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千古大帝-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诈!肯定有诈!为什么他们几个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孔武回头,刚好看到了门外站着的几个士兵,孔武好像突然间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要是平常的家宴,何必又这些士兵把守!
他们这么做只有一个理由,那么就是自己的宝物。
如果自己的宝物令他们满意,那么今天这顿饭就会是为自己进入孔氏家族的接风宴。
但是如果自己的宝物不能令他们满意,那么自己的这颗脑袋可就不一定能够保得住了。
真是卑鄙!
而且就算自己的宝物令他们满意了,他们也会想方设法从自己这里给夺走!
就在这一个愣神间,孔武已经完全的了解了堂中几人的想法。
“哼!原来你们打的是这个主意,要拿我孔武的东西,就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
 ;。。。 ; ;
第八章:献宝物震惊全场
“谢族叔赐坐!”
“诶~不嫌弃叫我一声孔叔便是,来来来!赶紧入座吧。”
孔通眯着小眼睛,满脸笑容的拉着孔武坐在了自己旁边的位置上。
虽然孔武历史上没有听过孔通这个人的名字,但就今天的表现来看,和这几人打交道却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如今自己身无分文,毫无功名。
想让这些人乖乖听自己的话基本是不可能的。
现在自己只能靠宝物来与他们周旋,如果自己能到孔融的面前,凭自己对历史的见解,怎么样孔融都会对自己礼遇三分。
孔武嘴角不禁挂起一丝冷笑。
“谢孔叔。”
看着孔武就坐,孔通这才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举起面前的酒杯对着堂中诸人说道。
“今日,一是为了大家一同观赏子陵所带来的宝物;第二是为了给子陵接风洗尘。今日只是家宴,大家不必拘束,敞开了玩儿。”
“来,先干为敬,我先敬在座各位族亲的各位一杯!”
边说着孔通仰头便把手里的就给吞了下去。
“谢兄长(孔叔)”
而孔武也学着堂中几人的样子,一口吞了面前的酒。
酒刚一入口,孔武便轻笑了起来。
原来这东汉末年的酒是如此的难喝,杂质甚多,且毫无口感一说,也就是后世中兑了点酒精的水而已。
我要是以后有时间,非得自己酿点茅台来喝喝。
“哦?子陵为何发笑啊!”
孔武的笑容落在了一直在观察孔武的孔安眼中,看到孔武的笑容,孔安冷哼一声发问道。
“回族叔,以前跟着师傅学艺的时候,喝的都是师傅自己酿造的酒,那酒味香醇浓厚,回味无穷。”
“这是在下第一次喝山下的酒,本以为和山上是一样的,但是没想到此酒味道和口感比起子陵在山上所喝的酒实在是相差甚远。”
“子陵不才,下山的时候向师傅索要到了酿酒的秘方,若今日过后,孔氏各位族叔还认我子陵是侄儿的话,那么侄儿定当酿造出绝世的好酒供各位叔叔闲暇之余以作消遣。”
孔武诚心诚意的回答道。
“哈哈哈哈,好!子陵能如此谦逊守孝,是我孔氏族人之福啊,来!我再敬各位一杯!”
众人齐声和好!
所有人你一杯我一杯的推杯换盏,时间也慢慢的过去了一个时辰。
堂中酒量好些的,便正襟危坐,是不是的打量着堂中跳舞的舞女们。
而酒量稍微差一些的,便趴在桌上,手托着头,不住的摇头晃脑。
而孔武由于在后世经常经历60多度高度酒的洗礼,对于这东汉的酒,也就像喝了点带酒精的果汁而已,并没有什么感觉。
看着场上的人都喝得差不多了,孔通这才站起来,收起脸上的笑容说道。
“各位,我看今日这第一场接风宴到这里就已经差不多了,那下来就请大家和我一起,看看子陵贤侄所带来的家族宝物,让大家一睹宝物的风采!不知各位意下如何啊?”
“好啊!早就等的不耐烦了,今日就让我们大家开开眼吧!”
没等孔通说完,坐在右手主位第一人的孔安第一个跳了出来。
“子陵意下如何?”
孔通没理睬孔安,却转头向孔武说道。
“谨遵孔叔吩咐,但请各位族叔容我准备片刻!”
说完孔武从座位上走下来,熄灭了身边的两盏油灯,把一直放在自己身旁的的背包拿了过来放在了自己的面前。
嘴里念念有词的把双手都伸进了包里。
脸上布满了一种敬畏之色,就好像包里有什么神物一般。
在场的人看到孔武的动作与神态,都情不自禁的正经了起来。
过了好半天,孔武这才从包里把早已经准备好的手电拿了出来。
孔武双手高举着手电,快步的走到了正堂中间,朗声说道。
“此物名为夜明灯,乃我父褒成候孔完所传,进入我孔武的家中已经二十余年。今日,我孔武代我父把此物归还给我孔氏家族,烦请在座的各位族叔做个见证。”
朗朗一席话,响彻了整个县衙,看着场中意气风发的孔武,孔通不由得想到。
“从今天中午还有晚上的表现来看,此子谦虚有礼,恪守孝道,他日定非池中之物。”
“如若把他纳入我孔家,在给与一些帮助,此子必然会顺势崛起,在他崛起之日,那我孔氏一族也皆会受益。”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要不然现在就帮他一把?让他好记住我的恩惠,以后我的地位也必然会高于其他人。”
想到这里,孔通的心思不由得活络了起来。
一时间,堂中众人心思各异,尽管都不说话,却也都在想着不同的事情。
“此物来之不易,但是使用的方法却也还简单,这个地方有一个机关,往前一推,这夜明灯的光就会从前面这里照射出来,直射天上的星辰。”
孔武绘声绘色的讲述着手电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边说着边打开了手电。
手电的光在打开的那一刹那便照亮了整个屋子,满堂的人都被这一幕震惊了!!
