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启高一-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下午,天气正晴好。

    老张家的一大家子,都集中到了大伯家的院子里,开始打纸钱。纸钱就是那一叠叠的黄色草纸,十分粗糙。打纸钱时,用棒槌敲打镰刀的接口,因为接口是圆形的,可以将纸钱上印出一个一个的圆圈,象征是天圆地方的铜钱。

    这都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老习俗了。

    “炮仗、烟花都买了吗?”爷爷张贺农从屋子里走出来,面无表情的问。

    “都买了,老大(张谭大堂哥)去买的。”大伯回答。

    张贺农点点头,又回了屋子里。

    张谭一边帮着打纸钱,一边心里十分感慨。

    每年这个时候,爷爷的心情怕都是异样的伤感,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到了晚年,却孤零零一个人,怎么都不可能心如止水。

    上辈子张谭还小,并不是很能理解爷爷,或者说并不是很关注爷爷的情绪。等到长大了,能够有成熟的想法了,爷爷也在北亰奥运会的一年后,无疾而终。现在再去看,就能发现,老人往往是一本厚重的人生之书。

    爷爷也不例外。

    以往,清明祭祖并不是很隆重,爷爷张贺农的父亲、张谭的太爷爷(曾祖父),早早就在战争年代中去世。幼年丧父的张贺农成了村里的放牛娃,地主家小孩上课他去偷听,因此得到了教书先生的赏识,将女儿下嫁与他。

    也就是张谭的奶奶。

    奶奶有一个很美丽的名字——何露雪,跟英国的著名冰激凌品牌和路雪读音一模一样。

    当时的人结婚普遍都很早,张贺农与何露雪十几岁就成婚,真的可谓是“少年夫妻”。

    或许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夫妻恩爱的情况并不多,张贺农和何露雪也大抵差不多,张贺农很大男子主义,在家里说一不二,打骂也是有过的。不过一路风雨扶持,何露雪还是给张贺农生了四男一女,有了一个大家庭。

    但好景不长,大概张谭三岁的时候,奶奶因为摔了一跤,摔到了头部,当时农村农忙,一大家子都忙着下田干活,就没怎么在意。张贺农又在镇上,经常不回家,导致了奶**部摔伤,没有及时去医院检查,只是简单的包扎了一下。

    没过多久,奶奶去世,原因是颅内出血。

    张谭当年还小,尚无记忆,不清楚当时爷爷有什么样的反应,总之再后来,每年的清明祭祖,在张贺农的要求下,全家所有人没重要事不得无故缺席。

    爷爷并未有提及过奶奶的事情,但现在的张谭能够感受出来,他对奶奶的思念,其实很深沉。

    而要求祭拜奶奶时不得有人缺席,或许就是想补偿对奶奶去世的悔恨……

    “大伯,要不要去镇上买点松树,把奶奶的坟地种上一圈?”张谭抬起头,提议。

    大伯有些迟疑:“种松树啊?”

    张谭点头:“我回来的路上,看到街心那边有人在卖树苗,车上还有不少松树。我想去买个十几二十棵,给老坟地都种上,最好再去请人雕两个石狮子,放在墓碑前面。”

    别人还没说话,张全顺就抢着说:“扬扬这个想法好,老坟地是得修整修整了,光秃秃的不好看。大哥、老三、老四,我看啊,不仅要种松树,放石狮子,还要把老坟地周围用砖头圈起来。老陶家的坟地就在边上,早点把界线划出来,省的以后扯不清。”

    一说起这个,老兄弟四个,就停不下来了,你一言我一句的勾画老坟地的建设问题。

    没一会张贺农也过来了,当场就下了指示,不要怕花钱,没钱他拿退休金出来。身为国家退休老干部,张贺农的存折上面,钱不少。

    张谭便说:“爷爷的钱不要用,用我的吧,我正好四月份的稿费来了,这次就不上缴了,都拿出来给奶奶俢坟。”

    张全顺跟着点头:“对,就让扬扬出,以前我妈是最疼扬扬的,临去之前还在帮谭明霞带扬扬,他该尽一份孝心。”

    张全顺父子要尽孝,或者充阔,大家互相推辞了一阵,也就默认了。

    当下全家行动起来,去镇上买松树买石狮子、买砖头买水泥,又发动小一辈的去翻整土地,准备上过坟之后,在上面铺一个水泥台子。

    就差没有重新立一个墓碑了。

    立碑要刻字,现在来不及,得等到明年清明。

    ……

    老张家在老坟地轰轰烈烈的修墓,被不少人看见了,把这当成是一个有趣话题,在背后闲聊的人自然不会少。

    “老张家这是阔绰了啊,又买石狮子,又种松树。”

    “可不是吗,买了十八棵松树呢,那松树都一人高了,要卖三百多一棵,这一趟就快五千多了。”

    “真舍得花钱,你们说老张家是不是发财了啊?”

