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启高一-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电影导演去拍纪录片,并不稀奇,很多导演都喜欢这么玩,比较出名的一个是詹姆斯·卡梅隆,就是大船和阿凡达的导演,电影闲暇之余拍过几部纪录片。为了拍纪录片,还亲自下潜过一万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成为世界下潜海洋极限深度的记录保持着。

    吊的不要不要的。

    前辈风范,张谭没法做到了,这是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张谭怕死,他也就是去拍拍美食,顺便刷新一波高逼格,享受文艺范生活。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美食类纪录片,以食物为本,以人文为辅。”

    摄制组会议上,张谭给剧组成员,讲解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大致内容:“我们不要美食专家、烹饪大师,也不要厨艺大赛、满汉全席,拍摄的就是天南海北最常见的食物,以及食物的主人公。”

    顿了顿,张谭说:“这部片子我计划拍摄一年时间,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导演,负责素材拍摄。我担任总导演,告诉大家该怎么拍,需要拍摄哪些内容……大家都看看自己面前的拍摄暂行大纲,找自己想拍的题材,回头我们安排一下分组。”

    张谭布置的拍摄暂行大纲,基本上是囊括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和第二季的内容,第一季七集几乎无可挑剔,张谭自然全部笑纳。

    第二季七集褒贬不一,主要是人文部分讲太多了,导演过于表现一些东西,结果落了下乘。但是老实讲。张谭除了第四集不喜欢之外,其它几集都还挺喜欢。觉得《脚步》、《心传》、《相逢》、《三餐》这四集还是有质量保证的。

    因为张谭没打算自己连续拍个几季纪录片,所以这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他决定拍摄十二集,也就是《舌尖1》加上《舌尖2》的四集,以及一集超长的花絮。

    吸取《舌尖2》的教训,张谭严格制定拍摄内容,必须是食物为主题,人文不能占比过重。

    “大家都找好自己要拍的题材,回头分完组,我们再仔细探讨拍摄方式。嗯,分组的时候。尽量是有经验的员工分开,加入各个导演小组。”张谭最后说。

    纪录片摄制组的成员,一共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张谭原本的石头团队,一部分是央视纪录片部门的员工。

    六个小组,陈力、王晓宇、余辉各带一组,央视的马志宇、苟玉才、赵世鹏也各带一组。

    ……

    分组结束后,一个小组包括组长共有六名队员,分别是副导演、摄像、灯光和两名场务。这六组人马将在今后一年时间里。天南海北四处飞,拍摄出张谭需要的大量素材。

    会议接下来探讨拍摄内容和方式。

    “纪录片本身就是慢工出细活的工作,外国人为了拍一部纪录片,甚至花费几年十几年拍摄素材。我们需要学习这种精神。当然我们不需要一个镜头拍这么久,分配好各地的取材时间,到时间了就去拍摄。一年时间足够了。”

    张谭说完,又用投影机投影了几张幻灯片。

    “你们先看看我设计的几张海报。”张谭按了一下按钮。第一张海报投影出来。

    海报很有意境,一双筷子夹着一条里脊肉的样式。但是仔细看,会发现红色的瘦肉部分是山的形状,白色肥肉部分是河水,上面还有一条小船,黄色的肉皮部分则是一长串的麦浪。

    等了一会,张谭又切换到第二张。这一张海报也是象形图片,一个大海碗,上面漂着小船,将山水都纳入其中。

    接下来几张,都是差不多意境的海报。

    张谭转而看向众人:“大家大概能揣测到我要怎么拍了吧?”

    陈力点了点头:“大致看出来一点头绪,导演是要借着拍美食来拍创造美食的环境与人对吧?”

    张谭点头:“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当然也并非单独拍环境或者人,拍环境、拍人就落了下乘,我们要拍食物。那么食物是怎么来的,谁发现了食物,谁创造了食物,谁吃了食物,那个地方吃食物有什么风俗,都可以添加进去。”

    接着他又仔细说了说,具体的结构模式,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将所有的细节都弄明白。

    接下来几天时间里,张谭从央视拿到了高清摄像机等尖端设备,分配给六个小组。这一次拍摄纪录片,不仅要拍出人文,还要拍出画面,用最美的画面去呈现最美的食物和最美的中国。

    几天之后,摄制组兵分六路,开始奔赴全国各地拍摄。

    张谭也不辞劳苦,飞来飞去,在各组之间转悠,指导监督。

    ……

    “谭张要拍纪录片!”

