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启高一-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谭只是随便说了说问题。接下来的时间,交给了记者提问。他这个级别,做签书会活动,已经不单单是要给粉丝签名,肯定会吸引大批记者采访。今天就来了大概三四十家媒体记者,整个签名台周围,都被架上了长枪短炮。

    记者提问就大胆辛辣许多。

    “谭张,冯大炮炮轰你拍喜剧比较粗糙,《疯狂的石头》肯定失败,你有什么话想反驳吗?”

    “额,没有什么好说的,相比较于打嘴炮,我更喜欢专心做事。我现在不想理会别人怎么看我,我只是在拍一个我创作的、我喜欢的故事。至于电影的好坏,今后自然有观众来评价。”

    “有一种传言是说,鉴于你的作品,被太多人研究并发表评论,渐渐形成一门谭学。对你的压力太大,怕砸了谭学的招牌,所以才封笔的,对吗?”

    张谭失笑:“关于我暂时封笔的原因,我刚才就说过了……至于谭学,我是不会予以承认的,我没有这么伟大,我很高兴、很欢迎,越来越多的人研究我的,并给予评价、评论、观感,但是没必要抬高成一门学问,好像在攀附红学一样。我比曹雪芹差远了。”

    这是张谭的心里话。

    上辈子的确有所谓的金学,但是金庸自己都否定了,认为没到这个高度。张谭也觉得,他借鉴了四大名捕、金庸武侠和小李飞刀,内容再丰富,故事写得再好,也是没办法成为学问的。

    谭学这个称呼的逼格很高。

    但张谭心里有杆秤。

    逼格是他的追求,必须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而不是飘飘然接受别人的吹捧。

    况且谦虚也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说不定他越是谦虚,别人越是觉得他真的有才学,大涨逼格。

    “我刚才翻看了一下《笑傲江湖》的序,你似乎在这本书中,写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一位女记者,问了个比较平庸的问题。

    这恰恰是张谭喜欢回答的问题:“是的,我想要在《笑傲江湖》中,思索一些与往常武侠不同的内容,因为武侠作为非主流文学,通俗,一直是以读者的感为首要要求。所有的情节都是围绕着能带动读者情绪而推动。”

    顿了顿,张谭继续说:“这本《笑傲江湖》也有这种为了让读者爽,而推动的情节,但是更多的是对武侠的现实的一种思索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抛开主角应该有的奇遇,大多数人会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书中写了很多政治斗争,只是张谭不想大家往这方面联想,所以谈话时,总避免去说政治两字。(。)

    ps:  推荐一本书《我的妹妹是偶像》。

第286章 东方斯蒂芬金() 
回答了不少问题,怕耽误书迷们要签名的热情,在半个小时的时间后,主持人果断打断了记者的提问。

    宣布签名开始。

    开始时间一点半,结束时间四点半,一共三个小时的时间,用于签名。

    肯定是没办法满足店里店外、近万人的签名要求。不过张谭想着,能多签一份是一份,埋头签名,尽量让自己能快速一点。

    “谭张”两个字,用草书写的话,其实很简单。

    不过什么字写多了,都一样累人,这两年张谭习惯了用电脑码字,很少摸笔写字,手腕有点承受不住。写个半小时,需要歇一歇,放松放松。休息的间歇,他会与书迷们,做一些互动的沟通。

    回答书迷们,一些奇葩的问题。

    譬如有个女生书迷,一脸希冀的问:“探长,你喜欢吃什么水果?”

    张谭思索了一下:“橘子。”

    女生立刻欢呼起来:“耶,太好了,我也喜欢吃橘子。”

    张谭能说什么呢,只好干笑一声:“真巧啊。”

    还有个男生书迷,这么问的:“探长我知道你喜欢踢足球,你觉得中国队什么时候能夺得世界杯冠军?”

    “我想,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张谭不可置否的说。

    现在的中国足球,和上辈子的中国足球,大差不差,自2004年亚洲杯失利后,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张谭连上辈子的中国足球,都没看到第二次冲进世界杯的希望,更别说这辈子了,何况还要夺冠。

    此外,还有个读者。令张谭无语:“谭大大,你穿多大码的鞋子啊?”