    “不是发财了是什么,e时代网吧就是老张家老四和老大家的小二子合开的,本来他家老二张全顺也掺了股,后来张全顺把股让出来了,自己跑去了大杨镇重新开了一家网吧。你没去看过,网吧人多得挤不动。”

    “开网吧要不少钱吧,张全顺从哪搞的钱?”

    “你们还不知道?他儿子出书了!”

    “出书?”

    “是啊,张全顺跟谭明霞生了一个好儿子,才念高中就当了作家,书都出版了,稿费听说几十万!”

    “真的假的,几十万?”

    “大妹子,你说的太夸张了吧,几十万,那还不得在合淝买两套房!”

    “哎哟,我也是听他们说的,不知道是十几万还是几十万……反正稿费很多就是。”

    “这样说来,啧啧,老张家还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肯定冒青烟了!”

    镇民口中祖坟冒青烟的老张家,祭祖这天,充分发挥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一个下午就把老坟地给重新翻整了一遍。

    墓碑周围都灌上了水泥,水泥台子左右两边,各自立着一头威风凛凛的石狮子。

    还用砖头铺了一条小路,蜿蜒通向马路边,然后坟地周围砌了砖墙,圈了很大一块地。老坟地本来就是老张家的田,岗集镇没有修公墓,坟地都是各家占用各家的田,或者开荒的荒地。坟地周围,种了十八棵松树,郁郁葱葱,初步有了一丝气派景象。

    忙完这一切,今年的清明祭祖终于圆满。

    天擦黑回到家里,老张家的女人们已经张罗了满满一大桌好酒好菜。清洗扫去身上的灰尘,众人围坐起来,又是欢聚的一夜。

    端着饭碗,带着一点酒意,听耳边喧闹的说话声,张谭心情很好。

    偶尔的这种热闹,他其实很享受。

第092章 求个龙套() 
张谭赶回学校的时候。⊙

    校门口来了一个摆地摊卖书的小商贩,大塑料皮铺在马路边的草地上,上面摆着一本又一本旧书旧杂志,天文地理、故事杂志、漫画无所不包。塑料皮中间有个区域,则全部都是明星贴片,时下最红最火的男女明星都有。

    塑料皮旁边还有一辆柴油三轮车,车斗上面架着一面很大的木板,木板上则是一堆簇新的盗版书。

    这种小商贩,都是从其他地方收购旧书和盗版书,然后往来各个农村学校摆地摊。曾经是上辈子张谭的最爱,每次小商贩一来,张谭就能泡在书摊翻个不停,一直持续到上课铃响。

    “探长,快来看,有你的书!”

    张谭还没到跟前,就听到有人在喊他。原来是班长丁春龙,蹲在书摊前面,手里还拿着一本杂志,挥来挥去。

    书摊周围围着一大圈人,包括班里的两个女生,以及班里的一个男生王本裕。

    被丁春龙嚎了一嗓子,顿时围在书摊周围的学生,都转头看向骑着自行车的张谭。

    张谭的自行车是山地自行车,直把、横梁,骑的时候需要弯着腰身体向前探。天气渐渐解冻,他已经脱掉了羽绒服,换上了春秋天的外套,紧跟时尚步伐的立领夹克衫。发型还是假光的卡尺头,迎着夕阳能看隐约看到头皮。

    最近张谭的气色是越来越好了,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面黄肌瘦了。

    乍看去,还有点像《蜗居》中文章演的小贝。

    他发型学的是足坛第一帅小贝、大卫·贝克汉姆,长相形似《蜗居》第一暖男小贝。“改天我起个艺名也叫小贝好了,文坛第一才子小贝”,偶尔张谭会照着镜子,无聊的想到这个问题,觉得大家都是长得帅、发型酷的一类人。

    “不过,貌似《武林外传》里面也有一个小贝,大嘴巴丫头片子莫小贝。”

    此时小贝,咳咳,张谭一个飘逸的刹车,停在了书摊边:“是《今古传奇·武侠版》啊,哪一期的?”