    这个消息是在2008年的元旦到来后,被人传开的。到了张谭这个级别,要做点什么事情,根本就藏不住消息。

    他会忍着不说,就像他做慈善也没声张,但是不能保证身边的人不说出去。尤其是那些记者,各种拉关系,总会让一些员工心动,然后透露张谭的消息。

    这次的纪录片也是如此,被薪浪网的一名记者率先公布出来,然后被各大媒体转载了过去。

    “央视庐影合作拍摄《舌尖上的中国》,谭张新作确定为大型美食纪录片。”

    “电影导演风生水起,谭张为何又转行纪录片了?”

    “是多才多艺,还是无所畏惧——独家点评谭张成名史。”

    “武侠?歌曲?电影?现在轮到纪录片?谭张究竟有多少才华?”

    对张谭拍纪录片,怀疑、肯定者皆有。

    为免大家胡乱猜测,张谭的个人微…博发布了新消息,低调处理:“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纯属个人爱好,给广大美食爱好者,带来一些福利,也向大家展示五千年历史的传统农耕文明,人与食物之间的故事。”(。)

第309章 舌尖上的新年() 
纪录片的拍摄不同于电影,拍电影只要选择好几个固定的取景场地即可,拍《舌尖》则需要全国各地跑,六个导演小组是一周换一个地方,按着时间表跑步。张谭就飞得更频繁了,往往一个地方只待一两天时间。

    他要统筹六个导演小组的取景拍摄,虽然不需要亲自掌机拍摄,但劳累并不比别人差。

    苦中作乐的是,这可以算作环游全国,可以游览许多地方的不同山水景色,品味大千世界的风土人情。

    不过也就是开头一阵子比较忙碌,等六个导演小组都走上正轨,分集导演们知道要怎么拍摄了,张谭的任务便轻松下来。

    奔波到腊月二十三小年,摄制组便暂停了《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素材的任务。

    但是团队并未就此解散。

    因为总导演张谭,又突发奇想,准备用过年这段时间,拍摄一部新的纪录片,一部电影格式的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

    “不强求大家,愿意留下来拍摄《舌尖上的新年》,三倍工资,不愿意的可以正常放假回家过年,假期结束后正常拍摄《舌尖上的中国》。”张谭对摄制组成员们说。

    ……

    《舌尖上的新年》还真算是张谭的突发奇想。

    这是他上辈子看过的一部纪录片电影,2016年的新年,距离他重生只有几个月时间的时候,带着父母一起看的。那时候他刚好结束一段恋情,整个人有点文艺范儿。骨子里张谭不是个有艺术家气质的人,但性格里他却十分渴望自己有艺术气质。

    中国电影院里上映一部纪录片。这事儿少见,所以张谭立刻就进了电影院。

    总感觉进电影院看纪录片。是逼格比较高的行为,因为物以稀为贵嘛,电影院一年难得放一部纪录片的。

    当年《海洋》上映的时候,他进电影院了,《狂野非洲》上映的时候,他也进电影院了。

    朋友问他看什么电影,他说看纪录片,朋友立刻惊讶不已。那种惊讶,让张谭会有种鹤立鸡群的错觉。瞧,哥们境界已经超出一般人了。

    现在《舌尖上的新年》上映,焉能不进。

    好吧,他就是这么蛋疼的一个人。

    看完这部纪录片后,觉得这片子真心不错,让人回去胃口大开,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格式纪录片。

    时过境迁。

    过眼云烟。

    决定拍《舌尖上的中国》时,张谭并未打算把《新年》拍出来,因为他看过新闻。这部纪录片投资一千多万,票房只有两百万不到,扑到姥姥家了。所以当时张谭并没有拍《新年》的计划。