“世上竟然有如此神奇之物!此物之光可抵星辰!!”
“是啊是啊!而且携带如此便宜,此等神物,定是由神人所造啊!”
在手电打开的一瞬间,屋内的惊讶声、讨论声此起彼伏。
正堂旁边站着的舞女们更是全都惊呆了,心想此物的光芒竟然不比白日的日光逊色,全都呆呆的看着孔武手中的手电。
孔通看着场中人呆滞的样子,这才尴尬的一笑。
“咳咳,贤侄,此物在你手中不会灼伤手掌吗?”
“孔叔请放心,此物没有任何温度,不会灼伤手掌!”
“哦?竟然如此神奇,贤侄,此物可否借给孔叔把玩一番?”
“这个”
“贤侄放心,孔叔就是想把玩把玩此种神物,看看此神物的风采,没有别的意思!”
“那好吧!”
看着孔通脸上的表情不似作假,孔武把手电递到了孔通手中,手电一关,大厅中顿时暗下来不少,孔武这才把手电递到了孔通手上。
孔通看着手上的手电,小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脸上的肉伴随着他的笑容颤抖着。
 ;。。。 ; ;
第九章:意外喜孔通相助
学着孔武的样子,孔通打开了手电筒,大堂中顿时又明亮了起来。
孔通时而开,时而关;时而照向天空,时而映射地面,把玩得不亦乐乎。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而此时孔通也结束了把玩,象是在思考着什么。
正堂中又安静了下来,孔通一拍手,象是下定了决心一般,指着孔武说道。
“孔武孔子陵,我观你谦逊有礼、长幼有序、恪守孝道、一诺千金,对于你加入家族之事,我代表东莱孔家同意了,我想在场的你这几位族叔也不会有意见。”
“但是除了我们,你还得接受一个人的校验和同意,那就是我孔氏的现任族长—北海太守孔融大人!”
“我会给你一封推荐信,你拿着推荐信去北海国太守府找到孔融孔大人,我想孔大人便会明白我等几人的意思。”
“这一去是怎样的造化,那就得看你自己了。”
“如若你以后造化非凡,务必不能忘了今日我等几人对你的提携之恩,可好?”
听到孔通口中所说的话,孔武心中顿时激动了起来!
自己本以为孔通是想对自己用强,抢占自己的宝物,却没想到这孔通竟然送给自己这么个天大的机会!!
孔武赶紧拱手拜倒。
“若他日武有出头之日,几位叔叔便是我孔子陵的座上之客,入幕之宾!”
“如若他日你等几人还能够见得了我面的话。”孔武嘴角不禁划上一丝冷笑。
“哈哈哈哈,好贤侄,来,收起宝物,咱们接着喝!”
孔通看到面前谦逊的孔武,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而堂中的孔安看到孔通都已经这么决定,而其他人又都是唯孔通马首是瞻,只能恨恨的作罢!
“哼!臭小子,真以为你能一步登天了?他孔通同意,我也不同意,想一步登天?那就看你有没有命活着见到孔融大人!!”
孔安眼中闪过一丝凶光,而此时的孔武正在和孔通叙说着自己对孔氏家族的敬仰之情,并没有感觉到丝毫的不妥。
在孔通的极力推动下,在场所有人皆大欢喜,开怀畅饮。
也不知道这场闹剧持续了多久,看着眼前横七竖八躺着的孔氏族叔们,孔武不由得轻笑了一声。
扭了扭僵硬的脖子,孔武轻轻的走出了正堂,站在正堂前,刚好能看到满天的星辰。
孔武抬头看着天上的万千星辰,心中突然感觉到一股悲凉和难过。
自己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了自己所在的世界,孔战叔叔和天林会不会一直在为我担心呢。
我不神圣,但是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黑暗的世道,那么我也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
我想要活下来,我就得比别人更狠!比别人更强!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呼!”
孔武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心情这才慢慢的平复了下来。
就这么孔武度过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
翌日清晨
黄县的早晨显得静谧而和平,阳光温暖的洒在城墙上,守城的士兵也早已到岗。
而此时的孔武早已梳洗打扮好,在黄县的街上悠闲的逛着,虽然自己早上刷牙的时候被柳枝和粗盐咯得牙龈生疼。
但是这却不影响孔武的好心情,因为孔通已经答应今日一早便给孔武写推荐信,所以差不多中午时候自己就能离开这里,到北海去找孔融了。
“咱们个老百姓,真吶真高兴~~”哼着不知名的调调,孔武在黄县不停的搜索着,搜索什么?