    “去年12月的创刊号,上面连载的是你的《四大名捕震关东》。”丁春龙献宝一样举着杂志说。

    听见对话,书摊的老板惊讶的看着张谭,操着一口山东方言:“呀,你们说甚,他在这杂志上连载?”

    王本裕伸手指了指张谭,夸张的说:“张谭,笔名谭张,我们双墩中学第一大才子,《今古传奇·武侠版》上面每一期都有他的连载,现在这家伙都已经出书了。”

    “哦,这么牛啊。”书摊老板语气飘忽,似乎有点不敢相信。

    这等层次的惊诧,张谭已经很习以为常了,平淡的跟丁春龙点了点头,跨上自行车,留下一句:“老丁、王本,让我低调点。”

    然后在一群多多少少认识他的学生注视下,骑着山地自行车,潇洒的拐进了校门口。

    经历了一段校园风云人物的生活,享受学生们的注目礼,已经没法给张谭带来什么成就感了。

    双墩中学实在是太小了。

    给他一种坐井望天的局限。

    等天气转暖之后,他打算多出去走走,而不是留在双墩中学按部就班的上学,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

    爬上楼梯,刚到转角处,又有人喊他。

    是高一六班的徐伟东,他正在班里跟人打扑克,见了张谭就大喊:“探长,探长。”

    “毛事?”张谭腋下夹着书,放慢了脚步。

    “过来打会牌。”

    “你们打吧。”

    “来哎。”徐伟东跑出来,拉着张谭,“反正又没事,打会斗地主。”

    张谭无奈的被徐伟东拉进了高一六班,心下有些暗叹:有时候人太受欢迎,也是很麻烦的,什么事情,别人都喜欢拉上你,感觉拉上了你,他会有面子一样。这就跟大老板们的饭局上,都喜欢邀请明星作陪差不多一个道理。

    斗地主,四个人打。

    基本上打牌的人,张谭都认识,即便不认识,也见过面。两个班只隔着一个梯道,想看不见都难。

    “探长,最近还在写《四大名捕会京师》呢?”说话的是高明,高一六班那个高个子守门员。

    “嗯。”

    “能不能给我安排一个角色,出场戏份不要多,有个名字就行了。”

    “可以安排。”

    “那太感谢你了。”高明美滋滋的说,“能不能写成一个玉树临风的帅哥?因为我本人就比较帅,这样写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看到他顶着朝天的鼻孔和外翻的龅牙,却伸手做出一副“我很帅”的撩头发动作,张谭顿时一脸黑线。

    徐伟东先他一步嘲讽开了:“小便明,你觉得你自己很帅?我看你脑子烧坏了吧,好好照照镜子!”

    高明闻言大怒:“滚你狗日的!跟你说了多少次,不准说这个外号!”

    “说你怎么了,你上课撒尿,不喊你小便明喊你什么!”徐伟东一副你来打我的嚣张姿态。

    高明瞪眼:“你再喊一句试试。”

    “喊你怎么了,小便明!”

    高明哗啦一下站起来,指着徐伟东:“狗日的你再喊一句试试!”

    徐伟东不甘示弱:“小便明!”

    高明瞪眼了三秒钟后,忽然换上了一副笑脸:“我让你喊你就喊,真乖真听话,跟我家小狗一样乖。”

    这下轮到徐伟东喊狗日的了。

    看着两人无聊、幼稚、低级的斗嘴,张谭眉头一挑,转而问旁边一起打牌的学生:“小便明这个外号里面有典故?”

    学生立刻把情况详细的汇报了出来。

    原来有一次高明上化学课时尿急,但是因为化学老师不喜欢上课被打断,早就提前打招呼说上他课之前,赶紧去上厕所,上课时不准去。于是乎,高明没敢举手打报告,又没能忍住,奇葩的选择了掏出作案工具,顺着桌腿尿一地。

    当时就骚气冲天而起,惊动了他的同桌……从此小便明成了高明的外号。

    “真强人!”张谭竖了个大拇指,“高明,我知道该给你什么角色了:一位武功高强,但是身患前列腺炎、尿频尿急尿不尽的江湖大侠,这个才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噗哧!