    这个问题有询问的必要么?

    “呃,43码。”

    ……

    签书会既定时间是四点半结束,结果因为粉丝太多,热情不退,一直延迟到六点钟。才得以结束。就这样,还有很多人没有得到张谭的签名,但张谭手腕都快断了,实在没法继续签名了。

    很多书迷遗憾而归。

    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签书会。

    第二天的媒体上,纷纷报道了这场签书会的盛况,尤其是张谭回答记者的提问,得到了许多关于张谭的第一手资讯,满足了大众的好奇心。

    这些媒体称这是中国举办过的最大的一场签书会,张谭是亚洲、是东方最成功的作家。因为张谭已经转职导演了。有些媒体便打出了口号,认为张谭是东方的斯蒂芬·金,他和斯蒂芬·金是东西方两位畅销书大师。

    以前媒体是把张谭和写《哈利·波特》的j·k·罗琳、写《魔戒》的j·r·r·托尔金齐名,现在变成了斯蒂芬·金。

    原因是因为,斯蒂芬·金是美国恐怖大师,写过大量的恐怖、惊悚,并且大部分都改编成了电影,已经把恐怖写到了巅峰。而张谭是中国的武侠大师。写过大量的武侠,并且也开始纷纷改编影视剧。把武侠写到了巅峰。

    这两人还都从作家,开始向影视方向发展,都做了导演。

    当然,张谭现在的名声,还没办法与斯蒂芬·金相比,对方可是誉满全球的恐怖大师。而且还创作过《肖申克的救赎》这部。改编成电影后,成为了影史留名的经典,在美国电影网站imdb高举用户评分第一,比经典的《教父》还要高。

    张谭要达到斯蒂芬·金的地位,还需要多多努力。

    他还年轻。有更多的机会,去超越别人。

    ……

    忙完了签书会,张谭还剩下一个任务。

    就是物色合适的演员饰演黑皮。

    华谊兄弟那边推荐的演员,张谭试镜后,都觉得不满意。眼看着时间进入四月中旬,黑皮的演员,还没有物色好,张谭不愿意再等了,准备先开机,把黑皮的戏份放到后期拍摄,边拍边找。

    4月11日星期一。

    重慶市、俞中区、罗汉寺前。

    《疯狂的石头》举行了隆重的开机仪式。本来以石头的五百万投资规模,只能算是一部小成本电影,草草的烧几根香也就ok了,根本没必要搞什么开机仪式。

    只是因为电影导演叫张谭,电影的演员、客串阵容超豪华,在国内的关注度,可以说不比那些大片的关注度差。

    华谊兄弟对电影很重视,宣传很给力,加之重慶市政府对电影在重慶拍摄,大力支持,这才有了今天的开机仪式。

    上午九点钟。

    重慶市副市长、宣传部副部长、旅游局正副局长、俞中区书记、区长等领导,到现场参加了开机仪式。华谊兄弟的王主帅、王主将两位老总,中影集团的老总韩四平,也参加了开机仪式。

    中国拍电影,肯定避不开一个人,中影扛把子韩四平。中影虽然没有参与投资,但韩四平会在电影中,挂名制作人,相当于替电影保驾护航。

    原本电影局局长张洪森也打算出席的,临时有事,没来成。

    就这样,副市长、区书记、韩四平、王主帅,和张谭这位导演,分别上台发表了一番抑扬顿挫的讲话。随后一起揭开了盖在摄像机上面的红盖布,完成了开机仪式。

    张谭在媒体记者的咔嚓咔嚓照相中,开始坐镇指挥剧组,拍摄第一条镜头。

    按他本来的意思,是不想在这么多记者的围观下,装模做样去拍戏,被记者们这样强势围观,剧组能有个屁的状态。但是电影最终是要面对市场,需要大量宣传的,只能容忍这样的作秀行为。

    一个上午,就在这样噪杂中度过。

    等上午拍摄结束,关了机。

    记者们立刻蜂拥围住了张谭,长枪短炮差点没插到张谭脸上:“谭导,能给我们说说你第一次做电影导演,有什么感受吗?”