就在昨晚,孔武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何人?便是那酣战小霸王孙策的青州第一名将—东莱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为人信义笃烈,豪气冲天,弓马娴熟,武艺和文采都是出类拔萃的,更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神射手之一!
罗贯中曾有诗赞曰:“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
算算时间,此时的太史慈也已经十五六岁了,要是自己能够找到他,趁他还没有北上去帮助孔融的时候把他拉拢为自己的人,那么自己以后的弓兵第一将可就有着落了。
所以孔武这才起个大早,来黄县街上溜达溜达,看看有没有机会遇到这个青州第一将东莱太史慈!
可是孔武都快把整个黄县县城翻了过来,别说太史慈,就连个姓太史的人都没有,孔武这才悻悻作罢。
“看来这名将,也不是那么好找的!”孔武摇摇头,转身拿着自己刚骗来的肉包子往衙门走去。
孔通坐在衙门的主位上,摸了摸宿醉之后隐隐疼痛的额头,突然想起昨晚好像给那个孔武说今天要给他推荐信的,这才提笔开始书写起来。
“文举族兄亲启,今有一子孔武字子陵,乃我孔氏家族褒成候孔完先辈之子。据我等东莱孔氏族人之考察,此子谦逊有礼,为人忠厚,文采出众,且乃琅琊山于吉道人之徒,此中关系我等已考察,确认真实无误,今推举此子于文举族兄处,望族兄用之。”
“此外,此子虽然谦逊,但是却藏有一股不小的野心,望族兄谨慎待之。”
“公务繁忙,所以不能与之一同探望族兄,望族兄见谅!改日通定将携家小一同拜访,望族兄海涵!”
“东莱黄县孔通拜之!”
不一会儿,推荐信就已经写好,虽然说是推荐信,但是孔通还是设了一个小小的心眼。
孔融对于手下的官员严酷异常,所以孔通故意写了孔武有野心,这样,孔融定会更加关照孔武,不至于听之任之。
满意的看了几遍推荐信,孔通便把信用火漆封在了信封中。
而此时孔武也来到了衙门中。
刚进门就看到了衙门主位上的孔通,孔武收起自己的不正经,拱手说道。
“拜见孔叔!”
“子陵来了,过来吧。你的推荐信我已经写好了,你收好!”
说完,孔通便把推荐信交到了孔武手中,拿着信的孔武不由得激动万分。
“孔叔,若我孔武有一日能够飞黄腾达,必然不会忘记孔叔您对我的提携之恩!”
虽然脸上一脸的正经,但是孔武心中早已经乐开了花。
“好,若如此,也不枉费我对你的一番栽培。”
“记住,在孔融大人面前一定要再三小心,不可乱了礼数!”
“这里离北海还有些距离,这五十两银子你拿着,在路上作为盘缠。”
“如果遇到了山贼和土匪,那就提孔融大人的名字,或许能有些作用!”
“子陵谨遵孔叔教诲!”
一大一小两只狐狸都揣着自己的小想法相互的道别着,不知道的还以为真的是骨肉至亲的分别。
一个时辰之后,孔武骑着孔通赠送的黄鬃马,踏出黄县的城门,向着去北海的路上,奔驰而去!!
 ;。。。 ; ;
第十章:走官道借宿破庙
夕阳的光洋洋洒洒,照耀温暖着每一个行人,秋风微凉。
在通往北海的官道上,孔武骑着黄鬃马,背着背包,腰间挎了一个酒葫芦,伴随着落日拉长的身影,缓缓前行。
好一副浪荡公子!好一副逍遥醉人!
从黄县出来之后,孔武心中顿时感觉轻松无比,这几天的演的戏可是把自己累得够呛。
而此时的孔武暂时放下了争霸天下的想法,现在的他只是一个路人,一个山野客,乘风飞万里,遨游天地间。
孔武一口一口的喝着酒葫芦中的水,一边又在想着接下来自己的发展道路。
太史慈没有能够找到,是个很大的遗憾,但是自己现在准备去孔融那儿,那么太史慈早晚是要来到自己身边,没关系,跑不掉!
据史书上记载,在青州还有两个人可称之为大才,一是国渊国子尼;二是孙乾孙公佑。
国渊是曹操屯田制的实行人,更是经学大师郑玄的弟子,受曹操的征召帮助曹操管理后方人口总数的统计与粮草的供应。
虽然在历史上名气不显,但是在后勤建设这一方面,国渊的功劳可直追汉朝开过丞相萧何。
好像这国渊就是青州乐安郡人,但是此时的国渊应该还是个默默无名的人,想找到并不容易。
而且自己现在一没有名气,二没有没有地盘,就算是侥幸找到了国渊,别人也不一定会跟着自己。
另一个就是北海郡人孙乾孙公佑了,能言善辩,口若悬河,是东汉末年出色的纵横家之一。
孙乾是最早一批跟着刘备的人,也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家,在自己的印象中刘备只用了一纸诏书便把他征召了过来,所以想要说服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