    然而现在越来越临近新年,年味越来越浓。张谭忽然就心动了。

    在很小的时候,张谭是那么的渴望着过年,每到过年的时候。能够穿新衣、放烟花、小糖瓜子花生吃不停,还有鸡鱼肉蛋。这是平时难得一见的物事。

    那时候觉得过年,真好。

    元宵节还没过完。就开始盼着下一个过年了。

    随着年岁渐长,也不知道是社会节奏加快,大家没有心情过一个放松身心的年。还是生活质量提高,不缺吃不缺喝,对过年的期待随之淡薄。总之,年味是一年一年的淡了,张谭想着,或许有一天,过年也就和国庆差不多了。

    七天乐一乐,权当放个小长假,休息一下,而不是过年。

    那么隆重的一个节日,总该有一些传承,把它流传下去,别的手段张谭做不到,拍成影像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唯一纠结的就是,《新年》那票房,能吓死人啊。

    张谭心里有顾忌,晚上睡觉前,搂着苏莎倾诉:“我想再拍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和现在拍的纪录片差不多,但讲的是新年美食,记录新年传统文化。我打算把它拍成电影的规格,你觉得怎么样?”

    苏莎学校放假后,没有回老家,而是在庐影上班,职务是庐影公司的总经理助理,跟着李艳学习管理。

    闻言有些不解:“如果你想拍,那就去拍啊。”

    “有点难题没解决。”张谭摇了摇头,“《舌尖上的中国》是标准的纪录片,央视出资,央视播放,顾好口碑就行了。但是《新年》拍成电影,进了院线,很可能赔的裤衩都没了,以前国内没人这么玩。”

    苏莎便疑惑的说:“那把《新年》也拍成标准纪录片,不可以吗?”

    “可以,但是纪录片进电影院,国内还没有做过,我想开个头,做个尝试。也算是给中国纪录片事业,探索一条道路。”

    “那就去做吧。”

    “票房扑街了呢?”

    苏莎盯着张谭的眼睛:“你还会在乎票房?你不是天天标榜着自己不爱钱,爱的是生活,是艺术吗?”

    那是装逼的话。

    张谭用小拇指搔了搔眉角:“票房扑街了,不是砸了我的招牌么。”

    “我看出来了,你是有了包袱,人家都说跟着谭张有肉吃,你就患上了思想包袱。其实不需要这样,我知道你并没有那么在乎赚钱不赚钱,你也有能力不在乎赚钱,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和张谭耳鬓厮磨好几年了,苏莎懂得张谭的心:“你在我的心目中,一向是个敢想敢做的人,既然不想自己变成一个商业化俗人,为什么不勇敢去追求自己喜欢的艺术呢?”

    苏莎说的不算新鲜大道理,但还是给张谭解开了困惑。

    不知从何时起,他渐渐被巨大的商业成绩冲昏了头脑,被无数赞誉吹捧,仿佛成为了成功的代名词。

    然而从重生伊始,他就扪心自问过自己的追求,不是赚多少,是潇洒的生活,有些逼格、有些文艺、有些意义的生活。

    为什么因为担心一部纪录片电影的票房扑街,就不去拍它了?

    《舌尖上的新年》口碑并不差,好评无数,只是不适合商业而已。但为何什么追求都要符合商业呢,口碑和商业,首先应该满足口碑,其次才是商业,这才符合自己对逼格的追求啊。

    “我明白了,拍!”

    张谭也不矫情,想通了立刻就干。

    《新年》在上辈子的投资是一千多万,但是现在,通货还没那么膨胀,张谭估算一下,采用高清摄影,大概七八百万,就能拍出来了。这七八百万,根本不算钱,也无需跟央视合作,想拍就拍。

    顾忌个屁啊!

