时候想法会冒出来很多,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摊子就铺开了,呵呵。”张谭很随意的回答。

    配合上他的气质,自有一股自信迷人的风。骚。

    ……

    电视机前,张全顺和谭明霞看着自家儿子,在电视上侃侃而谈,骄傲不言而喻。而老家的亲戚们,也都看着《杨澜访谈录》,对于张谭上这样高档的访谈节目,表示与有荣焉。

    至于张谭的粉丝们,尤其是铁杆粉丝,听到张谭的回答,全都不禁会心一笑。

    因为在以前的采访中,张谭最喜欢说的就是,“我是一个注重享受的人”,工作不会花费太多精力。然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