    前面一直在偷听张谭几人说话的女生,当场就笑喷出来。

    高明在大家的嘲笑中,红着脸说:“探长,你不会这么狠吧!”

    “放心,我可以适当安排你的长相稍微帅一点,放心,还是有正面优点的。”

    “探长、作家、大文豪,我求你了。我不要长得帅了,只要没病就好了!”

    高明苦苦哀求,奈何张谭心意已决。

    当然,在《四大名捕会京师》中,他不会刻意去安排这些搞笑的角色,毕竟这是一部严肃的武侠。但是张谭偶尔手痒,又不想写四大名捕的时候,就会试着去原创一些短篇武侠小故事,换换头脑。

    上辈子曾几何时,他也是在课间写过武侠的,梦想做个作家。

    只是失败了。

    但这一颗骚动的心,似乎并未停止过跳动,现在更焕发了活力。

    原创长篇太费力,还不知道能不能讨喜,且不去考虑。但是原创一些短篇故事,以后有机会,挑几篇写得好的,寄给杂志社发表了,那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最终,在高明幽怨的眼神中,张谭迈着八字步,回到了自己的班级里。

    忙着去构思前列腺炎大侠了。

    对于他来说,写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第093章 童尧夜话() 
晚自习。

    余娜来班级里转了一圈,又很快离开了,周日的晚自习时间,年级组会召集各个班的班主任开教学会议。所以在余娜离开后,闲不住的学生们,立刻私聊的私聊、看的看、听广播的听广播。

    曹玉传也掏出了自己的小广播,然后戴上耳机,认真的搜台。

    不一会,他的脸上就露出了神秘的笑容,摘下一只耳机,递给张谭:“探长,你听听,好听。”

    “歌啊?你自己听吧。”

    “不是歌,你听。”

    看这家伙神神叨叨的,张谭便搁下笔,戴上一只耳机。

    只听耳机里,传来一男一女的说话声。

    女声很好听:“……那么李老师,能跟我们说说柱状海绵体是怎么样的工作原理吗,我相信很多听众朋友们,尤其是年轻的听众朋友们,对这方面十分好奇,又缺乏必要的了解。”

    男声一听就是个砖家叫兽口吻:“好的童尧。很多男性应该都用自己的手,接触过自己的xx,可以感受到,xx是不规则的圆柱体,偏像三角柱体……其实这个就是因为,xx里面有三根平行的长柱状的海绵体……”

    挑了挑眉头,张谭将耳机摘下来。

    转头就看到曹玉传正一脸淫笑的听着广播中的对话,仿佛有莫大的吸引力:“怎么样探长,好听吧?”

    张谭的反应很平静:“《童尧夜话》对吧。”

    “哎,你怎么知道的,你以前听过?”

    “听过。”

    “哈哈,很过瘾吧……三根柱状海绵体。”曹玉传小声而又兴奋的说。

    《童尧夜话》是安微生活广播推出的一档性健康节目,主要是以介绍生理卫生知识为主,并为提供观众健康咨询服务。

    这档节目可谓是上辈子学生时代,张谭最喜欢的两个广播节目之一。另外一个节目就是每天十点半,安微交通广播开播的《评书风云》。《评书风云》的时间正好在晚自习之后,每次张谭都是伴着袁阔成、单田芳的评书入睡。

    而晚自习的时间,正好是《童尧夜话》开播时间。

    在网络还没有彻底普及的年代,广播就是学生接收外界讯息的最重要工具,几乎人手一只。听球赛、听评书、听歌、听故事。而《童尧夜话》的学生听众同样很多,里面介绍的各种生理卫生知识,对纯洁的学生来说,简直就是羞耻py一般。

    每次听到主持人童尧,用特别女性化的柔美声音,将那些敏感词汇讲出来,当年的张谭都有种忍不住的躁热。

    在燥热中,学习到了很多生理知识。

    对某些事情也不再惊慌失措。

    可以说《童尧夜话》的主持人童尧,这位有着国家三级心里咨询师资质的女主持,就是张谭的性启蒙教师,在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