    ……

    “三倍工资?这我肯定要留下来,我刚在三环付了首付,每月按揭六千多,要人命,这外快不能不赚。”陈力听了张谭的想法,第一个赞同。

    接着不出意外,跟张谭打天下的团队成员,全都没有犹豫,答应过年不回家。央视的员工,也不介意赚外快,只是有两个导演,国庆期间需要借调去春节晚会,没法答应。

    至此,在小年这天,摄制组把名字一换,又开始了《舌尖上的新年》拍摄。(。)

第310章 排名第四() 
这个年张谭没在家里过。

    别人忙着过年,他和摄制组忙着拍摄,为了工作不回家过年,这不是张谭的风格,然而不在这时候工作,没法把《舌尖上的新年》拍出来,毕竟是新年美食纪录片。

    舌尖系列的走红,除了艺术内容上的共鸣,还有一个特色就是镜头的处理,各种光线的利用,把食物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后期的图像处理上,也需要大量的精细工作。

    好在这时候高清摄影机已经成熟了,中国也开始进入了数字电影时代,高清拍摄不再是难题,用高清画面呈现出来的食物,才能展现出最好的魅力。

    暂时高清摄影的分辨率只能达到2k,还达不到能在巨幕上播放的4k分辨率。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全球的imax(电影巨幕)影院才刚刚开始发展,山寨版的中国巨幕都还未发明出来,即便是拍出来4k了,也没地方去播放。

    2k高清绰绰有余了。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是诗人王维的一句诗句,讲述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情深意切,流传千古。今年张谭第一次没有和家人在一块过年,哦,严格说起来是第二次。还有一次他一个人跑去了苏莎家里过的年。

    不过并没有什么思念。

    因为没时间去感怀,整个摄制组在过年几天里,兵分四路。赶时间抢着拍摄素材,一旦过完年了。很多内容就没法拍摄了。当然再怎么赶时间,也只能把与过年有直接关系的镜头先拍出来。

    其它一些诸如做菜做饭的镜头。抽另外的时间来补拍,纪录片名为记录,但也涉及很多摆拍的内容。因为本身纪录片就是电影的一种,或者说电影也是源自于纪录片,拍摄手法大同小异。

    拍摄间隙,张谭抽空给苏莎打去了电话:“吃过饭了?”

    “刚刚吃过,正在跟你妈妈还有我妈妈一起收拾碗筷呢。”苏莎的声音带着一丝鼻音,最近天气有点反常,雪连下了几天。她感冒了。

    “感冒还没好呢,吃药了么?”

    “快好了,现在不吃药了,你妈妈天天煎姜汤让我喝。”苏莎抽了抽鼻子,声音感觉不出太大的异样,随即又问,“你吃过饭了吗,现在还在拍摄?”

    今年因为张谭不能回家过来,所以苏莎抛开姑娘家的矜持。把她父母都拉到张谭家里过年了。还没过门,就把自己当成了老张家的儿媳妇,胳膊肘开始拐向这边了。

    “正在拍摄,还没吃呢。不过我们进驻拍摄的这家人不错,给我们下了几碗饺子垫肚子,现在不是很饿。一会拍完了再吃不迟。”

    “注意保护好身体,别太累着了。”

    “我知道。行了,不多说了。我这边赶着时间呢。”

    “哦,你工作要紧。”

    “帮我给你爸妈拜个年,还有我爸妈、我爷爷,就这样吧,我先挂了。”

    挂断电话,拍摄继续。

    一个小时后,终于把今天的最后镜头结束掉,因为摄制组兵分四路,每一路人并不多,所以就在拍摄的主人家将就着吃了一顿年夜饭。都没有喝酒,然后早早就睡下来,明天还要早期继续拍摄。

    就这样。

    一个年的天南海北奔波,半个月时间不歇息,终于把《舌尖上的新年》所有素材都拍摄完毕。

    摄制组放了一天假,随后把牌子换回来,又开始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

    这个时候的张谭,终于可以放松一会。

    他把拍摄的所有思路,都传递给了小组导演,接下来只需要坐镇北亰,远程指挥、偶尔视察就行了。

    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舌尖上的新年》的后期剪辑与制作。

    ……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随着拍摄初始的一段时间,话题爆表,被广泛讨论,往后就渐渐低调了。一个年过去,更是没多少人还记得张谭正在拍纪录片了。大众都是健忘的,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张谭的关注度,却没有丝毫下跌的迹象。

    先不说他微…博高达五百多万的粉丝,就是3月份播出的《四大名捕会京师》电视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