    张谭小心的避开往脸上招呼的话筒,答非所问:“我的感受啊,就是进度有点慢,演员们都还没有发挥出状态,剧组的磨合也比较生疏。”

    “谭导,我问的是你当导演的心情,不是剧组有什么问题。”记者迅速的补充了问题。

    张谭刚才是故意这么回答的,因为你不能别人问什么,就老老实实回答什么,这样显得太没个性了。

    不管是回答激动,还是回答不激动,都显得像个新手,没有老鸟的姿态。

    只有菜鸟才会被问及第一次的感受。

    所以,张谭继续恶趣味的说:“我们的准备时间略显仓促,如果能再充分一些,我想我的心情会更好。我原本是想暑期档上映的,现在我们可能做不到在暑假前结束拍摄,上映日期得往后推迟了。”(。)

第287章 龙套成名() 
《疯狂的石头》剧组正如火如荼的拍摄着。

    自开机仪式的喧哗之后,张谭就彻底将剧组封闭起来,避开外界的干涉。电影的宣传,他没有丝毫兴趣去参与,相信以华谊兄弟的本事,能够做好。

    电影拍摄,比张谭想象中要顺利。

    他尽管是第一次担任电影导演,但此前也是练习过短片拍摄,无非是把剧组扩大了几倍。这两年以来,一直没有放弃对导演的学习,在好几个剧组偷师过,掌控起这个小成本电影剧组,十分容易。

    剧组大部分骨干都是张谭的小团队,投资方也是他自己,他拥有绝对的权威。

    没有任何人来掣肘他,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这让张谭有足够的精力、心情,来调整自己的导演状态。他不是天赋型的导演,也不是那种特别有手腕的导演。但俗话说,有钱任性,在自己的剧组就是他做主,只需要传达自己的意思,剧组就会围绕着他的话,来运转。

    没有制片人跳出来,大声的指责说:“你这个镜头不要拍,太费钱。”

    没有投资人瞎装逼:“这个剧情明显应该这样拍,改一改。”

    更没有明星欺负他是新人导演:“这场戏我的台词不合理,我要改一下。”

    张谭只需要把自己脑海中,原本的电影细节部分,加以稍微的修改,再用自己的镜头,诠释出来即可。

    任何拍摄中的问题,尤其是在演戏的部分。张谭都能凭借记忆,做出最优的判断。

    “老郭。这时候你要有爆发力,你的人物的情绪。已经积累到一个要爆炸的边缘,你不能太收敛这个情绪,你要把它扩散到表面来,你要让它时刻处在即将爆发的边缘,明白吗?”将卷成筒状的剧本,在手掌心敲打了一几下,张谭给郭水寿做演技指导。

    郭水寿快奔四的人了,面对于张谭这个才二十一岁的导演,十分的低调诚恳:“好的导演。我再试一遍。”

    张谭点头,又用剧本拍了拍手:“各单位都注意了,我们再来一遍。”

    身为导演助理的王晓宇,立刻大声的喊:“来来来,都打起精神来,各单位做好准备,开始拍摄新一组镜头。”

    原本在歇息的剧组,立刻随着王晓宇的喊声,开始动起来。

    张谭走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位于一组监视器后面的椅子,旁边有助理端着泡好茶叶的茶杯,递给了张谭。张谭打开盖子,喝了一口。又递还给助理,往椅子背上一靠,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看着监视器上画面。

    执行导演陈力,开始指挥现场。督促摄影组、灯光组、录音组和场务们。

    执行导演是国内的叫法,在国外。一般叫做第一副导演。导演所有繁芜的工作,都可以丢给执行导演,包括喊“a”这种面子活。可以说,导演是大脑,执行导演就是手脚,往往现场工作,比导演做得还牛逼。

    当然,再牛逼也就是个配角,导演让他做什么,就得做什么。

    以《疯狂的石头》剧组规模,张谭没必要安排个执行导演,不过张谭很崇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道理,他当个劳心者就好了,劳力的事情,还是让别人去干的好。

    等各组准备好了,陈力高喊:“全场安静。”

    场记拿着场记拍,走到了摄影机镜头前。

    五月份的重慶已经开始蒸人,山城的天气接连晴朗,中午的时候气温甚至都飙升到了三十多度,可以感受到夏天的味道了。

    随着张谭在椅子上,不急不缓的一声:“a。”

    拍摄开始。

    郭水寿带领几个保安,在镜头前,卖力的表演者。

    几分钟后,张谭满意的点点头,这一次郭水寿很好的爆发出了情绪,呈现出了完美的画面:“好,这一条过了,大家休息一会,十分钟后下一条镜头。陈力,把罗义民请过来,我们讨论一下,后面的动作。”

    “好,我去喊老罗。”陈力答应一声。

    罗义民是剧组的动作指导,《疯狂的石头》里面有不少的高难度动作,一些追逐、打斗、车技的戏份,都需要动作指导的帮助。

    内地商业电影起步比较晚,虽然练武的人不少,但会影视武打表演的,还得从香巷那边找。罗义民就是从香巷请来的,带着他的龙虎车技队,前来任职动作指导。他是香巷一代特技大师罗礼贤的大儿子。

    继承了父亲的动作天赋与车技,足以胜任剧组并不算多夸张的动作设计。

    罗义民来得很快:“导演。”

    “老罗,明天就拍追逐戏了,你安排的怎么样了?”

    “这几天我绕着罗汉寺,仔细设计了一下,目前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想法。”

    张谭点头:“好,说说。”

    ……

    在剧组拍摄了大概半个月后,黑皮的人选找到了,是一个叫付成的年轻人,年纪虽然不大,但长得一脸捉急,有几分黄渤的味道。

    张谭试了试付成的演技,有点稚嫩,但稍微教导一下,能够勉强达到他的要求。在迟迟找不到合适人选的情况下,只好拿付成过来顶一下,有张谭根据记忆来指导,应该能够把黑皮给演活。

    对于张谭来说,付成是个无奈的替代品。

    但对于付成来说,确是一场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差点把他砸晕了。

    付成是重慶本地人,从小就有演戏的梦,高中毕业后没再继续念书,先去了北亰当北漂,但是没有王宝强那样的命,反而因为群头的苛刻对待,断绝了北漂梦。经过朋友的介绍,南下横店。

    这时候的横店,还只是刚刚起步的影视城,没有未来那么响亮的名气。

    在横店,付成虽然没有混出头,但跑过了n多部电视剧、电影的群众演员,甚至还当过几次特约演员,平时也跟朋友一起交流演技。前阵子因为夏天要到了,横店天气渐渐热了,剧组也少了,经常不开工,他就回来老家休息。

    刚好这边有《疯狂的石头》剧组招群众演员,兴冲冲的跑过来报名。

    原本只是希望能挣点生活费,谁知道他因为长相问题,被剧组的导演看到了,让他试镜一个配角。

    “谭张!作家之王!”

    付成当然知道张谭的名气有多大,当场差点幸福的晕眩,暗暗告诫自己,要拿出十二分精神,抓住这个机遇。

    试镜的内容,是从农民工到盗窃团伙的转变。

    付成在外地漂泊这么多年,生活跟农民工没什么区别。形形色色人都见过,甚至还亲眼见过小偷当着众人的面,将一个上公交车的女士包划开,拿走了包里的手机。因此他当场就爆发了演技,将农民工和扒手演得活灵活现。

    虽然看了他的表演,导演张谭只给了“马马虎虎”的评语,但,他成功拿到了黑皮这个角色。

    “我在电影里演上了角色,一个配角!这么厚的剧本!”

    晚上,捧着刚发到手的崭新剧本,付成激动的一晚上没睡着。

    “还是谭张的电影!”

    付成无法抑制自己,不去幻想成为大明星的风光。(。)

第288章 三百万销售数字() 
付成得到了一个或许足以改变他人生的角色。≧

    这是一个鲤鱼跃龙门的机遇,而将黑皮交给付成来演,这只是张谭顺手而为的动作,他甚至没有想过,会不会令付成成为另一个黄渤。

    他不关心电影中的角色会捧红谁,不关心谁会因此而名动一方。把电影拍成,才是张谭唯一关心想法,捧红谁真的一点不在乎。这些商业利益,对张谭来说都是浮云,唯有铸造的票房与口碑,值得他操心。

    这是张谭对人生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